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我們日常烹飪中常見的一種調味食材,南北風味的菜餚都離不開它。不過,大蒜除了調味,其實它還有很多好處,能夠有益於身體健康,因此也被譽為「天然抗生素」。
而除了用作調味食材,大蒜怎樣吃才能有效發揮其功效呢?愛吃蒜的朋友便要往下看了,了解更多關於吃蒜的事情。
1.生吃的殺菌效果好
大蒜有殺菌之效,而我們把大蒜當作調味食材的時候,往往會在做菜的過程中將其煮熟,而在加熱的過程中,大蒜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成分含量會逐漸下降,溫度越高則下降越快,這樣一來,大蒜就沒法有效發揮殺菌作用。不過,若是直接生吃,殺菌效果要比熟吃高9倍左右。
2.紫皮蒜更優秀
根據大蒜的外皮顏色,可以分為白皮蒜、黑皮蒜、紫皮蒜等。其中,紫皮蒜的口感更辛辣,但其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也更高,抑菌效果更明顯著。
3.獨頭蒜很獨特
事實上,獨頭蒜是營養不足導致的產物,它其實就是發育不良、不能產生多瓣的大蒜鱗莖。獨頭蒜的辛辣味比較獨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4.發芽蒜有功效
如果,買回來的大蒜放得太久,就會開始發芽。不過,這些發了芽的大蒜也是可以吃的,並沒有產生任何有害物質,而且,經常吃點發芽的大蒜有助於保護心腦血管,並能夠降低膽固醇和血壓水平,還具有抗氧化作用。
5.搗碎了吃
一般來說,食用大蒜最好將其搗碎。因為搗碎之後,裡面含有的蒜氨酸、蒜酶等有效物質,可以互相接觸,從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另外,搗碎後的大蒜放置在空氣中,靜待15分鐘後再吃,這樣大蒜裡面的細胞破裂後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功效。
6.吃蒜不留異味
有些人不喜歡吃完蒜後嘴裡的那股蒜味,其實,想要清除這股氣味,在吃完大蒜後,可以嘗試口嚼茶葉,因為茶葉中的多酚能夠分解大蒜中的辣素「硫化丙烯」,有助於減輕蒜味。而生花生和核桃仁、杏仁等堅果,可以讓蒜中的辣素「硫化丙烯」與蛋白質結合,從而起到去處蒜味的作用。另外,牛奶中富含蛋白質,所以吃完大蒜後也可以喝一杯牛奶,幫助去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夠發現大蒜的身影,而知道了大蒜對人體健康的好處以及一些正確吃法後,想要食用大蒜的朋友還要注意的一點的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大蒜的,比如氣血虛弱、腸胃不好的人群便要當心了,不要貪圖大蒜的功效,而胡亂吃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