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小學是玩著過來的,除了美術的課外班,每天的功課只有學校的作業了。
自從上了初中一下子感覺辛苦了很多,小學時每天7點前肯定寫完作業了,而且是連同我買的練習題。現在這些都弄完可能要8點多,9點的樣子。
每天寫完,還有心心念念的ipad需要看,所以每天11點睡。
看著她也挺辛苦的樣子,心裡在想,已經學的挺苦的了,如果再學不出個樣子,顯然是不划算的。一定要向努力要成果,向付出要績效。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女兒現在的辛苦看在眼裡,不過身邊孩子的辛苦我似乎也能體會。身邊的一個小朋友,平時周一到周五不包括周末就3天有課外班,舞蹈,圍棋,英語,在3天上課的日子裡經常作業要寫到12點。當我建議他要挑自己真正喜歡和出成績的來學習,因為時間有限,孩子說我都喜歡,這才剛4年級。昨天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和我聊到課外班,說我媽媽每年要給我花10萬塊錢報課外班,我驚呼了一聲,好貴。孩子說貴嗎?我沒覺得特別多。我順口對他說,我們必須學有所成啊!
只有學有所成才對的起孩子的時間,家長的親錢,因為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都寶貴的很。
所以,如何讓我們的錢花的更有效益,如何讓孩子的努力產出效果,是需要我們家長認真思考與策略經營的。
只是覺得付出就有收穫,那是我們內心理想的美好期待而已。關鍵的事項我們不能依靠想當然,應該,可能這些字眼兒了。
我們都得行動起來,學習有3個層面必須要關注的,學習動力(目標,渴望),學習習慣(方法,技能),學習系統(架構,連接)。
舉例做作業,孩子說做完了,沒啥高興的,誰知道做成啥樣了。判完以後能發現問題,問題發現就要幫孩子解決,解決完現在的問題還要防止以後再犯。這其中其實就蘊含著很多方法和習慣在裡面了!
最近孩子累,不想讓他寫那麼多,就讓她講題,我覺得也很好,把每道題的知識點講出來,既複習了概念,又練習了對題目的火眼金睛。考點都說出來了,豈有錯的道理?
很多方法單靠孩子自己一定是不行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多多的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讓我們的孩子學的努力有成果,學的輕鬆出績效!
共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