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學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2020-12-20 山東中公教育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學資料:三種常見貧血的鑑別

貧血是指患者外周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血細胞比容均低於參考值下限時出現的一系列病症。根據貧血的形態學特點、發病原因等又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型,不同類型貧血直接的鑑別是檢驗專業事業單位考試的重難點,也是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山東中公教育總結了考試中常見的三種類型貧血的實驗室檢查特點,以幫助大家複習備考。

常見的三類貧血分別是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IDA)是因體內用來合成血紅蛋白的貯存鐵耗盡而缺乏,又不能得到及時補充,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形成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即缺鐵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MgA)是由於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礙所引起的一種貧血,主要系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所致,亦可因遺傳性或其他獲得性DNA合成障礙引起。

再生障礙性貧血(AA)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以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症候群。

現將三種貧血的實驗室檢查特點總結如下:

常見貧血

缺鐵性貧血(IDA)

巨幼細胞性貧血(MA)

再生障礙性貧血(AA

臨床表現

反甲、口角炎、異食癖

嘔吐、腹瀉、牛肉舌

出血、感染

血象

小細胞低色素性

大細胞性

正細胞正色素性

MCV、MCH

MCHC

↓、↓、↓

↑、↑、正常

均正常

骨髓象

增生明顯活躍,中、晚幼紅為主,「老核幼漿」,粒細胞系相對減少

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值降低或倒置,以早、中幼紅為主。三系巨幼樣變,「幼核老漿」,中性粒核右移,可見卡波環、豪焦小體,粒系早期有重要診斷意義

骨髓增生極度低下,三系均減低,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細胞為主

其他檢查

鐵染色↓

鐵染色↑

PAS染色陰性

鐵染色↑

骨髓活檢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offsdcs05)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