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的鼓勵和批評哪個更有正面效果?

2020-09-03 圖圖媽媽小課堂

下班回到家中,正準備打開電視放鬆片刻,女兒的班主任便打電話來,說她的考試成績有所下降,希望我可以適當監督。最近女兒對學習的態度的確略微鬆懈,每天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扔下書包,看動畫片,打遊戲,將家庭作業拋之腦後。

吃晚飯時,我神情嚴肅地對女兒說:&34;女兒眉頭緊皺,嘟著小嘴說:&34;

老公卻不以為然地說道:&34;女兒在一旁隨聲附和&34;,我放下筷子,對老公吼道:&34;

想必很多父母和我一樣,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遭遇&34;之後,都會對其嚴厲批評,反向激勵他們進步。希望言語的刺激可以激發他們的鬥志和上進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逐漸步入&34;的行列。

也有些較為&34;的家長,會選擇&34;,對孩子的&34;無限包容。他們會耐心地講解,借用各種名人軼事和成功學故事來激勵孩子&34;。即便孩子因成績過差而產生厭學情緒,家長也用&34;鼓勵他們。

然而,無論是批評教育還是積極鼓勵,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34;,甚至愈加下滑。這使得家長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孩子學習成績差。到底選擇嚴厲批評,耐心鼓勵呢?

家長選擇批評或是鼓勵之前,要分析孩子成績差的原因,以及他們的性格。

需要適合批評的孩子。

第一種:過於貪玩導致的成績下降。

韓愈《進學解》中寫道: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雖說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將學習拉進貪玩&34;之中,只能得到四個字,&34;。對於過度貪玩忽視學習的孩子,鼓勵沒有明顯的效果,只會讓他們產生&34;的錯覺,很難將全部精力投入學習之中。

家長要適當予以批評,控制他們玩耍的範圍和時間,像是看電視、手機、打遊戲等,都要適當管控。孩子放學回到家,要給他們營造學習、寫作業的氛圍,使其可以安心學習。

第二種:學習專注力差的孩子。

有些孩子專注力差,無論是上課聽講還是寫作業,都容易被外界的各種因素分散注意力。之後便&34;,很難再次投入學習和作業之中。長此以往,成績又怎麼會得以提升呢?我們要適當批評孩子,並制定學習、做作業時的要求。

在他們學習時,要創造安靜的環境,也不要隨意幹擾他們。平時可以培養他們看書、練字、靜坐的習慣,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需要適當鼓勵的孩子。

第一種:因為疏忽而導致的成績下降。

作家羅曼羅蘭曾說:應當細心地觀察,為的是理解;應當努力地理解,為的是行動。

有時候成績下降,並非是孩子學習能力差的問題,而是他們因疏忽大意將分數&34;。他們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只是缺乏一點細心觀察。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要適當鼓勵並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習慣,今後在學習和考試時,他們也會查漏補缺,不斷進步。

第二種: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

父母的批評對於內心堅強的孩子來說,是鼓勵他們前進的助燃劑。而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無法經受過於嚴厲的批評。被父母一番訓斥之後,他們很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大打折扣,從而喪失進步的鬥志。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予以鼓勵,客觀評價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先給他們制定一個&34;,之後逐漸提高難度,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日漸提高。


寄語:鼓勵和批評好似海面上的&34;和&34;,孩子便是前行的孤舟。只有經歷過適當的風雨和暖陽,他們的內心才能日漸強大,最終發現勝利的島嶼,你家寶貝成績如何?你會如何督促他們的學習呢?

相關焦點

  • 鼓勵比批評更重要,愛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
    今天看到一位母親分享自己的煩惱,孩子親口說討厭媽媽,因為孩子無論做什麼,很少得到媽媽的認可,總是拿來和別人比,總是挑孩子的毛病。親情,是在這個世界上我認為最牢固的情感,尤其是母親和孩子之間,這是扯不斷的聯繫,也是最直接的愛。
  • 讓誇獎變得更有效果的訣竅: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鼓勵
    當誇獎失去了效果:家長如何做才能讓鼓勵更有效?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都知道要讓孩子變得上進,誇獎會比批評更有效果,但實踐過之後也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說孩子很棒的時候他們基本沒有什麼反應,誇獎失去了應該有的效果,久而久之甚至孩子認為家長的誇獎是一種表面附和,根本不認為大人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何讓誇獎變得更有效,其實也是需要技巧的。
  • 做對了鼓勵獎賞,做錯了批評懲罰,批評與獎勵並行的效果好嗎?
    這也給了我們啟示:在家庭教育中如果過於關注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以批評指責為主對教育孩子效果是非常不利的。《正面管教》是育兒的經典書籍,這本書裡說:鼓勵是這本書的焦點,書中討論的每一種方法都是用來幫助孩子和大人感受到鼓勵的。
  • 孩子學習困難怎麼辦?3招弄清楚學習導向,比抓成績更實用
    預測一下,哪個更適合孩子發展?表現不好時,「為什麼成績又下滑?好好反省自己,下次必須進步多少名。」表現好時,一句你真棒,下次再拿個第一。這類型家長重視「結果」,而孩子的注意力卻在取悅家長上。於是,只要老師不找談話、家長不批評就萬事大吉!
  • 要怎樣輔導孩子學習呢?多鼓勵、少批評,是提高孩子成績關鍵
    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學習呢?1,多鼓勵、少批評,是提高孩子成績的巨大外力。家長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再把它遷移到學習上,就能強化學習上的優點,淡化學習上的缺點。耿明學習上的突然進步,就是一個例子。原來,是耿明的家長配合老師精心設計的。事先,耿明的爸爸一句一句教耿明讀課文,反覆訓練,直到耿明能熟練地背誦為止。
  • 批評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但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更重要
    家長不能讓孩子的缺點成為他們成長中最大的障礙教育孩子有的時候需要鞭策,但是需要技巧和方法,一句「你比別人差」的殺傷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重得多。有競爭才能有成長,但是不能永遠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看不到他們優秀的地方,孩子需要在鼓勵聲中長大,而不是總被批評這不如別人,那不夠好。
  • 暑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卻讓孩子的成績更差了,老師:家長的差距
    但是回到家裡自己再進行熟悉和磨練,是需要一個過程和練習的量。基本如能按照老師講的技巧和練習內容,通過補習,我們就能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補習班以後,也很認真地學習,成績卻一點都沒提高,反而變得更差了呢?不管是在補習班還是在學校,學生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家長的教育差距。
  • 比孩子成績差更可怕的是家長們的這種錯誤思維
    ,在校門口聽到了兩位家長的對話:「我家兒子成績真的太差了,努力了也沒用,不想管了!」那個時候上廁所都想著看書,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突飛猛進,從一百多名到前三名,只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當然其中付出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表弟不止一次對我說,對待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不能太佛系了,要適當壓迫,因為他自己深有體會。所以,當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強人意時,請不要說「我家孩子不是學習那塊料」這句話,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專門為學習而生的。
  • 對性格內向的孩子,「批評」比「鼓勵」更管用
    其實對很多老師而言,最頭疼的孩子,並非是調皮搗蛋的熊娃,而是那些性格內向敏感,看似玻璃心的孩子。畢竟頑皮的熊娃多半活潑開朗,老師偶爾批評一下,他們都不當回事;而對性格內向的孩子,你會發現鼓勵完全沒用,因為他們妄自菲薄,甚至到了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鼓勵的程度,而作為老師,根本捨不得批評他們。
  • 孩子脾氣暴躁,老師經常點名批評學習成績差我該怎麼辦?
    最近有位家長向我留言。我家的孩子最近脾氣特別暴躁,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老師經常在班會上點名批評搞得我很沒面子,批評兩句就動不動的撒潑有時還離家出走?怎麼辦?對於這問題。我還和我老公經常吵架。。甚至要鬧到離婚的場面。對於孩子脾氣暴躁。
  • 家長有這四種行為,會讓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別再做了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學習都十分重視,如果成績變差了,父母就會十分擔心,害怕孩子將來考不上好的大學,影響未來。因此,許多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督促孩子的學習,但是,這其中有一些行為會間接導致孩子學習成績變差,卻不自知。
  • 成績差的孩子心裡苦,家長和老師應多關心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在家,我們的家長有沒有真心關心過孩子,有沒有經常和孩子談心?在學校,我們的老師是不是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同學,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原意上學的孩子都喜歡挑事,他們討厭學習好的同學經常出風頭,上課老師表揚,下課老師還關照,開家長會的時候還經常被老師拿出來對比。有這麼一個真實案例:三年級的小王同學學習不是很好,經常遲到和曠課,老師也經常在課堂上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他,然後又把他和成績好的同學小李作對比。老師每說一次小王,他就恨一次小李同學,更恨老師每次不給他面子。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每個人都喜歡聽溫暖的、被受表揚和鼓勵的話語,不願意聽到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哪裡做得不夠,哪裡做錯了這之類的話,這是人之本性。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免除不了批評,就算孩子乖巧,可是人都會有事物的時候,孩子總會有犯錯的時候,需要家長及時地指出來,以便於孩子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做法。
  • 孩子幼升小 不適應難壞家長 專家支招:要正面鼓勵
    開學一周了,「豆丁」們背上書包,正式成為小學生,記者也在不少小學校門口發現,清晨,有不少孩子哭著喊著拽著父母衣角,拒絕去學校,家長連哄帶騙拖著才進門。孩子這邊擰頭揮手,一副「可憐樣」,家長那邊依依不捨掉著淚,類似這種「開學苦情大戲」阻隔了幼升小兩個學段。
  • 孩子有進步就鼓勵他,但大多數家長會表揚,卻不知道如何鼓勵孩子
    雖然表揚和鼓勵都是對孩子的正面肯定,但是二者在運用和結果上都有很大的區別。一、 表揚能給孩子帶來什麼?由此可見,表演雖然能夠給孩子帶來深刻的正面影響,但我們不能忽視『表揚』針對的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孩子的某一項行為或者動作。因此,在採取『正面育兒』方式的時候,如果父母想要『驅動』孩子完成某項任務,需要做的不是表揚,而是更有針對性的『鼓勵』。二、 鼓勵能幫助孩子做到什麼?
  • 賞識和鼓勵教育與挫折教育對現在孩子哪個更重要?
    家長問:賞識和鼓勵教育與挫折教育對現在孩子哪個更重要?所謂的「挫折教育」簡直是坑爹的!當然是「鼓勵教育」最重要!孩子身處的環境不僅僅只有家庭,在他們的世界裡,其實有很多不順心的事兒,比如:跟朋友吵架了、丟了心愛的玩具、被老師批評......,真心不需要家長人為製造更多的挫折了。最關鍵的是,很多家長濫用了「挫折教育」,以為多批評,少表揚就能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實大錯特錯!
  • 孩子成績好能給家長長臉?成績差的孩子該怎辦?聰明家長這樣引導
    俗話說&34;,家長一直將孩子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感覺自己走出去也有面子,殊不知,這種想法非常片面,縱觀大千世界,有多少成績好的孩子又將混得非常好的呢?也是佔少部分,孩子成績好固然幫家長長臉,但是孩子成績差家長也不要覺得沒面子,為什麼呢?
  • 「女孩連續50天被鼓勵」改變巨大!放大孩子的優點,才是正面管教
    在日常生活當中,每當孩子犯了錯誤,我們會第一時間盯著孩子的錯誤和缺點,無限的將其放大,卻總是忽略掉對孩子正面的鼓勵。因為大多數父母都覺得,鼓勵孩子會使孩子變得驕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鼓勵只會讓孩子更優秀。
  • 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做過這種事兒的家長相信有很多!孩子會在這種愛和激勵中產生動力。」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希望學校做好是不現實的。」 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後來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在不同能力的父母的教導下,差異逐漸加大。 據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全憑自己的習慣和經驗來教育孩子,豈不知這些所謂的「習慣和經驗」早已過時,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指導性。
  • 面對成績差的孩子,家長請記住這些話
    勤藤教育建議:比起和別人比較,孩子成績差,父母不如多多鼓勵孩子和自己較勁,下一次比這次進步一點點,把關心和關注放在自家孩子身上,看到他的努力和成效,不是追上別人而是為了超越自己而努力!可被人盯著,誰都不可能好受,孩子會看父母的眼色學習,精力根本沒有集中在課本或是習題上,學習效果又怎麼可能好?勤藤教育建議:父母不要把自己當成監視器用,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