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和能力促教師專業發展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強教必先強師,教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和素養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學重點招標課題,也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近5年設置的唯一教師教育方面的招標課題。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作為教師素質的內核,可以統帥、引領其他教師素養和能力的發展。建構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結構體系,有助於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明晰與聚焦,有利於提升教師隊伍建設的效率。

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是指教師在接受和參與教師教育、從事教育教學以及投身教研等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教師職業要求和自身專業發展所必需的專業修養、品性和能力。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教師的系列講話精神,通過對政策文件、教師專業標準和學術論文進行文本分析,並徵求專家意見,建構了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結構要素表(見表1)。

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雙螺旋模型

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間多向耦合,縱橫交織,有機交融,構成「一軸雙鏈八要素」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推動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四大核心素養和四大核心能力類似於DNA的糖—磷酸和鹼基,教師教育、日常教學和教研活動等類似DNA的酯鍵,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則通過這些酯鍵交替連接而成,互聯互通,實現教師核心素養與能力的雙重螺旋、多向耦合,圍繞「立德樹人」這個共同軸心旋轉,構建了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即「一軸雙鏈八要素」雙螺旋結構模型(見圖1)。

「一軸」指「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並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發展的水平,發展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

「雙鏈」分別指「教師核心素養鏈」和「教師核心能力鏈」。教師核心素養是蘊含在教師身心深處的品質和修養,具有內蘊的價值特性,偏向質量範疇,可用優劣評價。教師核心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具有顯著的外顯特徵,偏向數量範疇,可用高低刻畫。教師核心素養的內蘊價值特性與教師核心能力的外顯特徵,一內一外,構成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兩條主鏈條。

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內聚耦合關係

內聚耦合是指兩種或多種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互相作用的良性互動狀態。在教師核心素養和教師核心能力雙螺旋模型中,這種內聚耦合關係主要表現為教師核心素養和教師核心能力通過教師教育、日常教學和教研活動等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這種關係具體又分為三類:

一是教師核心素養的內聚耦合。教師核心素養圍繞「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確保教師的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不斷提高,保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政治素養、道德素養、文化素養、教育精神四位一體,構成教師核心素養結構體系。四個教師核心素養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又有所不同。政治素養表徵教師專業發展的政治向度,是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政治品性和政治方向所在;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承載教師專業發展的「德」與「才」,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本體所在;教育精神推動教師不斷超越現有水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所在。

二是教師核心能力的內聚耦合。教師核心能力側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不斷提高,直接影響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數量和質量。教育教學能力、教研和創新能力、學習和反思能力、溝通和合作能力四位一體,構成教師核心能力結構體系。教師核心能力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又有所不同。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能力所在;教研和創新能力推動教師不斷超越現有水平,追求卓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再生力所在;學習和反思能力的發展主要包括自我認知、反思以及持續學習能力的相應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元能力所在;溝通和合作能力的發展主要指向教師溝通交流能力與協同合作能力的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社會能力所在。

三是教師核心素養和核心能力間的內聚耦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更需要教師的核心素養、核心能力發揮作用。「雙鏈」似「麻花狀」繞「立德樹人」這個共同軸心盤旋,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標準。教師核心素養對於核心能力具有奠定基礎和引領發展的作用,影響著核心能力的成色和速度,而教師核心能力也會反作用於教師核心素養,促進教師核心素養的發展質量和速度。

雙螺旋模型的運行

八個要素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軸心,藉助教師教育、日常教學和教研活動三大過程實現多向耦合,共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在教師教育階段的「準教師」,核心素養不斷積聚,核心能力不斷練就,核心素養和能力處在生成階段。通過師範專業和教育碩士專業等學習活動,幫助「準教師」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意識,堅定政治信仰,認知教師職業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意義,逐漸積澱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專業素養和信息素養,並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堅定教育信念,促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會與人溝通和合作,通過學習和反思,認知教研和創新的意義。

進入日常教育教學階段,教師的政治素養在知行合一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得以不斷充盈,政治素養的方向作用得以彰顯,教育精神不斷發揮動力作用,道德素養和文化素養不斷發揮保障作用。核心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嫻熟,特別是教育教學能力、溝通和合作能力、教研和創新能力會因日常教學的開展得到新的提高,在學習和反思的過程中會幫助教師領略專家學者和榜樣教師的風採,不斷深化教師核心素養。

通過職後培訓活動,教育精神的動力得以充電,學習和反思、教研和創新核心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對於核心素養和核心能力的意義認知會得到進一步升華,升華的認識會促進教師核心素養和核心能力得以進一步完善與發展。通過參與教研活動,教師之間的經驗相互融通,進一步促使核心能力的提升,同時蘊含在榜樣教師身上的核心素養也會對其他教師起到示範作用,激勵教師不斷升華自身的品質。

「一軸雙鏈八要素」的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雙螺旋結構模型,將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的八要素有機多向耦合,在教師教育、教育教學和教研活動等過程中交互作用、協同發展,共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回應新時代教師教育發展的新使命。

(作者王光明、吳立寶系天津師範大學教授,黃蔚系中國教育報副編審。此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25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緊抓核心素養讓教師發展有奔頭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獲得了高速發展,這也給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專業成長是落實保教質量的根本,幼兒園應始終將教師的發展放在首位,我們探索建立的提煉核心素養、分層分類培養教師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在我集團下屬3所公辦園中顯現出了制度優勢。
  • 蘭州市聚焦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課堂勝任能力
    在隴原名師、省級農村青年骨幹教師、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各類評審中,考察課堂教學能力是最重要的環節,在今年的名師年度專項考核答辯環節,要求名師重點陳述師德素養和課堂實踐。上半年,近10000名教師參與了各類評審的課堂展示活動,這是一個以課堂教學為核心評價教師的顯著轉變。  「名師講堂」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 語言學素養是外語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
    語言學素養是外語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 2018年08月02日 0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宋月霜 字號 所屬學科:教育學關鍵詞:語言學素養;外語教師
  • 探索教師核心素養的價值和實踐路徑
    作者: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張超;哈爾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辛寶忠  培養和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需要明確核心素養對於教師發展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核心素養的重點在於「立德」與「樹人」,這些都應當建立在教師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質之上。
  • 提升高職生的核心素養關鍵能力
    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大軍的客觀需求,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要主動迎接新挑戰,勇於擔當培育產業鏈中高端人才的歷史使命,以提升學生關鍵能力、發展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在培養新時代技術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中,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作為徐匯教育的盛事、徐匯教育人的學術嘉年華,徐匯區教育系統學術節已成為破解區域教育發展難題的「窗口期」,成為提升課程建設水平的「蓄水池」,成為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學術水平的「大引擎」。  今秋舉辦的徐匯區教育系統第十屆學術節,欣逢徐匯區推進「高品質優化基於核心素養的區域課改實踐體系」的滿歲,有著特殊的意義、價值與尋味。
  • 教師的五大核心素養
    教師的核心素養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述,而內涵都指向突破自我、互動生長、啟智益智、完善自我。而獲得核心素養的路徑是學習和踐行,做到知行合一、自主生長。自去年9月「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以來,教師的核心素養也成為關注點。我認為其核心素養有五個:愛、諧、能、學、強。「愛」指向教師的精神世界。教師是「愛」的代言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了愛才會有溫暖的成長環境,愛包括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對全體學生的關愛、對教育同仁的友愛。
  •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四個方面
    教師強則教育強。但現實中許多教師自覺成長意識不強、專業素養與教育未來發展不匹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亟待加強教師發展體系,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與能力。
  • 教師核心素養之我見
    教師核心素養是教師必須擁有的教育品格和關鍵能力。那麼,教師的核心素養應該有哪些呢?首先是師德素養。教師要心中有愛:一是愛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只有愛教育事業,才有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才有幹好教育事業的信心。
  • 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新路徑
    教師核心素養,是指教師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要求,滿足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的重要品格與關鍵能力。在新時代背景下,我認為教師核心素養至少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學識豐富、科學育人、精業勤研、進取創新、自我反思和溝通合作等方面。
  • 幼兒園教師的十項核心素養(上)
    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是幼兒園教師能以專業者的身份,自主,成功地應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能力以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素養的集合,是培養兒童核心素養的關鍵和前提.在教師教育從教走向學,從學科走向融合,從專業走向人文,從知識走向能力的發展轉向中,教育實踐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為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實踐支撐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吸引我的原因在於一位專家把「作序」這樣一項事務性的工作變成了閱讀學習的機遇,一群平凡的一線教師把「核心素養」這個新鮮的話題作為專業成長之路上的重要契機,並通過持續的學習逐漸從「見習者」成為「引領者」。能夠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並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教師,才能把每一個知識的講授轉變成能力的培養,再把每一份能力的培養轉變為素養的孕育。
  • 核心素養「四氣」是音樂教師發展之要
    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核心素養是人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實現中國夢,教育任重道遠,教師使命在肩,教師核心素養決定教育質量,事關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要著力在核心素養「四氣」上下功夫見實效。一是人文素質之「底氣」。當今時代,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各種思潮交互湧動,各種價值觀不斷碰撞,各種意識形態相互交鋒。
  • 多措並舉促教師素養螺旋式提升
    一是校級星級達標,全體教師參與活動,通過講課、評課進行定級,最終推薦特色教師;二是全市層面的特色課堂展示,融展示、點評、交流為一體。通過活動實現農村區域內優質師資的共享,促進校際間均衡發展。骨幹教師的特色展示。能實踐、善研究、懂創新的骨幹教師是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組織各學段分學科進行骨幹教師展示課,實現以展促研、以賽促教。
  • 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
    在我看來,教師核心素養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教師應有執著的教育情懷。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職業有別於其他任何職業,其教育對象是具有個性特點的活生生的人。
  • 核心能力,核心素養,語言能力
    談到核心素養,我們還應從外語教育自身的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過程和規律中去尋找,脫離了國內外外語教育本身的社會文化發展歷程,僅僅通過拍腦門是得不出答案的,即便獲得答案也是不科學的,也是違背外語教育發展規律的。怎麼規定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有多少,一元、兩元、或是多元,這些問題需要在外語教育本身發展的歷程中去探索、分析、綜合、歸納和發現。
  • 教師專業化:培養核心素養的起點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教育如何改變人生?教師的專業化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什麼影響?日前,中國教育學會第28次學術年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核心素養與適合的教育」主題展開了探討。
  • 情境教育:核心素養的發展範式
    以上五個方面的情境因子,實際上是李吉林所體現出來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早已存活於李吉林的教育教學之中。李吉林的發展告訴我們,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培育與發展自己的核心素養,必須在教育情境中,將執愛、追求、專業、審美、研究等整合起來,成為一種綜合形態。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
    本書邀請三十位知名教育學者、特級教師、多學科教研員,從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價值、核心素養的落地表達等方面進行梳理,以期提供相對明晰的思路,對於全方位理解和把握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書大略按四部分結構。
  •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召開「聚焦課堂教學求本真 落實核心素養促發展...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文件精神,著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12月11日下午,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組織開展的「聚焦課堂教學求本真 落實核心素養促發展」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活動在學校報告廳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