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勝又語出驚人反對用成語典故 被臺學者批評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25日電 繼「三隻小豬」算不算成語引發爭議後,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24日竟再度語出驚人,公開反對使用成語及典故,對此,詩人余光中等學者指出,成語是精緻文化的「現鈔」,日常生活隨時可用,「部長」(杜正勝)還是少開口,否則「杜正勝」遲早會變成負面成語。

  據綜合臺灣《聯合報》的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24日對「部內」官員公開闡明他對成語的看法,「我是胡適的信徒,胡適文存中的八不主義,其中一個就是不用典、不用成語。」他說,「如果我是學務單位,就不會公布成語典。」並竟稱「成語這個東西會讓人思想懶惰、頭腦昏鈍、一知半解,」他並直言,「用成語是語文教育的失敗。」

  據悉,近日來,臺「教育部」將「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奧賽羅」收入「成語典」附錄「專題成語」引發的爭議,本來已改稱「參考語錄」、並取消連結後逐漸平息,但杜正勝卻親自上火線,用「三隻小豬」來造句,又將爭議升高。有許多網友就在討論區中打趣地編了「第四隻小豬」的故事,還暱稱杜正勝為「杜小豬」;還有人說,「杜正勝」也可以當成語,意指「不太會做事的官員」。

  詩人余光中等學者24日指出,成語是精緻文化的「現鈔」,日常生活隨時可用,譬如說杜正勝發言「動輒得咎」,都得用到成語;「部長」還是少開口,否則「杜正勝」遲早會變成負面成語。

  余光中表示,經過幾千年演變,現代人說話、寫作已不會通篇文言文,但文言文仍以成語的方式保存下來,成為「白話文的潤滑劑」,就像「隨身攜帶現鈔」,成語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往往能收畫龍點睛之效,怎能說它沒價值?

  「日常生活不用成語,可能說不了象樣的話。」余光中舉例,他去車站買票,售票員認出他,往往會說「久仰大名,總算見到廬山真面目」,出口都是成語;再如「杜部長」因「罄竹難書」、「音容『苑』在」等成語引發爭議,說他「動輒得咎」,也很傳神。

  余光中認為,「教育部」根本不應管成語這檔事,也不應編成語典給「標準答案」,應該讓成語自然演變,冷僻、少用的成語自然會被淘汰,而「粉絲」等日常用語或外來語,只要好用且形成共識,就會流傳。

  [1]  [2]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扁用錯成語 余光中勸其多讀書
    余光中希望陳水扁能「多讀點書」(臺灣東森新聞圖) 環球在線消息: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為了給用錯成語的陳水扁解圍,歪解成語「罄竹難書」,被批評拍馬屁過了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則諷刺杜正勝,難不成要用帶有輕浮意思的「風韻猶存」形容自己母親。他並稱希望陳水扁能「多讀點書」。據臺媒報導,陳水扁在5月20日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六周年之際,在談話中想對社會工作者歌功頌德一番,但卻不當用了「罄竹難書」來「誇獎」社工們。隨後臺當局教育部門主管,也曾在送給人家輓聯時用錯字的杜正勝對這一成語做了中性的解釋。
  • 反諷杜正勝"成語無用論" 蘇貞昌20秒秀8句成語
    [內容速覽]臺「教育部長」杜正勝的「成語使人思想懶惰」主張一出,社會一片譁然。   中新網1月31日電 臺「教育部長」杜正勝的「成語使人思想懶惰」主張一出,社會一片譁然。  隨後蘇貞昌一上臺,就稱讚寇乃馨「有讀書,才會引用成語」,「反應這麼快,也要肚子裡有學問」,蘇貞昌明白表達他對成語的看法,正和杜正勝恰恰相反。
  • "臺獨學者"執掌《國語日報》? 臺當局稱絕無此事
    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會改選爭議不斷,11月1日傳出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將接任董事長。雖然「教育部」否認,但消息一出,島內媒體都在憂心《國語日報》將被「綠化」,會把政治意識形態傳遞給小朋友。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據海峽導報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
  • 上蔡「語」出驚人,這麼多成語源自上蔡!
    上蔡「語」出驚人,這麼多成語源自上蔡!
  • 臺灣學者潘朝陽:「臺獨教育」操盤手杜正勝或入「臺獨」分子清單
    杜正勝吳生林 「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如何擬定這份清單,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天(11月6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談到「臺獨教育」問題,點名「臺獨」分子杜正勝。杜正勝在推行「臺獨教育」中扮演了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 臺灣媒體諷刺當局成語笑話:「水扁宣言」如放屁
    臺「教育部」又鬧笑話,推出的「成語典」,竟然把「三隻小豬」、「楚門的世界」、「賣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話及電影名都列為成語,在島內引發爭議。有學者認為,要入成語詞典的成語,應該是經過時間積澱、有特定語意、且獲得大眾共識的詞語。  臺「中央研究院語文研究所所長」何大安表示「很不適當」。何大安認為,如果這類詞語都被當作成語,那所有的詞語都可稱得上成語了。他表示,成語詞典有教育功能,影響廣泛,應該考慮好再施行。
  • 臺網友諷刺「正名」:將「中華大學」改成「臺大」
    臺網友諷刺「正名」:將「中華大學」改成「臺大」 2007年04月11日 09:5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蔡英文誇臺軍竟稱「戰戰兢兢」錯用成語被諷「菜中文」
    臺「總統府」的新年春聯。【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臺「總統府」新年春聯生造詞語「自自冉冉」,在島內掀起的風波尚未平息,蔡英文又被發現在臉譜上用「戰戰兢兢」來「讚美」臺軍,有島內網友諷刺說,蔡英文不僅僅是「菜英文」,還要得名「菜中文」了。
  • 勤奮讀書的成語典故15則
    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惜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2.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 常理工大學生黨員用外語講成語典故
    中國江蘇網11月7日蘇州訊 為了傳承傳統文化中的正能量,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於10月中旬啟動了「講成語典故,做德才兼備的大學生黨員」學習實踐活動。該學習實踐活動由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黨員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英、日、韓、德等4種專業語言闡述中國成語典故。
  • 用成語典故取名起名字的案例
    都系用《周易晉卦》「晉,康候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散用類:明人王恕,字宗貫,是用《論語》「吾道一以貫之」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有時用典不直接引用,而稍用點化,更有意味,如著名學者錢大昕,字曉徵,是以《禮記文王世子》中「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為藍本,但改「鼓」為「曉」,即照應了名中的「昕」字,又避免了過分板直。
  •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2019-12-03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2020-05-13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著名作家二月河、著名學者王立群及張家順教授分別為該書作了序。原新華社副社長馮健見到該書非常震撼,稱其「付出了何等滴水穿石般的努力,我向你學習」!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也為開封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奠定了基礎。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百川歸海、一葉知秋、草木皆兵、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淮南。近日,淮南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成語典故是最能體現漢語優點的一種語言結構,寥寥數語,蘊意無窮。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淮南:細品成語典故 看盡城市春秋
    因為,從數量上來說,以2015年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著出版的成語類書籍——《語出〈淮南子〉》為例,共收錄出自《淮南子》的成語主詞條400條(其中源自《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多條,累計可逾1000條,其中不乏諸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共工觸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等成語典故
  • 一語中的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一語中的,見「一語破的」。出自: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近義詞有:一語破的,一語中的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說話中肯。一語中的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一語中的(yī yǔ zhōng de)成語釋義:見「一語破的」。成語出處: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