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遇見靈靈 作者: 張海貞
昨天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我提前一會兒來到了學校,在校門口聽到了兩位家長的對話:
「我家兒子成績真的太差了,努力了也沒用,不想管了!」
另一位家長回:
「俺家的也一樣,每次考試都倒數,我想通了,孩子不是學習那塊料,隨他去吧,考啥樣是啥樣!」
可能因為自己也是為人母的緣故,只要是關於孩子的話題我都比較關注。
其實,類似這樣的對話,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我也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明明很努力卻依然考不好,但有的孩子明明看到人家也很貪玩兒卻每一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難道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生下來就是學習那塊料嗎?
後來,我發現其實並不是。
剛給兩個孩子轉學過來的時候,兒子班級就建了一個「背書群」,老師把孩子分成了幾個小組,組長負責記錄組員的背誦情況。
在兒子的這個小組裡面我發現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小女孩兒,她叫王曉琳(化名),為什麼說她特殊呢?
因為,她幾乎每一次都是第一個打卡的,而且背得非常認真,有時候我剛剛接兒子回來,人家已經在群裡打卡了,一個月下來,我發現其他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漏打卡的情況,但是王曉琳一次都沒有落下。
開學一段時間後,有一次我問兒子,這個每一次都堅持打卡的小姑娘學習是不是很好,他說,還沒有考試,他也不知道。
我告訴兒子:「我猜她學習成績肯定很好!」
兒子追問:「你怎麼知道?」
我回:「如果不信你們考試一次就可以驗證媽媽的猜測了,因為她的學習態度很好,而且非常努力!」
事實證明,我的猜測是對的。
開學後第一個月他們舉行了一次月考,成績出來後兒子興奮地對我說:「媽媽,你說的我們班的那個女生她真的成績很好,不僅在我們班第一名,在階段五個班級裡面也是第一名!」
於是,王曉琳就成了兒子的偶像,自然而然也成了他學習的榜樣。
我讓兒子總結別人為什麼會考第一名,他脫口而出:「因為王曉琳非常努力,比其他同學都努力,而且學習認真!」
因為禮拜五學校舉辦運動會,班裡要排練舞蹈,老師調換了一下座位,兒子有幸與王曉琳同桌了一天,他回來後非常興奮地對我講了這件事,僅同桌一天兒子就發現了對方的特別之處:王曉琳寫作業效率非常高,而且她堅持每天五點半起床讀書。
其實,僅僅這一點「每天五點半起來讀書」,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那麼小的孩子,她的自控力為什麼這麼強,這背後離不開家長的引導。
有一次和往常一樣,孩子們在群裡背誦打卡,大家都完成了,我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那天放學回來,兒子對我說:
「媽媽,今天背誦的時候我們班的同學除了王曉琳都把拼音讀錯了,老師讓她站起來給全班同學讀了一遍!」
「燈不撥不亮」,孩子們都讀成了「燈不撥ba不亮」,兒子背的時候我也沒察覺出來,只有王曉琳讀對了「燈不bo撥不亮」。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王曉琳之所以成績好是因為她不僅自己努力而且她的背後還有一個優秀的媽媽。
學霸不是天生的。
剛結婚的時候,我經常聽婆婆提起表弟,說他非常聰明,當年讀初中的時候都是考到班級前三名,而且是平時都不怎麼學,作業也不寫,因此,婆婆得出結論,聰明的孩子不怎麼學習也一樣考得好。
當時和表弟不是很熟,我也沒覺得婆婆的觀點有任何不妥,直到我親耳聽到表弟自己講述當年讀書時候的故事。
表弟說當年讀書時成績確實不錯,尤其是初中時成績很拔尖,但是,這個成績絕對不是玩兒出來的,而且一開始他成績並不是很好。
剛升入初中時在階段排名都一百名靠後了,但是,初三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師,管得特別嚴,而他自己也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真的是發自內心想要學習。
那個時候上廁所都想著看書,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突飛猛進,從一百多名到前三名,只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當然其中付出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表弟不止一次對我說,對待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不能太佛系了,要適當壓迫,因為他自己深有體會。
所以,當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強人意時,請不要說「我家孩子不是學習那塊料」這句話,因為沒有哪個孩子是專門為學習而生的。
講講自己的兒子,之前,他給我的最大一個感受就是愛勞動,而且做起事來還有模有樣,因為學習成績不如姐姐,爺爺奶奶有意無意會調侃他,一直以來,兒子都覺得自己不如姐姐聰明。
在我還沒有回來陪讀的時候,兒子在電話裡對我說過這樣的話:「我除了學習其他幹什麼都行!」
其實,這句話從一個小孩子嘴裡說出來蠻逗的,我也被逗樂了,但是,同時我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兒子有點自卑。
我回來時恰逢暑假,假期裡陪他一起複習功課,我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很多知識點都不會,要麼說忘記了,要麼就是說老師沒交,於是,我開始給他惡補,但是,學習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轉學後,我對他更多的是鼓勵,就拿寫字來說,原來的字體很差很差,讓我很頭疼,怎樣都改不了,以至於我認為他的字天生就那麼差。
自從轉學後我看到了他進步,這個進步真的是肉眼可見,兒子自己也感受到了努力的甜頭,對學習更加感興趣了,來到新學校,養成了三個好習慣:
一:每天寫日記。
二:每天練字打卡。
三:每天早晨六點鐘準時起床讀書。
目前他的成績並不是拔尖那種,但是我認為上升的空間非常大。所以,一直在默默鼓勵他。
上個禮拜帶兩個孩子去表姐家玩兒,兒子喜歡上了她家的拖把,當時把表姐家的客廳拖了一遍,然後對我:
「媽媽,阿姨家的拖把實在太好用了,以後咱們房子裝修好了,你也買這種,我幫你拖地!」
表姐看到兒子拖地,又聽到兒子的話笑著說:
「這孩子怎麼這麼暖呀,真是小暖男!」
我一臉自豪地回答說:
「他喜歡幹活,以前都說過自己除了學習其他幹什麼都行!」
這時,兒子打斷了我的話:
「現在不是了,我現在學習也行,不僅學習行幹其他事情也行!」
兒子的這番話讓我蠻欣慰的,他已經在無形中找回了自信心,再也不覺得自己笨了。阿姨鼓勵他,努力了成績一定不會太差。
說完,表姐又對我講了這樣一件事,她的女兒今年讀初二,有一個周末,老師在群裡發了三篇作文範文,要求任選一篇背誦,個別同學沒有完成,其他同學都隨意選了一篇,那個基本每次考試都第一名的女孩兒把三篇全部都背誦了。
表姐感慨:學霸之所以會成為學霸是有原因的。是的,那個原因就是學霸比別的孩子付出了不止一倍的努力。
孩子成績差就認為他不是學習那塊料是家長們最大的錯誤思維,我們要告訴孩子,努力了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