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位神童。在父母的精心養育下,他八九歲就能自如運用六國語言,並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9歲進入大學,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3歲發表《但丁的誤解》,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他的父母是怎麼孕育並培養他的呢?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呢?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第一章就指出了兩個要點:不僅要為孩子挑選一位健康內秀的母親,夫妻雙方還要格外注意孕期的保健和胎教。
義大利畫家達文西說:「教育孩子,首先應該從改造孩子的母親開始。」
母親的確對孩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母親的性格、習慣、愛好乃至表情都會影響孩子。
卡爾·威特說:為了自己和將來孩子們的幸福,要選擇身體健康、內秀、善良的女人做妻子,而不應只是為了金錢、地位或外表結婚。
他的妻子就很勤勞,知書達理,與他情投意合,彼此相互理解,相互體諒。
他的妻子在懷孕期間經常進行適度的活動,飲食清淡,生活規律,並注意保持快樂的情緒。
夫妻兩人,都非常注意下面幾點:
1. 懷著美好的願望,共同期待小生命的降臨。
一次旅行時,他們由衷地欣賞美景。卡爾說:如果是個男孩,希望他像巖石那麼強而有力;如果是個女孩,希望她可愛美麗,像盛開的鮮花。
妻子說:希望孩子成為健全的人,有巖石般的堅強性格和強壯體魄,也要有漂亮的外表,擁有全德國最出色的智慧。
這些希望正好成了他們培養小卡爾的準則和目標。
剛剛有小生命的年輕父母可以在心中勾畫一下孩子的形象,一起討論,不僅能增加共同話題,還有利於保持良好的心境。
2. 保持愉快的心情。
他們夫妻二人脾氣都很好,性格開朗,能平和地對待瑣事,不爭吵。
許多男人,在妻子懷孕後,對妻子都缺乏耐心,而老卡爾·威特卻對妻子體貼入微,也深刻感受到屬於兩人之間的幸福。
他每次外出回來,都給妻子帶鮮花,給她推薦優秀的書籍,使她愉快。
妻子也堅強勇敢,懷孕期間從沒哭過。每當遇到難過的事情,都能迅速自我調節,擺脫壞情緒。
妻子的勇敢和快樂,也影響了孩子,並給予他愛和智慧。小卡爾後來步入社會,即使遇到困難,也從不畏懼。
3. 經常活動。
他們到哪兒都儘量步行,時常外出散步、爬山,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自然的美麗,保持心胸開闊。
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希望順產的媽媽一定要保持適量的運動。
4. 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改變不良習慣。
妻子平時喜歡泡熱水澡,這一習慣對胎兒並不好。妻子懷孕後,卡爾·威特每天堅持用熱毛巾給她擦身。
5. 飲食清淡。
不吃葷腥、油炸食品,不吃鹹菜、蝦等刺激物。
這一點僅供參考,請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需要和習慣進行調節,但一定要多吃有利於健康的食物。
6. 不能飲酒。
孕期飲酒的話,胎兒發育緩慢,可能導致智力低下。至少在妻子受孕前3個月雙方都要戒酒。
7. 注重胎教。
妻子經常唱動聽的歌曲,她相信孩子一定能聽見。
年輕媽媽還可以聽聽輕音樂或自己喜歡的歌曲,也可以聽聽笑話,或者給腹中的胎兒讀讀故事、詩歌,培養自己的興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8. 不養寵物。
原本他們家中有貓,卡爾·威特為了讓妻子開心,還從鄰居抱養了只狗。
孩子出生時看上去並不太健康,可能與此相關,但經過他們科學的教養,並不妨礙孩子變得傑出,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繼續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夫妻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年輕媽媽應保持心情愉快,適當地活動,注意飲食,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年輕爸爸則要多體諒妻子,呵護妻子,多陪她聊天。
這樣,一定能擁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寶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