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地理小區域——東南丘陵
材料一: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區以及北方土石山區。材料二:南方低山丘陵區某地生態農業模式圖。(1)分析黃土高原為什麼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2)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損失比黃土高原大,試分析其原因。
-
高中地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介紹荒漠化的防治
具體如下表所示: 荒漠、荒漠化與沙漠化的區別 (1)荒漠與荒漠化 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較少、蒸發強烈、植被貧乏以及物理風化強烈、風力作用強勁地區的一種自然景觀類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之間,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地域差異?
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而且國土面積十分巨大,我國的經度和緯度跨度很大,所以我國存在著非常明顯的「東西差異」和「南北差異」。生活在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彼此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地域差異,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異,比如在古代交通運輸方式方面,北方地區以陸地運輸為主,南方地區以水路運輸為主。
-
明明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四川」屬於北方地區?
從三大自然區的角度來看,四川省的川西地區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寒區,而川東地區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由於川西地區人口較少,我們一般熟悉的四川主要是指四川的東部地區。如果以秦嶺淮河為界把我國東部季風區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來看,四川省的川東地區毫無疑問位於我國的「南方地區」,也就是說四川省基本上沒有位於我國北方地區的區域。
-
位於我國南方地區的「南嶺」,是我國哪兩條河流的分水嶺?
南嶺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之間,地理位置相對偏南,從緯度來看南嶺大概位於北緯24°至26.5°之間,屬於亞熱帶地區。南嶺西起廣西桂林市,東到江西贛州市,總體呈東西走向,綿延超過1400千米,大概從東經110°至東經116°。
-
為什麼我國西北地區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山麓衝積扇地區?
但是在古代,特別是鄉村聚落的發展,經常會受到地形、土壤、水源、河流等因素的影響。替換高清大圖在不同的區域,聚落的區位選擇也不盡相同,比如在我國的長江中下遊地區,聚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衝積平原上;在我國的黃土高原,聚落多分布在相對平坦的黃土塬上;在我國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區,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帶
-
北緯30°緯線穿過的地區中有很多地區都是沙漠,為什麼我國不是?
從水分的角度來看,地球陸地自然帶主要可以分為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一般來說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溼潤、半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的半溼潤、半乾旱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
-
我國南方地區有沒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其中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總面積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45%,這一地區是我國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區域,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三種氣候類型。
-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你認可嗎?
從地形來看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要地形單元包括東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等。我國東部季風區內部在自然地理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南北差異,在自然地理上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綠洲通常是指在大尺度的荒漠自然帶背景基礎上,出現以小尺度範圍,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物群落為基礎,構成能夠相對穩定維持的、而且具有明顯小氣候效應的異質生態景觀。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地體現。
-
我國三大丘陵面積各有多大?分布在哪些省份?經濟狀況怎麼樣
在這五大地形地貌中,丘陵所佔的面積最少,只有10%左右,我國所有丘陵面積總和大約在100萬平方公裡,其中三大丘陵的面積大約佔了一半,都分布在東部地區。東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面積大約在38萬平方公裡,是指分布在我國東南一帶的丘陵,即北到長江,南到兩廣,東至東海和南海,西至雲貴高原的雪峰山,這一大片丘陵的總稱,我國東南這一帶是丘陵分布最密集最廣的,還可以在細分為兩廣丘陵、閩浙丘陵、江南丘陵和江淮丘陵,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和安徽這九個省份。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我國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面積很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地勢方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
-
我國「江南地區」河湖眾多水域面積大,為什麼夏季卻並不涼爽?
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的,因此我國的降水在地理空間上呈現「由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遞減」的特徵。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屬於溼潤區;而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至800毫米之間,屬於半溼潤區。而我國的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屬於半乾旱和乾旱地區。
-
為什麼我國「南方地區」的年降水量比「北方地區」多?
一個地區的氣候由各種氣候要素來組成,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要素。氣候中的降水特徵包括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的地區為「溼潤區」,年降水量介於400至800毫米之間的地區為「半溼潤區」,年降水量介於200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為「半乾旱區」,而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為「乾旱區」。
-
問答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綠洲通常是指在大尺度的荒漠自然帶背景基礎上,出現以小尺度範圍,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物群落為基礎,構成能夠相對穩定維持的、而且具有明顯小氣候效應的異質生態景觀。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的體現。
-
南方丘陵多,小型微耕機成為標配,離不開這四個好處!
在農村大多數的勞動力都是靠人力來工作的,南北方的地形差別很大,北方平原地帶,很多農業都能夠實現機械化,減輕勞動力跟勞動成本,而我們南方都是丘陵地帶比較多,土的高高低低,沒有大規模的平整土地,所以在南方的農村,大多數勞作都是靠人力。
-
為什麼內陸地區的人們常嚮往大海,而沿海地區的人們卻嚮往沙漠?
我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也就是說不同的地區由於存在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異,使得整個自然地理環境和風光也就不相同,從旅遊地理的角度來說,就是自然旅遊資源各不不同,當然,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也會孕育出不同的人文地理環境,也就是不同的文化和習俗等,從而也會使得地區間人文旅遊資源各不不同。
-
生活在南方地區的「南方人」,到北方地區去生活有哪些不習慣呢?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有著960萬平方千米以上的陸地國土面積,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位。由於我國國土面積巨大,地區間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從自然地理角度,我國可以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這三大自然區。
-
如果從氣候角度來看,你是更喜歡在北方地區還是在南方地區生活?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區域劃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北為北方地區,主要包括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東北平原等地區;以南為南方地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