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民宅商用日漸增多,但是在管理上遇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案件回放
    2016年11月,水榭花園小區2號樓2203租戶在居民樓內開辦「天嘿嘿」轟趴會館,對小區居民生活造成幹擾。在多個行政主管部門過問後,這個嚴重擾民的轟趴會館目前命運如何呢?本月22日早上,記者再次前往水榭花園小區一探究竟。
    現狀一
    轟趴會館退出民宅
    再次來到水榭花園,小區保安對訪客的管理程度比以前嚴格很多,得知記者來意後才放行,並告知該轟趴會館已於2月21日搬離該小區了,如想證實需要到物業那裡申請才能上樓。
    在物業趙經理的陪同下,記者再次來到2203室,屋內的撞球桌、麻將桌、影音放映設備都已不見蹤影,門口的吧檯都已被清空。
    小區業主梁先生告訴記者:「昨天搬利索的,差不多是2月17號開始搬的,比之前承諾3月底搬走提前了約一個半月,各級主管部門真是沒少下功夫啊。小區物業這兩天也沒閒著,周末加班多方協調幫助經營者儘快搬離。」
    多名反映人對於該結果感到很滿意。他們感謝負責小區的各個行政主管部門,特別是水上公園街市場監管所的同志們,為這事沒少往小區跑,最終讓商家心甘情願搬離,住戶們終於解脫了。
    現狀二
    民宅商用執法很尷尬
    轟趴會館作為新興的商業業態,之所以在民宅內興起,與民宅的租房成本遠低於商業有關。小區車位不花錢,訪客進出方便。然而,民宅商用後,往往對周邊住戶形成幹擾,居民想要維權,異常艱難。以水榭花園小區2號樓該轟趴會館為例,在這四個月的較量中,多個執法部門遭遇了諸多執法尷尬。
    居民們最先是向南開區房管局和市房管局反映。根據《天津市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條例》對房屋使用有明確規定:禁止將住宅樓房中的部分住宅房屋改為生產、餐飲、娛樂、洗浴等經營性用房。可是房管局認為,該局對此並沒有執法權,只能判定該租戶屬於違反條例卻並無處罰權利。
    居民們又向轄區八裡臺派出所反映,因為會館夜晚擾民嚴重,然而民警到現場後,只能當時阻止會館內消費者大聲喧譁,但出警過後現場喧囂依舊。
    最有希望出手治理的部門是水上公園街道城管科,自從《天津市城市管理條例》推出後,像民宅商用且無照經營,他們是有處罰權的。然而,他們說:「經營者拿到了營業執照,我們也無能為力。」
    2017年1月份,本報記者多次找南開區水上公園街市場監管所,這件事才有了眉目。水上公園街市場監管所齊所長告訴記者,接到居民舉報轟趴會館民宅商用、徹夜擾民問題,他們一開始也遭遇了執法尷尬。首先,不知道該房屋性質是民宅還是商用,因為該小區產權一直沒有下來;其次,轟趴會館尚屬新生事物,既不像餐飲也不像KTV,有些類似民間聚會,因此很難界定其商業屬性,而其營業執照中所涉及的經營範圍,很多是在民宅許可範圍內,不好界定是否超範圍經營;第三,即使確定其有經營違規現象,進行處罰也需要一定申報時間,周圍業主也要再忍受很長時間的擾民折磨。
    「只有準確掌握證據,才能一舉解決問題。先在區房管局同志配合下,摸清該商戶租用房產確屬民宅,同時走訪多位業主落實經營者並未取得小區其他相關利害人同意,在申請執照時存在虛假承諾。」據齊所長介紹,會館經營者是幾個有創業理想的年輕人,他們對民宅商用等政策並不了解,在申請下來營業執照後,他們認為就是取得合法經營手續了,因此投入不少資金對房屋進行裝修改造。「我們當時並沒有直接採用處罰手段,而是先提示再警告,處罰留到最後一步。在約談警示中,和經營者闡明利害關係,同時出示相關證據,限期搬走。經營者從一開始不來,到後期積極配合,我們也是經過一番較量的,最終讓其知難而退。處罰手段打擊力度雖強,但是審批手續漫長,在這期間商家如果繼續經營,我們也沒太好辦法,最終受罪的還是老百姓。在約談警示後,不到一個月商家自願搬出民宅,大大縮短了經營者擾民時間。通過幫助這幾個創業者諮詢新營業地址並且督促其進行註冊地遷出,以此杜絕其再回頭的可能。」
    現狀三
    多個小區遭遇商用難題
    在居民持續4個月的不斷反映後,在本報的持續調查和多篇連續報導後,水榭花園小區2號樓的轟趴會館擾民問題,艱難地得以解決,令人欣慰。
    但是,現實中民宅商用問題,並不是都能這樣讓人輕鬆。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民宅違規商用在本市諸多小區都有出現,擾民現象層出不窮,眾多市民不堪其擾。民宅商用擾民的管理難題,仍待找到通用的破解模式。
    不久前,津南區富力桃園小區居民反映,該小區內一租戶在民宅內開辦音樂教室,教一幫孩子們聲樂,每天吹拉彈唱,鄰居們不勝其擾。據介紹,經營者既無證照,也無授課資質,業主們多次到新家園派出所報警,同時也向其他眾多管理部門投訴,但未能解決。
    河北區滿園裡小區居民之前也曾反映,該小區有人辦兒童培訓機構,每天下午一放學孩子們就開始在樓道裡喧鬧,樓道單元門整天開著,家長接送孩子時就把車隨便停在小區裡。居民們也曾經向有關部門反映,但是效果甚微。
    西青區富力津門湖一小區的多名業主也向本報反映,樓內一租戶利用民宅搞「視頻直播」,該房屋內每天有濃妝豔抹女子出出入入,且吵鬧聲讓鄰居們不得安寧。居民們向房管、街道、公安、工商等多個部門反映,同樣難以解決。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民宅商用擾民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既有法律法規存在監管盲區,也有相關執法部門相互推諉、不積極作為的因素。擾民問題看似小事,卻關乎群眾的日常生活,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本市日前召開專項治理動員部署會,劍指不作為不擔當。庸政懶政有多種表現:有的消極應付、不思進取,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空喊口號、不見行動,有的不敢擔當、求穩怕亂。根治慵懶,貴在言必信、行必果、動真格。水榭花園小區擾民問題的解決,讓我們看到了信心,水上公園街市場監管所面對執法尷尬問題,大膽創新,啃下「硬骨頭」,讓我們眼前一亮。希望更多的執法部門勇於擔當,奮發有為,徹底破解民宅商用的擾民難題。(北方網編輯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