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新聞刷屏:女孩學不好數學和工科,只是社會施的魔咒

2020-12-13 新媽成長筆記

從昨天開始,諾爾貝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團隊的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得新進展的消息開始在各大媒體刷屏。

對於直接受益於屠呦呦團隊研究項目的人們來說,比如紅斑狼瘡患者,屠呦呦團隊的研究進展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而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我們為什麼對屠呦呦的事情如此關注呢?

當然,屠呦呦身上確實有很多傳奇的標籤,比如因為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背景、沒有院士頭銜,而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比如她80多歲高齡,仍然在科研一線;比如她的名字「呦呦」的來源和她研發的青蒿素在《詩經》中巧妙地對仗:「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蒿草青青,報之春暉」。

最重要的是,還因為,在我們這個接近14億人口的國家,一名女性學者,在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領域,率先獲得了至高榮譽——諾貝爾獎。

女性科學家,人們對這個稀少而神秘的族群萬分好奇。

不僅是中國,在英國這個諾貝爾獎得主並不顯見的國家,當多蘿西·霍奇金(Dorothy Hodgkin)於196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並成為英國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時,英國輿論也掀起軒然大波,每個人都津津樂道的還是這位科學家的女性身份。

為什么女性科學家如此受人矚目?因為她們在一個男人主導的領域中,實在顯得太過於稀缺。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做過一項有關科學和工程領域中性別問題的研究,目的旨在以促進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科學和理工學科的學習中。

這項研究發現,小學一年級時,男孩和女孩對科學學科的興趣相差不大,有66%的女孩和68%的男孩表示對科學很感興趣。但是到了八年級時,對科學感興趣的男孩達到了女孩的兩倍。是什麼原因,導致在幾年時間裡,女孩開始遠離科學呢。

當試驗人員要求這些學生描繪一個科學家的場景時,大部分學生的描繪的場景是一名男性研究員穿著白色研究服,拿著一個試管或量杯。這就是大部分學生對科學家的印象:男性。

從小學生開始,女性就被視作是「科學」領域之外的人。

這項研究還發現,雖然現在社會上開始大力鼓勵女孩參加科學和數學類的課程,但是因為傳統的刻板印象廣泛存在,女孩們從小就像被施與了一個魔咒——你學不好數學和工科。

教導數學和科學類課程的老師,在給男孩和女孩上課時,會更傾向於讓男孩動手,而讓女孩在旁邊觀看;如果一個女孩學不好數學或者物理,會被視作「可以原諒」,家長很少會主動激勵女孩進行數學或者理工學科的學習興趣,而對於男孩,家長則從小就鼓勵他們去動手進行機械組裝或做數學題目,要求他們在理工科上用功。

另外,女孩自身對學不好數學和理工學科也持接受態度,這甚至反過來給了她們特別的歸屬感。一個學不好這些科目的女生是正常的,她們嬉笑著接受這個劣勢,並且將它用作女生間自嘲的談資。而一個數學或者物理很好的女生,是個「異族」,讓人羨慕,但也容易被視作難以靠近。

對女生的這種刻板印象無時無刻在給女孩們催眠,告訴她們,你做不到是正常的,接受吧,放棄吧。

研究還發現,更有意思的一點在於,如果一個群體中女性的數學或理工科過於優秀,那麼這個群體裡的男性在這些科目上會表現糟糕,甚至放棄學習。他們認為,他們天生應該比女性做得好,如果在主戰場失敗,那麼他們寧願破罐子破摔。

在《終身成長》一書中,作者卡羅爾·德偉克認為,人分為兩種思維類型,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而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對於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告訴他們做不了什麼事情,就是給他們貼上了否定標籤。這種標籤可以嚴重的幹擾他們的行為,定義他們,從而讓他們在某個問題上不再感到舒適和自信,繼而故步自封。

當然,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不會這麼看待問題,她們不受標籤的控制,更喜歡挑戰和進步。但是,很可惜,這個世界上,天生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相當少。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大多數女孩被貼加了「不擅長學數學和理工科」這樣的標籤後,她們的表現也真的印證了這個結論。

那麼,我們要怎麼解放女孩們的學習潛能,讓她們不再被魔咒束縛腿腳呢?

首先,我們應該繼續鼓勵她們學習。屠呦呦的家庭非常看重教育,她的三個哥哥全部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屠呦呦也不例外。她的哥哥屠恆學在她14歲時曾贈送她一張照片,寄語為:呦妹,學問是無止境的,所以當你局部成功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認為滿足,當你不幸失敗的時候,你亦千萬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學問絕不能使誠心求她的人失望。」

家人的鼓勵給予人進步的動力,不論是男孩和女孩,求知路上都可能會折戟。我們不應該試女孩在數學和理工科上的失敗為理所當然,她們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

其次,我們需要告訴女孩們,數學和科學的世界有多美妙。我們現在常常鼓勵女孩子們,要多讀書。但是,看看她們讀的書,除了流行的《三體》裝飾一下科學的門面,大部分女孩子看的書還是婚姻、家庭、藝術、文學。這些領域並非不好,但是,女孩應該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書是進入一門學科的圖書管理員,那么女孩的世界,則太缺乏帶著她們去領略數學、宇宙、科學之美的人。

給女孩看看《居裡夫人的故事》,也給她們看看愛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觀》、霍金的《十問》,聽這些充滿哲思的科學家們講他們如何超越自己的身體,通過思維,與實踐競走,來到宇宙的邊緣的故事。

另外,我們也需要展示更多的女性科學家形象。今年5月底,福布斯首次公布「中國科技女性榜」,屠呦呦、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等站在科技前沿的女性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屠呦呦的獲獎感言也將走進新版學生教材,這對學校的女孩子們說,是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過去,我們總認為,科技和男人關係更密切,女性科學家和科技人員的「曝光率」很少。但是,現在社會上也有一股能量,在鼓勵更多的女性科學家和科技人員走到更高的位置、走到臺前,讓更多的人看到她們。學校的女孩們應該有機會、有途徑了解這些消息,獲得她們的鼓舞。畢竟,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這些女性的出現可以傳到給女孩子們一個信息——我們做得到。

喜歡這篇文章,更多育兒和雙語早教啟蒙優質文章,記得關注「新媽成長筆記」,給我點讚、留言、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女孩學不好數學?這不是偏見,根本學得就是假數學!
    可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女生的數學好像就是學不好,不僅家長這樣認為,老師也會這樣想,就連一些女生自己,也會安慰自己,女生確實數學要比男生差些,似乎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筆者前面所說,這種刻板印象只是一種偏見,它不是事實,也根本就搞錯了事情的本質。
  • 女孩學不好數學?這不是偏見,根本學得就是假數學
    世界上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徵服了數學的人,越學越覺得暢快淋漓;一種是被數學徵服的人,聽到它就特別恐懼,而後者所佔得比例要比前者大得多。在被數學徵服的人中,女孩的數量似乎又比男孩要多很多。可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女生的數學好像就是學不好,不僅家長這樣認為,老師也會這樣想,就連一些女生自己,也會安慰自己,女生確實數學要比男生差些,似乎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筆者前面所說,這種刻板印象只是一種偏見,它不是事實,也根本就搞錯了事情的本質。
  • 女孩小學數學好,到了初中卻不行,是中了啥魔咒?了解原因可避坑
    相信不少家長也會有這樣的疑惑,不少女孩在小學前幾年數學學得很好,可四五年級就不行了;或者就算小學學得好,到了初高中就開始偏科,百思不得其解後下個結論:女生不適合學理科,尤其是數學。若事實真是這樣,那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屠呦呦該置於何地,班上有些理科學得好的女生難道是基因變異?女孩小學數學好,到了初高中卻不行,到底是中了什麼魔咒?家有學齡前女娃,想要避坑就得弄清原因。
  • 學起來!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又刷屏了...
    學起來!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又刷屏了... 9月19日,袁隆平、屠呦呦等十幾位科學家,為青少年送上了寄語,袁隆平分享8字成功經驗: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
  • 又刷屏了!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學起來!
    又刷屏了!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學起來! 2020-09-21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屠呦呦,一個不斷出現在英語閱讀裡的女人,如今卻無法刷屏朋友圈
    A. strongly B.partly C. entirely D. freely屠呦呦被BBC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今年英國BBC更是發起了一項全民票選,屠呦呦和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圖靈並列位「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
  • 女孩學工科如何?
    壞處:1專業對數學物理要求高,動手能力要求高,大多環境不太理想。2就業可能被性別岐視,要男生不要女生。3就業儘量去科研,避免去一線當工程師技術員,會很辛苦,工廠裡還會有夜班,機器故障,電力供應都24小時需要技術支持。綜述,女生學工科應儘量選建築學/計算機/電子信息類,最好有個辦公室的工作環境。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如果有人說你不行,別聽他的
    我小時候是懦弱又敏感的一個女孩,又一直在校園長大,受父母和老師們的影響很大,既然他們總說女生不行,我也就潛意識認為,我確實沒有學好數理化的天賦吧?世上事就是這樣,你怕什麼,什麼就做不好。所以我高中時偏科非常嚴重,數學成績確實很差,那時高考數學滿分120,我的數學只考了62分。
  • 學計算機專業,「數學」和「英語」不好能學好嗎?
    「聽說想要學計算機專業的話,數學成績和英語成績不好學起來會很吃力是真的嗎?我孩子明年參加高考,他說他想報考計算機專業,但是數學和英語的成績不太好,尤其是英語成績一直都沒有上過一百分,所以想問問如果這兩科成績不好,學計算機有沒有影響?」
  • 女孩學不好數學是正常的,因為沒有天賦,這樣的話你聽過嗎?
    前幾天大壹聽到一個寶媽談論孩子的成績,在說到自己上小學的女兒期中考試的成績語文100分,數學90分的時候,很理所當然的加上了一句:「哎呀,女孩子數學不好是正常的。」另外一位男孩兒的媽媽十分贊同:「就是這樣,我兒子數學不錯,就是語文不行。男孩兒女孩兒在學習上就是不一樣啊。」
  • 屠呦呦納入新教材,小學初中高中課本都涉及,能影響學生什麼?
    「屠呦呦刷屏」也是向科學家精神致敬  這段時間,人們普遍關注和談論著科技創新,就連市場上一度吸足眼球的模式創新,風頭也被科技創新「搶」走了。科技創新更多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既要看到塔尖,也要看到塔底,也就是國民的科技素養,包括有多少孩子對科技感興趣,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從事科技等。而這些,顯然都離不開科普。
  • 理科才是王道,工科只是應用?
    理科和工科,究竟有哪些區別呢?長久以來,許多人費盡唾沫,在討論理科強還是工科強,究竟有沒有必要呢?理科,相對來說,理論比較多一些,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大氣科學、電子信息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專業,都是最為基礎的理科,可以說,理科培養的研究型人才更多一些。理科主要培養思維能力強、善於鑽研的人才。由於理科的重要性,不少人覺得,只有理科,才是王道,像工科之類,也只是應用,沒有那麼重要。工科,實踐比較多一些。
  • 工科數學之難,有解
    這句流行於學生中間的玩笑話道出了學習工科數學的難度。不少學生因為它枯燥難懂,沒有打好工科數學的底子。「徐老師,學數學有什麼用啊?」徐全智是數學專業出身,到電子科大任教之初,沿用傳統的理科教學理念,重視知識傳授、定理證明及習題解答,學生的這個問題讓她陷入反思,覺察到需轉變教學理念,還應讓工科學生了解「數學從哪裡來」「數學是什麼」「數學怎樣用」。
  • 學不好數學的女人,都是好女人
    文 | 佚名 來源 | 網絡  學不好數學的女人,都是好女人!有同感的小夥伴們請默默的轉一個!  1、學不好數學的女人抗挫折能力都比較強  大多數高中數學老師都看不上學不好數學的女生,每次考完試,必將遭到暴風雨般的襲擊,周而復始,就練就了這些女人們強大的心理素質。絕對不怕挫折。
  • 富人學文、商科,窮人學工科,只有天才學理科
    有人說,富人的孩子學文科或者是商科,而窮人家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學的理工科,當然在窮人家的孩子中,也會有一部分是智商高的天才,然而智商不高的孩子呢,自然會選擇工科。富家子弟學商科,窮人子弟學工科,智商高學理科,說白了就是富人學商科文科,就是有錢人的子弟學各類管理學科,或者各類文科。窮人學工程學科網,就是電子,機械,土木,計算機,電氣,化工等各類工程學科。智商高的人學理科,就是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工科。
  • 女孩天生就是數學差生?無稽之談,做好這三點,成績想不好都難!
    就比如我在學校裡的一位老師吧,他教的是數學,在家長會上、在課堂上一老都會頻頻提起這個理論,按他的說法這都是他多年的經驗,很多女生本就不擅長學習數學,再不天天耳提面命,那就真的學不好這門課程了。女生天生就不適合學習數學?大錯特錯!
  • 學數學的女孩
  • 「女生學不好數學」?
    文|周秭沫編輯|張薇「為什麼男孩可以學數學,女孩卻不行?」94歲的臺灣數學教授徐道寧對著紀錄片導演王慰慈的鏡頭問。又是一個「以女性與數學為主題的紀錄片」的好線索!但王慰慈也有點吃不準,「我並不知道她有沒有比較強的性別意識,如果她沒有那種對比概念的話,片子的主題就很難顯示了。」和張聖容幾次長談後,王慰慈不僅發現了張聖容極強的自我的性別認同,還連帶挖掘出了一波像她這樣的學數學的女孩們——1970年代初臺大的某屆數學系女生。
  • 女生為什麼學不好數學?應該怎麼辦
    有人說學習不分性別,但不得不承認,在數學這個科目上,還是有性別差異的,在小學、初中還不是太明顯,到了高中、大學以後會明顯發現,很多女生確實數學成績不是太理想,女生為什麼學不好數學?可能原因有下面這些。女生為什麼學不好數學1、女生閱讀記憶能力強,但喜歡死記硬背。
  • 「男生防曬就是娘炮,女生註定學不好數學」
    這句話令那個男生畢生難忘聽到這句話迅妹很詫異因為真實數據極為觸目驚心「每小時大約有8名男性遭到性侵」「全球範圍內,每13名男性中就有1名在18歲之前受到過性侵犯」可這位父親輕飄飄的六個字卻將整個社會對男生的刻板印象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人們可以為了那些被性侵的女孩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