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戰的德國空軍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是德國空軍那一個個神話般的戰績,這和當時德國空軍擁有著世界上最頂尖戰技的飛行員是密切先關的,這是德國空軍的立身之本,其次是德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型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型號之一,德國擁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科技開發能力這讓德國在二戰初期裝備的F109系列戰機從問世那一刻起就統治著歐洲的整片天空,當時在1940年除了英國空軍動用全國之力能與德國空軍的機群抗衡外,沒有任何第二個國家的空軍可以跟德國的空軍一較高下,不列顛戰役期間德國損失的最多的戰機型號,是中型轟炸機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而戰鬥機損失比例是最小的。在相關學者的眼裡1940年由於德國戈林空軍元帥的盲目輕敵導致的德國戰略後轟炸機群的慘重損失,是間接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進程的。
縱觀1940年的德國已經徵服了法國,捷克,半個波蘭等周邊強國和整個巴爾幹地區,但是畢竟德國是一個中等大小的歐洲國家,其領土面積只有中國四川省一般大小在53萬平方公裡左右,這樣國家是缺少像蘇聯那樣傳統大國的戰爭戰略資源原材料的儲備的,而不列顛戰役德國空軍被擊落的各個型號的戰機大約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空勤人員約6000人,這個數據當時代表德國空軍全國4000架戰機中其中一半,這對於德國當時外松內緊國力來說是一個短時間無法恢復的缺口,1925年到1937年德國積累出來的家底,在二戰初期就被戈林錯誤指揮下斷送一半之多,這是讓人無法理解的。
1941年到1942年東線的關鍵的進攻戰役中,就已經很難看到1940年德國空軍集群代替整片歐洲天空的光景,而代替德國戰略轟炸機執行對東線蘇聯境內的轟炸目標任務,大多數是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中型容克雙引擎轟炸機,隨著德軍陸軍地面戰場的打開德軍空軍3000架戰機必須應對著列寧格勒戰場,莫斯科戰線,和史達林格勒的圍城攻堅戰等多個空域作戰行動,隨著德國陸軍一個個地面戰場形成和僵持,就很難看到德軍有龐大的機群在東線某一個戰場集中出現了,儘管當時德國空中騎士在戰鬥中創造出戰績的是驚人的幾乎達到1比5的比例,儘管戰鬥損失方面德國空軍損失較小,但這是戰爭而不是遊戲損失是不無法避免的,因此1942年德國空軍戰機數量規模就停在3500架左右起浮,而這3500架戰機用應對的戰場有北非戰場,希臘的地中海戰場,法國海岸的警戒任務,德國各大城市戰鬥機戒備中隊等,英國人在1942年後期對德國境內的轟炸次數也每個月的增多,剔除西線戰場使用的戰機,那麼留下東線的戰機還剩下幾架這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德國FW190號稱「百舌鳥」戰鬥機,是歐洲戰場當時速度最快的戰機,主要用於西線作戰和德國本土的防禦工作,也可以說是德國當時裝備的第一種高效靈活截擊機,其最大飛行速度從1941年8月出現西線戰場的天空時,時速就高達635千米每小時,機載武器有兩挺7.9毫米MG17機槍和兩門151型20毫米機炮,全部武裝戰鬥起飛時還可以掛載一枚250千克的航彈,這款戰機在材料方面比BF109戰鬥機更具消耗,整體機身也比較長寬一些,這種戰機在1943年也成為德國第一種能夠攜帶對空攻擊的火箭彈的唯一機型,在英國空軍作戰中德軍這種戰機戰損率整體上是比較小的。
這使得到二戰後期阿登戰役期間,德國還能集中動用本土防禦FW190戰鬥機聯隊,拼湊出650架戰機投入到西線戰場與盟軍展開決戰,對盟軍轟炸機飛行員來說FW190戰鬥機就是他們的噩夢,對比於德軍在東線戰場投入作戰的BF109戰鬥機,盟軍飛機員在戰場接觸基本上還是比較少的,但是一旦遭遇就是一場大屠殺,BF109戰鬥機後期改進型號K型號稱德國版噴火戰鬥機,最高時速達到710千米每小時,只是當時已經到了1944年的中後期了,儘管德軍擁有世界上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戰機,但是數量已經十分有限無法對整個戰局起到任何扭轉作用,除非德軍戰鬥機的研發技術有革命性突破能起到一打十乃至二十的效率!
於是就有後來的德國革命性噴氣式戰鬥機問世,該型戰機就是梅塞施密特Me262型代號「飛燕」戰鬥機,於1944年6月30號正式服役於德國空軍,7月份參加西線第一場戰鬥,該型戰機最高時速理論上達到900千米每小時,實際記錄的最高實戰飛行速度為870千米每小時,裝備機載武器 2門30mm MK型108機炮和兩門20毫米副機炮,MK108型30毫米機炮對於該型機炮大家要注意一點的是,當時德國正在研製的閃電型30毫米四號防空坦克,所裝備對空機炮的戰鬥數據基本上是一樣的,只要在對空作戰中有一發炮彈命中目標,以當時盟軍戰鬥機的防護力根本無法防禦,一瞬間就被德軍「飛燕」噴氣式戰鬥機,打成隨風飄散的碎片。儘管性能如此優秀,德軍在服役列裝方面也比較重視,從1944年7月開始到1945年5月5日德國戰敗投降時,一共生產了1400多架,這1400多架是在德軍其它型號戰機停止生產情況下,集中全國航空工業力量所生產出來的最後極限,但畢竟這1400架對於幾萬架蘇軍盟軍戰機對比數量還是太少了。
而梅塞施密特Me262型噴氣式戰鬥機,並不是當時德國航空工業部門所研發出來的唯一型號,還有後續機型在Me262型噴氣式戰鬥機服役後相繼出現,德國渴望通過科技扭轉德軍二戰後期局勢,這個嘗試和努力直到1945年5月德國還在繼續堅持,並且研發出德國三款參與實戰噴氣式戰鬥機的其中最後一款,He162型國民噴氣式戰鬥機,該型戰鬥機諸多數據基本不詳,沒有相關記錄的可靠性數據,但值得一提是該型戰機在德國的最後一刻確實參與實戰檢驗,「國民」二字代表的意味可以傳達出,該型戰機噴氣式戰鬥機並不是代表著,是當時德國最高科技研發出的可靠性產物,從小編掌握的質料來看,這應該是一款價格低廉,方便製造的簡易型單發單座噴氣式戰機,1945年4月12日德國空軍JG 第一飛行聯隊,接收16架沒有經過任何實戰試飛的He162國民噴氣式戰鬥機,第一中隊進行2次試飛,就摔了兩架,死了兩名飛行員,第二中隊魯道夫·施密特少尉駕駛白色一號試飛成功,而白色七號在進行試飛時與英軍一架戰鬥機遭遇,迎來該型戰機首次實戰,最終魯道夫·施密特少尉駕駛的白色7號He162國民噴氣式戰鬥機由於是在試飛沒有彈藥,只能儘量甩開英軍噴火式戰鬥機的追擊進行返航,而這一次返航無疑是最出色的,英軍戰鬥機沒有跟多久就被魯道夫·施密特少尉精湛飛行技術甩得無影無蹤,這從側面反映出He162國民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和水準,應該可以跟飛燕噴氣式戰鬥機相提並論。之後在4月17日開始,德國空軍JG 第一飛行聯隊開始正式使用He162國民噴氣式戰鬥機進行實戰,英國222「暴風」飛行中隊有一份詳細的報告寫明了與德軍新型噴氣式戰鬥機遭遇進行戰鬥全過程。
從兩起試飛的事故例子說明,德軍這款戰機的技術是非常不成熟的,而且裝備的武器只有機頭的兩門機炮,雖然製造簡單且便宜,但跟日軍櫻花噴氣式自殺飛機幾乎是同個水準的產物,雖然德國的「國民」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還有跳傘逃生的餘地,比較於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顯得更為人性化一點而已,但是誰又願意駕駛一架沒有任何技術安全保障的戰鬥機,在空中與盟軍先進戰鬥機進行高空高強度作戰呢?任何一點技術故障就可以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發生,即使排除所有故障隱患,這種簡易型噴氣式戰鬥機得到了大規模的生產,德國又有多少航空高純度燃料可以提供噴氣式戰鬥機的日常消耗呢?但是拋開戰爭不談,德國的航空科技確實是值得我們驚嘆的,我們如今多少高水平的航空技術是起源二戰時期的德國呢?德國高科技的研發精神和探索精神是值得我們去理解去學習的,直至今天德國的在工業高科技的許多技術和領域方面仍舊保持壟斷和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