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斷舍離」到「留存道」 家庭整理收納師說:

2020-12-22 寧波晚報

整理前後對比圖

    國慶長假的第四天,陳慧慧已經忙著開工了,節前已有客戶早早預約。這位客戶覺得,家裡有了小孩後,明顯感覺儲物空間不夠。

    作為一名整理收納師,從上門測量、空間設計,到搬家整理、陳列收納,陳慧慧全包了,燒腦又費力,可以說,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在消費時代,女人成為「買買買」的主力軍,長久積累下來,收納空間超負荷的家庭不在少數。需求孕育新機,整理收納師這一職業隨之興起。

    靈感來自設計師的「抱怨」

    兩年前,陳慧慧還是一名室內設計公司的人事主管,工作中陳慧慧總會聽到設計師感慨:明明設計得好好的,過了一年回訪,客戶家裡怎麼就變得凌亂不堪了呢?

    聽多了這樣的「抱怨」,一個念頭開始在陳慧慧的腦海中打轉:設計師的工作都是在客戶裝修前,如果後期能看到客戶的生活場景,根據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改善居住環境,是不是就能解決設計師做不到的痛點呢?

    那時起,陳慧慧就在網上搜索整理收納的信息和書籍。

    提到整理收納,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日本作家的《斷舍離》一書。從《斷舍離》到《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陳慧慧翻了個遍。看得越多,心裡越嘀咕:「中國的家庭有不少三代同堂,讓老人斷舍離,恐怕很難吧?」

    「日式收納雖然不錯,但不一定適合中國,我們沒有經歷過物質豐厚的年代,很難『斷舍』。」

    經多方了解,陳慧慧發現,經過本土化的發展,中國也在整理行業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留存道」就是其中一支。

    「『留存道』倡導的是慎扔、慎舍、慎棄的理念,是『斷舍』前的心理過渡。」一個『留』字戳中陳慧慧的心,這個雷厲風行的女子果斷北上南下,去北京和深圳接受系統培訓,最終考取了空間規劃師高級資格證書。

    「學習的過程,讓我摒棄曾經可笑的佔有欲,重新梳理人生目標。」不久,35歲出頭的陳慧慧順應自我的內心,選擇辭職,重新出發,正式成為一名職業整理師。

    幫助別人整理房子也有滿滿成就感

    說起這幾年工作帶來的成就感,陳慧慧說,整理讓她更加明白了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整理房子就是「治癒」主人的心。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進入一戶重組家庭的過程。「當時,一位媽媽找到我,希望我以第三方的名義介入,幫助她的大兒子整理房間。」

    重組家庭的背後往往有捋不清的關係。這戶家庭有兩個孩子,是同父異母的兩兄弟,相差五六歲。

    俗話說,「後媽不好當」,她就用「買買買」的方式補償大兒子,小兒子只能用哥哥穿剩玩剩的。陳慧慧明白原委後,把兩個孩子的衣物一件件分類展示出來,哥哥的衣物和玩具超過弟弟不止一倍。面對比例相差懸殊的結果,這位媽媽頓時傻眼了。「其實是她矯枉過正,她真正虧欠的是對小兒子的愛。」

    陳慧慧有位朋友在一家企業擔任高管。有一天,朋友請求陳慧慧上門整理,原因是她正在國外讀書的女兒馬上要歸國,家裡卻有「難言之隱」。

    走進朋友的臥室,陳慧慧傻眼了,「床上堆滿了被子被套,人只能擠在角落裡睡覺」。朋友道出了心中藏了多年的隱情——出生在農村的她,小時候兄弟姐妹多,長輩總是叮囑她要懂事,把好的衣物讓給弟弟妹妹,兒時物質的貧乏帶給她極大的不安全感,以至於事業成功後,她還是習慣在家裡囤積被子。

    「聽到這樣的隱情,我立刻知道,她是絕對做不到丟棄的,房子的狀態就是她內心的狀態,她是通過囤積來彌補兒童時期的欠缺。」於是,陳慧慧告訴她,可以將多餘的被子送給村裡年長的老人,通過幫助他人來彌補內心的那段缺憾。這一方法得到了朋友的認同,也解決了收納的難題。

    「空間治療」是整理師的核心

    能夠幫到他人,讓陳慧慧更加認清了這份事業的價值。但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陳慧慧坦言,最煩惱的莫過於有些客戶不理解,總將她的職業跟家政服務員等同起來。

    整理收納,其實只是最後一個環節,空間規劃師真正的核心任務是「空間治療」。「很多家庭的衣櫥設計本身就不合理,衣物存儲起來很不方便,但如果重新裝修,成本太大。於是,我們會通過對隔板的移動或增減,使空間布局更合理。我認為整理師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既要懂得裝修設計,又要懂美學陳列和品牌知識,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

    從事整理行業後,陳慧慧又迷上了改造二手貨。她向記者展示了一張伸縮床的照片,「這是我無意中經過回收站時低價收來的。主要是看中它精緻的鐵欄杆,改造成座椅或花架,都是不錯的選擇。」

    記者 諸辰

相關焦點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
    近日,記者隨整理收納師上門服務,並同業內人士進行深度訪談,一次滿足你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現場調查  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  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
  • 斷舍離:整理與收納
  • 疫情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購買收納服務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疫情發生以來整理收納師走俏 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不求「斷舍離」 只求「被治癒」新業態調查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不擅長收納的李女士有些苦惱,直到她在一位時裝博主微博裡看到了一條關於整理收納師的視頻,當即決定購買上門收納服務。 上門的有6位整理收納師,需用時3天。
  • 收納整理就要斷舍離?中國家庭做好收納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
    時下許多的收納課程,收納方法都受到日本收納術、整理術的影響,但是很多觀念、方法並不適合我們中國家庭,斷舍離便是其中最無法有效實施的收納理念。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和日本的國情不同,中國是一個廣闊的大陸國家,而日本只是一個狹小的島國。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度大、物資相對匱乏。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收納服務
    現場調查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刷信用卡購買收納服務,月入過萬不算高
    現場調查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
  • 澤州縣婦聯舉辦「家庭收納與整理"專題培訓
    澤州縣婦聯舉辦「家庭收納與整理"專題培訓 2020-09-2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整理收納到斷舍離,兩次認知的轉變,幫你找尋家的模樣
    近幾年來,整理收納、斷舍離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而且也產生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我就是其中之一。為了很好的踐行,我買書的同時,也買了很多的視頻課。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認知上的兩次轉變。認知初期:整理、收納2年前,我最早接觸整理收納的理念,來源於一次視頻課上的內容。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收納的知識和可行的方法,我樂此不疲地效仿,疊各種衣物,置辦了很多種類的收納盒。最誇張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物品,我定製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和物品櫃。現在看上去,真的是無比笨拙又佔空間。
  • 你需要收納整理師來幫忙!
    整理前 (圖片來源於留存道南昌分院)留存道最擅長的是衣櫥整理,傳遞的是不將就的生活態度。如果你每天都在為穿衣的事情而糾結,為亂糟糟的衣櫥而煩心,為凌亂的家庭空間而煩惱,留存道專業的空間規劃及收納整理,可以給你帶來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讓你生活從此不將就,精緻有型。
  • 家庭斷舍離……
    《家庭斷舍離》說:斷舍離是一種通過收拾自己家裡的破爛,來整理內心破爛的方法,從而讓人生變得更加快樂。斷舍離這三個字,每一個字都有它的寓意。其中「斷」,指的是斷絕想買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第二個字「舍」,說的是捨棄家裡的無用之物;最後一個「離」字,也就是說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 請來了家庭整理收納師,做個斷舍離整理
    「整理不是選擇扔掉什麼,而是選擇留下什麼,更重要的是,通過整理收納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是最令人心動的一件事。」春節過後,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的張小姐專程請來一位職業家庭收納整理師,為她家做一次收納格局的重新規劃。
  • 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
    現場調查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找不到出門要穿的就會再買,然後越堆越多。」
  • 「發現空間收納之美」課堂在深業東嶺舉行
    深業東嶺特邀中國收納女王卞櫟淳,在現場與大家一起親密分享空間收納術的樂趣,探討精緻生活的法則。100多位觀眾蒞臨活動現場,共同體驗了從規劃空間到整理內心的精緻生活之道。 卞櫟淳分享收納、整理之道 活動現場,卞櫟淳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從事7年收納行業的經驗與感受,介紹了日本、歐美等不同國家的收納、整理文化,更詳細剖析了作為一種自我認知與新時代的生活方式——「留存道」的關鍵理念。相對於日本大熱的斷舍離,留存道被喻為更適合中國人的收納理念。卞櫟淳認為從「整理空間」到「整理內心」的整理順序,應是生活的樂趣,而不應該是生活的負擔。
  • 斷舍離收納,簡單生活
    收納整理建議一進一出,把你新買的東西放在原來的位置,把原來的東西可以考慮扔掉,這樣你就不會多買東西。最近有時間把家裡整理了一下,把屯積家中的食物消化,一年沒有穿過的衣服處理。很久沒有看過的書,拿去樓下回收處理。處理物品,讓家中寬闊很多,人的心情很好。過簡單的生活,學會斷舍離。
  • 不要斷舍離!這才是適合90%家庭的中式收納
    說到收納,中國人太「念舊」,很多人拒絕斷舍離。也許,把物品留住,時常整理、檢視、回憶,才是更適合中國人的收納方式。把美好生活的紀念留下來,才是家。這一期我們分享卞櫟淳老師的家,卞老師是從業十年的收納整理師,也是日本NHK電視臺唯一專訪過的中國整理師,收納理念「留存道」的創始人。這樣一位「收納女王」,她的家,竟然站在了「收納到空無一物」的對立面?
  • 收納達人藤麻理惠從家居收納到整理人生,是什麼讓人「怦然心動」?
    2019年網飛播出真人秀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則》,日本家居收納達人近藤麻理惠在節目中走訪了八個位於美國洛杉磯的家庭,並且幫助他們整理了凌亂的居所,重新思考何謂理想的生活及人際關係。此前,更讓人熟知的是同樣來自日本的收納達人山下英子,她提出的「斷舍離」一說至今膾炙人口。事實上,日本向來給人以乾淨整潔的印象,其整理收納傳統由來已久,並且在全球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日本的家居收納究竟有何特別?為何在美國以至全球如此大受歡迎?
  • 日本家庭收納達人,整理的8條收納法則,收藏!
    日本家庭收納達人,整理的8條收納法則,收藏!有了新家之後,東西就會不斷被買回家,雖然免不了過一段就來一次斷舍離,但是總會積累很多需要收納起來的物品。今天為大家介紹某位日本收納達人,整理出的8條收納法則,幫助我們更好打理自己的家。
  • 日式斷舍離真的不適合中國家庭
    來源: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整理收納是一種工具 最近在B站上刷到了一部紀錄片 這天,他邀請到了在上海工作的 日本收納達人池田惠美 給自己家進行一次 全面的斷舍離和收納整理
  • 日式「斷舍離」真的不適合中國家庭
    最近在B站上刷到了一部紀錄片 《我住在這裡的理由》 其中一集講述的是斷舍離 真實記錄了當日本收納達人 遇上中國節儉老人擦出的一系列火花
  • 老婆越會斷舍離,家庭越幸福
    表姐說,她正是因為看了《斷舍離》才突改的裝修風格。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7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5成,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放1成。而做到這點,首先就要整理收納。表姐一改常規作風,將收納降到最少,即使有,也做得相對隱蔽。比如衛生間門口的隔牆,榻榻米的鬥櫃,這些地方充分利用起來,也足夠放置一些備用的東西,從而使得其它空間更寬敞,而不是被收納櫃佔據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