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朋友和家居君一樣,只要看到收納類的整理乾貨、好物推薦就立馬原地收藏,但每逢換季、搬家、大掃除,依舊無從下手,還是毫無秩序可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並不是如何「日式斷舍離」,而是引導你主動的、有選擇的跟自己喜歡的事物在一起~
大家總說要提升幸福感,究竟什麼才是提升幸福感?我認為,就是目光所及、觸手可及都是你喜歡的。
前陣子,我們特別邀請了整理收納師兼美學生活家——魏小暉,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具有療愈能量的線上整理微課,家居君聽了受益匪淺,錯過課程的小夥伴好好補課喲,家居君全都整理出來啦!
前方高能 · 建議收藏
2017年開始學習規劃整理課程,取得了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協會JALO一級生活規劃整理師的資質,學習整理讓魏小暉從那些可笑的收藏和過度的佔有欲,以及莫名其妙的焦慮感走了出來,找到了生活的新目標。
因此現在的她也願意把這種生活方式分享給更多的人,讓大家從中受益,把生活變得輕鬆,有更多的時間做喜歡的事,跟喜歡的人在一起。
「好運,往往願意眷顧,整理好的人生。」
生活習慣和狀態直接影響著你的生活質量,也間接決定著你的發展。整理收納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扔東西和歸置物品的過程,而是一個決策和判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考它在你生活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沒有它是否會受到影響,留下它又能給你帶來什麼?這樣不僅能幫助你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助於提高你的決策力,逐漸分清生活中工作中哪些人、哪些事對你來說是更重要,不可或缺的。
整理還能改善你的購物習慣,做到不囤積、不超量。只有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才能直觀的感受到已有物品的數量,這個盤點動作同樣映射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是看的見得消費還是看不見的消耗,嘗試盤點跟自己有關的一切「人、事、物」。
01/ 從個案找尋共同點&痛點
· 案例一
通過整理衣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狀態。貶值的物品配不上不斷增值的你。
before
after
這是一個五六百平米的別墅。夫妻倆長期的生活狀態都是在「找東西」和「找不到東西」中度過,家裡請了兩個保姆也沒能緩解這種窘迫的境況,加上保姆阿姨有著勤儉持家的習慣,每次促銷節都會囤大量的日用品。家中的兩個車庫紛紛改成了庫房,而車只能停放在外面的訪客車位區。混亂的生活狀態讓夫妻二人的感情矛盾不斷...
整理方法:除去收藏品和紀念品,其他佔據空間的日常用品全部篩選處理一遍。不做多餘或超前的囤積。
· 案例二
通過整理物品,打敗各種焦慮。
這是一個有收藏癖的男屋主,不難看出他對鞋的熱愛已經讓家變得無處下腳,女主人和貓睡在一起,男主人和鞋睡在一起。報復性購買和不理智的收藏,不僅讓生活質量直線下降還導致了夫妻二人的分居。
整理方法:用遞減的方式篩選出最心儀的鞋子。從100雙裡篩選80雙、從80雙裡篩選50雙、從50雙裡篩選20雙...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其他愛收藏的朋友,可以幫助你分別歸類,讓你的生活更有序,同時幫助你更有價值的去收藏。
小Tips:通過整理讓我們提升決策力。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在篩選中明確自己最適合、最想要的是什麼,篩選出自己最真實的東西,同時還能幫助你打敗各種焦慮。
鞋子回收平臺:snake、閒魚、虎撲論壇
· 案例三
通過整理,明確自己的生活、職業目標
這是一個嚮往白領生活的家庭主婦,但日常更多的是往返於家和瑜伽室兩點一線的生活狀態。因為嚮往而囤積了很多根本穿不著的西服和職業套裝,帶著吊牌的衣物充斥著她的衣帽間,佔據並影響著她的生活...
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著裝定位,是很多人的痛點,因為對自己的職業不清晰、對自己的未來、甚至人生目標生活場景也不明確,一直活在想像中。
整理方法:欣然接受自己,接受當下和未來的生活狀態,而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在現有的生活中擁有自己的愛好,整理出真正可以取悅自己的東西,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小Tips:面對閒置很久的衣物整理,試著去思考你最近的一次穿它是多久之前?你未來什麼時候會再穿到?這樣兩個簡單的思考,就能幫助你去取捨這件衣物對你的重要性。
衣物回收平臺:飛螞蟻、轉轉二手交易網、閒魚
如果說家門是一道分界線,出門在外每個人都展現著最好的自己,那在家的狀態才是最能看出個人形象的關鍵!
· 案例四
整理能帶給你更好的形象和人際關係
這是一個隨時可以開門宴客的家,女主人把家收拾的有條有理,無論任何時候,都保持著整潔。夫妻倆不僅感情非常好,同時也十分享受在家的時光,不論平常在外如何忙碌奔波,想到回家都是愜意又舒服的存在~
女主人狀態=家的狀態
辦公桌的狀態=職場狀態
衣櫥的狀態=人生的狀態
冰箱的狀態=健康狀態
通過這些,你可以審視一下你現在的狀態。
02/ 收納乾貨
真正的收納,不是照搬別人曬出的整齊收納照片,也不是買到對的收納盒或置物架,而是找到真正的適合自己的收納技巧!
1、從小目標開始
可以優先考慮從日用品或衣物開始。(PS:這裡強烈建議大家不要上來就先整理回憶類的物品,類似登機牌、明信片等等,因為那就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關不上了...)
2、拿出全部需要整理的同類物品
把需要整理的物品全部拿出來集中放在一個地方,再開始做分類。
整理衣物猶如戰場般的場景,需要腦力和體力相結合,所以提前計劃好時間非常重要,按物品分類整理,不按空間整理。
3、四分法讓你快速取捨
用衣服舉例,當我們拿出所有物品之後,可以嘗試用這個四分法讓你快速做出取捨。
很多朋友在收拾的過程中會說,「這件衣服有個洞很多年沒穿了,但是個大牌子,留下我可以在家穿。」,這裡我不建議把它降級。如果是留做家居服,你應該替換更好的家居服,而不是降級款。那些已經變色、變形、破洞的衣服統統流通出去。不能面對外人的不好形象也不要留給家人,應該給最愛的人以最好的形象,而不是只光鮮亮麗的面對那些陌生人。
4、不封存、可視化
為什麼說不封存、可視化?不論是收藏起來還是包裝起來,都意味著你會不常看見,會忘掉。食物會過期、衣物會過時、日用品會重複購買...
比如圖中的冰箱收納,很多朋友都喜歡把買來的東西連同包裝一起塞進去,長此以往,冰箱必亂無疑,所以買來的東西第一時間去掉外包裝,讓它能被你看見,不僅方便拿取使用,也能從視覺和空間上更有序。
如果是包包,日常用建議把它們放置常見的地方,不常用或不用的就給它找個好去處吧~(PS:如果放不下那麼多包可以選用防塵袋收納。)
5、方便取放
如果家中條件允許,把衣服都掛起來。掛式歸置不僅能讓你快速找到你想要的衣服,只有簡單到不費腦的方法才能減輕整理和收納的步驟。選用統一的衣架掛置、同色系歸類是最好的衣物收納方法。
6、儘量豎立擺放
將物品儘量豎立擺放,一目了然更方便找尋物品。
7、按物品類別整理、不要按房間來整理
衣物類—書籍類—文件類—小物品類—回憶物品 請嚴格按照順序,從易到難。
8、善用收納用品
善於使用自己的收納用品也很重要,在盤點完已有物品後,有針對性的去購買合適的收納用品。
9、學會打標籤,懶人收納輕鬆拿取
不僅能夠幫你快速找到物品,同時也方便家人取拿物品,是懶人收納的法寶。
10、四條鐵律讓你的收納事半功倍
· 整理後先做分類,讓物品有各自的部門
· 任何物品都得有一個專門放置的地方
· 相同類別的東西放到一起
· 已經固定好數量的物品要「有進有出,進一出一」
劃重點:控制數量,有進有出。
最後家居君想說,整理收納是一門人生基礎課程,就像是一種習慣,不論走入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能快速的做出最好的取捨與整理。希望大家都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從容不迫、勇於取捨。
編輯 / LZZ
圖片 / 魏小暉&網絡
即可進入【收納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