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武漢電影院時隔半年悄然歸來,開始網上售票。1700多位熱情影迷火速購票,成為疫情後第一批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據7月21日本報報導)
闊別的半年中,有很多人都在懷念,在擔憂,在等待。社交平臺上,常常能看到有人問,現在電影院能開了嗎?我家附近的那家電影院還在嗎?有時,影院的工作人員還會回復,我們還在,還在等,還在堅持。這樣的牽掛和關切,讓人有超越塵俗、直擊心靈的感動。
說起來,雖然影院沒開,但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各類影視綜藝豐富繁多,在家應該也不乏娛樂,為什麼大家會如此想念電影院呢?真正熱愛電影的人,往往覺得這問題無需作答。為了支持創作者的付出,為了感受影院的視聽氛圍,為了和重要的人一起度過難忘的時光,為了和志同道合的人們一起感受共鳴的震撼……「今天,去影院看了一部好電影!」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滿足,體會過的人都很難忘懷。
武漢近年來之所以能躋身新一線城市,除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面貌的更新,城市形象的提升外,精神氣質的陶冶和塑造也相當重要。而電影是每秒24格的真實,是純粹的美與姿態,是現代都市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也是多元生活的影像投射。它不是簡單的娛樂消費品,而是具有相當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讓觀者體會別樣的人生,體驗豐富的情感,變得更敏銳、更浪漫、更溫柔、更勇敢。2019年,武漢全年票房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第八位,在抗擊疫情中展現出極大的勇氣和韌性的武漢人,想來也從電影中吸取了很多精神力量吧。
為了阻止病毒蔓延,為了更廣泛人群的安全和健康,在疫情期間,我們停止了社交,放棄了聚集,無奈地暫別了電影院。這不僅讓很多人的精神生活出現了一塊空白,更讓整個電影文化產業蒙上了陰影。我們熱切地關注著影院的生存狀況,討論著新片的各種動向,分析著影院重啟的時機,不僅僅是熱愛看電影,也是期盼著城市能真正地浴火重生,基礎的衣食住行之外,那些讓人欣悅和感動的美好都能如約而歸。
所以,城市如今奏響復工復產的旋律,電影院的回歸是十分重要、令人欣喜的一步,說明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去遏制風險,在安全的前提下,爭取將日子過得更豐富,更精彩。每一個迫不及待走進影院的人,不僅是表達自己對電影藝術的支持和熱愛,更是熱切地訴說著,對生活的期盼和熱情。
楊德昌的電影《一一》中有一句臺詞:「電影使人生的長度延長了三倍。」在節奏飛快的每一天,我們需要這樣的「加時」,去體驗人生的深度和廣度。雖然現在,或許還不能如從前一樣,自由自在、濟濟一堂、歡樂無拘的觀影,口罩是要全程戴的,30%的上座率,讓影廳一眼看去有些空曠,但這也是極為特殊和難得的觀影體驗吧。在更加安靜、更加專注的環境裡,屏幕會更為清晰和廣闊,將人們包裹於厚實、立體、絢爛的光影之中。當久違的、熟悉的龍標出現時,那種感覺更為鮮明而真實:屬於我們的生活,真的回來了!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