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招牌、無執照 藏身民宅的「私房菜館」何其多

2020-12-11 搜狐網

  既沒有門臉,也沒有招牌,身居民宅高樓,單靠著食客的「口口相傳」進行私密性地經營……這,就是近年來在我市悄然流行的「無名菜館」。儘管這些菜館因定位、價格不同,被包裝成了「平民飯店」、「家庭小廚」、「私人會所」等種種名堂,甚至發展成了花費不菲的「高級定製餐廳」,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些藏身於民宅的菜館大多為無證經營,衛生狀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基本上處於市場監管的「死角」。

  特點:位置隱蔽

  7月中旬的一天,記者根據朋友的介紹,來到我市新建路某小區裡的一家「私房菜館」。儘管事先朋友給了地址,但記者還是一通好找後,才在一座居民樓的頂層看到了這家飯店。

  飯店是由民居改建而成的,空間不大,三室兩廳也不過一百來平方米。餐桌也只有三張,裝修得頗為古樸、溫馨,可以看出店主是在用心經營。陽臺上擺著茶具,廳裡則放著一張古箏,據說客人就餐時,老闆娘會彈奏助興。

  記者看到,由於定位為中高檔消費,菜館不大的廚房內乾淨整齊,冰箱內碼放著肉製品及蔬菜,但量都不多。老闆範先生告訴記者,平時他既是廚師,也是接待,迎來送往的都是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

  據了解,和大多菜館處於街面的顯眼位置不同,無名菜館的地點大多很隱蔽,或藏身深巷,或「借住」民宅,平時全靠顧客們口口相傳,相互介紹。不知道的人很難找到,有的即使找到了,如果沒有熟人介紹,飯店也不會接待。業內人士介紹,在我市,大大小小的無名菜館多達上百家。  

趨勢:日漸高檔

  無名菜館在我市由來可久。可以說,只要是有餐飲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形形色色的家庭式菜館出現,以滿足食客的不同要求。據市烹飪協會的一位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市的無名餐館大部分為環境簡陋、以簡單家常炒菜為主的小餐館,藏身於偏僻小巷、住宅樓底層。由於不用交相關費用,這些菜館的菜品較為便宜,滿足了部分「圖實惠」顧客的心理。此外,為了參與競爭,不少菜館會推出一兩道有特色的招牌家常菜,如皮凍、醬肉等等。

  而現在,隨著食客對餐飲品位要求的不斷提高,無名菜館也逐漸走向高檔化、時尚化、私人化,發展出了「私人會所」、「私房菜館」、「會員制餐廳」等高等級菜館,在菜品特色、餐廳品味、服務標準上大做文章。據了解,在我市長治路的百萬莊園一帶,幾乎六成以上的小別墅都被改造成私房菜館,以不同的菜系和風格吸引食客。而記者在這些菜館內也看到:除了豪華的裝修、高檔的餐具及私密性的就餐環境外,這裡的菜品不乏燕鮑翅、法式西餐等「重頭菜」。

  「現在的私房菜館大都以風味、特色為主,大家除了賣食品,還在 『賣特色』、『賣感覺』、『賣新鮮』。」範先生向記者強調,「不過,我市還沒有出現一家像北京官府菜、上海公館菜那樣高端的私房菜,更多的是走進居民樓內,帶有地方風味的特色菜,如海鮮菜、江蘇菜、四川菜。」  

經營:利潤可觀

  「要想到這裡來吃飯必須提前預訂。」範先生介紹說,他們一般在前一天接受客戶預訂。「不是我們不想接單,我們人少桌子也少,無法接待更多的客人。為保證質量,我們需要至少提早一天預訂。」

  不但吃飯要提前預訂,這類私房菜館飯菜的價格也不便宜。當記者提出想看看菜單時,範先生告訴記者:「我這裡沒有菜單,你告訴我你打算出多少錢吧,以及能來幾個人,我再根據這些給你安排菜。」範先生告訴記者,在這裡每位最少不能低於100元消費。也就是說,一桌普通的飯菜最少也要1000多元,這個價格也遠遠高於我市的一些家常菜館。

  市烹飪協會的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生意火爆的無名菜館一天就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快趕得上一個中型飯店了。」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不少定位較高的無名菜館的毛利率為100%左右,有些甚至高達200%。一些經營好的菜館一年收入有70萬元左右,純利潤高達30萬元以上。  

問題:魚龍混雜

  「目前,我市無名菜館魚龍混雜,好的、差的都有。」市烹飪協會這位負責人說。據他介紹,現在一些無名菜館不光是無證經營,有的廚師根本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只是能把生的東西做熟而已。衛生條件更差,有的甚至就開在公廁旁邊。

  「咱太原市內的無名菜館我去過不少。怎麼說呢,良莠不齊。」素有「美食家」稱號的劉先生告訴記者,「曾經一次,有一家的肉品不新鮮,就餐後當晚我就出現了腹瀉。而且這些菜館大都沒有營業執照,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顧客維權困難重重。」

  而經營私房菜館的範先生也坦言:「我們什麼手續都沒有辦呢。前段時間曾試著找有關部門去辦理營業執照,但本身條件有限,根本辦不下來。」按照《餐飲服務許可證》的有關要求,中式餐飲場所要投入資金保證消毒、保潔,並分好區域,面積一般要在100平方米以上。因此,這些設在居民家中的無名菜館很難達到相關條件。

  在記者採訪中,一些經營者也表示無法提供 《餐飲服務許可證》等證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店主稱:不想辦證,辦證以後要交的錢就多了,可能因此經營不下去。  

分析:監管缺失

  一方面是市場的日漸火爆,一方面是衛生、質量、安全等諸多問題的存在,無名菜館將走向何方?我市工商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未辦證就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活動,違反了《食品衛生法》,我們發現後肯定會查封。不過因為這些無名菜館比較分散,而且大都沒有招牌、廣告,很難找得到。有時候查住了,店主卻說是請朋友吃飯,取證不容易,所以管理難度也大。」

  其實,香港的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鑑。近年來,類似於無名菜館的私房菜在香港大行其道,深受食客歡迎。香港特區政府便向私房菜館發牌以進行管理。在新的發牌制度下,衛生福利局要求私房菜館必須符合多項條件,包括經營處所最少須有兩道逃生樓梯,不得在住宅或工業樓宇內經營,每天的營業時間不得超過3個半小時,在任何時間內最多只能招待24個顧客,並且不得提供外賣食品等等,較好地保證了此類菜館的有序發展。(記者張勇)

()

相關焦點

  • 佛山一幼兒園藏身民宅,無證無招牌,安全隱患令人憂
    12月2日,佛山南海一家長稱,有一家無證的幼兒園藏在民宅內,園內空間狹小,有百名幼兒在讀,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這家幼兒園在大瀝鎮三鄉路二街一民宅內,門頭也無幼兒園的標誌,其二三四樓分別為小中大班,一層樓只有80平方米左右。
  • 私人會所藏身民宅小巷 吃飯須預訂菜品性價比高
        既沒門面,也沒招牌,藏身民宅或者小巷內,全靠食客們口口相傳,需提前一天預訂……如此私密,卻不高高在上,這些菜館面向普通百姓開放,雖有會所性質但價格卻不高。時間一久,人逐漸多起來,問題也跟著來了,擾民、證件不全、工商稅務。「能不能有另外一條道路來規範我們呢?」有菜館負責人如此擔心道。
  • 臺灣一色情舒壓館藏身民宅 開張三天就被查獲
    原標題:臺灣一色情舒壓館藏身民宅 開張三天就被查獲  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一間色情舒壓館藏身在板橋區的民宅,因手機簡訊露餡,開張第3天就被警方查獲。警方24日在房間查獲性交易的相關證據。
  • 無實體店鋪、無營業執照、無餐飲服務許可證 誰在為「幽靈外賣」大...
    網上點的外賣菜品食材有問題,上門投訴竟找不到實體店,原來是藏身民房內的「幽靈外賣」;只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信息,就能在外賣平臺成功上線一家「黑餐館」……《工人日報》記者日前採訪發現,近年來,網絡餐飲市場發展迅猛,滿足了人們多樣化消費需求。
  • 香港擬修改法例 推行新發牌制度規管私房菜館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近年私房菜在香港大行其道,而目前私房菜館並無受到發牌制度的監管,惹來食肆經營者不滿。香港特區政府以「公平起見」為由,提出向私房菜館發牌以進行規管。而大部分私房菜館經營者也同意接受規管,但認為現行的規管不切合私房菜館的情況。  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考慮過事務委員會及業界意見後表示,私房菜館若規管得宜,可與傳統食肆互補不足,帶來商機,為公平起見,建議私房菜館必須如其它食肆領有牌照才能經營。
  • 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
    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呢?別急,小編今天就來談談無地址註冊營業執照的相關知識,給面臨尋址難題的創業者們指明方向。金華無地址怎麼註冊營業執照先了解一下,辦理營業執照一定要有註冊地址嗎?在我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提到,公司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等,公司的住所是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創業者辦理工商登記時,必須提供法人營業執照複印件。所以註冊公司必須有註冊地址。那麼金華無地址註冊營業執照是什麼意思呢?沒有地址登記的營業執照嚴格來說,也是有地址的,只不過是一個虛地址而已。
  • 廣州300多家無牌「青旅」非法藏身住宅小區
    圖為「XXX青年旅舍」門口處。不掛招牌、按尋常居家風格擺設,讓人看不出這是短租旅舍。 南方日報記者 曹菲 攝   3日晚上8時許,廣州東方之珠花園G座40多名業主聚集在小區門口,要求每個進入這棟大廈的人員進行身份登記。在過去的3天裡,業主們也是通過「堵人」的方式,對抗大廈內的非法「青年旅舍」。   兩年前,第一家無牌「青年旅舍」進入這棟住宅樓。截至今年8月,G座大廈內的「青年旅舍」已增至13家。
  • 嘉義市發生火災7戶民宅遭波及 所幸無人員傷亡
    原標題:嘉義市發生火災7戶民宅遭波及 所幸無人員傷亡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嘉義市仁愛路2日晚發生火警,有7戶鐵皮民宅遭波及,延燒面積約100坪(1坪約3.3平方米),警消救出一名行動不便老婦人,無人員傷亡。
  • 民宅商用擾民誰來管?擾民轟趴會館已人去樓空
    &nbsp&nbsp&nbsp&nbsp最有希望出手治理的部門是水上公園街道城管科,自從《天津市城市管理條例》推出後,像民宅商用且無照經營,他們是有處罰權的。然而,他們說:「經營者拿到了營業執照,我們也無能為力。」
  • 居民房樓頂開「私房菜館」影響住戶 廚師堅稱是公司食堂
    雖然小區居民和物業曾向多部門反映,但都始終沒有「撼動」這家「私房菜館」。記者前往4號樓1101戶,一個身穿白色廚師服頭戴廚師帽的男子打開了房門。但他堅稱,他們開的只是公司食堂。居民房樓頂開「私房菜館」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找到一棟11層的小高層。現場記者發現了有許多燃氣罐擺放在11樓往上的樓梯道上。
  • 合肥高端私房菜館盤點 私密低調獨門菜式有錢人最愛
    合肥日漸流行一種極其低調的私房菜館,平日裡不怎麼做宣傳,甚至沒有門頭,沒有招牌,沒有菜單,沒有服務員,沒有營業執照,這些店全靠食客和朋友之間口頭相傳,生意確實極其地火爆。
  • 屏東民宅加蓋屋發生火災 一家六口四人無生命跡象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屏東縣內埔鄉今天清晨發生鐵皮加蓋屋民宅大火,目前已得知有四人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目前警消正在進行火場鑑識釐清起火原因。    據了解,火場位於內埔鄉福寧路上一棟3樓樓頂鐵皮加蓋屋,屋內住有李姓屋主一家六口,包括父母親及三名子女。
  • 小區居民樓窩藏黑加工點 肉菜多送往私房菜館
    最近,有熱心觀眾反映說,在西安南郊一小區有這樣一個租住戶,雖然家裡人口不多,但每天卻會大量地往回買菜買肉,而且廚房裡總會長時間飄出做飯的味道。讓人很是奇怪,這裡究竟在幹什麼呢?  記者:「你這房租一個月多錢?」  男子:「兩千三。」  記者:「幹這一行掙錢咋樣?」  男子:「可以。」  記者:「你這一天能掙多錢?」  男子:「幾千塊吧。」
  • 無營業執照又無醫師資格證 牙診所被取締又開張(圖)
    牙科診所被查之後又重新開業因無營業執照又無醫師資格證,張窪路與撫順路交叉口附近的小診所被取締。而一個月之後記者暗訪卻發現被取締的一些小診所如今又重新開張,並且生意興隆。隨後,記者指著自己打球時被撞碎的門牙要求這名醫生查看,男子讓記者躺在牙科檢查床上,看了一眼說:「這明顯是蛀牙,你肯定是糖吃多了。」說完就從屋內拿出一份白色的粉料和一根金屬牙針,要給記者補牙。「張醫生」說:「補蟲牙非常快,幾十秒就能弄好,只要20塊錢。」這時,記者看到他剛剛為前一名病人治療完畢,既沒有洗手也沒有戴手套,用的金屬牙針也是非一次性的,便藉口身上沒帶錢迅速離開。
  • 新加坡美食「無招牌海鮮」必點肉厚多汁、吮指回味的辣椒螃蟹
    行前查詢旅遊資訊的時候,網上的網友紛紛大讚無招牌海鮮的美味,於是乎,就將這間餐廳標記為必嘗,晚上前往芽龍區的無招牌海鮮創始店吃晚餐。 座位在當時晚間七點多大概坐有八分滿,各國人士的面孔都有,且每桌桌子上都一定有盤螃蟹!看來無招牌海鮮的螃蟹真的相當有名!
  • 作業何其多?讀書何其難?教育何其殤?
    作業何其多?讀書何其難?教育何其殤?有的老師存留稍多一點,有的老師少一點,有的老師完全沒有了。目前教育已基本上無「心」了。倘若按目前的教育「前進」態勢,用不了多長時間,少數老師僅存的那一點點「悲憫心」也會慢慢丟失!那樣,教育將會完全「空心」!想一想,那將是多麼恐怖。 2018年11月去西安,在從機場到賓館的路上,司機問我有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加快做作業的速度。我說我沒有。
  • 陳幸妤恩師無執照從業 植牙失敗獲緩起訴
    陳幸妤的植牙老師陳俊龍(左)曾多次參加牙醫執照考試,可惜都落榜。圖片來源:臺灣《蘋果日報》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在美國執業、年收入5億元(新臺幣,下同)的知名牙醫陳俊龍,雖曾擔任陳幸妤的植牙老師,但未考取臺灣牙醫執照,卻擅自收費300萬元幫人植牙11顆,不料手術失敗挨告,後因雙方和解
  • 榆林市榆陽區一黑加油站藏身民宅 因非法儲存、出售汽油被取締
    近日,延長石油銷售公司市場整頓工作人員聯合榆林市榆陽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在榆陽區西溝村榆橫工業大道附近例行摸排時發現,一輛廂式貨車正向一民宅裡進行卸油操作,現場有多輛私家車來此加油。民警對現場進行控制並立即展開調查,發現該點為非法儲存、出售汽油「黑窩點」,依法罰沒現場桶裝汽油6桶(每桶30公升),控制涉案人員1名,對門口一輛廢舊麵包車內無人認領的10桶桶裝汽油一併進行暫扣。
  • 「一證五開」的外賣店 如何藏身鬧市躲過監管
    記者發現,一證多開與虛假地址並不是孤例。除了廣州林和東路分公司外,上海饌山在海珠區的曉園北路、白雲區的樂嘉路與黃邊路、越秀區的東川路以及天河區的燕嶺路、田心路、天河東路均設有分公司,且各自在該外賣平臺開設4至5個與林和東相同品牌的外賣配送店。根據8家分公司執照登記地址,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卻發現有分公司的地址並不是實際出餐點。
  • 推進電臺執照電子化 提升政務服務規範化——寧夏自治區無委辦首次...
    為推進自治區政務服務電子證照庫建設,寧夏自治區無委辦按照《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政務服務改革辦公室關於做好電子證照入庫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完成無線電管理電子證照系統建設,正式核發了首批無線電臺(站)電子執照共4442張,並成功推送至自治區政府服務電子證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