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調解聚合力 定紛止爭促和諧 —— 「三大調解」機制調解案例剖析

2021-01-10 網易

2020-12-27 16:24:00 來源: 信陽訊

舉報

  

  【案情簡介】

  2020年8月至11月,信陽市某房地產策劃有限公司職工劉某被公司委派至南京市從事二手房屋交易中介工作。期間,劉某介紹馬某某、蘇某某(買方)等與成某(賣方)共計籤訂了交易房屋均在南京市內的27份房屋買賣合同,合同金額從40萬元到580萬元不等,案涉總額達到了4825.3萬元,平均案涉金額178.71萬元。合同約定買方支付一定數額定金後,賣方在規定時間內協助買方辦理房屋轉移過戶登記手續,買方同時一次性支付剩餘房屋購買款。購房協議籤定後,賣方始終不配合辦理房屋過戶登記,引發合同糾紛。按照27份《購房協議》的約定,房屋買賣合同引發的爭議向中介劉某個人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根據案件當事人和標的物的隸屬關係和關聯關係,息縣人民法院關店人民法庭對該共同訴訟享有管轄權。2020年12月8日,三方代理律師張某(買方代理律師、原告)、萬某(賣方代理律師、被告)、周某(中介代理律師、被告)共同到息縣人民法院關店人民法庭申請立案,尋求通過訴訟途徑解決。關店人民法庭經依法受理審查後認為,該共同訴訟案件符合訴前調解條件,建議委託關店人民調解委員會駐關店人民法庭人民調解工作室(以下簡稱"調委會工作室")先行調解,調解不成,再依法立案。在徵得三方代理律師同意後,調委會工作室隨即開展調解工作。

  【調解過程】

  調委會工作室受理案件後,調解員決定先通過"背靠背"的方式開展調查,詳細了解情況,摸清糾紛脈絡。

  買方代理律師張某表示,其所代理的27個買方的購房行為是合理合法的,買賣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並且支付了定金(均有定金收條),中介劉某同時到場辦理了房屋中介登記手續。然而,賣方卻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配合買方完成房屋轉移過戶登記手續,是違約行為。在多次催促履約無果後,才把賣方告上法庭。調解要求,1.雙方籤訂房屋買賣合同有效要求繼續履行,否則,請求法院判令,賣方承擔違約責任,雙倍返還定金、支付違約金、支付中介費;2.本次的訴訟費用由賣方承擔。

  賣方代理律師萬某表示,其所代理的27個賣方未及時配合買方完成過戶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因為完成過戶需買賣雙方都到場,但有的當事人認為其籤訂協議到實際履行過戶時間緊湊,有的當事人因工作原因身處外地沒有及時趕回,有的當事人因疫情影響尚在國外無法回國等,諸多客觀原因造成至少有一方當事人不在場而沒有按時過戶,導致如今鬧上法庭,願意聽從法院判決結果;第二,籤訂購房協議後沒多久,南京市的二手房交易價格就出現大幅上漲。部分當事人認為,對於籤訂合同時到正式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前的價格變動,買方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波動給予補償,否則購房協議就無效。調解要求,1.部分房屋買賣合同聽從法院判決意見;2.部分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賣方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中介代理律師周某表示,劉某是信陽市某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職工,是這27個房屋買賣合同的中介,作為被告參與該共同訴訟實屬無奈。需要強調的是,劉某作為中介參與是在買賣雙方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開展工作的,房屋買賣的價格公開、公平、公正、透明;房價跟隨市場變動是正常現象,買賣雙方應當本著契約精神按照購房協議約定繼續履行。遺憾的是這27份房屋買賣合同履行時發生了糾紛,最終鬧上法庭。調解要求,1.該27份購房協議約定有效要求繼續履行;2.本次的訴訟費用由賣方承擔。

  調解員在收集各方的反饋信息後,翻閱相關案卷材料及查詢南京市房地產交易相關網站。調解員發現,在該案件中,案涉房屋確實出現了價格變動的情況,其中部分案件涉及金額變動還較大,但都屬於正常現象,並非法定的可以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事由。調解員還發現,不少當事人或代理律師對訴前調解作用存在不信任的情況,存在"訴訟至上"的思想觀念。在掌握相關事實情況後,調解員隨即召集三方代理律師開啟"面對面"調解工作。

  首先,調解員從釋疑角度出發,向三方代理人講解道:訴前調解制度是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構建政法機關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有效途徑之一,不收取調解費,調解協議書經人民法院司法確認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按時履行協議約定即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能夠分擔法院訴訟壓力、合理配置訴訟資源、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克服法律固有局限性、緩和訴訟對抗性、平和高效解決矛盾糾紛等諸多優勢。

  然後,調解員從情理角度著手,向三方代理人講解道:買賣期房或者是二手房,在籤署購房合同後房價上漲,開發商或者賣方反悔的事情屢見不鮮;同樣會出現房價下跌,購房者也會覺得買虧了而反悔不履約,這是人之常情。作為代理律師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可以理解。但應當認識到,根據《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責任法》等,以此作為違約的理由法院是不會支持的。因此,通過訴前調解可以有效減輕代理律師訴訟壓力、減少當事人訴訟負擔、縮短矛盾糾紛解決時間、促成大家達成一致意見、找到各方利益平衡點。

  最後,調解員從法理角度落腳,向三方代理人講解道:1.房子價格變動屬於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非可以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2.如果在房屋買賣合同當中沒有明確約定房屋價格出現變動,雙方可變更或者解除合同,那麼,任何一方試圖加價、降價、解除合同的想法都有可能最終導致自身構成違約;3.如果構成違約,則違約方需要承擔的責任包括雙倍返還定金、支付違約金、賠償房屋增值損失、支付中介費、律師費、訴訟費等。上述解釋得到了法庭法官的認可,同時法官也對三方代理人講解了類似案例和相關司法解釋。

  經過一番解釋說理,三方代理律師不僅對訴前調解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信任,而且在各自專業的角度上認可調解員的說法,認為訴前調解是解決爭議糾紛的好方式,沒有必要走到法庭訴訟對抗的地步。最終賣方代理律師做出讓步,三方達成調解協議。

  【調解結果】

  三方代理律師達成調解協議如下:

  1.被申請人成某與申請人馬某某、蘇某某等27份購房協有效並繼續履行。

  2.被申請人成某在調解書送達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履行與申請人馬某某、蘇某某等27人的過戶手續。

  3.案件的訴訟費用由被申請人成某承擔。

  2020年12月12日,三方代理律師在訴前調解工作室的協調主持下,在關店人民法庭配合支持下,籤訂了調解協議。關店人民法庭隨即根據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出具了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當場送達了三方代理律師。本案經過法官、調解員、三方代理人的共同努力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案例點評】

  該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一方面,涉及當事人眾多,金額重大,且案涉房屋均處外地,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當地的和諧穩定,亟待解決,如果矛盾不及時化解會引起矛盾升級,造成當事人群訪,成為當地社會不安定因素,在群眾中形成極壞的社會影響;另一方面,該27份購房合同訂立時不夠全面具體,缺少當房屋價格變動時,雙方關於變更或解除合同的相關條款,因而引發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容易存在事實了解不清、矛盾把握不穩、政策了解不透等難點。調解員通過"背靠背"的方式了解代理律師的訴求,逐個翻閱、核查個案材料,查閱專門網站資料了解一手真實信息;又通過"面對面"方式,以釋疑、情理、法理三個角度為抓手開展調解工作,取得了三方代理律師的理解、信任與支持,並設身處地的站在他們的立場,平衡各方利益點,尋找解決辦法,同時通過法院法官大力支持,以法院出具調解書徵得雙方當事人對調解協議的認可。該案通過訴前調解,調解思路明確,調解方法得當,逐步縮小了矛盾糾紛的分歧,最終促成了調解協議的達成。通過該案的調解可以看出,各級黨委、政府提出的"三大調解"機制是真正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是"楓橋經驗"在息縣人民調解工作中落地生根得真實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訴前調解聚合力 定紛止爭促和諧——「三大調解」機制調解案例剖析
    調解員還發現,不少當事人或代理律師對訴前調解作用存在不信任的情況,存在「訴訟至上」的思想觀念。在掌握相關事實情況後,調解員隨即召集三方代理律師開啟「面對面」調解工作。首先,調解員從釋疑角度出發,向三方代理人講解道:訴前調解制度是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構建政法機關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有效途徑之一,不收取調解費,調解協議書經人民法院司法確認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按時履行協議約定即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能夠分擔法院訴訟壓力、合理配置訴訟資源、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克服法律固有局限性、緩和訴訟對抗性、平和高效解決矛盾糾紛等諸多優勢。
  • 多元調解讓勞資矛盾息訴止紛
    本報記者 李廣寅本報通訊員 張健健「動情晚禮促調解,司法為民傾真情。」雖然錦旗掛在辦公室已經一年多,但每次看到這些燙金文字,王麗麗都有著莫名的自豪感。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王麗麗通過墾利區搭建的多元化勞動爭議化解平臺,邀請到單位所在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的調解員、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調解員及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師參與調解,還聯合人社、工會、司法、綜治多部門聯動,直接對話企業負責人,向其講解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講明企業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從法理、人情等多方面與企業進行溝通,最終說服了企業負責人向劉兵家屬支付了足額的工亡賠償
  • 【調解故事】連環追尾責任誰來承擔?訴前調解止紛爭!
    調解過程調解之初,當事人雙方就事故賠償問題,你爭我吵,互不相讓。原告汪某同意該調解方案。瑤海法院依據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製作民事調解書。至此,一起由交通事故引發的糾紛順利化解。訴前調解,快速結案,和氣化解,當事人雙方都為法院的高效調解點讚。調解心得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訴前調解是瑤海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的成果。
  • 訴前解紛 特邀調解組織來助力
    青秀區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堅持便民、利民、為民工作理念,深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下面,我們就以三起案例來感受青秀區法院特邀調解組織的專業性、便捷性、高效性:
  • 50天調解54宗!懷集法院發揮多元解紛機制 訴前成功調解商品房銷售糾紛系列案
    日前,懷集法院訴前調解團隊成功調解了54起因開發商逾期交房及逾期辦證引發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切實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2016年5月,懷集某小區樓盤公開發售。劉先生選購了一套,和開發商某實業有限公司籤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並足額支付了購房款。然而,劉先生卻遲遲沒有收到開發商的收樓通知書。開放商也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期限,為劉先生辦理房產證。
  • 在線訴前調解  一站式高效解紛
    「謝謝法官,真沒想到,不用去法院就可以進行調解解決糾紛,在線調解效率真是太高啦!」遠在廣東汕頭市的當事人李某某在遠程視頻調解室裡發出這樣的感慨。2020年9月1日,南昌縣法院塘南法庭收到一份郵寄立案材料,李某某起訴陳某某要求歸還借款37000元。
  • ...法院進一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向當事人發出訴前調解建議書
    近日,為進一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豐富平安創建活動形式,西安閻良法院在全力構建多元化糾紛化解網絡的基礎上,結合轄區案件特點,製作並發放訴前調解建議書,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多元解紛機制快速高效的化解糾紛。
  • 啟動訴前調解模式 24小時內高效解紛
    2020年9月15日,周至法院特邀調解員任秀芳走進法院調解工作室,開始了她一天的調解工作。鑑於案件標的小,當事人願意進行訴前調解,立案庭工作人員當場便將案件委派給了正在調解室值班的特邀調解員任秀芳。任秀芳收到委派調解後,迅速聯繫了原告代理人何某某及被告張某,並約定了9月16日下午3點在周至縣法院訴前調解辦公室進行調解。雙方當事人到場後,任秀芳通過多方引導、耐心做工作,於半小時後達成了調解協議,當事人及調解員籤字後,立即履行了停車費義務。
  • 群體上訪危害大,訴前調解促罷訪
    2020年9月24日,在平度法院南村法庭法官的參與下,一起因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引起的群體上訪案件得到成功調解,雙方籤訂的調解協議得到及時履行,南村法庭以黨建為統領,推進「無訟村莊(社區)」共建,多種機制共同參與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收到新成效!
  • 【隴法案例】訴前調解顯功效 一日結四案
    【隴法案例】訴前調解顯功效 一日結四案 2020-06-2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②訴前調解篇 2020-12-15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訴前調解】「紮根」縣域實情 「定製」多元解紛
    康保法院堅持大局為上,主動擔當作為,緊緊圍繞服務保障全縣脫貧攻堅開展多元解紛工作,從縣域實情出發,發揮訴前調解作用,「定製」多元解紛大平臺。2020年上半年,張家口市康保縣人民法院訴前分流率79.1%,位居全市第二,調撤率70.8%,位居全市第三,訴前調解成功330件,訴前化解率進入全市第一梯隊,訴前調解工作獲得當地黨委、市中院主要領導肯定。
  • 周至法院:啟動訴前調解模式 24小時內高效解紛
    2020年9月15日,周至法院特邀調解員任秀芳走進法院調解工作室,開始了她一天的調解工作。鑑於案件標的小,當事人願意進行訴前調解,立案庭工作人員當場便將案件委派給了正在調解室值班的特邀調解員任秀芳。任秀芳收到委派調解後,迅速聯繫了原告代理人何某某及被告張某,並約定了9月16日下午3點在周至縣法院訴前調解辦公室進行調解。雙方當事人到場後,任秀芳通過多方引導、耐心做工作,於半小時後達成了調解協議,當事人及調解員籤字後,立即履行了停車費義務。
  • ...看基層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伊川縣法院跑出訴訟服務「加速度」!
    在洛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守護正義的磅礴力量,除惡揚善,定分止爭,維護著這座城市的和諧與穩定。他們懷揣振奮拼搏、不負使命的昂揚抱負,在時代浪潮中開拓進取、砥礪前行。他們是洛陽法院人,是我們身邊閃耀著奮進之光的人,在奮鬥不息、追求卓越中薪火相傳。
  • 【司法動態】推動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銜接 促進「三大機制」落地落實
    ,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職能作用,促進「三大機制」在溮河區進一步落地落實,區司法局與區法院以推動「調」「訴」無縫銜接為著力點,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途徑。
  • 徽縣:「陽光調解」調出和諧新樂章
    一起案件當事人向記者介紹他經歷的調節過程特邀調解員助力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一站式建設運用訴前調解機制高效辦理案件、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創新「陽光調解」模式……近年來,徽縣人民法院、徽縣司法局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社會經濟轉型,以及矛盾糾紛日益多樣化、複雜化、群體化、疑難化的狀況,創新推出一站式建設訴前調解機制、「陽光調解」模式,紮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成功調處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的老、大、難案件,有力維護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
  • 訴前調解止紛爭化民憂
    律師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司法部黨組關於律師行業黨建引領發展「四大工程」的實施意見》,組織律師積極主動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今年與呼倫貝爾市非訴糾紛調處中心籤訂《非訴糾紛調解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調解聯動對接機制,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專業優勢。
  • 大安法院:探索多元化訴前調解新模式
    在資源整合上下功夫,實現訴訟服務功能集約化,努力為法官減負,讓群眾「一次解紛」。建立訴前鑑定機制大安法院引入訴前鑑定機制,這一機制走在全國法院的前列,在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方面發揮了優勢。對於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需進行司法鑑定的可以在訴前調解階段申請進行。
  • 信用卡逾期糾紛可訴前調解
    但欠款人達成調解後一旦未如約還款,則取消減免政策。  隨後,西城法院通過簡訊發送平臺引導欠款人與銀行及調解組織溝通還款事宜。訴前調解階段,共有14名欠款人直接還清欠款,95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還款協議並進行司法確認。8月中旬,銀行對剩下104名欠款人正式起訴,其中8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訴中調解,法院出具調解書並減半收取訴訟費。10月底,西城法院依法判決剩餘96名被告依約還款。
  • 鞍山中院多元調解糾紛進行時
    充分藉助各方調解力量,先後與鞍山市司法局、鞍山市婦女聯合會等多個部門會籤出臺有關工作文件,選聘135名特邀調解員、駐院調解員和律師調解員,不斷加強特邀調解員訴前調解工作專業技能指導,組織開展多元解紛系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