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為理想而行·我這二十年

2020-08-10 俠之師者

小時候,父親經常跟我說,教師和醫生是歷朝歷代最可靠的職業,不會出現失業的情況。出生於窮鄉僻壤的我,小時候的理想自然就是將來能有一個鐵飯碗。於是,我在中學時代便有意識地做兩件事情:一是練好硬筆字,將來當老師,二是替人把脈,以後做醫生。但我從小懼怕打針,高考時便填了清一色的師範類專業。


轉眼間,我當老師已整整二十一個年頭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回憶起來清晰如昨日。我工作的第一個單位是一所大型國有煤礦的子弟學校。礦山純樸的民風與熱情的同事接納了我這個外鄉人。或許是由於家庭貧困長期處於飢餓邊緣,我有個特點:能吃。我的吃在單位是出了名的,每餐的飯量在六兩米以上,有一次,我與一同事比吃,竟吃了十碗,保守估計應該在一斤半米以上,同事心悅誠服地把「肚量第一」的美譽讓給了我。由於能吃,再加之又是新老師,我幹的工作自然也就多了,既教歷史,又教政治,每周20節課,還當班主任、教研組長等。平日我努力工作,周末便去同事家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鼓足幹勁加油幹,放開肚皮吃飽飯,似乎是我那時理想的工作狀態。這是我一生最難忘、最值得銘記的美好時光。我那些可親可敬的同事們,你們現在可好?


在子弟學校工作的三年多裡,我以青春的朝氣、滿腔的熱忱放飛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把講臺當成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時而為學生背誦毛主席詩詞、時而為學生講述武俠傳奇、時而來一段即興演講、時而展示一下漂亮的板書。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別人,也忘記了講臺下那些鮮活的個體。那時的我不懂教育,因而看不到教育真正的方向。


1999年12月,我通過全省公開招聘進入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真正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教育心靈之旅。對於我這個初出茅廬的鄉裡人來說,進入一中,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校園環境、輝煌的辦學成就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為自己是一名一中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一所好學校,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與工作環境。這是我理想中好學校的基本模樣。這兩點,一中是完全具備的。每當我行走在如詩如畫的校園,佇立於毛澤東的《商鞅徙木立信論》前,眺望著校園東西合壁的建築,感受著獨特的石頭文化、聆聽著半畝方塘的蛙聲、找尋著植物園裡花開花落的足跡、觀賞著滴翠廊的綠色與書法時,心中總會對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充滿著敬畏與景仰之情。我日漸明白,原來,一中校園,就是一本很好的辦學育人教科書。在一中工作期間,我深切感受到領導、同事對我的關懷。我永遠也忘不了,2005年10月母親過世時,學校領導、同事驅車幾百裡趕往我家弔唁的情景。還有,一中有著相對寬鬆的管理,在這裡,教案的書寫可以多樣,作業的布置可以多元;在這裡,你不必為迎接過多的檢查而費心;在這裡,你可以外出講座交流……。


有了好的環境,學校自然就會「名師雲集,人才輩出」。在一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李長賢、彭大斌、高陽平三位老師。我敬佩李老師,主要不在於他的專業素養及對我的引薦之恩,我敬佩的是,這位年過花甲的長者仍然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每天忙碌於聽課、評課、上課等學校事務之中。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崗敬業精神!彭大斌老師是物理老師,2001年我與他同在高三。彭老師待人和藹可親,學生有疑惑來找他,他總能讓學生帶著微笑而去,這種教育讓人如沐春風,他是點化和潤澤生命的藝人。高陽平副校長有著很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再加之其出色的口才,每次聽他講話,我都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較高的理論修養+愛崗敬業+精湛的教育藝術,是我理想中教師的形象。


我以一顆敬畏之心、赤誠之心在一中工作、生活了15年。這是我教育生涯,也可以說是我人生最寶貴的15年。2014年6月18日,我領著女兒重新參觀了一遍校園後告訴她,長大了進一中,女兒愣愣地問為什麼,我說這裡是爸爸成長的地方,也是你留下童年記憶的地方。我是噙著淚花離開長沙市一中的。


很多人不禁要問我,你那麼愛一中、那麼愛學生、那麼愛講臺,為什麼要走?我說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去做做教師培訓吧。因為,只有湧現出更多的好老師,教育的明天才會更美好。


2014年9月,我通過公開招考進入長沙教育學院,做起了教師培訓工作。教育學院有以肖萬祥院長為代表的擁有豐富教育教學理論的專家,他們既是仰望星空的使者,也是腳踏實地的行家。教育學院是一個懂教育的地方。我得以在此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學科看學科,大大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從而實現了對教育理解的蛻變。從內心深處弄懂什麼是良好的教育、什麼是良好的教師這兩個問題是教育學院帶給我的啟示。


最近十多年,我應邀在很多地方作過有關教育及教師專業發展的講座。在談到什麼是良好的教育時,我每次都要轉述並發揮一下肖川教授的觀點。也許,我們很難給良好的教育作一個周全的描述,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他(她)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如果從來沒有一個令他(她)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嘆……那麼,他(她)就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是啊,良好的教育一定是致力於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的。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回想自己這麼多年的教育經歷,我做到了嗎?!


弄懂了什麼是良好的教育,才能談什麼是良好的教師。良師必須先搞懂這一點。什麼是良好的教師?我們也很難給它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我認為,如果一個教師沒有教育理想、沒有教育情懷、沒有仁愛之心,那麼,他(她)肯定不是良師。教育理想是指對教書育人的美好嚮往、對教育本真的不懈追求,以及對幹擾教育因素的自覺抵制。教育情懷是指對校園生活的無比熱愛,對學科教育的高度自信,以及對功名利誘的泰然自若。仁愛之心是指對教育對象發自內心的關愛與呵護。有仁愛之心的教師,其目光是充滿著溫情和敬意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我時刻以陶行之先生的話來告誡自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哈佛大學350周年校慶,有人問校長,哈佛大學最值得自豪的是什麼,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為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總統,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最重要的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這是多麼有價值的教育思想。


然而,在這個日益浮躁、信息爆炸的社會,教育受到的影響與衝擊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我們想要在理想的教育中獨善其身或特立獨行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即使通過培訓讓教師接受了,但也落不了地、生不了根。我再一次陷入到困惑之中,我的教育理想呢?怎麼辦?


自然又有很多關心我的人問我,你剛剛脫離教學一線的壓力,剛剛脫離應試教育的苦海,又要走?我回答說,是啊,還是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理想的教育可能還是在課堂。真正的良師是在講臺上絢麗綻放的,教師的價值存在於學生心目中。這是我對教育發自內心的理解。真的對不起教育學院這些尊敬的領導與同事們!


2015年9月,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雅禮中學。說實話,我仰慕雅禮,主要不在於其悠久而獨特的歷史,以及如何如何突出的辦學成就。我仰慕的是學校多年涵養起來的生命氣象。行走在校園鬱鬱蔥蔥的百年香樟樹下,體會著「經天緯地才能,由學問成就」的精神風貌,看到一群群迎面走來的語言文雅、舉止優雅、氣質高雅的雅禮學子時,任何人都會感覺得到這是一所有品質的學校,這裡的教師一定是有品格的教師。


既然是來雅禮課堂實現教育理想的,就該談談自己理想中好課的標準吧。其實,一堂好課也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但它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我認為一堂好課應該是眼中有人的。這個「人」既指歷史上的人,也指現實中的人——學生。有人的課堂一定是有生命的課堂,有生命的課堂一定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的課堂。因此,我在很多學校的講座中提出,好課要有感知→感悟→感動。每一堂課都要有觸動學生心靈的地方。2008年11月,我在上《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課時,沒有把著力點放在「讓學生感受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上,而是通過大量典型的生活事例,讓學生認識到實行對外開放的必要性與艱巨性,體會歷史發展背後的艱辛與付出,課堂深深觸動了學生的心靈。著名語文教育家於漪說:「三尺講臺,是聯繫著學生的生命的,你講什麼,教什麼,傳授什麼知識,培養怎樣的能力,給予怎樣的思想薰陶,給予什麼價值觀,將來都會反饋給你。……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會影響學生的生命質量。」這是多麼深刻的見解!


我還認為一堂好課應該是精雕細琢的。對課堂的精雕細琢是一種謙虛好學、海納百川的教學境界,對課堂的精雕細琢也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對課堂的精雕細琢還是一種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工作態度。說實話,學生畢業不出三、五年,基本上會忘記當年老師所教的內容,但不會忘記老師的工作態度與課堂細節。這麼多年以來,我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備課與上課上,每備一堂課,我至少要精讀並比較二個版本的教科書;每上一堂課,我至少要查閱一本相關專業書籍;每做一個課件,我至少要參考4個甚至更多的別人的課件。前幾年,一位北大畢業的學生給我來信說:「胡老師,我已畢業多年了,但是您修改課件時一絲不苟的精神,以及您發給我們的從排版到內容都很講究的培優資料,至今仍記憶猶新。我在工作中也繼承發揚了您的這種精神,收穫很大。謝謝您!」


我在雅禮還能繼續這樣上課,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嗎?


好的教育、好的教師、好的課堂得來絕非易事,要領悟也很困難。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思考。我一直認為,好教師一定是位傑出的研究者與創作者。教師不是畫家,但擷取美的片斷是我們的習慣;教師不是作家,但記錄每一次的感動應成為我們的習慣。2011年,我出版《杏壇爬梳》後,僅用五年時間,又出版了這本近40萬字的著作。有人問,你已評特級了,為什麼還要這樣持續地努力著?我說,思考、閱讀、寫作已成為我重要的生活方式,這與評職稱早已沒什麼關係了。當然,這種殫精竭慮、秉燭探索的思考與研究是十分艱辛的,需要付出的東西也更多。剛過而立之年,白髮就已悄悄爬上了我的雙鬢,沒到不惑之年,我已是疾病纏身,如今,歲月的風霜正加緊侵蝕著我的臉龐,但我依然無怨無悔地堅持走在教學研究的路上。


十分感謝雅禮中學劉維朝校長和華南師範大學黃牧航教授在百忙之中為拙著欣然賜序。他們真誠而又深邃的文字給本書增色不少,令我心存感激。劉校長是教育部卓越校長領航工程名校長、教育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極富教育情懷的雅禮人。他工作繁忙,但對我及本書的出版一直給予關照和鼓勵。黃牧航教授是著名學者、歷史教育家,我的很多研究與思考都得益於他的思想指引,特別是我在確定本書書名陷入困境時,黃教授的指導讓人豁然開朗。非常感謝雅禮中學黨委書記、歷史特級教師雷建軍先生利用休息時間為我審閱了全部書稿,並提出了寶貴的修改建議。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恕不一一列舉,但心意永存。


洗去昨日的風霜,帶著不變的教育理想與情懷,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前行的路,只有目標,沒有終點。


胡軍哲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日於長沙雅禮


「四十萬言杏壇爬梳結碩果,二十一載桃李爭妍競芬芳」。特級教師胡軍哲老師的新著《做一名有專業情懷的教師》,已由國家一級出版社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發行。書籍裝幀設計精緻典雅,內容豐富實用。

本書收錄了作者2011—2016年的部分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共38萬字。分「課程與教學」「評價與研究」「閱讀與思考」「問題與爭鳴」「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評教」「《杏壇爬梳》書評」七部分。其中部分成果在專業期刊發表後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華南師範大學的黃牧航教授在序言中說:「胡軍哲老師的教育教學及其著述,能夠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思考與啟迪,其中不僅僅有學科專業方面的內容,更有教師專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鑑。」「胡老師真正做到了通過學科知識來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他的教學早已不再停留在歷史知識的傳授層面了。」「本書的許多文章,都有獨到的真知灼見,能發人所未發。」「此書的一大亮點是胡老師將近年來他與其他教師的爭辯論文以及其他老師的反駁論文全部呈現出來。爭論的問題很有價值,爭論的思路非常清晰。」另外,在「學生評教」部分中,通過作者自身典型真實的事例,闡釋了「教師的價值存在於學生心目中」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這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雅禮中學的劉維朝校長在序言中說:「軍哲老師是虔誠而偉岸的精神行者。」「胡老師潛心於歷史教學與研究,已是二十餘載,從安身立命到奇花綻放,從開壇授學到桃李芬芳,他以紮實的專業功底、淵博的專業學識、寬廣的學術視野、嚴謹的治學精神及深厚的教育情懷贏得了廣大學生與同行的尊重。他所營造的精神世界,給為師者與為學者提供了一個深邃思考的支點。」「在拜讀書稿的時候,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別忘了,教師生命中真正的貴人』這一章。一個把學生視為『生命貴人』的老師,其教育的志向與氣節是何等地令人尊敬。軍哲老師給我們展現了什麼是當代教師的生命氣象,什麼是為師者需要賦予學生的生命氣象。」


本書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很多豐富實用的研究素材。是中學教師培訓及歷史教師專業發展的參考書籍。

相關焦點

  • 「最美教師」2020年延慶區新晉五位特級教師
    好消息新一批北京市特級教師評選結果出爐!近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經過評選、公示和報批後,決定授予202名教師為北京市特級教師,延慶區有五位教師新晉特級教師行列!劉胤延慶三幼教師個人簡介劉胤,正高級教師,從教29年。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人民教師提名獎」等。2018年作為北京市學前教師代表參加北京電視臺「開學第一課」。同年在全國「尋找最美教師」活動中評為「特別關注」獎並登上央視舞臺。30多篇文章在《學前教育》等核心期刊發表 。
  • 浦東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都來了!30年來首屆「雙特」論壇都聊了些啥?
    第四是要讓特色能夠穩定下來,這取決於教師的價值追求。「教師的工作,就是在理想和現實間不斷徘徊。」面對新教材、新課程,有時教學經驗未必能轉化為教學優勢,教師的專業發展常常有兩種情況,有的老師工作了二十年,獲得了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但有的老師工作了二十年,卻只是將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了二十次。為什麼熟能生巧這個轉變過程變得困難重重?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向經驗學習?
  • 浦東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都來了!30年來首屆「雙特」論壇都聊了些啥?
    第四是要讓特色能夠穩定下來,這取決於教師的價值追求。 「教師的工作,就是在理想和現實間不斷徘徊。」 王珏(上海市特級教師) 上海市川沙中學校長 對教師而言,教學智慧是實踐性的智慧。
  • 師範之光 | 特級教師劉勝峰:堅定教育初心 堅守教育理想
    為集中展示全省教育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集中展現新時代廣大教師堅守講臺、築夢中國的新形象新風貌,省教育廳(教育工委)新聞中心即日起推出《師範之光》系列報導,深入挖掘宣傳省傑出人民教師、特級教師等優秀教師典型,同頻共振,唱響師德好聲音。
  • 浦東新區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齊聚!聽聽他們都聊了啥……
    第四是要讓特色能夠穩定下來,這取決於教師的價值追求。「教師的工作,就是在理想和現實間不斷徘徊。」面對新教材、新課程,有時教學經驗未必能轉化為教學優勢,教師的專業發展常常有兩種情況,有的老師工作了二十年,獲得了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但有的老師工作了二十年,卻只是將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了二十次。為什麼熟能生巧這個轉變過程變得困難重重?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向經驗學習?
  • 「教師」新學期如何把課上得更好?特級教師給出這些建議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教師的第一節課,應該是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學生的興趣有了,教師以後的教學就會順暢些、圓滿些。(著名特級教師丁谷怡)美好的人生是為愛所喚起,並為知識所引導的,從這一角度講,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教師的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讓學生在幽默和笑聲中學習課堂上學生的笑既是一種愉悅的享受,也是一種對知識理解的表露。
  • 「TRICKSTER」新情報來襲!GACKT將出演二十面相!
    「TRICKSTER」新情報來襲!GACKT將出演二十面相!月TOKYO MX將播出的原創TV動畫「TRICKSTER-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敬上-」中的怪人二十面相將由GACKT出演。
  • 明治四十年的尋書戀曲 京阿尼「二十世紀電氣目錄」動畫化
    明治四十年的尋書戀曲 京阿尼「二十世紀電氣目錄」動畫化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 結構化問答|被評為特級教師的老師到了鄉村任教後情緒低落,你怎麼看?
    問題 被評為特級教師的老師到了鄉村任教後情緒低落,你怎麼看? 分析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專業情操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是構成優秀教師個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專業情意發展成熟的標誌。同時,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專業工作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如愉悅的情感,健康的人格等。
  • 「5分鐘包學包會」第一眼就看懂這瓶香檳!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商家「冒名頂替」,畢竟大數據知道,很多人在搜「香檳」的時候,心裡想的不一定是真正的香檳。但是對於真的想買香檳的人來說,這樣可就令人頭痛了!我怎麼才能從酒標上看出這款香檳怎麼樣呢?文章提綱如下:1. 怎麼看出是不是真香檳?2.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 「前浪」也想說給「後浪」
    我畢業的時候,像所有畢業生一樣,是職場前輩眼裡「沒經驗」「沒能力」「沒效率」的「三無」大學生。後來輾轉加入了一個科技媒體,從實習生做起,被安排去跟蹤報導一個當時還沒什麼人關注的「小領域」。但這個小領域叫網際網路,沒想到,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這個領域成為今天可以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 信、願、行「三資糧」是往生淨土的「條件」嗎?
    很多佛教徒,特別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都認為:若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必須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願文,一致公認「至心信樂」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行,並公認為信、願、行是往生淨土必需的「三資糧」。問題是要我們付出代價、自備的條件,還是阿彌陀佛為我們付出,無償地贈送的大禮呢?
  • 十一黃金周 · 躍兒教育全國教師培訓「中級班」
    躍兒教育全國教師培訓截止到2019年已經成功舉辦十一屆,來自全國各地的幼兒園(機構)創始人、園長、教師近萬人感受了別開生面的幼教培訓。【09年全國教師培訓】【10年全國教師培訓】,實力寵粉的躍兒學堂團隊為2020年「中級班」學員設置升級福利如下:福利一:人人有份獎所有2020年「中級班」學員均可獲贈躍兒學堂App課程【李躍兒教育架構解析】,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 砥礪奮進的五年③|堅守「三美理想」全力打造「立德樹人」國美模式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手稿長期以來,學校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聚焦馬克思主義文藝人才培養,緊扣學校歷史、學校精神和專業特點,以培養「古今通、中外通、品學通、藝理通」的德藝雙馨藝術人才為目標,將「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她曾在我國二十多個省市作觀摩教學課,得到專家和教師的好評。她還作為原國家教委首批推薦的優秀教師為中國教育電視臺《名師講壇》節目攝製教學錄像片,通過衛星向亞太地區播放。《小學數學教師》編輯部等單位為她聯合舉辦過教學藝術研討會。她發表教學論文三十餘篇,專著有《吳正憲數學教例與教法》等。
  • 【特級教師】趙方紅:立愛教情志 行時代擔當
    趙方紅,女,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延慶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曾被北京市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紫禁杯」特等獎、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獲得延慶區十大傑出青年、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市民學習之星等殊榮。
  • 「行って來ます」不只是「我走了」,還有其他含義?
    「行って來ます」的意思是我走了、我去去就回來。及送人出門時說的「行ってらっしゃい」的意思是走好、慢走。這兩句日語是從家裡、公司出門、還有出國時誰都會說的日語,幾乎所有的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只是,如果將它們直譯,總覺得會很怪。因為在英法語中沒有這樣的思維方式。「行って來ます」這句話拆開來看裡面有兩個動詞「行って」「來ます」,所以其本意應該是「我走了(但一定)會回來」吧。也就是說,說話人作出約定一定會回到該說話場合。
  • 聽特級教師講:如何成為特級教師
    5.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節課,如果開頭的一段話熱情洋溢;板書的第一個字讓學生為之讚嘆;第一次朗讀讓學生為之感動;用豐富的表情和機靈的眼神吸引住學生;得體的幽默讓孩子笑起來;充滿愛意的一次撫摸讓學生感到親切;教學方法的變化讓學生感到有趣,那麼,你就成功了。如果這樣,而且今後也不懈怠,我敢說,你絕對成功了。
  • 把「育人」比作「旅行」,把「積分」比作「銀行」——巨人麒麟路校區李沙沙
    •資質:英語專業八級,初中英語教師資格證,劍橋大學ESOL-TKT教學能力認證•擅長教授:新概念英語;劍橋國際少兒英語;天才英語;自然拼讀;Join in愛好「旅行」和「茶藝」,可以在自然風光處恣意,也可以在恬淡茶香裡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