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行的HDC 2020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布已與美的、九陽等設備廠商達成合作,並將共同推出搭載HarmonyOS 2.0的智能家居設備。
與美的、九陽等廠商的合作,承載了華為快速做大HarmonyOS第三方硬體生態的雄心壯志。而作為從中國小家電產業中脫穎而出的巨頭企業,美的、九陽等同樣有著自己的更高追求。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小米、華為等科技巨頭深度布局小家電產業,伴隨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小家電巨頭持續發力智能物聯建設,中國乃至全球的小家電產業勢必將迎來一場全面智能化的變革浪潮。
從傳統小家電到高端小家電,再到智能小家電產品,中國的小家電產業已然走過了至少四十個年頭。
1980年代,美的從汽車配件轉向家用風扇
作為從小家電領域走出的龍頭企業,美的已連續五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2020年排名第307位。2019年,美的實現收入2794億元。
1968年,美的誕生於廣東順德。在起初的艱難創業期,何享健帶領23位村民創辦的是塑料生產組,主要生產塑料瓶蓋、玻璃瓶等產品。1975年,生產組轉為公社企業,更名為「順德縣北滘社塑料金屬製品廠」;次年,又更名為「順德縣北滘公社汽車配件廠」,主要生產汽車掛車剎車閥等產品,兼營汽車橡膠配件。
不過很快,何享健就將目光放在風扇行業。為什麼他會選擇風扇和家電行業?在一個採訪中,何享健曾如此解釋道:
主要原因是順德與港澳交往比較早,港澳同胞回家鄉所帶的東西就是家電。我覺得家電必然會成為實實在在的大市場。另外,改革開放後,外商來中國來順德搞投資,搞合資的大部分也選擇家電行業。
何享健的一位朋友問他:「你現在做風扇,放眼天下如今那麼多大公司都在做,你能有機會嗎?」
他答道:「市場前景和空間沒問題,競爭是有的,眼下我直接賣電扇困難重重,可在風扇細分市場,加工零件方面,藉助我過去老本行的工作經驗,應該可以一搏。」
於是,何享健來到廣州尋求風扇廠的合作業務,並最終拿下了當時鼎鼎有名的遠東風扇廠的鑽石牌風扇零部件代工訂單。
通過代工業務,何享健對風扇行業有了較為豐富的了解和認識,他也並不滿足於現狀:
眼下我們已經具備獨立生產配件的能力,大大降低風扇製作成本,與其給別人做嫁衣去加工製作,不如買些材料,做自己的品牌風扇。
1980年,何享健買回100套風扇部件,經過兩個月的研發和調試,生產出第一臺40釐米金屬臺扇,即第一代「明珠系列」風扇。
此時,何享健便已意識到技術和人才的重要性。一篇回顧文章這樣寫道,「何享健花錢請來遠東風扇廠的技術人員,希望他們利用休息時間給自家產品把關和建議,技術人員為了賺外快,會偷偷給何享健指導,拿人手短,外快有時候比主業更用心,何享健在他們身上學到不少,使風扇質量大幅提高」。
1984年,「順德縣美的家用電器公司」正式成立,經營業務以風扇為主。同年,美的推出中國第一臺全塑風扇,其後開始席捲市場。
風扇市場初步告捷,美的加速進軍更多家電品類市場。1985年,「美的空調設備廠」成立,美的成為中國最早生產空調的企業之一。
與此同時,美的開始全面學習國外技術和管理,1985年公司組團到代表當時世界家電業最高水平的日本進行考察。同樣是在這一年,美的開始大力引進技術人才,除了全職工程師,還聘請國有企業技術骨幹擔任「周末工程師」。
來到1993年,美的電器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證監會批准的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
1990年代,九陽豆漿機夢的開始
一個叫王旭寧的年輕人,渴望打造出一臺可以快速方便地產出豆漿的設備。
1994年,他所創立的九陽公司,研製成功了號稱全球第一臺電機上置式豆漿機。
一把大豆、一杯水倒進機器,十幾分鐘後就變成了一杯醇香豆漿。
得益於採用上置式設計,電機可能被豆漿滲漏腐蝕的問題得以解決。當年,九陽豆漿機實現銷售2萬臺,年產值600萬元。之後很長一段時期,九陽專注於豆漿機技術的革新,致力於打造質量更穩定、使用更方便、味道更地道的豆漿機產品。
在豆漿機的核心技術和功能上,九陽先後研發出外加豆技術、智能不粘技術、語音提示功能、文火熬煮技術、全豆營養技術以及導流器粉碎技術等。其中,導流器粉碎技術,不僅可以把豆漿打得更細滑,而且還能做出五穀花式豆漿,讓用戶有更多口味可選。
此外,九陽亦同步建立起公司、一級經銷商和銷售終端三個層次的營銷體系,並與沃爾瑪、家樂福以及國美、蘇寧等超市及家電連鎖巨頭達成全面合作。
1999年,王旭寧獲得智能型家用全自動豆漿機的國家發明專利。次年,他再次獲得豆漿製備方法及自動豆漿機的國家發明專利。1999年,九陽豆漿機實現年銷量40萬臺,年產值1.2億。
1990年代,對豆漿機有想法和行動的人不止王旭寧一個,然而由於產品、市場不成熟等因素,絕大多數創業者未能走到最後。九陽股份董事姜廣勇認為,「王旭寧和九陽堅持了下來,並一直在豆漿中『執迷不悟』,一個執著的創業團隊,專注於一個產品十多年,不成功才不正常」。
有觀點認為,「家庭自製熟豆漿」這一進步,使九陽家用全自動豆漿機很快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人們的豆漿消費習慣隨之由傳統的「外出購買」逐漸轉變為「家庭自製」,九陽創造了家用豆漿機這一全新的行業。
2000年代,從「一口鍋」中走出的小家電巨頭
按照使用功能,小家電主要分為三大類,即廚房小家電、家居小家電和個人生活小家電。其中,廚房小家電因其產品門類多、使用頻率高,逐漸成為各派力量爭奪的焦點市場。
成立於1994年的蘇泊爾,以「一口鍋」生意起家,號稱打造出中國第一口安全壓力鍋。資料顯示:
當年,炊具行業頻頻爆出壓力鍋安全事件。得益於壓力鍋安全標準的推出,蘇泊爾在該標準出臺後率先執行,推出了國內第一口安全壓力鍋。一句「安全到家」的廣告詞讓蘇泊爾迅速打開了局面。
2004年,蘇泊爾在深交所上市,成為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二年後,蘇泊爾將上市公司名稱中的「炊具」二字刪去,開始全面轉型廚房小家電廠商。
2007年,法國知名小家電企業SEB併購蘇泊爾。雙方優勢互補,蘇泊爾開啟四大領域的變革之路:
首先是蘇泊爾內銷市場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即在擴大炊具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小家電轉型;其次,提升蘇泊爾工業製造的競爭力,如改造其工廠和工藝流程等;再者,外銷的市場拓展,包括SEB的訂單轉移,以及在東南亞市場拓展蘇泊爾品牌;最後,雙方後臺的整合,包括財務和IT系統等。——《蘇泊爾:從一口鍋到500億市值》,尹珺婕
產品層面,首先是圍繞「一口鍋」,蘇泊爾動起了全面電器化的腦筋:從電壓力鍋到電燉鍋,從電蒸鍋到電火鍋。不只在鍋類小家電領域做到行業第一,蘇泊爾在其進軍的電飯煲、電磁爐、電水壺等更多廚房小家電領域同樣做到了市場前列。
2000年代後期,蘇泊爾全面轉型發展為廚房小家電廠商,並最終成長為小家電領域的巨頭企業。而諸如愛仕達等炊具市場代表企業,直到現在依然未能走出「一口鍋」的生意,即便其在努力嘗試著轉型。
當然,廚房小家電市場的大舞臺並不只屬於蘇泊爾。因為在2000年代,九陽不再只做豆漿機,美的更是全面涉足其中。
2010年代,小家電市場的黃金十年
進入2010年代,美的、蘇泊爾、九陽,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小家電市場三大核心玩家。
美的,在生活家電和廚房小家電市場建立起了強勢地位,小家電品類布局廣泛,而且有大品牌背書的優勢。蘇泊爾,憑藉在「一口鍋」市場的優勢地位,以及對廚房小家電品類的重點布局、對環境家居電器和廚衛電器品類的廣泛布局,成為小家電市場的垂直型龍頭企業。九陽,依託豆漿機市場建立起的品牌地位和技術優勢,全面覆蓋廚房小家電品類市場,並且大打「健康新廚房」的概念牌。
最近十年的小家電市場,同樣吸引了大量科技巨頭企業以及新興創業公司的目光。
作為國內科技巨頭企業中的代表,小米、華為先後重點發力小家電市場的生態布局。
其中,小米以生態鏈企業和米家平臺,作為其小家電生態戰略的核心力量,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結果;華為則以HiLink平臺和鴻蒙系統,作為其小家電生態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正在加速推進相關工作。
因相對較低的行業進入門檻,以及眾多品類可選,小家電領域一直都是創業者們的一片熱土。
小家電領域的新興創業公司代表,除了小米生態鏈企業,還走出了小熊電器這樣的新晉力量。
主打「萌家電」概念,小熊電器誕生於2006年,目前已形成了完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體系。
走差異化、細分化的發展路徑,小熊電器的核心品類包括酸奶機、電燉盅、加溼器、電熱飯盒、煮蛋器、豆芽機等。顯然,這是一個主打年輕用戶族群新生活方式的小家電品牌。官方透露,小熊電器目前用戶人數已超過5000萬。
2010年代,伴隨設備智能浪潮的興起、消費升級需求的驅動,以及行業巨頭、科技巨頭、創業公司等多股力量的共同推動,小家電市場迎來了黃金十年發展期。
展望2020年代,5G+AI+IoT的大規模普及和應用,將讓小家電品類的智能互聯生態場景開始全面落地。未來的小家電產品,雖然個頭依舊小,但會變得更加聰明和機靈,也將更好滿足用戶更加細化和挑剔的服務需求。
在這一進程中,哪些企業又將成為新的贏家,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