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整理與收納

2021-02-17 如一生活空間

「斷舍離」本來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就是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捨棄,被日本整理顧問山下英子運用到收納整理方法中,隨後日本心理學家川火田伸子親自實踐斷舍離,認識到其對精神層面的影響後,致力於該方法的普及。斷舍離,簡單一句話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他們的眷念。

小編覺得有必要重申「斷舍離」在整理與收納層面究竟講了啥?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是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非常簡單,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我們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 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第一部分:感受自己和物品的存在,認真思考自己和物品之間的關係。

1、當你丟棄第一件東西時,人生的轉變就開始了;

2、無休止的把東西搬進房間,使我們動彈不得;

3、不領會整理的真諦,我們永遠無法輕鬆;

4、給房間「排毒」,收拾整理自然輕鬆;

5、房間裡的雜物少了,身心能量就多了;

6、房間裡的雜物多了,身心能量自然會被消耗;

7、屋子的狀態,展示著屋子主人的心理狀態;

8、能用的東西也可能是雜物,清理掉那些能用卻不會再用的東西。



二部分:丟棄意味著選擇和決斷,丟掉無用之物,只保留必需的、合適的和令人愉悅舒適的東西。

1、找一個最容易開始的地方:我選擇的是洗臉池上的雜物和鞋架;

2、計算整理每個空間所需的能量和時間:我的書應該是最費時間的。所以一直不敢動,與一些書做斷舍離真的需要勇氣,但是我真的不會再去看,1年,10年,20年都不會再看,可是它在書架上卻阻斷了我和我需要的書之間的接觸,一定要清理;

3、給自己描繪一個目標藍圖:我愜意的呆在自己寬敞乾淨的房間裡喝咖啡,翻著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陽光斜射下來,好溫暖,好愜意;

4、對物品進行分類: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東西都不在它應該在的位置上,但是因為東西太龐雜,我實在無心歸類,可是把一些雜物處理掉之後,我需要用到的東西的歸類就變得容易多了,分類意識自然就產生了;

5、把攻堅戰放在最後:我的書架;

6、挑選出來的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物品的處置方法:

(1)丟棄掉;

(2)送人、賣掉、捐贈;

(3)「3R原則」(再循環利用,再使用,再改造);

7、設定一個總量限制,按照整理與收納的「7:5:1總量原則」的黃金比率:

(1)看不到的收納,佔7成,收納到櫥櫃中、帶門的壁櫥內;

(2)看得見的整理,佔5成,整理到帶玻璃門的餐具櫃中或沒帶門的架子及書柜上;

(3)用來展示的擺放,佔1成,把具有藝術價值感的或自己喜歡的物品擺放在自己看起來很舒服的位置,來裝飾自己的生活空間。



第三部分:認識自己,解放被囚的心靈。


這一部分主要闡釋的是斷舍離的心理治療功用,不要以為斷舍離只是對物品的整理與收納這麼簡單,它倡導的終極價值其實是為了讓我們生活的更好,不為物誤。它不僅可以使我們獲得更舒適的家居環境,還能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當外在不再被繁雜物品所困擾,內在也就能不再感覺到規矩和章程對自己的束縛。


實施斷舍離,這些功效一定會實現。


當你開始丟棄東西的時候,你的人生的改變就開始了!比如,捨棄一段沒有結果的戀情!期待一個全新的我,全新的你!


相關焦點

  • 從「斷舍離」到「留存道」 家庭整理收納師說:
    作為一名整理收納師,從上門測量、空間設計,到搬家整理、陳列收納,陳慧慧全包了,燒腦又費力,可以說,絕對是個技術活兒。    在消費時代,女人成為「買買買」的主力軍,長久積累下來,收納空間超負荷的家庭不在少數。需求孕育新機,整理收納師這一職業隨之興起。
  • 收納整理就要斷舍離?中國家庭做好收納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
    為什麼斷舍離並不奏效?斷舍離一詞來源於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的著作《斷舍離》,斷等於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等於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等於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這樣的生活空間是你想要的嗎?
  • 從整理收納到斷舍離,兩次認知的轉變,幫你找尋家的模樣
    近幾年來,整理收納、斷舍離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而且也產生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我就是其中之一。為了很好的踐行,我買書的同時,也買了很多的視頻課。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認知上的兩次轉變。認知初期:整理、收納2年前,我最早接觸整理收納的理念,來源於一次視頻課上的內容。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收納的知識和可行的方法,我樂此不疲地效仿,疊各種衣物,置辦了很多種類的收納盒。最誇張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物品,我定製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和物品櫃。現在看上去,真的是無比笨拙又佔空間。
  • 斷舍離收納,簡單生活
    收納整理建議一進一出,把你新買的東西放在原來的位置,把原來的東西可以考慮扔掉,這樣你就不會多買東西。最近有時間把家裡整理了一下,把屯積家中的食物消化,一年沒有穿過的衣服處理。很久沒有看過的書,拿去樓下回收處理。處理物品,讓家中寬闊很多,人的心情很好。過簡單的生活,學會斷舍離。
  • 【斷舍離】令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
    斷舍離本來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就是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捨棄,被日本整理顧問山下英子運用到收納整理方法中,隨後日本心理學家川 火田
  • 整理收納術還是斷舍離?這兩本書讓你明白究竟哪個適合你
    如果你是這一類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學學整理收納術吧。其實收納是可以培養成一種興趣的,掌握合理的收納術,不僅能讓我們所處的空間保持乾淨整潔,通過我們的精心設計,還可以將空間變得美觀和溫馨,令人賞心悅目。圖片來源:網絡《收納的藝術》中的七個技巧,就能讓你的房間煥然一新1 、全部拿出來無論我們是想要整理一個抽屜
  • 所謂「斷舍離」,不僅是家居整理收納術,更是人生化繁為簡的智慧
    「斷舍離」概念的創始人山下英子曾說過: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它更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斷舍離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的,而它的具體含義,我們在上一篇推送中也解釋過。斷舍離並不是一味地扔扔扔,而是要我們透過整理物品的過程來了解自身,整理自己的內心,理清你對自己和生活的認知。正如很流行的那句話:「丟棄東西只是初級階段,清掃內心才是真正的高級。」在《斷舍離》這本書中,山下英子說道,擁有一件物品,就相當於我們把自己的能量耗費在了這件物品上。
  • 何為整理收納?整理收納的意義
    「整理是一種思維,收納是呈現方式」每當看著整潔乾淨的家,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如何收納不懂得空間整理收納,家會越來越擁擠混亂如何打破越住越擁擠的循環,將房間打造成為一個寬敞舒適的家?收納四部曲收納的方法一味的「斷舍離」並非正確之道,合理的收納才是生活的真實模樣。如果沒掌握正確的收納方法,即使滿屋是柜子,收納問題也得不到徹底解決。
  • 衛生間收納做「得」好,何必「斷舍離」!
    一轉眼,夏天又來了,是時候來個「斷舍離」,把家好好收拾一番。可是,大部分人剛開始收拾就犯難了,看著一堆物品不知何去何從,在丟棄與留下之間反覆猶豫。收納の意義收納不僅是讓你的家看起來更乾淨也是整理內心的一個過程好的收納不止決定了每天的心情還能給你帶來積極的生活態度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整理只會斷舍離,其實是本末倒置
    習得了丟棄是整理的第一步,於是就開始了「斷舍離」的人生目標。我朋友的姐姐,現在娘家人人怕她回家。這位姐姐自從開始學習 「斷舍離」之後,據說把家裡能丟的都丟了,不能丟的也在丟,口號就是「一天丟棄一個物品」。丈夫和兒子被丟怕了,無可奈何之下,都開始到處藏東西。姐姐覺得家裡實在沒啥可丟的了,就跑到娘家「斷舍離」。每次一聽到她要回娘家,家人就怕得像是真如「鬼子進村」的掃蕩。
  • 斷舍離收納達人:有娃+68㎡學區房,也可做到空無一物
    1.玄關收納玄關臺面空無一物,看著就很清爽。不過細節卻有很多哦。在玄關櫃最下方是放鞋的地方,不過左右隔開,清潔隔離——左側只放拖鞋,右側則放每日穿的髒鞋。抽屜內部的收納則十分細緻,放了出門要帶的各種零碎。
  • 不必收納整理、不必斷舍離,整潔方便大容量,實現衣櫥不換季
    但由於國內有高超收納技巧的軟裝設計師實在鳳毛麟角,軟裝設計中的衣櫃收納設計基本空白,以至於所有家庭的衣櫃都如下圖一般複製粘貼:衣櫥未必要換季「換季」似乎是約定俗成的,很多人一開始設計衣櫃時就把換季區安排得明明白白。
  • 「化妝品斷舍離」使用過期化妝品可致盲,整理收納只需三步
    是時候狠心放手,為化妝品來個徹底的斷舍離。面對混亂的化妝檯,只需三步便整理有道。面對近乎淪陷的化妝品,不少女生都會採取「眼不見為淨」的處理手法,堆推疊疊的過日子,然後便發現很多東西買完沒有用、用幾次便被打入冷宮、或是需要時根本找不到。
  • 日本太太教你收納:整理可不光是斷舍離
    在斷舍離風潮正熱的時候,很多人都瘋狂扔扔扔,力求達到空無一物的效果。但是有的人扔完了,卻發現生活還是非常不便,好像跟之前亂糟糟的生活相比沒什麼變化。有一位日本太太,鈴木尚子,就是發現了這個問題,並結合自己的家,向大家分享了非常實用的解決方法。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她的日常收納心得吧!
  • 廣西【收納整理師】機構_藝恩整理
    廣西藝恩整理機構, 【廚房】小戶型廚房該怎麼收拾?n袁春楠本人是收納整理的真正受益者,她豐富的收納經驗,將是開啟你高品質生活的鑰匙。n5節正統理論課,9節收納實操課,5節生活整理課,6節人生整理。n袁老師的收納課已經幫助到上千企業和個人,相信你也能徹底擺脫混亂,過上高品質生活。
  • 日式收納:整理房間,也是整理人生
    打開今天的ins分享,被日式收納的生活理念圈粉了,從「物盡其用「的角度出發,整理房間,也是整理出自己的人生。如果一個人總是生活在亂糟糟的環境之中,那麼他的生活質量也不一定高到哪裡去。日式收納所強調的,「整理房間,也是整理人生「。生活富裕的階層,一般而言,他們居住的環境也更加的整潔乾淨,也會比較注意收拾房間,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會讓生活變得更高級。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  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
  • 整理房間就是斷舍離?心理學專家嘆氣:越斷舍離房間越亂日子越苦
    多少人都去學什麼斷舍離,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掌握其中精髓,心理學研究表明,房屋太亂咋收拾都不整潔就先不要整理屋子而是先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吧。有的房間堆滿了各類物品,不懂行的人會告訴你要學會斷舍離,可是恰恰沒有想到,之所以有的人物慾旺盛看到東西就想買就想囤貨恰恰是因為內心沒有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內心對外界對生活充滿恐懼的緣故。
  • 請來了家庭整理收納師,做個斷舍離整理
    「整理不是選擇扔掉什麼,而是選擇留下什麼,更重要的是,通過整理收納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這是最令人心動的一件事。」春節過後,家住深圳市羅湖區的張小姐專程請來一位職業家庭收納整理師,為她家做一次收納格局的重新規劃。
  • 收納達人藤麻理惠從家居收納到整理人生,是什麼讓人「怦然心動」?
    節目播出後,近藤麻理惠迅速走紅,她的英文名「Marie Kondo」成為收納整理的代名詞;不少人按她的方法將衣飾鞋襪等疊放整齊並且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她還獲邀出席201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在頒獎禮上一展「收納女王」的本色,甚至還有粉絲打算投身整理收納行業。「麻理惠效應」只是整理收納史上的又一個小熱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