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2020-08-28 家庭教育乾貨分享



比較不能有效激勵孩子

曾經拿自己孩子與其他優秀孩子相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學習,做過這種事兒的家長相信有很多!

比較之後,孩子發奮學習了嗎?沒有!

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你拿自己孩子與人家比,孩子真實的感受是:他優秀,我劣等;他好,我不好;媽媽愛他不愛我。這就是讓孩子自卑、恐懼的原因。家長不明白這個原理,不斷地拿孩子跟人家比,然後孩子並沒有被激勵起來,我們卻認為孩子錯了。

「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激勵起來,你應該堅定說:在媽媽眼中,你就是最好的!這次沒考好沒關係,下次你一定能做好!孩子會在這種愛和激勵中產生動力。」



批評也不會讓孩子更努力

「假如我們把教育孩子比成一個生產線,家庭教育則是第一道工序,學校是第二道工序,家長必須把自己這道工序完成。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希望學校做好是不現實的。」

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後來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在不同能力的父母的教導下,差異逐漸加大。

據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全憑自己的習慣和經驗來教育孩子,豈不知這些所謂的「習慣和經驗」早已過時,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指導性。

作為新時期的學生家長,補讀「父母學」這缺失的一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父母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批評孩子,掌握好批評孩子的技巧。這樣,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是給父母們的6個小建議:

人多不批評

寶寶也是要面子的,且自尊心脆弱而強烈,在人多的時候批評她,拿她跟其他人比較,這對教育孩子而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不僅讓孩子打心眼裡對你反感,還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睡前不批評

這是我以前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因為睡覺之前比較空閒,也想起教育這回事兒了,於是猛說一通,只想讓寶寶聽懂我的心聲,明白我的苦心,知曉她的錯誤,可這麼做的結果是把我們這唯一一點兒親子交流的時間也浪費了,並且讓寶寶一看到我擺出跟她聊天的駕勢就立即產生牴觸心理。



進餐不批評

我發現不少家庭都有這種情況,一家子團圓起來吃飯,結果寶寶就成了挨批的對象。寶寶邊吃邊聽訓,不僅影響食物消化效果,也令寶寶對批評失去敏感性,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久了,寶寶聽訓就會像聽歌一樣,你播你的他吃他的,完全起不到作用。

錯誤不重提

批評寶寶最主要的是就事論事,不要一個缺點連著一個缺點地批。「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表現!像上次表演,你怎麼不敢上去呢?其他小朋友表演得那麼好!每一個都笑笑嘻嘻的!說一下你就哭了是不是?還哭?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哭!」當批評失去重點,寶寶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了。這樣的批評還有作用嗎?

批評不比較

天下的媽媽最愛的都是自家的孩子,她們也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出色、最可愛。但是也挺奇怪的,當媽的張嘴閉嘴就是:「你怎麼不看看某某某呢?人家做得那麼好!」似乎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家的出色。比較來比較去,最後卻傷害了彼此,並讓忠告變質失效。

情緒不發洩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會覺得生氣是很正常的。但父母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借批評把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父母把怒氣都發洩出來了,雖然自己是感覺到痛快了,但卻會傷害了孩子。這不符合批評孩子的藝術。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明明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遊戲,從不會主動的自己走進房間學習,往往是在明明媽的催促和教育之下,才慢慢吞吞地到房間完成作業。因為明明的自制力較差,且愛玩,從來不把過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一到周末,常常跑得不見人影。所以,毫無意外的,明明這次考試又考砸了,各科成績看看剛過及格線。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家長知道如何批評孩子嗎?
    其中表揚對兒童的學習會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但一味表揚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合理的批評有助於孩子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形成堅強的性格,培養耐挫力。孩子要碰碰茶壺,馬上呵斥阻止;孩子成績下降,就批評他不夠努力;孩子說了謊話,不問青紅皂白先訓斥一頓……時間一長,家長對自己的批評渾然不覺,孩子更是把批評當成耳旁風,帶來的只有壓抑的情緒罷了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家長只批評沒用,6步教育出愛學習的好孩子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學習問題,會隨口說:「你學習態度不端正啊!」其實這種評價,不但對孩子沒啥幫助,更有可能讓孩子越來越差勁。其中表揚的效果要明顯優於批評。,哪怕孩子有芝麻大小的進步,也要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林凡)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比如新加坡的小學教育,教學領域非常廣泛,除了一些專門的課程之外,還有藝術、語言方面等領域,充分開拓學生的天賦。
  • 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的鼓勵和批評哪個更有正面效果?
    他們會耐心地講解,借用各種名人軼事和成功學故事來激勵孩子&34;。即便孩子因成績過差而產生厭學情緒,家長也用&34;鼓勵他們。然而,無論是批評教育還是積極鼓勵,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34;,甚至愈加下滑。這使得家長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孩子學習成績差。到底選擇嚴厲批評,耐心鼓勵呢?
  • 家長鬚知: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
    3.表揚應衷心:不要隨便說一句「你真棒」,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合,讓孩子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認可。4.表揚重努力: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表揚他很努力,而不是很聰明,他就知道通過努力能夠取得好成績。5.表揚要互動:表揚孩子時要用溫暖驚喜的目光注視著他,或者說一說孩子之前的表現,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強烈推薦)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不敢批評?不會批評?正確批評方法讓孩子變樂觀
    仔細想想,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育兒中出現,不知你是否跟我有同樣困惑:孩子犯錯誤了,有時候不敢批評她,擔心好不容易安撫好的情緒又反覆,覺得事情也不大,就算了;有時候不會批評她,說出口的話自己回味都有點過分,但不說又不痛快。不敢批評,不會批評,但是批評孩子又是我們育兒中的高頻場景,那怎麼樣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呢?
  •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強烈推薦)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鹽光分享丨努力學習是孩子的責任,「逼」他努力是家長的責任
    爸爸媽媽不會教你所有,也不會一輩子都陪伴在你身邊。你的老師每天要盯著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學生,不會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你身上。你的人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領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堅持。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辛苦,成績自然會給你打賞。02怎樣在應試教育中求生?會吃苦才能生存!
  • 普通家長教育孩子用批評,聰明家長卻喜歡這樣子說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句話。受到批評指責的孩子,究竟有多少人會以為這真是對我好的?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和孩子談論了看電視影響眼睛,影響學習,把看電視的種種壞處都羅列了一遍,最後對侄女說:「媽媽批評你都是為了你好,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要讓我失望」。可侄女卻問我:「媽媽批評我,真的是對我好嗎?既然是對我好的事,我怎麼一點也不開心呢?還有為什麼電視節目沒有一點好處而同學們個個都愛看呀?為什麼人人都能看,我就不行?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我們更應該了解如何批評孩子
    孩子要碰碰茶壺,先呵斥阻止;孩子成績下降,就批評他不夠努力;孩子說了謊話,不問青紅皂白先訓斥一頓……時間一長,我們自己都對自己的批評渾然不覺,孩子更是把批評當成耳旁風,帶來的只有壓抑的情緒罷了。「你怎麼連這道題也不會做,你真是個笨蛋。」這兩種說法,哪一個讓你更不舒服?答案顯而易見。雖然我們氣急攻心時,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口不擇言,但這種泛化到人格的批評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貶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 怎樣點燃孩子內心努力學習的熱情?家長不妨看看
    「為什麼要學習?」跟孩子交流「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你是為了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從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學習;你是為了增長智慧,為了探索你的獨特個性、人生價值,從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快樂而學習;你是為了更充分運用你的特長和才能去幫助他人而學習。
  • 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要注意了,可能是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
    儘量避免孩子這樣的學習態度,不僅影響了孩子自己的學習進度,也會影響周邊孩子的學習態度。2、很容易滿足自己的成績孩子在班級裡的成績排在前排,孩子就認為自己成績很好了,不需要再努力提高自己了,反正家長也不會批評。
  •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強烈推薦)
    01、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國外也一樣縱觀我們身邊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各位家長查收
    小狀元給大家推薦一些表揚、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各位家長可以學習一下。1、表揚要具體: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準確描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因為做了什麼得到表揚,怎麼做能夠得到肯定。4、表揚重努力: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表揚他很努力,而不是很聰明,他就知道通過努力能夠取得好成績。5、表揚要互動:表揚孩子時要用溫暖驚喜的目光注視著他,或者說一說孩子之前的表現,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 別總讓孩子努力學習,多關心孩子的內心更重要,你做對了嗎?
    前言:很多家長往往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讓孩子努力學習去努力奮鬥,對孩子來講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力,可以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選自強的能力,但其實我們應該多多關心孩子的內心,與其讓孩子努力去學習,不如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心,快看一下你有沒有做對吧,孩子的內心需求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因為小孩子的內心是比較豐富的,一味的去強求讓孩子努力學習,
  • 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批評」比「鼓勵」更管用
    你知道嗎?其實對很多老師而言,最頭疼的孩子,並非是調皮搗蛋的熊娃,而是那些性格內向敏感,看似玻璃心的孩子。畢竟頑皮的熊娃多半活潑開朗,老師偶爾批評一下,他們都不當回事;而對性格內向的孩子,你會發現鼓勵完全沒用,因為他們妄自菲薄,甚至到了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鼓勵的程度,而作為老師,根本捨不得批評他們。
  •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評
    批評孩子,也要有技巧、有方法,方式得當,才能讓孩子把批評聽進心裡,從而進行改正。1.塑造樂觀自信的性格家長批評的方式得當,才能夠讓孩子平和的接受自己的錯誤,有助於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理智的面對自己的不足,並且努力加以改正。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的性格塑造,讓孩子變得樂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