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迎固態電池 它將成為電動車未來的BUG?

2020-12-22 網通社汽車

前些天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2018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可是賺足了我們的眼球,當然不是因為突發其來的場館停電..而是一大批有意思的新科技發布亮相。其中,有家車企不得不關注,它就是Fisker,在帶來全新電動跑車Emotion的同時,還推出了柔性固態電池材料,這東西有什麼厲害的,先來看看Fisker怎麼說。

不久前Fisker宣稱,他們要做的固態電池已經申請了專利,其能量密度是傳統鋰電池的2.5倍,續航裡程可以超過600公裡,最高時速能夠超過250公裡/時,並且具備9分鐘恢復160公裡的續航能力。Fisker Emotion所搭載的石墨烯固態電池用一系列的數字震撼著電動車市場,這回咱們就來聊聊固態電池,這貨到底是不是未來的BUG級技術?

想了解固態電池,就得先知道我們身邊常用的液體電解質鋰電池是怎麼個工作原理。說起來很簡單,業內把它稱為「搖椅式電池」,搖椅的兩端可以被看作是電池的正、負極,而中間的部分就是液態電解質。鋰離子就像上學時參加體育考試的我們,在兩端進行折返跑測試,正-負-正,就是一個完成的充放電過程。所以,固態電池與傳統的鋰電池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前者採用的電解質為固態結構。

雖然對液態鋰電池有了認知,但對於我們去探索固態電池還不夠,還需要知道鋰電池的材料到底用的都是什麼?

通常來說,鋰離子電池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部分組成,無論是最初的鎳氫電池、錳酸鋰電池、後來的磷酸鐵鋰電池,還是如今已廣為人知的三元鋰電池(鎳鈷錳和鎳鈷鋁),這些在化學課上曾見過的化學名詞,說的其實都是電池的正極材料,對電芯能量密度影響最大的就是它。而對於負極材料來說,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石墨。

眾所周知,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提升空間已非常有限,不提升能量密度,就無法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裡程。於是,動力電池的生產企業已經開始由磷酸鐵鋰電池全面倒向三元鋰電池的優化升級,比如調整內部材料的比例、採用新材料替代石墨負極材料、提升隔膜性能等等。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方式都很難讓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即便可以,短期內也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那麼,這個行業內普遍認同的研發瓶頸出現後,應該如何捅破天花板完成未來目標呢?(2020年350Wh/kg,2025年400Wh/kg,2030年500Wh/kg),下面就輪到固態電池登場了!

從工作原理上看,固態電池與傳統電解液鋰電池並無明顯區別,他的優勢也很容易理解,就是鋰離子電池發展的兩大重要方向:1.能量密度更高、2.運行更安全。

首先因為自身結構特點的原因,固態電池可以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帶來的好處是能夠傳導更大的電流,電池容量便會隨之提升。從材料方面理解就更為直觀,使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終於可以擺脫石墨材料的束縛,轉而去採用金屬鋰作為負極。這個看似簡單的改變,實際上大幅減少了負極材料的使用量,從而讓電池能量密度得到明顯提升。一個鋰電池就這麼大,但是要被隔膜和電解液佔據接近七成的質量,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汽車這種每天在路上跑的交通工具,要扛著越來越重的電池包,續航裡程的上升曲線到最後只有回歸水平一個結果。但是,如果液態電解質被固態結構取代,正負極之間的距離將大幅縮減,甚至只有幾到十幾個微米,使得整個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大大提升。從現在的試驗數據看,300-400Wh/kg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已經不在話下,有人預測未來達到900Wh/kg也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能量密度質的升級,固態電池還有更安全的特點。固態電解質本身是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的,並且不存在液態電解質的漏液問題。此外,由於無需隔膜隔開正負極,所以不會因出現鋰枝晶而刺破隔膜導致短路。所以,固態電池可以在更高溫(可長期在60-120°C溫度下)、更大電流、更高電壓下工作,較液態電解質鋰電池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人無完人,任何事物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這種有點像BUG的電解液結構難道就沒有技術壁壘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於電解質是固態的,內阻較大,所以相對於液態電解質,常溫下它的電導率要低不少。當然,也不是所有固態鋰電池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但是要以犧牲能量密度為前提,這就形成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最後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難題:成本,據業內人士介紹,全固態電解質的成本非常昂貴,所以大批量生產會很困難。

之所以說是全球市場,就代表著固態電池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大相關企業的重要研發方向,下面咱們先聊聊海外市場。

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被譽為鋰電池之父,作為鋰電池的奠基人之一,他將研發目光轉向固態電池,成為整個固態電池研發圈子的背書。他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科克雷爾工程學院高級研究員瑪麗亞·海倫娜·布拉加(Maria Helena Braga)合作,造出了第一個全固態電池。「成本、安全性、儲能密度、充放電率以及循環壽命對於電池汽車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我們相信,我們的發現解決了當今電池的很多固有問題。」古迪納夫顯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這三大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法國Bolloré、美國Sakti3以及日本豐田則分別主攻其一。我們熟知的吸塵器品牌戴森在2015年收購了Sakti3,並在2016年宣布出資14億美元興建一座電池工廠。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也沒有放棄這塊未來的沃土,2015年收購了美國電池公司Seeo,之後便與日本著名的GS YUASA(湯淺)電池公司、三菱重工共同建立新工廠主攻固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

去年11月份,三井金屬發布了下一代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全固態電池」,其採用的是硫化物固態電解質,並計劃在2020年正式量產。對此,在新電池發布後三井金屬的車企客戶就表示,豐田、本田將依託此大力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轉到2017年,今年是固態電池圈兒非常熱鬧的一年,日立公司宣布其固態電池技術已經研發完成。「公司現在就可以提供與當前鋰離子電池相同性能的固態電池,能更好的處理溫度變化,擁有更長的循環壽命。」日立佐森總裁Takashi Tanisho透露,「目前已經將固態電池的樣品送到了航空航天和汽車行業的潛在客戶。」

去年10月,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迪迪爾·勒羅伊宣稱要在2025年前推出新一代電池「固態電池」,其能大幅增加電動車續航裡程。他表示,豐田公司正投入200多人進行開發,並強調豐田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專利為世界第一。去年底,寶馬宣布與電池技術公司SolidPower建立新的合作關係,目的正是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發,以用於商業化電動汽車的搭載。

再說回國內,落筆之前,我特意就固態電池技術和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一次溝通,他表示,「固態電池是整個行業對未來的共識,寧德時代也有深入的研究,並且已經申請下來了不少相關專利。」的確,我們在翻閱寧德時代在2017年11月2日籤署的招股說明書中後發現,下一代電池研發重點就是全固態鋰電池,且包括固態電解質膜片及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固態電解質材料等多項專利。當然,國內的研發團隊還不止寧德時代一家,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在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研究中也取得了進展,去年1月15日,他們研發的固態鋰電池隨中科院深海所的深潛器出海,赴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全海深示範應用。不難看出,國內的固態電池研發規模和實力也在加速壯大中。當然,還遠不止這些,未來還會有更多。。

寫在最後:

縱然固態電池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壁壘,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依舊是未來鋰電池研發的最重要方向,沒有之一。當然,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有更厲害的鋰空氣電池可選,並且新能源也絕不僅僅是電力驅動一種。如今,在略顯激進化的新能源發展道路上,借用寧德時代負責人的一句話,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固然重要,但安全性才是最需要重視的。我始終相信魚和熊掌不是不可兼得,只是還沒有找到兼得的最好方法而已。

(圖/文 張屹鵬)

相關焦點

  • 賓利:純電動車將考慮使用固態電池技術
    日前據外媒報導,賓利執行長AdrianHallmark(艾德裡安·霍爾馬克)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賓利的純電動車型將考慮使用固態電池技術,且領導層們正在討論如何使用固態電池技術幫助品牌重新定義未來的車輛設計。
  • Solid Power 2022年初測試電動車固態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由福特支持的電池創企Solid Power表示,2022年初將開始測試用於汽車生產的固態電池,此舉意味著該公司最終或將可以幫助傳統車企向電動車領域推進。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日前,豐田對外表示,將於2021年首次對外展示固態電池技術,並且將於2025年正式量產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與此同時,豐田也對外公布了一項測試數據: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充電10分鐘續航即可達到500公裡,並且豐田還表示希望該電池使用30年之後依然能保持90%以上的性能。
  • 計劃推出原型車 豐田固態電池技術將於明年推出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豐田將於2021年推出固態技術技術,10分鐘充滿電後可行駛500公裡,此外豐田計劃於明年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據了解,豐田計劃在20年代初成為全球第一家銷售固態電池汽車的公司,目前其在固態電池領域擁有超過1000項專利,位居全球前列, 除了豐田之外,日產等廠家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技術。日本汽車材料製造商正急於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以供應汽車製造商,生產固態電解質,製造固體電解質需要固化硫化物,明年開始每年將能夠生產數十噸固態電解質,可以滿足原型車的訂單。
  • 深度分析|Quantum公布驚人電池數據 固態電池春天來了?
    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突出的優點是安全性,它具有不可燃、耐高溫、無腐蝕、不揮發的特性。固態電解質是固態電池的核心,電解質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各項性能參數,如功率密度、循環穩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以及使用壽命。
  • QuantumScape發布電動車用固態電池 它讓電動車行駛更遠充電更快
    在為投資者舉辦的虛擬「電池日」活動中,這家最近上市的公司宣布,其用於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將比傳統電動汽車電池充電更快、容量更大、使用壽命更長。數十年來,大多數電動汽車公司使用 "溼 "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來移動能量。但這些電池的充電速度可能很慢,在零下的溫度下可能會凍結,並且含有易燃材料,在發生碰撞時可能會有危險。
  • 與鋰電池展開正面PK 固態電池跨越前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全球主流觀點認為,固態電池是未來主要發展趨勢。作為被業界一直看好的下一代新型電池技術,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持續受到廣泛關注。據悉,豐田是Ilika最早的合作夥伴之一,早在2008年2月豐田就與Ilika合作開發固態電池,曾計劃在2020年代早期實現全固態電池商業化,並於2020年推出固態電池電動車。豐田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寺島茂樹曾透露,豐田搭載最新固態電池技術的電動汽車將於東京奧運會亮相。
  • 三星公布固態電池進展:電池體積縮小50% 續航可達800km
    其原型電池體積比相同容量傳統鋰離子電池縮小50%,單次充電可達到800公裡續航,循環次數高達1000次。續航不足一直是困擾電動車的核心問題。科學界目前普遍認為,傳統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已接近極限,想要實現突破,固態電池技術是一條理想的路徑。不管手機、電動車,冬天都會出現電量下降的問題。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近日,廣汽資本完成了對清陶發展的E++輪融資,搶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本輪融資完成後,清陶發展將進一步加強與新能源整車企業聯合開發和業務協同工作,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發展和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開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需求增長,而固態電池則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路線趨勢之一。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讓廣汽集團在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競爭中掌握主導權,體現出未來汽車生態布局的前瞻性。
  • Fisker EMotion引以為傲的固態電池技術,聽聽它的創始人怎麼說
    這次,Fisker 吸取了之前缺乏核心技術的教訓,Fisker EMotion 最大的亮點除了炫酷的車門,最主要就是它要搭載的固態電池技術。固態電池,也就是結構中不含液體,所有的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它的能量密度高、體積小、而且更加安全。不過由於研發難度大,成本高,很多公司都放棄了研發量產固態電池。
  • 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離子電池問世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Technavio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基於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不斷增長,電動汽車的普及,2020-2024年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有可能增長478.1億美元,且增長動力將在預測期內加速。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強勁,但鋰離子電池本身卻開始面臨著增長的極限,尤其是使用壽命與能量密度的提高越來越困難,因此在尋找鋰離子電池替代技術方面,鈉離子電池成為一個新的極具應用潛力的方向。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 固態電池體積縮減1/3,電動汽車續航能達到1500公裡?
    這兩年,電動汽車成為了主流,國外的特斯拉帶起了一波電動車的風潮,國內國外的一些傳統汽車廠商也開始紛紛涉足電動車行業,畢竟新能源才是未來。但由於去年國家對於新能源車補貼的審核機制不太完善,造成了很多新能源廠家作假,以此來獲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金額。
  • 固態電池實現重大突破?充電速度是特斯拉兩倍
    目前有幾家初創企業跟他們一樣正在努力開發固態電池,志在通過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更安全、更便宜的鋰離子電池替代品,大幅加快電動汽車的普及。 固態電池使用固體材料代替易燃液態材料進行充放電,會比鋰離子電池的續航裡程更高、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充電更快,最終讓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與燃油車不相上下。 據悉,QuantumScape電池目前用到的電解液是普通鋰電池的一半,也就意味著這項技術和數據還有很大優化潛力。
  • 電動車銷量看漲,電池產能「爆發」
    挪威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國成為全球首個電動車銷量佔比超過一半的國家。歐洲汽車製造業聯盟預測,2020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110萬輛。麥肯錫報告顯示,2021年德國將生產170萬輛電動車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國,略高於中國。在全球另兩大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和美國,電動車發展勢頭也保持強勁。
  • 新能源的「蔚來」疾馳而至 固態電池憑什麼這麼能打?
    來源:財聯社APP周六(9日)晚間,蔚來汽車舉行NIO DAY發布會,預熱已久的150kwh固態電池包終於現出「廬山真面目」,預計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固態電池、超高續航……新款電池包結合時下最為前沿、熱門的動力電池關鍵詞,毫無疑問以成為蔚來汽車開年首個「秘密武器」,為其打響新年電動車市場爭奪戰的第一槍。
  • 固態電池傳出大消息,能量密度4倍Model 3,15分鐘充電80%...
    固態電池重大突破,15分鐘充滿80%電量作為電動車的最大瓶頸,電池一直是決定電動車性能的最大要素,能量密度大、充電快的電池是幫助電動車行業騰飛的關鍵。近日,用於電動汽車的固態電池就傳出大消息了。數據顯示,它能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提高80%,並能在15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通常鋰離子電池需要40分鐘或更長時間)。在續航裡程為300英裡或更高的車輛上搭載,正常使用壽命將達到12年左右。同時測試表明,該電池在800次循環後並未衰退,相當於24萬英裡(38萬公裡)的行駛裡程。令業內驚訝的不僅僅是其出色的充電速度,更在於其超高的能量密度。
  • 蔚來汽車拋出的固態電池概念 只是一個營銷噱頭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轟動效應,一是,ET7使用了雷射雷達,這是自動駕駛的關鍵性硬體,也是目前量產電動車中,從未應用的技術;二是,ET7的150千瓦時固態電池包將使用固態電池技術,根據發布會的描述,ET7的固態電池版本,能提供超過1000公裡的NEDC續航裡程。在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焦慮」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的現在,固態電池的出現,無疑是革命性的。
  • 豐田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將亮相 電動汽車對環境更好嗎 還真不一定
    打開APP 豐田固態電池新能源汽車將亮相 電動汽車對環境更好嗎 還真不一定 新浪科技、國家電 發表於 2021-01-07 13:55:30
  • 固態電池真的來了:體積更小續航更強
    目前消費電子行業電池是最大短板,在新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電池技術還是停留在之前古老的鋰電池上,這讓手機廠商非常鬱悶,到底何時才能迎來電池技術的真正大發展呢?據CNET報導稱,科羅拉多州固態動力已經開始商用固態電池技術了,而首個合作夥伴是寶馬,後者承諾計劃在未來十年為自己旗下每款產品提供某種形式的電池組件,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動車型以及輕混動車型。
  • 輝能固態電池的解決方案和最新產業化進展
    摘要 基於充分驗證的固態電芯技術,輝能科技在Pack環節最新提出了CIP(cell is pack)技術,該技術將於2021年正式推出。 要想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提升一個量級,固態電池就是必然要攻克下的一個關鍵「山頭」。 瞄準於此,以輝能科技為代表的一大批等國內外固態電池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並在產能規劃、裝車配套及融資等多領域加速布局,提前搶佔固態電池市場高地。 近期,包括通用、現代、福特、寶馬等多家國際車企的主力電動車型都因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接連出現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