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冷絲欄目|絲說高考
人大附中官網消息稱,2017屆國際班共有學生36人,16人考入北京大學,16人考入清華大學,3人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僅有一人申請國外高校就讀。

這一屆36人的國際班,就北大清華的升學率來說,它恐怕創造了國內高考的升學新紀錄。
那麼,第一個問題,這樣的局面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人大附中官網消息,其中的「秘訣」原來在這裡,這個所謂的36人國際班,學生全部是正宗的中國人面孔,而國籍全是外國籍。按照我國留學生入學申請和管理規定,36人就讀於國內教學水平最高的高中之一——人大附中,他們申請國內最頂尖級高校留學,那當然是最具有競爭力的「選手」。

根據清華大學接收外國留學生的規定,外國籍學生申請到國內最好的高校留學並沒有特別難的規定。
比如,如果申請者的母語是漢語,可以免除漢語考試,其他科目的考試根據所在國提供的官方成績為準,也沒有特別的要求。正因為如此,家庭條件較好的國內父母可以選擇到國外某地生孩子,出生後的孩子就自動獲得外國國籍。這些生來就具有國外護照和國籍的孩子大多回到國內接受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

然而,在高考之中,這些擁有外國籍的孩子就能夠以「國際學生」的身份輕鬆進入北大清華,以及國內很多重點大學。
那麼,第二個問題,北大清華留學的門檻為什麼這麼低?
一句話就可以總結:清華大學留學的低門檻主要原因在於國際上的吸引力不足。
國內高校在教學、學生居住等等方面的條件與國外頂尖級高校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所以說,國內高校還是要在提高自身實力上下功夫。

毫無疑問,國內高校只有自身實力大增,有足夠的辦學綜合實力,這才有希望吸引國外的留學生。在這方面,目前國內42所雙一流高校有較好的競爭力——能夠逐步提高國內一流大學在國際的影響力。
唯有如此,國內高校留學生的門檻才有提升的可能性。
第三,需要說明的是,國內高校接受留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
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我國文化輻射力日益增強,到中國留學正逐漸成為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我國教育部發布《留學中國計劃》後,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中國留學。
據教育部2017年3月提供的數據,2016年來華留學生規模穩步增長,同時生源結構也不斷優化。2016年留學生生源國家和地區數為205個,前10位生源國依次為韓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印度、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日本和越南。

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性和願望日益凸顯。在政策引導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華學生數量增長明顯。2016年,沿線64國來華留學生人數與上年度同比增長達13.6%,高於各國平均增速。
還有要說明的是,隨著生源結構不斷優化,除了傳統的漢語外,體現中國特色的「漢語+專業」型課程大熱,經貿漢語、漢外翻譯、文學+經濟學等專業方向深受歡迎。

敬告|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同時嚴正聲明『非法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