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高管出走、債務違約
文/羽杉
3月13日上午,嘉年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股份及債務證券已短暫停止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買賣,以待刊發有關公司一份內幕消息的公告。
兩天前,嘉年華國際曾發布有關清盤呈請的更新資料稱,公司接獲一份結欠張靜初的債務所提交的清盤呈請,張女士的呈請已被列於2020年6月3日高等法院聆訊。
據悉,張靜初作為呈請人,聲稱其為嘉年華國際已發行若干優先債券的登記擁有人,同時聲稱嘉年華國際違反優先債券的條款及條件,未能向呈請人支付合共約3020萬港元。
目前,公司董事會正就張靜初的呈請尋求法律意見,在收到法律意見前,公司或將反對張靜初的呈請,又或者將尋求押後張靜初的呈請之聆訊,同時探討實施財務重組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月24日,嘉年華國際公布稱,接獲一份就有關結欠沈厚鋒(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總經理)若干債務所提交的清盤呈請,目前正就此尋求專業意見,有關呈請將在3月18日於高等法院聆訊。
由於若干債務違約,嘉年華國際已委聘華利安諾基(中國)作為財務顧問,以評估其財務狀況,並儘快識別當前所有方案以調整狀況。
公開資料顯示,嘉年華國際控股成立於2009年4月,2011年借殼東方銀座在香港主板上市,主要項目為青島海上嘉年華和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彼時嘉年華國際的大股東為山東的神秘富豪景百孚。
有報導稱,景百孚與孫宏斌搭檔進入房地產,任重慶奧林匹克花園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長,還被曝出與劉嘉玲的緋聞。
此外,景百孚還曾是實達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後又入主任天科技、企展控股、仁天科技控股等公司。2019年,景百孚深陷債務危機,旗下公司陸續出現股價暴跌、資產被凍結、股票被強制出售、高管出走、債務違約等問題。
2019年3月份,嘉年華國際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預期錄得逾30億港元的大幅虧損。
對此嘉年華國際表示,業績虧損是由於以下幾方面:物業減值虧損約6.1億港元;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產生虧損約2.9億港元;押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虧損約10億港元;證券投資產生虧損約2.5億港元;投資虧損撥備約6億港元;及公司物業開發分部毛利率減少。
同時,嘉年華國際發布公告稱,由公司主席、行政總裁兼主要股東景百孚持有的公司股份於3月20日在聯交所被強制出售,股權由約40.32%減少至約35.97%。
同年9月,嘉年華國際引入戰略投資者,海通國際管理的一投資組合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佔比約16.67%。
嘉年華國際方面表示,集團將可藉助海通國際集團龐大網絡、財務資源及專業的投資能力以支持嘉年華國際在中國的增長策略。
但是有報導稱,嘉年華試圖向海通國際求助貸款,以貸款資本化方式配發股份融資,但因一位債權人不同意而失敗。
嘉年華國際在疲於自救的同時,董事會也換了一批又一批。截至目前,2018年3月15日披露公告時的6名執行董事、3名執行董事以及董事會主席景白孚均全部辭職。今年2月,接任半年的張鵬飛離職,白雪飛獲委任為主席。
截至2019年上半年,嘉年華國際負債總額達117.46億元人民幣,其中短期借款23.89億元,應付帳款及票據10.39億元,其他應付款更是高達11.08億元,長期借款則有53.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6%。財務成本也較去年同期的1658.8萬元,驟增至1.29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僅餘9622.42萬元,流動比率也由1.77降至1.07。
就此看來,拯救嘉年華國際的最好辦法或許僅剩財務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