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央廣網寧波9月17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陳金裕)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之際,由紅旗文稿雜誌社、寧波市文明辦、寧波市社科聯、象山縣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善行象山論壇在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半邊山舉行。論壇圍繞「鄉風文明與鄉村振興」這一大主題,聚焦寧波市象山縣探索實踐的「善治」開展討論交流。
寧波市象山縣塗茨鎮旭拱岙村,是一個著名的「網紅村」。之所以成為網紅,是因為這個村的經濟發展和鄉風文明兩手都夠「硬」。備受國內媒體關注的「村民道德指數測評」機制便是發源於旭拱岙村。
道德指數測評怎麼評?拱岙村黨支部書記葛聰敏介紹,從2006年開始,村裡圍繞個人品德、配合發展、維護平安、民主管理四個方面,按季度對村民按戶進行打分。村民年度得分和誠信文明家庭評選、信用貸款等權益直接掛鈎。「實施的第一年,考核分在75分以下的有12戶,第二年75分以下的還有6戶,第三年75分以下的沒有了。現在不但90分以下的沒有了,而且全都在95分以上了。」
數字的變化,折射的是鄉風的變化。在激勵機制的推動下,如今的旭拱岙村人人守誠信、戶戶講文明。而這,只是寧波市象山縣加快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寧波市象山縣是傳統漁區。在長期的耕海牧漁實踐中,象山人民創造並傳承了最具特色的漁文化標識和「以善待人」的精神基因。這裡,擁有全國道德模範2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2人,省級道德模範2人,以及中國好人8人,浙江好人22人,另外還有最美象山人等各類最美人物1000餘人。
2019年6月,全國鄉村治理現場會放在了象山召開。全國各省市的與會代表,紛紛向象山取經「村民說事」的經驗做法。村裡的事,讓村民自己來說、議、評,這樣一來,幹群關係融洽了,幹事發展的心齊了。
除了村民說事,近年來寧波市象山縣還積極踐行「善行象山」文化,實施「四會說四風」新鄉村道德行動。比如建立紅白理事會,把婚喪事操辦規定納入村規民約;又比如組建道德評議會,推選辦事公正、威望高、說理能力強的村民組建道德評議會,積極參與村裡的好人好事評議和好公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評選。這些紮實有效的措施,在發揮鄉風文明浸潤人心、引領向善、規範行為、凝聚力量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鄉風文明建設重點要在守魂、尋根、親民、革新上下工夫。象山的做法非常好。」與會代表、山東大學道德與法律教研室主任徐國亮通過實地走訪象山縣的鄉村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與會嘉賓圍繞鄉風文明和鄉村振興主題開展交流討論(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