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沒義務為你帶孩子,你們生不生是你們的事」

2020-09-11 作者無筆

最近papi醬的周一放送更新了,她以一首快板式的rap,演唱了自己當媽後的心得。前半部分一直在強調當了媽以後「I am still me」,我還是我;後半部分則又強調「I am not me」,我不再是我。

懷孕生子,晉升當媽,對於每個女人而言,都是一段不易的經歷。那麼生娃後,女人到底變沒變?

是像papi醬唱得那樣「我還是我」,還是「我不再是我」?


對於女人產後的變化,除了女人自身的恢復能力之外,婆婆的影響也至關重要。

我一個同學,生娃後剛出月子,就約我們出去玩兒!婆婆特別寵她,讓兒媳只管生,她管養。

果然婆婆說到做到,大包大攬了養孩子的一切事情。我這個同學拒絕母乳餵養,她婆婆二話不說買來最好的奶粉;同學又嫌棄孩子晚上愛哭吵她心煩,婆婆立馬把孩子抱到自己屋,從此跟著奶奶睡……

總之,出了月子,同學就過上了五彩繽紛的生活,養孩子這件事,好像跟她沒半點關係。她去上班,跟朋友去瘋,去健身,去美容……小日子恢復地跟沒生娃之前一個樣。

我同學就屬於「我還是我」的那種媽媽。但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如此幸運,攤上一個像親媽一樣的好婆婆。

就像粉絲瑩瑩,生了娃以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變得「我不再是以前的我」。

瑩瑩有個甩手掌柜丈夫,加上工作又忙,帶娃這件事幾乎零參與。

瑩瑩母親去世多年,父親身體不好,也幫不上什麼忙。所以瑩瑩只能指望婆婆,當瑩瑩央求婆婆幫自己帶孩子時,婆婆卻說:「兒媳,我沒義務為你帶孩子,你們生不生是你們的事!」

瑩瑩婆婆是退休老教師,平時喜歡讀書看報,所以總是自詡「思想先進」,要效仿國外那些老人,人家就從來不給兒女們帶孩子,她要忙著安享晚年。

這樣的話讓瑩瑩的心涼了大半截。回想自己嫁進婆家的這幾年,一直孝敬公婆,立志做個好兒媳。沒成想到頭來,自己的一片苦心付出,換來的卻是婆婆的拒伸援助之手。

瑩瑩暗暗發誓,將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等婆婆癱瘓在床的時候,她也不會付出半分。更不會讓孩子喊她奶奶,畢竟她沒有盡半點奶奶的責任。


1

對於家人

少談義務多講情分

瑩瑩的遭遇,值得人同情。凡是過來女人,都能理解她初為人母的慌亂和不易。

細究起她婆婆的話來,似乎也沒錯。畢竟,在法律上,並未規定婆婆有給兒子兒媳帶娃的義務;而在道理上,生不生、生幾個,也的的確確是兩口子的事情。

但是,很多事雖然在法律上行得通,在道理上說得過去,但若是真較真,認死理兒,那麼就會引發家庭矛盾。

維繫家庭和睦的不是義務,不是道理,而是每個家庭成員發自內心的真情。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說,他們雖然沒在一個戶口本上,但是在一口鍋裡吃飯,就是一家人。

那一鍋鍋熱氣騰騰的飯菜,就是情分,就是家的溫暖。

放眼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家庭,幾乎沒有靠法律條文來支撐家庭關係的,日常過日子,還不是靠你對我一分好、我回報你兩分好嗎?

我們小區有個人人皆知的好婆婆,對兒媳不僅是好,簡直是寵溺壞了。婆婆是個愛乾淨利索的人,跟兒媳分開住。

每天七點,婆婆都準時到兒媳家,打掃衛生、送孩子上學。兒媳的被褥床單每隔兩天就全部換洗,兒媳的髒衣服、髒鞋子,這些活統統被婆婆包攬。

每逢周末,婆婆都會主動要求帶娃,趕著兒子帶兒媳婦出去玩兒……兒媳很少回娘家,她說自己親媽都沒有婆婆對自己好。

婆婆的真心付出也換來了兒媳的回報,兒媳逢人就誇婆婆好,給婆婆買這買那。

照理說,婆婆根本沒有給兒媳洗床單臭襪子的義務,但婆婆還是堅持做了,靠的是什麼?不是義務,是情分,是理解,理解當下年輕人在外打拼的不易。

讓感情升溫和加深的辦法,就是雙方彼此付出,彼此理解,你幫我一分,我回你兩分,一來二去,感情才能增進。

如果家人之間只談義務,那麼無疑是把增進感情的渠道給硬生生堵上了,如此下去,家人之間除了戶口本上的法律關係,家中何來溫暖?



2

家就是

一個人的事家人齊分擔

如果說,時間是汪洋大海,那麼家庭就是飄蕩在這片海面之上的小船,船上載著全部的家庭成員。

風浪來襲,小船飄忽不定,決定一家人的命運,而非其中一人。

家,之所以是家,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被系在同一根命運之繩上。這就需要家人之間抱團取暖。

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人的事,需要家人共同面對、一起分擔。

養育孩子,父母作為第一監護人,當然應該盡到撫養責任。但爺爺奶奶作為孩子的直系親屬,也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關愛和呵護。而非甩手不管,不聞不問。

常言道,患難之時見真情。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懷孕、生育、帶娃,是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若這個時候,婆婆能「雪中送炭」,這種恩情,兒媳自然會記一輩子,將來婆婆遇到難處時,兒媳自然也會全力相助。

所以,很多兒媳提出這樣的宣言:你若幫我年少無知,我定讓你年老無憂;你若欺我年少無知,我定讓你年老無依。


以恩報恩,以惡報惡。如果家庭關係到了後者的地步,那麼,家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總之,養孩子這件事,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需要爸爸、爺爺、奶奶的全家總動員式參與。

這樣不光能為女人分擔重任,從孩子角度來說,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畢竟,只有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才更懂得愛的深意!

文/無筆

對於婆婆不幫兒媳帶孩子這件事,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對不起,我沒義務給你帶孩子」兒媳冷靜回答,婆婆卻後悔了
    老公便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告訴了婆婆這件事情,可是婆婆卻不願意幫忙,立馬對楊慧說:「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如今我都這麼大年紀了,應該要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你自己生的孩子得自己帶。」
  • 「我沒義務帶孫子,誰生的孩子誰帶」,婆婆這番話,讓夫妻倆醒悟
    「我沒義務帶孫子,誰生的孩子誰帶」蕊蕊是90後是寶媽,三年前來到大城市裡打工,和老公認識後順利的結了婚,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但是父母倆的收入都不高,蕊蕊不想辭職在家帶娃,這樣生活壓力會非常大,可又請不起月嫂,只能拜託婆婆來照顧。
  • 「不在家帶孫子,學別人旅遊?」「兒媳婦,我沒義務幫你帶孩子」
    她的委屈無人訴說,但她還是鼓起勇氣跟兒媳婦說: 「兒媳婦,我本沒有義務幫你們小兩口看孩子。現在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5歲,這五年我像個保姆一樣,看著你們的臉色,聽著你們的埋怨把孩子拉扯大,你們從不感恩,從不給錢也就罷了,畢竟壓力也大,可如今我只是要跟姐妹們出去聚三天你就這樣不顧面子的指責我,你難道心裡沒有絲毫愧疚嗎?
  • 「我們有自己的晚年生活,沒義務帶孫子,誰生的誰帶!」「好!」
    如果在家當全職媽媽,也就意味著以後的生活都要圍著家庭和孩子轉,所以她不同意,也不想丟了工作。第二、讓親家母來幫忙照顧孩子張阿姨還認為,親家母來照顧自己的女兒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因為知女莫若母,親家母也能容忍自己女兒的性格脾氣,不容易產生矛盾,而且現在也流行姥姥帶娃。
  • 寶媽讓婆婆帶孩子,婆婆:帶娃不是我的義務,寶媽:那我不贍養你
    ,在家安心帶孩子,在月子裡婆婆依然每天打牌,家裡面的所有事是不管不問,剛出月子的第二天小甜就要做飯洗衣服,老公需要上班,經常早出晚歸,照顧孩子、料理家務全由她一個人承擔。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三歲多,小甜本想著讓婆婆在家帶孩子,她好出去找工作,幫老公分擔一下養家的壓力。
  • 女婿,你們可以生二胎,但請叫孩子奶奶來帶,我這個外婆帶不動了
    但是你呢,基本一回家就是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孩子有時候跑到你身邊,你也都是敷衍一下,眼睛馬上就我又回到手機上去。不知道你是否看到孩子渴望的眼神呢?她一天沒見到爸爸媽媽了,很想你們陪陪她,可是你們的眼裡只有手機。你知道有一個節目叫《少年說》嗎?
  • 「孩子是你生的,我媽沒義務照顧」月子裡結下的仇,啥時候才解開
    寶寶在旁邊玩,我們就在一邊聊天,寶媽說:這倆孩子都是我自己帶的,包括月子裡也是。接著寶媽說:反正我跟婆婆就這樣了,我需要的時候她不來幫我,以後有需要也別來找我。聊得多了,我才知道,原來寶媽在跟老公鬧彆扭。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誰生的誰帶,我媽沒義務」,丈夫的此番言辭,寒了寶媽的心
    「誰生的誰帶,我媽沒義務」,丈夫強勢護母在論壇裡看到一位寶媽的遭遇,說小兩口經濟條件一般,本想穩定點再生娃,奈何實在架不住婆婆的催促。在對方「我幫你帶娃,到時候你該上班還是上班」的反覆勸說後,她還是沒能堅持,誰知孩子出生後,婆婆就推脫說身體不好,提出讓孩子姥姥帶娃。這位寶媽認為,既然當然婆婆攬下了擔子,就該由她幫忙。再說,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生下的孩子跟男方姓,讓親媽來帶總覺得不太合適,於是就跟丈夫商量。
  • 「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原因讓人無法反駁
    如果女性月子坐不好,家人沒盡心,最後很可能留下了「月子仇」。有位寶爸留言說,自己母親年紀大了,行動不便,需要老婆照顧。但是,老婆卻說:「我坐月子時她沒有幫忙,老了也別指望我伺候。」這位寶爸很生氣,吼道:「我媽沒義務伺候月子,但你有義務為她養老!」給父母養老不是兒子義務嗎?怎麼兒媳還有義務?
  • 婆婆拒絕帶娃,直言「誰生的誰帶,我沒義務!」夫妻倆聽後被點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生下來之後,多數家長因忙於工作,為生活奔波,就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從而導致國內普遍存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較於父母帶孩子,老人幫忙帶孩子存在一定的好處。
  • 「孩子是你生的,我媽沒義務管」!女人月子仇的恨,真能延續三代
    一、「孩子是你生的,我媽沒義務管」璇璇本是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在校認識了家庭環境良好的「拆二代」男友。她和丈夫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爭執,璇璇說哪家婆婆沒有照顧自己的兒媳婦,可丈夫卻說:「孩子是你生的,我媽沒義務管!反正你在家也沒工作,正好照顧孩子又沒事!」聽到這句話的璇璇這才看清丈夫的真面目,這個戀愛時對她百依百順的男人,在她和他的親媽面前不值一提。璇璇當時咬著牙沒說話,就憑著這股恨咬牙堅持,在她看來婆婆總有老的那天,她就不信以後不要她照顧。
  • 兒媳逼催生二胎的婆婆帶娃遭怒懟,婆婆: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
    「孩子是公婆催生的,他們不帶幹嘛讓我生!」「我們雙職工,公婆退休沒事幹,帶孩子最合適。」「我也想請保姆,老公養不起,奶奶不帶就出錢啊。」原來,當初小陸和老公並沒有準備生二胎,是婆婆一直在說「一個孩子太孤單了,再生一個也好有個伴」、「兩個孩子,以後你們老了多一層保障」一類的話,她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字裡行間的意思是等生了二胎她會幫忙帶。現在婆婆這樣的做法,在小陸心裡,無疑是「說話不算話」的失信行為。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文|文兒如今老人幫忙帶娃,你們會給帶娃費嗎?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生二胎是我的事情,不勞你們費心了
    然而她們大多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呀,孩子都這麼大了!真快,一歲多了吧!啥時候生二胎呀!」然後就開啟了他們各種各樣的催生模式。這個說,「孩子一歲多,有這麼大了,可以要二胎了,剛好兩個差不多一起就帶大了!」那個說「反正現在二胎放開了,早晚都要生,還不如現在生了,早生早好,剛好趁著現在兩個好一起帶大,要不然以後又得重頭開始,那多累。」還有的乾脆直接就跟寶寶說「讓你媽媽給你生個妹妹吧!你好有伴,好和你一起玩」。有的更是旁敲側擊的說,「你看,誰誰家又生二胎了,兩個孩子多好啊!
  • 我有6套房,你不生我生:52歲大姨為抱孫子,與兒媳爭著生2胎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老人重男輕女,又怕老了無依無靠,養兒防老人之常情,不過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家庭建議不要生娃畢竟撫養孩子經濟實力尤為重要。婆婆「重男輕女」和兒媳賭氣生2胎,老人:我有6套房你不生我生王阿姨退休後一直在家幫著自己兒子兒媳帶孩子,和兒媳小齊相處的也很融洽。
  • 兒媳生完孩子,婆婆必須給錢?別想得太理所當然,這些該知道
    小麗跟老公去年年初結的婚,感情挺好的,上個月又喜獲金豬寶寶,多美好的事情啊,可是小麗因為公婆沒有給紅包,心理覺得很不開心,認為公婆太摳了,生孩子了都不表示一下,當時小麗也沒多說什麼,事後向朋友抱怨時,小麗覺得公婆是做生意的人,又不缺錢,多多少少還是要有所表示,小麗越說越覺得心裡有氣
  • 兒媳: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婆婆: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
    導讀:兒媳: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婆婆: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媳: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婆婆:我沒有義務幫你帶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媽不帶娃,我媽沒義務,誰生誰帶」老公護母,寶媽霸氣回應
    而孩子出生後,婆婆從老家趕來,一看是個孫女,立馬扭頭就走了,這讓小雅感到非常的傷心。出院之後,小雅看著孩子想想自己懷孕,婆婆就來照顧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如今孩子出生了,就因為不是男孩,婆婆又不願意帶孩子,這讓小雅覺得非常的委屈。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02作為婆婆,兒媳生了孩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理應要去照顧的。有付出才有回報,兒媳不是吃著你的飯長大的,她憑什麼要孝順你呢?你得先要付出,要和兒媳培養好感情,兒媳生活得好了,你兒子才會生活得好。作為兒媳,要明白沒有誰是欠你的,生孩子也是你和老公兩個人的選擇,你們要對這選擇負責。婆婆願意來幫忙,這最好,那就要心懷感激。如果婆婆不來幫忙,也不要有奢求,試想假如婆婆已經不在人世了,難道你和老公就不要孩子了嗎?婆媳雙方把心態擺正了,這婆媳關係才會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