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產品刷屏」,消費者也有責任

2020-12-22 紅網

近年來朋友圈颳起了微商風,霸屏的同時也帶來了消費隱患,2016年中國網絡消費不滿意率排行中,微商佔比位居首位。3月9日上午,北京市消協發布了《2017年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其中顯示微商「三無」產品情況嚴重。(3月9日《法制晚報》)

通過北京市消協發布的微商調查報告來看,在朋友圈推廣的微商產品裡,很多產品存在問題。問題最大的則是「三無」產品,這些「三無」產品已經在暴力刷屏。治理「三無產品刷屏」,當然需要監管部門融入網際網路時代,改變傳統的執法模式,嚴厲打擊「三無產品」。但是,也不能把責任都推給監管部門。從一個層面來看,消費者的任性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微商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微商的出現有著積極意義。一個方面是,百姓購買商品更加方便了;一個層面是,降低了創業的成本,讓更多普通百姓可以實現低成本創業。不過,由於對微商的疏於監管,以及難以監管的本質,也造成了社會問題,一些「三無」產品在朋友圈興風作浪,禍害了市場,禍害了百姓。

三無微商產品何以如此火爆?究其根本的原因還在於,這些「三無產品」有人購買不健康的消費觀念,助長了「三無產品刷屏」現象的泛濫。

朋友圈出現的很多商品,本身就屬於「三無產品」,存在安全隱患。那麼,為何消費者還是購買這些「三無產品」?明明知道不能確保安全,還是任性購買,消費者顯然也是有責任的。

監管部門嚴厲打擊朋友圈裡的「三無產品」,這是應該做的事情。然而,作為新時代的消費者,也應該養成不購買「三無產品」的消費習慣。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對於朋友圈出現的微商廣告,只要仔細辨別,就能知道是不是「三無產品」。而對於「三無產品」的銷售信息,不僅消費者要自己不輕信,還應該做到不去轉發、不去點擊、不去傳播。

朋友圈裡的「三無產品」危害很大,需要監管部門主動適應新的形勢,淨化網絡購物環境。更需要消費者理智應對,對「三無產品」說不。可以說,治理朋友圈的「三無產品」,消費者也是一把利劍。

文/郭元鵬

相關焦點

  • 購買朋友圈裡的"三無產品",消費者任性也是一種病
    3月9日上午,北京市消協發布了《2017年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其中顯示微商「三無」產品情況嚴重。(3月9日《法制晚報》) 通過北京市消協發布的微商調查報告來看,在朋友圈推廣的微商產品裡,很多產品存在問題。問題最大的則是「三無」產品,這些「三無」產品已經在暴力刷屏。
  • 北京消協微商調查報告:三無產品多 退貨難
    報告顯示,由於法律缺失、消費者維權無門、賣家銷售假貨的機會成本較低,造成目前微商市場「三無」產品偏多、虛假宣傳等。品質無保障、消費者維權缺失和監管困難成為目前微商行業的發展痛點。「產品質量」成微商問題最大關注點報告顯示,產品質量對消費者購買影響程度最大,但在此項上微商出現的問題卻最多。
  • 金牌賣家公然出售三無產品?淘寶網:我們管不了
    「如此明顯的三無產品,淘寶網竟說自己管不了」蘇先生說,自己是今年雙十一當天買的這雙女鞋,做完活動後價格為256.78元,「也有其他店家賣同款的鞋子,這家『西西代購站』還賣得更貴,但我看到它是金牌賣家店鋪,而且是四皇冠賣家,所以還是選擇在它這裡買」。
  • 「贈品」瓷杯竟是「三無」產品
    「贈品」瓷杯竟是「三無」產品 2020-04-1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爆款」潔牙器竟是三無產品 蘇州消費者起訴抖音獲退一賠三
    然而,蘇城有消費者通過抖音上的連結購買了這款看似「物美價廉」的「超聲波潔牙器」後,卻發現,它竟然是個「三無產品」。   抖音爆款是「三無產品」  蘇城消費者起訴抖音獲賠   蘇城消費者祝先生就買了一款「超聲波潔牙器」。
  • 消費者陷「補漏騙局」 6000元專業補漏材料竟是三無產品
    原標題:消費者陷「補漏騙局」 6000元專業補漏材料竟是三無產品 【導讀】房屋樓梯處漏水,導致車庫遭殃,消費者在網上找到一家專業補漏機構,補漏師傅上門後使用的專業防水材料全是三無產品,但是聲稱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
  • 東方快評丨以「三無」產品作「贈品」是欺詐行為
    接到劉女士等消費者要求解除合同及退費的訴求後,他們也跟「專線」取得聯繫,得知蠶絲被價值是338元。經過溝通,蠶絲被折算為100元。  讓劉女士等人感到扎心的是,中旅變相讓消費者購買「三無」贈品。因為她們拿到的贈品蠶絲被,包裝上無生產廠家、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日期,屬於「三無」產品,並已得到當地市監部門執法人員現場確認。
  • 消費者保護與產品責任法的完善
    這種衝突的根源在於,目前的消費者法、產品責任法甚至合同法對產品侵權責任與產品本身的質量責任的界定總是模糊的,尤其是消費者法第35條規定「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等術語,更是讓人在實踐中不知所云,因為合法權益受到的損害,有可能是商品質量本身,也有可能是對人身、其他財產的損害。
  • 遇到贈品是「三無產品」 你會進行索賠嗎?
    74e8a815e71a455d8bec82caeedff0cd.shtml   買酸奶送杯子、買手機贈貼膜……現在不管是在實體超市還是電商平臺,買東西送贈品已經是商家的常見套路,但有些所謂的「贈品」卻是「三無產品
  • 三無產品代言真是明星照妖鏡,《歡樂頌》安迪躺槍陳偉霆危險!
    其實吧,雖然這些植入廣告看著讓人煩,但人家好歹是正規產品,現實生活中一些明星代言的產品可就不一樣了。「安迪」劉濤在現實生活中曾幫好友宣傳的產品就出了事。大家知道臺灣酒窩美女張庭自創了一個微商品牌。為了宣傳她家產品,她和老公林瑞陽使出渾身解數,舉辦活動時林瑞陽甚至不惜穿女裝。
  • 85號令已廢止,三無產品還能查處嗎?
    因家居產品是定製產品,且已在消費者家中安裝完畢,消費者暫不想破壞家具用以檢測產品質量,只提出查明產品來源的訴求。在總局18號令《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之前,對「銷售來源不明」的產品,一般依據原國家工商總局85號令《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三十二條規定,「責令改正,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但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 吸管也有保質期?廈門「三無」吸管引關注
    三無  近日,央視曝光了市面上諸多一次性塑料吸管是「三無」產品,並指出,長期使用此類吸管,將對消化系統、肝臟等造成傷害,還可導致早熟、不育,甚至會染上癌症。那「三無」吸管在廈情況如何呢?晨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廈門也不乏「三無」吸管,且多流向飲料店和早餐店。
  • 從養蜂人那裡直接買的蜂蜜是不是三無產品?
    養蜂人直接售賣的蜂蜜,是否屬於三無產品?其質量與品牌蜂蜜相比,有什麼差異?這個問題在我養蜂賣蜜的過程中曾經被問及很多次,也有很多消費者表示,更願意相信有品牌保證的商品。還有少數消費者表示,寧可相信進口蜂蜜,也不願意冒險嘗試國人生產的。我只能說,怎麼選擇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而我也只能把自己的體會分享給您,供您參考。首先,根據2016年1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0號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項,蜂蜜屬於食用農產品範圍。
  • 天價烤蝦之後抖音再現「三無產品」:肥美大生蠔變成臭腥碎生蠔
    隨後,經過調查發現,這款烤蝦的價格不僅是其他電商平臺的四倍,而且還是一件三無產品。原本還想找到訂單,進行退款,無奈竟發現這個商品是貨到付款,連訂單信息和退款渠道都沒有。這類事件一經爆出,就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很多網友開始吐槽自己被抖音三無產品欺騙的經歷。去年10月,微博網友「趙嶄蘭zhanlan」詳細地講述了自己在抖音抖音購物的奇葩經歷。
  • 烤蝦大媽:對抖音三無產品不知情,被人盜用了視頻
    文章大意是說,一位在500強企業做食品的職場女性,深夜被抖音上一條大媽吃烤蝦的視頻所吸引,消費後才發現自己購入的是三無產品。來感受一下作者發現自己被騙的過程。「填完個人信息頁後,沒有出現付款頁。直接收到簡訊提醒『您購買的產品將會在24小時發貨,貨到付款』……等到順豐小哥收走了我兩張人民幣,我接過熱烘烘的,隔著紙盒子都聞得到一股刺鼻腥味的,輕飄飄的包裹後,我的心狠狠一沉……職業習慣,我開始環顧包裝找生產信息。這不找還好,一找,心沉到了地下室:沒有生產信息。作為一個完整包裝售賣的SKU,是個徹頭徹尾的三無。」發現被騙後,作者試圖退貨。
  • 喝「DL瘦身咖啡」喝出了興奮劑,疑似三無產品
    圖片來源/某購物網站客服提供的產品介紹截圖國際曲棍球聯合會近日公布對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門將李冬曉禁賽一年,因為從李冬曉此前飲用的DL瘦身咖啡(DL SLIMMING COFFEE)裡查出了西布曲明根據通報,DL瘦身咖啡包裝上並未標明西布曲明,但西布曲明的含量在該產品中較高。新京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該產品包裝上標稱的生產廠家在多個系統裡並未查詢到,疑似三無產品。DL瘦身咖啡含高濃度西布曲明據報導,今年5月13日至20日,2018年亞洲女子曲棍球冠軍杯賽在韓國東海舉行。
  • 「三無」產品可能有毒
    炎炎夏日,蚊蠅肆虐,除了傳統的蚊香等驅蚊產品外,一種據說只要戴在手腕上就能防止蚊蟲叮咬的驅蚊手環受到消費者青睞。然而,市工商部門表示,一些不法商家使用劣質化學材料製造的驅蚊手環,長時間佩戴這樣的驅蚊手環,不但會引起接觸性皮炎,還會引起咳嗽、哮喘等病症。
  • 業內人士揭營銷套路:一些贈品屬「三無」過期商品
    記者調查發現,有一些商家無視商業道德,用一些屬於「三無」或假冒偽劣的小家電作為贈品,而且這些商家還言明:贈品是免費的,不在「三包」範圍之內。商家此舉意味著,贈品有了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了後果,贈予的商家包括生產廠家不負任何責任。
  • 會客室第218期:汽車配件"三無"產品誰來管?
    今天一起探討一個話題,這個話題不夠新了,但是很長時間一直被大家所關注,無論是消費者、經銷商,廠家,還有媒體,前些天有媒體出了這樣一條消息,國內汽車配件市場大面積存在三無產品,沒有廠名,沒有廠址,沒有生產合格證的產品。看到這條消息,以前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說我這配件是原廠的,有的聽說是副廠件也能用一定沒什麼毛病。
  • 陽泉一中學賣給學生的平板電腦系三無產品?市監局:補貼標籤
    受訪者供圖但針對上述補貼產品標籤行為,杜濤認為,讓孩子們用不乾膠貼上電腦生產廠家和地址,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杜濤供圖2019年12月17日,涉事公司、心通公司(以下簡稱:心通公司)高姓負責人向澎湃新聞否認「愛學本」平板電腦為三無產品以及商標侵權。他稱,該平板電腦屬於定製類產品,他們有相關標籤,只是沒有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