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你在海上也能「刷朋友圈」,微軟、Google 都在海底搞基建

2020-12-22 愛範兒

即使是沒有學過多少地理知識的孩子也知道,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水球」——71% 的面積都由水所覆蓋。

在今天的大部分人看來,網際網路應該是「水球」的一種基礎設施。人人都能用,處處都能用,只是網絡好和網絡差的區別而已。但事實上,在大部分水所覆蓋的地方,網際網路都沒法隨時提供服務。船員只能通過老式的娛樂方式打發時間,聯網就別想了。

在海洋之上,一艘船就是一個沒有外界信息流通的封閉社會,所以魯榮漁 2682 這樣的惡性殺人事件會在此發生。

但沒有網絡就沒有網際網路了嗎?各大公司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開發這片信號不能達到之地。

Google 養魚、微軟聽聲

Google 和微軟的做法頗為「田園」。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二,他們沒少在海裡折騰,在海裡又放伺服器,又裝電纜,想辦法利用海洋資源。而作為有影響力的大公司,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報海洋。

微軟做的是用自己的技術幫助了想保護珍惜海洋動物的科學家 Erin Moreland。

為了搞清楚阿拉斯加水域的生命活動跡象,Moreland 過去要親自盯著電腦屏幕,檢查數千張照片才能有所發現,這個過程和沙海淘金一樣艱難。更糟的是,當她的發現公布的時候,這些信息已經過時了。

所以在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中,科學家想求助於人工智慧來分辨特定區域的聲音。人工智慧可以區分海豹、鯨魚的叫聲,把它們和浪花撞擊、冰塊移動、輪船經過的聲音區分開來。想法很好,但技術準備上遇到了一點困難。

一切的轉機是微軟的工作人員把這個問題定為了公司內部黑客馬拉松的一個命題,14 名微軟工程師開始為此掀起頭腦風暴。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科學家在去年秋天已經得到了一套更為高效的算法,99% 能與之前人工創立的聲音文件日誌相匹配。

有了這套工具,科學家可以更輕鬆地觀察一片海域的生物活動跡象,從而掌握白鯨、北極熊等動物的活動數據,制定更好的保護策略。

如果說微軟還只是提供技術,把工具提供給海洋保護者的話,Google 就是自己親身上陣了。

Google 內部的 「潮汐」項目目標就是保護海洋,讓海洋能以可持續的方式為人類提供魚類、貝類等食物。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開始了養魚生涯。準確的說,是幫助養殖戶們高效養魚。畢竟全球漁業的三分之一已經超出極限,而我們也確實需要更好的漁業管理方法。

Google 的解決辦法是一個水下攝像系統,它能利用機器的感知能力來「探測並解釋肉眼看不到的魚類行為」。它可以同時記錄數千條魚的進食,還能在後臺收集氧氣水平和水溫等環境數據。

養殖戶可以靠這套系統了解魚類狀況,從而作出更適當的決定,比如對養殖的魚類做到更精準地投食。如果這套系統有效,那冗餘飼料帶來的汙染問題也將大大緩解。

下海「用海」、搞搞基建

不過幫養殖戶養魚和幫科學家聽聲都只能算大公司的「課外活動」,畢竟這種項目短期長期都看不到什麼誘人的經濟回報。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型,只能靠企業責任心來發動。

科技公司和海有關的主業還是搞基建。把那些和主營業務有關的基礎設施做好,讓他們從海洋深處發揮力量,幫助公司在陸地上繼續做大做強。

沒誰會覺得 Google、華為、Facebook 是通信公司,但這些非通信公司建海底電纜就建得十分歡樂。

▲ 圖片來自:TechCrunch

Google 為海底電纜投資了 470 億美元,到今天擁有了 14 條海底電纜,跨越了五大洲三大洋。而這些海底電纜,在未來也會成為 Google 雲的網絡基礎設施之一。

Facebook 也想環繞非洲開發海底數據電纜,幫自己降低寬帶使用成本,輕鬆獲取更多用戶。

而且在鋪電纜這件事情上,Facebook 很少單打獨鬥。

為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鋪上自家優先級更高的電纜,微軟、西班牙電信公司 Telxius、軟銀、亞馬遜都是 Facebook 的合作對象。這些大公司團在一起,共同擁有了上萬海裡的電纜。

部分電纜甚至破了記錄。Facebook 和微軟聯合擁有的 4000 英裡跨大西洋電纜上實現了 26.2 Terabits 的創紀錄傳輸速度,每對電纜 8 根光纖 20Tbps 的理論性能提高了 20%。

說人話就是速度提升了,而且提升的幅度還不小,比 1988 年的第一根海底電纜 TAT-8 快了 20 萬倍。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自己著手鋪電纜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就像市場研究公司 TeleGeography 的分析師 Alan Mauldin 說的那樣:「如果你是最大的寬帶用戶之一,那麼減少中間環節從而以成本價獲得寬帶容量是完全合理的。」

鋪電纜的事,各家都在做。但往海裡沉伺服器的,還是不得不提到微軟。那首歌怎麼唱的:

當一艘船沉入海底,它可能會遇見微軟的伺服器。

在 2018 年,微軟就嘗試將一個長約 12 米,直徑接近 3 米的膠囊狀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水域。

這麼做不是為了什麼探索海洋,而是為了省錢。畢竟為了防止伺服器因過熱而宕機的冷卻成本是傳統陸基設施的最大開支之一。把伺服器往海底這個「天然冰箱」一放,可以很大程度地減少成本支出。

對用戶來說,大公司的數據中心潛海裡也是有好處的。

通過在沿海地區附近建立水下數據中心,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等待時間將會縮短。只要用戶居住在離海岸線 120 英裡以內的地方,他們就有機會享受海底數據中心的「福蔭」。

不過把數據中心放到海底的工程量不小。微軟的這個數據中心就得在法國裝配厂部署完成,由 18 輪的卡車把它運到蘇格蘭。一艘配備了起重機的駁船把它帶到海上,在這過程中還要用上 10 臺絞車、和一輛遠程操作的車輛。

微軟的人工智慧研究部門的副總裁彼得·李說,微軟在這一過程中吸取的教訓不僅有助於推進項目本身,還有助於推進他們的地面數據中心發展。

當你去探月時,你可能永遠也到不了月球。如果你真的能到月球,這當然很好,但無論如何。你會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副產品。

海底的「互聯」世界

雖然各種雲服務和 Wi-Fi、移動數據等描述讓我們覺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雲」上。但事實上,我們的網絡由水下和地下的複雜電纜系統提供動力,在一些地區還會有衛星連接作為補充。

在 2005 年左右,海底電纜的總量快速增長。但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新電纜相對較少,可用的容量也慢慢耗盡。

與此同時,聯網設備的快速增長,對帶寬的需求重新出現。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能力需求,世界上最出色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承擔起為許多海底電纜項目提供資金和管理的責任。

Google、亞馬遜、微軟和 Facebook 都持有數額不小的海底電纜網絡的股份。這些公司總共擁有或租用了超過一半的海底帶寬。

Telegeography 的研究主任 Mauldin 說:「過去十年最大的變化是,擁有最多國際帶寬的用戶已經成為了內容提供商,而非電信運營商。」

現在更大容量的電纜已經投入使用。隨著光纖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電纜被鋪設在海底,而舊的電纜被大容量的新型號所取代,通過海洋的數據量將很快達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水平。

今天海底的 380 條海底電纜承載著超過 99.5% 的所有越洋數據。想像一下,在一片無人使用網際網路的海域,海底的電纜卻在傳輸千萬人的數據。簡直是一幅技術與自然和諧交織的圖景,令人驚嘆。

等一下,如果電纜被挖斷了呢?

2018 年,茅利塔尼亞因為一艘拖網的漁船切斷了從非洲海岸到歐洲的電纜,整個國家被迫「斷線」兩天,脫離網際網路生活。而附近的 9 個國家也因為這位漁民的無心之舉獲得了斷網大禮包。

在喬治亞,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士用自家花園的鋸子挖穿了一條地下電纜。她把電纜所用的銅當成廢鐵賣給了垃圾回收站,這導致鄰國亞美尼亞中斷了 5 小時的網絡連接。她被媒體稱為「鋸子黑客」。

▲ 圖片來自:9Gag

2019 年,被命名為「獵鷹」的海底電纜被切斷後,數百萬葉門人也失去了上網的機會。再加上葉門國內持續的內戰,維修工作的開展也十分艱難。

而在北緯 23°10′ 東經 113°32′ 的愛範兒總部,員工也經常遭遇電纜被挖斷從而斷網的窘境。電纜被挖斷的次數之多甚至讓員工好奇,電信公司是不是還有額外的挖機業務。

Mauldin 曾對 Techrada 表示:「世界上大約每三天就有一個電纜故障。這些往往來自外部攻擊,如魚鉤和錨。電纜一直在無意中被損壞。」甚至海中的鯊魚也會咬壞電纜——有人認為這是鯊魚把電纜的電磁波誤認為是魚群產生的生物電流。

不過鯊魚還不是海中電纜的主要威脅,漁船、錨、地震對電纜的威脅遠比海洋生物來得大。

▲ 圖片來自:TreeHugger

你看,即使網際網路公司已經盡力把電纜藏到了人類活動最少的地方,海底的「互聯」世界還是經常遭到破壞。

當海底網際網路「失聯」,某個 CBD 裡的人也只能長嘆一口氣:「XX 垃圾,網又斷了。」

相關焦點

  • 微軟搶先Google開了一場「真·開發者大會」,關鍵詞是責任和開放
    摘要:還記得納德拉那句「Microsoft + GitHub = Empowering Developers」嗎?他至少說服了 Build 現場接連鼓掌、熱情高漲的開發者們。「幾年前,我們開始聊責任的時候,聽起來還挺無聊的,畢竟在一場科技大會,人們想看到的只是各種浮誇的前沿技術。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 Google Duo 初體驗,能刷朋友圈的地方你就能流暢視頻通話
    答:恩,事實勉強是這樣的當時 Google 在介紹「Duo」時,主打的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視頻聊天幾乎不會卡!就算糟糕的網絡環境下也能保持流暢!體驗過後表示,Google 勉強吧吹的牛逼實現了,的確不大容易卡。在測試體驗中,我特意到了一些沒有 WiFi、信號覆蓋也不大好的地方去,但「Duo」都能勉強完成視頻通話,並保證一定的流暢體驗。
  • Google 首款小程序來啦!「猜畫小歌」刷爆朋友圈~
    昨天(7.18),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人工智慧技術驅動下的人機互動,谷歌推出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可以理解為這是一款「你畫我猜」小遊戲,只不過另一位玩家是來自谷歌的人工智慧。上線僅僅三個小時,小編就發現,自己的微信和朋友圈被這款小程序刷屏了,到處都是玩得不亦樂乎的「靈魂畫手」。在這款名為「猜畫小歌」的小程序中,你將與人工智慧競賽,完成一場人機版「你畫我猜」。操作簡單易上手,你只需要按照小遊戲上方的提示,在 20s 規定時間內,用手指在屏幕下方的白色畫板下畫出相應的物品即可。
  • 「在朋友圈曬和其他男生的合照,能刺激他在乎我嗎?」
    你永遠也想不到,一個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到底能想出怎麼樣的花招。比如,有些女生對一個男生非常心動,但招數用盡都沒辦法讓他臣服,不知道聽誰說的「好主意」,說要在朋友圈曬和其他男生的合照。你在朋友圈發和別的男生的合照,為什麼你喜歡的男生就一定會追求你,而不是對你更討厭?其實,你這麼做之後,男生除了會喜歡上你,其實還有另外幾種可能。一、心裡沒有一絲波瀾地刷過去了.
  • 霸佔朋友圈的「8.9元Python小課」,和他「利用人性」的花式套路
    記得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經常會在朋友圈刷到同一條廣告。神奇的是,它幾乎把半個朋友圈的人都炸出來了,可是說是很魔幻了。但我萬萬沒有想到,最近這條廣告又開始霸佔了朋友圈,而且還衍生出好幾個版本。· 朋友圈文案,2個亮點吸引用戶「Python 小課」的朋友圈廣告,基本上都是 4 行短文案加上九宮格摺疊頁圖片(或者小視頻),我們逐一拆解。Ⅰ.
  • 微軟Natick計劃證明,海底數據中心可行且具備可靠性
    該團隊假設海底的密封容器,可以提供提高數據中心整體可靠性。在陸地上,氧氣、溼氣的腐蝕、溫度波動以及更換損壞部件人員的路程顛簸,都是導致設備故障的因素。微軟近期將放置在海底的數據中心打撈起來。微軟特別項目研究小組的經理Ben Cutler也表示,從Natick計劃中的汲取的經驗也為微軟未來在數據中心上的設立提供了關於能源、水資源等相關的消息。
  •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繽紛海底世界等你來!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呈現出很大的水族館更是榮獲由主題娛樂協會(TEA)頒發2014年度的主題公園「傑出成就獎」在這裡開啟關於五一假期的驚喜奇妙之旅你將驚嘆海洋物種的豐富與奇特>海豚灣這裡有海豚島、還可以觀賞中華白海豚,遊玩旋轉水戰和海豚轉轉車,無論是大寶寶還是小寶寶,海豚灣都是你打卡清單中的不可錯過的景點。
  • 一句話創造一個新物種,微軟這個新工具讓你當一回「造物主」
    文章來源於愛範兒(微信號:ifanr),原標題為《一句話創造一個新物種,微軟這個新工具讓你當一回「造物主」》」。現在是鹹蛋超人直播答題現場,獎金 100 萬,請看本次答題的最後一題:如果真有這題,估計沒人能真答對。即使用上了答題助手,求助科學達人,甚至動物學家都會全軍覆沒。因為這隻小鳥實際上並不存在,是微軟的 AI 工具 AttnGAN 生成的一張假照片,操作十分簡單,只要你根據想像輸入對這隻鳥類的一句話描述,這只不存在的鳥類就誕生了。
  • 計算機能「理解」多少我們的語言了?
    很久以後他們才明白,Kanguru 在土著語言中的意思是,「你說什麼?」——Ted Chiang《你一生的故事》  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能發現在一起的兩個人,總會彼此交談。如果沒人能對談,人會自言自語,對貓兒狗兒說話,甚至對盆栽呢喃。 你或許並未察覺,閱讀這些文字時,自然界的奇蹟正在發生。
  • 蘋果macOS運行iOS應用體驗:你甚至能在電腦刷微信朋友圈
    在彈出是否替換應用的提示的時候,便可以通過特殊方法將「.ipa」文件複製出來了。這裡為了減少繁瑣地進入目錄等操作,我們用到了「終端」應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命令行」。換上 iOS 版的《微信》便省心多了,玩小程序、看朋友圈都不在話下。我也試了試「搖一搖」,無論是晃動窗口,還是晃動電腦都無法使用。使用 Mac 上沒有的 iOS 應用微博、知乎等原本在 macOS 端沒有的應用,現在也可以在 macOS 上進行使用了。
  • 申請微軟E5開發者,白嫖「正版應用」和 5T「OneDrive」
    之前雷鋒哥分享過「白嫖微軟「OneDrive」網盤 5T 超大容量」需要用教育郵箱註冊
  • 谷歌,FB,亞馬遜,Twitter 四家已退出「數據黑洞」群
    谷歌形容該項目為:用戶可以「直接將數據從一個服務遷移到另一個服務,無需下載和重新上傳。」其中多種數據遷移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完成,但是參與者希望這個項目能夠成為比傳統 API 更穩健、更靈活的替代方案。微軟呼籲更多的公司參與進來,並補充說:「可移植性(portability)和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雲技術創新和競爭的核心。」
  • 「愛情就像脂肪,是點點滴滴的積累」,微軟小冰造句天馬行空,三大...
    「愛情就像脂肪,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這是 18 歲少女微軟小冰造出來的句子,咋一聽來,倒是很能引起萬千熱戀中的少男少女的同理心:「這可不就是戀愛後的幸福肥嗎?」這種方法就不是建一個單元庫了,而是將所有錄音的數據都提取出聲學參數,包括能量譜、時長、音高,然後去建一個模型,等到要合成的時候,就根據需要的發音在模型中國將這個聲學參數預測出來,然後通過聲學參數、聲碼器把音頻的波形重構出來。
  • 去不了海底兩萬裡,至少你能走進挪威的「海底總動員」!
    首先是熱情如火的杜拜水下酒店杜拜水下酒店可以稱得上十星級飯店靈感來源於《海底兩萬裡》這本科技小說(唔...所以說設計師也得多讀經典)酒店分為海上和海底兩個部分的海底部分延伸至水下20公尺深(約10米)旅客住在水下的房間可與魚群共眠
  • 真實的網際網路世界,從來不是「無線」的
    網際網路讓全球都無線連接起來,讓千裡之外的人們也能面對面交談,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實際上,網際網路世界從來就不是「無線」的,而是靠遍布深海中的無數海底光纜連接起來。如果哪一條斷了,你可能連微信都發不出去。海底光纜如何連接全球網際網路我們印象中的網際網路,往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世界。
  • 「新臺灣商業城」 紛紛在大陸拔地而起
    這一天是2011年11月29日,不是假日,也不是尾牙,也不是婚禮,250多人也不是一般人,而是臺灣知名服務業的老闆,錢櫃KTV、阿瘦皮鞋、金色三麥、「黃淑琦」服裝等難得齊聚一堂。  眾企業家雲集,為的就是參加「青島海上嘉年華」的招商大會。  佔地76萬平方公尺、總投資60億元人民幣的青島海上嘉年華,將建起號稱「青島海上迪斯尼」的複合式開發案。
  • 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新理念「數位化轉型即服務」是什麼?
    在各行業的一線都積累、沉澱了大量的數據,如果可以進行有效、充分地利用,那必將帶來行業的變革。——張益肇,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5 月 8 日- 9 日,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匯」在北京舉辦了自成立後的首屆創新論壇。
  • Google翻譯十個最牛B用法–與世界各地老外對話無障礙
    當然, Google翻譯透過機器統計來達成的翻譯結果,一直以來在專業性上都有些質疑,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在生活、旅行與一般工作需求上,確實幫我們解決了許多問題。 我自己印象很深刻的一次經驗,是到一個日本老式的溫泉旅館投宿,當旅館一位年邁的服務先生帶領我到房間時,為了跟我解說設施與溫泉時間,當下打開他手機裡的Google翻譯,一句一句把他想講的日文翻譯成英文讓我知道,確實簡單的解決了我們溝通的問題。
  • 天然磨刀石「五」
    這是門工眾與你相識的第 53 個 星期六▲天然砥石・「切割前的砥石原石」本文原載於大工道具研究會所編
  • 不只說日語這麼簡單,微軟小冰要變「國際冰」
    如果藉助翻譯軟體,3 分鐘的限定時間內也只能完成 5 輪大概 10 句的「淺嘗輒止」的對話——重新喚醒「日本版小冰」,她就會變回那個還不認識你、頭腦空白的姑娘了。
「預測奧斯卡」、「偽裝女友」、「小冰識狗」……和這些實用技能相比,「櫻花變」怎麼看都是項有些「奇怪」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