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面洽會在世貿商城舉行,這是今年以來全市最大規模的線下招聘活動。順豐速運集團(上海)速運有限公司的攤位不時有求職者前來諮詢,儘管此次招聘的「儲備幹部」崗位需要進行3至6個月的基層收派員鍛鍊,仍不乏應聘者。應聘這一崗位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小唐表示:「相比國企,我更希望去民企,因為我希望找一份『有壓力』的工作,可以讓自己快速成長。」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眼中,快遞員的工作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金量,屬於低學歷者的中國。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碩士畢業生應聘快遞員,就是一種大材小用,是人才浪費、高等教育資源的浪費。特別是受到傳統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想觀念的影響,快遞員是體力勞動者,不夠體面,大學生、研究生當快遞員,儼然是「讀書無用」。
但其實不然。大學畢業生、名校研究生選擇應聘快遞員,折射當下大學生、研究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是一種務實、腳踏實地的選擇,凸顯了社會進步,值得讚賞,不必大驚小怪。
從講大道理角度說,在「大學生最難就業季」,研究生應聘快遞員,先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屬於典型的先就業再擇業,這是非常務實的選擇,總比一直尋找自己理想的職業而處於啃老狀態要強太多。而且,職業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應當尊重每個人的職業選擇,不能以自己的職業觀去要求別人。
實際上,即便是從微觀的職業選擇角度講,大學生、研究生選擇快遞行業,把快遞員等快遞行業工作當成一輩子的職業,也不失為一種務實、長遠的選擇。在今天,從事快遞行業已經成為一種有前途、有發展的事業和工作,並不比其他看上去體面、光鮮亮麗的職業差。
眾所周知,在眼下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快遞行業都屬於朝陽行業,業務量、營業收入處於高速增長狀態。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 1 月至 6 月,快遞業務量完成 338.8 億件,增長 22.05%,超過 2016 年全年的 312.8 億件,絲毫不受疫情影響,成為疫情年份中極少數仍然在增長的行業,且依舊是快速增長。
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增長,已經過了快遞員單純比拼體力的時代,進入比拼技術、智力的時代,快遞行業對高學歷、高素質從業人員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從事快遞員等快遞行業工作照樣能成為社會人才。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顯示,快遞員已經連續多期屬於最緊缺職業。就在前不久,快遞員李慶恆獲評杭州市高層次人才,享受直接落戶杭州、100萬元購房補貼等政策待遇。而且,相比較而言,大學生、研究生從事快遞行業,職場升遷的空間和前景很廣闊,往往能晉升為管理人員,不會一直當快遞員收派快遞件。
總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學生、研究生當快遞員,照樣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體現人生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對大學生、研究生應聘快遞員應多些理解和肯定,少些否定和冷嘲熱諷。當人們對名校研究生應聘快遞員不再大驚小怪時,表明社會觀念真正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