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小升初全面實行公民同招,搖號入學。一些頂級的初中名校,因為無法掐尖招生,造成了學生之間極大的程度差異。
小李小學就讀於一所非常普通的公辦學校,成績還算不錯,在班級裡大概排名中遊偏上。按照以往的小升初模式,擇校有相當的難度。
最好的結果是公辦的提高班或者二流民辦初中。但今年因為有搖號的政策,小李父母直接給孩子選擇了華育中學,這是全上海當之無愧的民辦一哥。
搖號結果出來後,小李被錄取了。小李和父母都欣喜若狂。小李父親至今還記得當時激動的心情,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分享了這個喜訊,我兒子要去華育上初中了。
高興之餘,他們並沒有失去理智。無論是小李還是他父母都非常清醒地知道,華育是什麼學校,那是全上海牛蛙聚集地,神仙打架的地方。
為此,整個暑假,小李下了很大功夫,不但把小學的知識做了系統的回顧,還去培訓機構把預初(6年級,上海6年級直接去初中)的知識提前滾了一遍。
然而,當小李信心滿滿地去學校報到後,第一次考試就給了他當頭一棒。有一半以上的數學題不會做,英語只考了37分,3科總分全年級倒數。
學校對於這個現象早有預料。為此,學校提出了3調整,3不變的措施。所謂3不變就是:教育教學目標不變;教育教學理念不變;學業水平診斷方式不變。3調整則是:因材施教,走班教學;部分學生螺旋上升教學;作業體系差異化。
簡單說,本質上學校已經開始了分班教學,只不過採取的是走班形式。在作業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化,對於像小李這個程度的學生來說,完成基本的必做作業就行。
然而即使這樣,小李的學習依然相當困難,學校的教學不但進度飛快,且有相當部分的拓展內容。像小李這種程度的學生很難跟上學校的節奏。
具體反映就是老師講的時候好像聽懂了,但一到自己做題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平時的必做作業也有一小半不會做,必須請同學講解下甚至直接抄作業。
對於較為普遍的問題,老師也會在課堂上予以集中講解。但對於像小李這樣問題較多的同學,麻煩就大了。
一天天積累下來,問題自然越來越多。開學僅2周,小李已經被打擊的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覺得他和同學基本上不是一路人。
比如,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一半,小李還沒聽明白老師的解題思路,有的學生已經把正確答案報了出來,差距不是普通的大。而那些走班的同學是什麼水平,小李已經不敢想像了。
孩子進了名校,小李爸爸自然也非常關心他的學習。小李每天愁眉苦臉,天天作業做到晚上近12點的樣子,家長自然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家長自然會鼓勵孩子堅持,只要過了這個坎,一切都會好的。為此,小李父親還在小李不知情的情況下,親自去了一次學校,和老師做了溝通。
但老師的話讓小李爸爸非常不安。老師明確表示,因為生源的關係,目前班級的學習節奏是放緩的,即使走班的學生,教學進度也不過是以前平行班的水平。和大小理科班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在預初,主要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正常的教學節奏,按照正常教學計劃,到了初一,教學節奏將會明顯加快。
於是,小李爸爸問出了他最想問的問題,像小李這樣的學生,如何跟上學校的教學節奏?班主任老師也很直接,直接給出了答案。
3個方法,夯實基礎,良心訂正,事後100分。只要這3條能夠做到,依然有希望跟上學校節奏。但必須在預初完成蛻變,不然初一麻煩更大。
而完成蛻變的標準是作業必須完成部分選做的題目,平時考試成績不低於班級平均分(部分差生拉分嚴重,平均分實際上已經是班級下遊水準了)。
小李爸爸一聽這個,覺得渾身發冷。他覺得兒子根本不可能做到。現在每天就學到12點了,僅僅完成訂正就有困難,還必須抄同學的答案。
而班主任所說的良心訂正就很難做到,這個所謂的良心訂正,必須在訂正過程中把這個題型融會貫通,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高。
不得已,小李爸爸又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學校怎麼幫助這些孩子提高學業水平?老師的回答相當讓人無語,需要學生自己努力,然後螺旋式上升,提高自己的成績。
這句話翻譯一下,也就是說,學校也沒辦法,能跟上就跟上,跟不上則自求多福吧。小李爸爸覺得,自己的兒子等同於被學校放棄了。這讓他非常心焦,卻又毫無辦法。
小李的情況絕非個案。事實上選擇搖號入頂級民辦的家庭,幾乎沒有不注重孩子學習的,畢竟需要額外付出高額的學費。
但對於一些基礎較差,天賦也不是很出色的學生來說,進入頂級民辦確實非常煎熬。同學之間極大的差距,學校教學的進度和難度遠超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孩子的信心打擊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努力跟上學校步伐,這個相當困難。需要孩子有極好的天賦,非常努力的學習態度,超高的學習效率才有可能翻盤。
而一旦失敗,後果相當嚴重。孩子在本校競爭不過其他同學,中考很難在名額分配獲得一席之地;如果被勸退或者轉校,孩子將失去中考名額分配的機會(名額分配要求3年學籍)。
這類孩子僅剩下裸考這一條出路,而這需要和全區一流的學生PK,對於他們來說,同樣沒有一絲一毫的把握。
嚴格意義上來說,從選擇了頂級民辦這一天開始,如果不能翻盤,這些孩子必然成為「分母」,先天上就在中考處於劣勢。
小李目前就面臨這樣的尷尬局面,無論是小李還是他家長都已經開始後悔。也許按照自己孩子能力來選擇學校才是相對理智的決定,或許這才是搖號入學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