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哪些做法讓孩子成績越來越差?

2020-08-28 雲朵親子教育


文/雲朵老師原創

家長提問

雲朵老師,我孩子今年二年級,9月份上三年級,最近親子關係很差,我很鬱悶,調整不過來,我連一句話都懶得跟她說,不想理她。

期末考試數學差幾分,錯失三好學生,試卷拿回來錯題都會做,就一道題不會。我氣的沒有好臉色給她看,她挺壓抑的。一瞬間我失去了陪伴她的方向。平時考試表現都很好喝,日常考試都是前三,關鍵時刻掉鏈子。

我從不打她罵她,跟她好好說,她總是叫我相信她,我現在不想相信她了,我覺得還是得棍棒伺候,我之前對她太仁慈了。

雲朵老師說

這個家長的問題直接把我氣的要命,因為她跟我很熟悉了,在我們的親子育兒社群也活躍很長時間了,各方面理念都是很不錯的。但是沒想到一遇到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一下被「打回原形」了,甚至懷疑自己以前對孩子太仁慈了,孩子還是要棍棒伺候。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的心理,說真的,我覺得孩子很無辜,平時學習成績不錯,畫畫也畫的很好,僅僅因為期末考試會的題做錯了,差幾分沒有被評上三好學生,就導致媽媽怒氣大發,都不想理她,不想跟她說話了,甚至打算以後要對她棍棒伺候。

孩子的內心是什麼感受呢?我們來設想一下:

媽媽平時說愛我都是假的啊!原來只有我學習成績好的時候才愛我啊!

媽媽發怒的樣子好可怕,我都懷疑我是她親生的嗎?

媽媽小時候難道每次考試都能考的很好,從不失利嗎?媽媽這麼在意我的成績,搞的我以後考試更緊張了,下次再考不好,她會不會不要我了?我是不是得離家出走了?

我同學某某某考的還沒我好,可是她媽媽也沒有很生氣,還鼓勵她下次努力,我好羨慕呀!考的不太好我也很難過的,那些題目我平時都會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考試就容易錯,我應該怎麼辦呢?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勁,平時學習再好也沒用呢?

如果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呢!

說了這麼多,大家知道孩子考了多少分嗎?聽媽媽的語氣好像很差的樣子,而結果是孩子告訴我她語文97,數學93!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我覺得考雙百跟考90多,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學習這條路就是個馬拉松長跑,以後的漫漫考試路還長著呢。

關於考試這回事兒,我個人的觀點是成績當然很重要,但是又沒那麼重要,因為孩子少得了幾分跟孩子大發怒火甚至影響了親子關係,完全沒有必要,甚至得不償失。

我們所有的教育行為,都要以結果為導向,你發一頓脾氣,棍棒伺候孩子,孩子難道下次就能考的好了嗎?

家長反覆強調孩子平時還不錯,一考試就掉鏈子,這樣不斷的負面強化只會形成惡性循環,孩子反而因為太在意太緊張而形成心理陰影。

每一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12年,要經歷無數次考試,有階段考,有月考,有期中期末考試,還有特別重要的中考和高考。考試的目的是通過檢測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知識的薄弱點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並且通過多次考試來鍛鍊和提高孩子應考的能力、技巧和心理素質。

鍛鍊應考的心理素質,這一點被很多隻關注結果的家長忽略,甚至他們採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對待孩子,讓孩子的考試成績與他們的期待越來越遠,不但影響了孩子的自信,也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我記得我自己上學的時候,考試從來不緊張,時不時還會超常發揮,平時不會的題目到了考試的時候一激靈就會了。

我也發現有很多的同學平時還不錯,一到考試了就方寸大亂,越重要的考試越容易失常,甚至出現失眠、到了考場上大腦一片空白,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太在意考試的結果了。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們會因為我的考的不錯而感到開心,但是對我的成績從來沒有什麼要求,也不會因為我考的不好了就對我態度改變。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階段,他們從來不擔心我不好好學習,反而經常告訴我在學校要吃好,休息好,不要太用功了,該休息就要休息,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對「我」的關心,而不僅僅是只關心我的成績。

我女兒小學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考過雙百,我也不對她做這個要求,她也經常出現明明會的題目錯的情況,我每次都是說,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錯誤,以後你上初中了就不會犯了。

有時候考了班裡第一,我會說你確實是很厲害的,有這個實力。有時候考的不好,我會說你也得給別人考第一的機會,不然每次都是你也挺沒意思的。

即使她現在上初一了,會做的題目做錯的情況也依然難以避免,疫情期間上網課效率不高,開學後成績從年級前三落到了班級第六,我也裝作不知道,我並不想因為這樣的事跟孩子過意不去,我堅定的相信她自己會調整。

開學後自己主動告訴我,成績在一點點回升,現在基本達到了以前的水平了。

最後再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我女兒小學時期的好朋友,小學時成績都是在班級20名左右,到了初中開始發力,現在是班級前十名,這孩子還說自己下一步目標是班級前五。

如果她的父母在她小學時每次考不好就棍棒伺候,我很難想像她現在是什麼樣子。

第二個例子,還是我女兒小學時期的好朋友,小學期間每次都是班級前三名,到了初中之後因為數學跟不上,已經開始落入班級10名之後了。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們看待孩子的成績,不要只關注當下,更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始終以動態的眼光看待孩子,永遠對孩子充滿信心。因為少考了幾分就搞的親子關係緊張,還說再也不相信孩子了真的沒有必要。

我個人認為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不厭學並且可以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就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中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思維和方法,到了高中階段拼的是刻苦和努力。如果把順序搞反了,可能效果會事倍功半,家長和孩子也都會很痛苦。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越來越差怎麼辦?家長巧用「馬太效應」,差生也能變優生
    但是跟小明一直同班的小強的成績卻總是不盡人意,上小學時的小強成績就比別人落後不少,上了初中的小強成績更差了,常常是倒數幾名,老師也跟小強私下交流過很多次,父母也經常給小強做思想工作,報了很多輔導班,但是小強的成績依舊沒有起色,這讓小強的父母很是焦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情況呢?這就涉及到了「馬太效應」,這種效應又是具體如何體現的呢?
  • 孩子學習成績差,看看人家這外國家長怎麼做的!
    孩子學習成績差,看看人家這外國家長怎麼做的!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知識的傳播速度比十年前要快很多,教育也在進步,現在的學生們從小就處於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家長也是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操心孩子的學習,始終擔心著自己的孩子被同齡人甩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學習成績差當然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了。一定有很多家長都有這個困擾,我的孩子就比別的孩子差嗎?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出路在哪裡?
  • 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年級越來越差,低年級家長如何培養孩子?
    很多家長跟我訴苦,說自己孩子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但三年級以後,越來越差,怎麼辦?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學生,反而越來越差,而之前成績一般的孩子,反而扶搖直上。只能過多壓迫孩子,經常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第二點、很多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好,有這三個情況:第一種情況,「吃老本」,成績來自幼小銜接時期的學習。在幼小銜接時期,家長帶著孩子,把低年級的知識基本掌握,也就是超前學習。孩子超前學習帶來的成績好,其實是一種錯覺。
  • 陪孩子寫作業有正確方式,家長若做錯了,娃的成績越來越差
    有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坐在孩子身邊,緊緊地盯著孩子,看見孩子寫作業不專心就忍不住怒吼;有的家長給孩子講題,孩子腦袋像漿糊一樣,講一遍又講一遍就是不懂,就忍不住氣急敗壞;還有的家長,看見孩子寫作業太慢直接代寫等等。如果家長使用這些錯誤的陪孩子寫作業的方法,自然是要各種抓狂了。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找到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自己和孩子都能愉快地對待作業?
  • 家長有這四種行為,會讓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別再做了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學習都十分重視,如果成績變差了,父母就會十分擔心,害怕孩子將來考不上好的大學,影響未來。因此,許多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督促孩子的學習,但是,這其中有一些行為會間接導致孩子學習成績變差,卻不自知。
  • 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之間差了一個優秀的家長
    ,之間差了一個優秀的家長……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就如同我前面寫過的文章,不學習有千萬個理由,但是作為家長總有一個理由讓孩子要學習。 1、自我放棄的家長 孩子成績不好,一方面是自己懶惰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家長造成的。我接觸過一些學習速度特別慢的孩子,慢到什麼程度? 三個小時只能背誦一首古詩。
  • 家長對孩子有偏見?不想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就要懂得改正
    這一天他的偏見感又逐漸增強了,於是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立刻把孩子叫到了自己的屋子裡,然後對孩子狠狠的呵斥道:「你的學習成績太差了,你能不能給我好好的學習,下次爭取給我考一個第1名回來?」這些家長也認為,只有自己對孩子有偏見,孩子才能更有動力地去努力。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雖說有效,可也存在著許多的影響,使孩子無法面對失敗,更會使孩子變得沒有動力,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
  • 面對成績差的孩子,家長請記住這些話
    孩子成績差,父母心裡著急很正常,問題在於,幫助孩子的方式。一、大吼大叫型有的家長面對自家成績差的孩子總是急得跳腳成績差的孩子對這類話題更加敏感,因為覺得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很大可能會選擇逃避,被負面情緒包裹。
  • 孩子成績好能給家長長臉?成績差的孩子該怎辦?聰明家長這樣引導
    俗話說&34;,家長一直將孩子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感覺自己走出去也有面子,殊不知,這種想法非常片面,縱觀大千世界,有多少成績好的孩子又將混得非常好的呢?也是佔少部分,孩子成績好固然幫家長長臉,但是孩子成績差家長也不要覺得沒面子,為什麼呢?
  • 很多孩子越補課成績越差,在家長焦慮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是對于越補越差的孩子,則成為今天我們探討的重點,因為家長花了大把錢,孩子花了大把時間,最後卻是換來更糟糕的成績,必須要深入分析和總結,絕不能就這樣稀裡糊塗繼續補下去。一、孩子成績越補越差,源於孩子被迫上補課班,本身並沒有學習興趣。
  • 家長該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嗎?
    嘴上說著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只會認為在父母心裡成績永遠比自己重要。這種「只見分數,不見孩子」的做法,會讓孩子從小就在心裡建立起錯誤的信念,比如「只有考好了,爸爸媽媽才會喜歡我」「學習成績好,才是好孩子」,等等。所以,一旦考不好,甚至只是感覺自己可能考不好,孩子都會很害怕——害怕來自家長的冷漠、責罵,也害怕來自老師的批評。
  • 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多數是這8個原因導致,父母莫大意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要不要家長天天盯著學習,如果家長天天都盯著孩子學習,天天都盯著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會不會越來越差?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發現過這麼一個現象,有的家長並沒有怎麼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成績反而特別優秀。而有的家長看似很關心孩子的成績,時時都督促孩子學習,而孩子的成績倒是越學越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暑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卻讓孩子的成績更差了,老師:家長的差距
    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補習班以後,也很認真地學習,成績卻一點都沒提高,反而變得更差了呢?不管是在補習班還是在學校,學生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家長的教育差距。這裡說的教育差距是教育方法和理念,我們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焦慮不堪,學生自己也會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家長的差距都在哪些方面來體現呢?通過我的教育實踐,其實都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
  • 孩子讀初二,成績越來越差,情緒也很糟糕,稱不如死了,該咋辦?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給這位家長一些建議供參考。孩子小學成績不錯,會建立起一種對學業的心理優越感,家長必須要清楚這個前提。1、小學階段成績不錯的孩子,會在心理上產生假象。恰是因為小學六年裡,孩子成績一直比較穩定,才會讓孩子認為學習對他來說沒有挑戰性。但是這裡恰恰也埋下了伏筆,即孩子在學業上沒有挫折感,家長也忽視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果家長稍懂點小升初後的學習問題,及時給孩子解困,問題就不至於拖到初二。
  • 中學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很遺憾,這3個教育原因往往是罪魁禍首
    學校期末考試結束,就有這樣一名家長來找我說——她的孩子進入初中之後的成績越來越差,問題越來越多;補課也補了,家教也請了,教導的話也說了不少,但孩子的成績卻依然是「一塌糊塗」……因此,她請問有沒有什麼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到孩子。
  •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把握住學習的三個環節,孩子的成績就不會差
    每到開學的時候,又是家長開始為自己孩子的學習操心的時候。也是孩子開始接觸新的學習內容新的學習任務的時候。每一個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接下來學習中能夠越學習成績越好,並為這個目標謀劃著。在開學初期如果能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在開學初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在學習上就已經成功的一半。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該怎麼辦?
    可是學習成績一差糊塗,尤其是數學簡直慘不忍睹,自己都不敢看。在各種課前課後餓補之後,成績不僅沒有提升,反而孩子越來越叛逆,成績也越來越差。回到家也不說話,整個人變得越來越沉悶,也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都快把家裡大人急死了。問我到底該怎麼辦,怎麼樣和孩子去溝通?看得出來她異常的焦慮。我們許多家長發現自己孩子,從在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新知識新內容的難度越來越高。
  • 解釋:家長知道孩子成績差很差時,應該如何來對待孩子?
    其最終結果在孩子因為成績差本來就覺得很慚愧的情況下,又讓母親責罵甚至毆打,一時對母親產生了怨恨之心,也讓母親在他心中的位子一下子被拉低了下來。雖然這位母親的做法讓孩子對她產生了懼怕,但也對維繫他們關係的母子之情被徹底摧毀。
  • 考試成績差家長評語寫什麼
    如果孩子的考試成績很差?那家長要怎麼寫評語呢?
  • 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很可能和這三件事有關,而你每天都還在做
    於是,就有一位媽媽和小七吐槽:「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不出意料,我家孩子又考得一塌糊塗。他現在是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我已經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了……」孩子的學習就像是一個滑坡,只要開始了下滑,似乎就會不斷下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因為孩子笨嗎?因為孩子不好好努力?因為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