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搖號後第一次考試,最差學生僅22分,老師卻很淡定,為什麼

2020-09-10 我女兒最喜歡藍色

2020年上海小升初民辦統一搖號,民辦初中第一次出現了生源不可控的問題。儘管有了分班考試,但學校不可能也不敢把成績較差的學生集中在一個班。

通常的做法是,分出幾個科創班(就是提高班,名稱不同而已),其他的學生按照蛇形分班原則分成若干個平行班。

這就造成了平行班學生水平差異極大,有幾分之差落榜科創班的學霸,也有本身成績相當不靠譜,但運氣爆棚搖號中籤的幸運兒。



上海浦東新區某一流民辦開學一周後,針對新教學的內容做了一次小測驗。目的在於對現有學生對學校教學的適應程度上做一個摸底。

成績出來後,令人大吃一驚。科創班因為經過挑選,基本維持原來的水準,而平行班差距就大了,就以數學為例,好的接近滿分,差的只考了22分。

這不是一個班的個別現象,每個平行班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情況。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之間的差距比想像中要大得多。



對於這個結果,相當部分的學生非常吃驚,尤其是一些落後的學生更是一臉懵圈,他們知道和同學有差距,但從未想過差距居然會這麼大。

家長對這個結果也相當著急。花費了不菲的學費,好不容易進入了一個好學校,自己的孩子卻從開始就跟不上學校的節奏,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老師們卻非常淡定,無論是從入學的分班考試,還是開學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作業完成質量,對這個結果他們早就心中有數,也並不感到意外。

雖然民辦學校的升學率是民辦的命根子,但學校似乎也並不是非常擔心,主要有這麼3個方面。



l 學生對學校的教學有一個適應過程

因為搖號入學,學生之間的水平相差懸殊。相當部分學生的基礎並不紮實,更沒有經過高強度的學習訓練,很難立刻就適應學校的教學節奏。

其中有相當部分學生本身的潛力並不差,只不過小學在比較寬鬆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潛力並沒有得到激發而已。

在進入民辦初中後,學習環境不同,學校的要求也不同,部分學生能夠很快融入新的學習生活中,在學校的助力下飛快地趕上來。



l 學校也會適當調整教學節奏

之所以開學僅一星期就進行這樣的考試,顯然學校也有自己的打算。搖號入學今年是第一屆。學校也需要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做一個準確的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來適當調整學校的教學進度和節奏,力爭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進度。畢竟學校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而不是為難學生或者淘汰學生。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樣的階段考試還會不斷地進行,一方面讓學生看到彼此之間的差距,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學校也需要通過考試成績來確認教學的成果,從而做出適當的調整。



l 勸退也是不得已的手段

不能否認的是,確實會有部分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也較弱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即使拼盡全力,也很難跟上民辦學校的教學節奏。

對於這類學生,通常情況下,學校並不會把精力放在他們身上。民辦追求的是升學率,關注的是整個學校的總體教學情況,並不會把精力放在個別差生身上。

對於差生,民辦學校的一貫做法是,和普通學生一視同仁,並不會另眼相看。能夠跟上最好,跟不上,學校最後不得已也會直接勸退。



結語:

雖然搖號進了民辦,但並不意味著就此進了保險箱。尤其是那些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更是如此。

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前兩年,尤其預初是關鍵時刻。這一年是小學和初中的過渡階段,涉及到的知識點並不多,正是把基礎打紮實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好階段。

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學校的教學進度必將大大加快,民辦學校的拓展和加深也會使得學習難度大大增加,兩相結合下,學習的壓力會非常大。



通常情況下,如果在初一還跟不上學校的節奏,以後要改變基本屬於小概率事件,更大的可能是在初二被學校直接勸退。

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否抓住前兩年的時間逆天改命,這需要學生、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民辦搖號後進行摸底考試,差生進名校卻只考了22分,能跟上嗎?
    為了避免民辦學校掐尖招生,現在一些地區民辦學校也要求搖號招生,很多家長剛聽到這個政策的時候,都覺得興奮不已。不少人都覺得這樣能促進教育公平,給成績一般的孩子一個進名校的機會。之所以家長如此興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父母認為自己家孩子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老師沒有教好,又或者是學校氛圍不好。
  • 全民搖號後,民辦還剩什麼優勢?
    民辦學校的生源依然強於公辦首先搖號進入民辦的生源,他一定不是害怕學習壓力的,也不會是不配合老師學習的。無論是頂尖的學生,中遊的甚至是目前基礎較差的,無一不是希望能夠將來在中考博一個重點高中的,這就決定了幾乎所有的學生或者家長都會全力配合學校的教學工作。
  • (一葉目開公眾號原創)讓一葉告訴你們,為什麼2021年小升初要優先去民辦報名參與搖號?
    今天就說,為什麼要去民辦搖號,為什麼要去搖一線民辦。 1. 公平,只看成績的公平。至少在目前搖號後時代的一學期看,民辦內部各種獎勵和評選還是唯成績說話,比起魚龍混雜,或許有盤外招的公辦,民辦起碼保證最基本的公平。靠成績說話,就是最基本的公平。 2. 民辦為了創造預錄取和中考神話,必須要雞。這是家長都關注的。學校雞你們就省心了。
  • 開學僅2周,搖號進民辦的家長開始後悔了,感覺自己「坑」了孩子
    搖號結果出來後,小李被錄取了。小李和父母都欣喜若狂。小李父親至今還記得當時激動的心情,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分享了這個喜訊,我兒子要去華育上初中了。然而,當小李信心滿滿地去學校報到後,第一次考試就給了他當頭一棒。有一半以上的數學題不會做,英語只考了37分,3科總分全年級倒數。
  • 今年民辦超額搖號後 滬上「搖號一代」如何分層走班?
    經過編班考均衡分班後,她行政班分在6年級8班,語文、數學、英語根據分層教學,分別進入語文B層、數學C層、英語B層,開學兩周來,每晚7點半前完成作業,9點半前就能上床睡覺,還是班級的信息課代表。她的目標是,下學期三科升到C層。新學期,經過近一年的方案準備,文來初中六年級400多名學生率先全面實施「四層七級」分層大走班。2020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明確民辦學校「超額」搖號。
  • 民辦超額搖號後引出新課題,不同生源如何因材施教,把所有學生教好...
    2020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明確民辦學校「超額」搖號。9月秋季開學,「搖號一代」學生正式進入民辦學校。生源不同了,民辦初中如何因材施教?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申城部分學校已開始探索啟動分層走班、選修走班等不同的走班教學新形式,為每位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 小升初搖號時代全面來臨,民辦學校遭重創,學生兩極分化日益嚴重
    但這對民辦學校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按照往年慣例,擁有優質生源的民辦學校,成績要比公辦學校好,畢竟學生質量在那裡放著,老師也肯賣力教學,成績自然不會差。但搖號時代來臨後,民辦學校無法公開「掐尖」,即使家長和學生願意上民辦,也不一定會被錄取,被地區內最差的學校錄取也是有可能的。那麼民辦院校該何去何從呢?如何做才能保住優質生源呢?
  • 全國各地「小升初」進入劃片+搖號時代,聽聽家長和老師怎麼看?
    2.為什麼搖號就能體現公平了?現在各地都出臺搖號的政策,意思就是計算機隨機選擇,碰運氣,不是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嗎?加入一個學生在班級成績第一,一個倒數第一,結果搖號一個進了好中學,一個進了差中學,這讓家長和孩子情何以堪?說好的教育公平呢?3.為什麼現在很多地方私立(民辦)學校成了香餑餑?
  • 公民同招第一年,民辦老師崩潰,公辦老師驚呆……
    新初一摸底考共有四門(語數英科)每門100分,總分400分,這300多分的差距,也就意味著,考得最差的學生4門總分100分都不到!每門的平均分只有20多分!而該校的校長透露,往年,新生摸底考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距只有100多分。
  • 民辦搖號不挑學生,公辦取消重點班,可行嗎?記者做了這些調查……|...
    公民同招,公辦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不設重點班,民辦超額搖號。公辦取消重點班,民辦搖號不挑學生,可行嗎?靜教院附校校長張人利說,最初該校均衡分班,曾有老師、生源因此而流失,但十多年的實踐下來,學校師生和家長都很適應。而晨報記者也回訪了參加本市東南部一知名民辦小學冬令營的家長:至今為止,沒有一個孩子收到錄取通知書。家長們悄悄地交流:「看來,這次搖號,是來真的!」
  • 超額搖號後的民辦學校:怎麼把「牛娃普娃」都教好
    「搖號一代」進入民辦初中後,班級裡生源差異增大,老師的備課量和壓力無疑增加了。 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特別對民辦初中的老師而言,老師們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尤其對基礎薄弱的孩子增加愛心和耐心。記者了解到,徐匯區有的民辦初中自去年起,在強校工程支援校和實驗校以及緊密型學區內,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聯合備課,對老師面對不同學情的生源教學有所準備。
  • 搖號=不考試?學校:是你想太多了
    前段時間,重慶發布了小升初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的政策,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只要家長自主報名了民辦學校,一旦報名的人數超過了本來錄取計劃,報名的人就需要搖號。  很多家長看到這一消息都歡呼雀躍:我們家的孩子終於有機會上名校了!再也不會為孩子成績差,考不了好的學校而擔憂了!
  • 民辦初中老師「瘋」了!一個100分一個10分,首屆搖號生成績
    近日一張篇名為「民辦預初,老師在群裡發飆了」的帖子在家長群裡傳開公民同招、全面搖號大背景下民辦學校在生源上失去了以往的優勢蛇形分班,沒有提高班班內學生差距太大老師反映現在教學進度嚴重受影響學校該如何應對?
  • 公民辦搖號之後,搖進名校的概率是0.22%
    今天要說的是虎門外國語學校(初中),一所中考成績名列前3的民辦初中。在往年小升初考試當中,幾乎每次都是虎外刷屏,萬人選拔,爭奪寥寥無幾的學位。每年除去直升人數外,對外開放招生僅有200上下,錄取率大概在2%不到。一切看成績!
  • 北京小升初 | 搖號結果公開,分班考已成為數萬考生下階段重點
    近日,北京市各城區小升初搖號結果陸續公布,對於馬上要進入初中的學生而言,不管是學習、心理還是生活上的變化,都是很大的。家長們要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即將步入的初中生活。而步入初中生活的孩子們所面臨的第一件事,恐怕就是分班考試了。說到這裡,可能部分家長就會有一些疑問,分班考不是被明令禁止了麼?
  • 小升初全民搖號,為何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選擇民辦學校?
    今年只有這三類學生可以報讀南寧民辦初中:南寧市戶籍小學畢業生;南寧市學籍小學畢業生;隨遷子女。民辦初中僅可以報一所。搖不中還可以回地段學校按正常程序入學。搖中自動放棄學位,再回地段還有可能就讀地段學校,但已經不是地段生了。在此建議大家,一旦報名參與民辦初中的搖號,就做好搖中即去就讀的準備。而擇校生參加中考時,失去了指令性定向名額這一競爭名額。
  • 小升初民辦學校全面搖號,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昨天邢臺市教育局關於民辦學校全面搖號的信息一公布,群裡就亂成一鍋粥,這個要分情況來說,最有必要的就是成績中等家長的期望較高的學生。這類學生自身的管理能力和自制力都一般,而私立學校最大的優勢就是管理嚴格,嚴格的管理加上大量刷題(雖然這是不科學的,不是素質教育,但是以某中為首的私立學校都是靠大量刷題提分的)這些成績中等的學生到中考時成績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 當綿陽民辦學校100%搖號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應對?
    於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的智慧也被運用到了教育領域——不同於以前,這些可以篩選學生的民辦學校現在必須統一服從安排,一是不能提前招生,二是招生報名人數超計劃後必須進行電腦搖號派位,三是必須免試入學。另外,很多人覺得今年東辰、英才等民校很難中籤,其實並不意外,只是因為他們對綿陽的格局不夠了解而已,這事情是可以進行策略研究的,微信截圖為證。
  • 民辦小學首次搖號 個別學校中籤率20%
    沒有搖中的學生也有補錄的機會,民辦小學第一次補錄時間為7月20-21日,第二次補錄時間為8月25-26日。荔灣區4所學校搖號招生,中籤率為38%昨日上午10點,荔灣區2020年民辦小學電腦搖號儀式在荔灣區教育局三樓會議室舉行。全區需電腦搖號學校4所,總計劃招生數525個,共有1370名學生參與搖號,中籤率為38%。
  • 搖號招生是私立學校的緊箍,還是普通學生進入私立學校的機會?
    濟南第一批私立學校的搖號招生也正在進行之中。據悉,今年是濟南私立學校第一次搖號招生,從政策出臺到真正落實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時間。2020年5月22日,濟南市教育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6月10日前,各區縣制定本級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含民辦),報經市教育局備案後,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招生入學政策、招生範圍、招生程序、招生條件、諮詢電話,並就相關政策做好宣傳、解讀和釋疑工作。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