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最早接觸「刮骨療毒」這個故事,應該是從《三國》裡的關羽身上所得。關二爺的豪氣萬丈形象不管在小說裡,還是在電視上都被渲染得更外強大。雖然是小說,但是「刮骨療毒」在歷史上確實有存在,古代醫療設備比較落後,但是這項醫療措施還是有被記載在冊。歷史上有過4次「刮骨療毒」事件,而且四次所用的工具都不一樣。
首先要講的就是東漢末年,關羽身受毒箭。不只是《三國演義》添油加醋,史書《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裡有明確記載。關羽對敵,身中毒箭,毒已入骨,必須要破臂治療,才能清楚乾淨。其實當時給關羽做手術的人並不是華佗,但是很多人都已經默認為是他。不過史書上記載,關羽也是在清醒的狀態下做完手術。關羽是一邊吃飯喝酒一邊治療,醫師是拿著刀子削皮刮骨。關羽自己倒無礙,卻嚇到了旁邊一起吃飯的將領。這頓飯局,將士們吃得是心驚膽戰,關羽倒是平常心對待。不過做過這個手術之後,每逢下雨,關羽肩膀就會疼,這也就此落下病根。
北魏時期的長孫稚,因為出生名門,父輩都是效忠朝堂的大將。長孫稚也得到孝文帝的喜愛,就連名字也是皇帝給取的。虎父無犬子,長孫稚也擁有超高戰鬥力,北魏孝昌三年,蕭寶寅造亂,眼看著就要打到長安城。皇帝派出了長孫稚,長孫稚奮勇殺敵,平定了這場作亂。
長孫稚也有刮骨療傷的經歷,不過並不是傷在戰場,而是自己騎馬摔了,傷害胳膊,胳膊的骨頭上腫了一大塊。不得不說急性子辦事情,你永久猜不透他下一刻要做什麼。不找大夫看病,居然直接叫下人拿鋸子把腫的那塊骨頭鋸掉,大出血下,卻像是沒事發生。將軍都不怕痛的?用劇的!《北魏·魏長孫承業傳》: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餘,乃命開肉鋸骨,流血數升,言戲自若。
五代時期萇從簡,當時的御前侍衛。也算是小人物逆襲,出生卑微的萇從簡早前是個放牛娃,後來加入軍隊,一路爬上來,靠得就是他那股拼命的蠻勁。得到莊宗的賞識,當上了將軍。萇將軍在一次作戰中傷了大腿,中了箭,還是那種強弩。當時恰好軍中無專職的醫生,於是就找了一個木匠,直接拿鑿子撬開骨頭,將有反刺的箭取出,這畫面著實嚇到旁人。
南宋時期韓世忠,宋朝四大將之一,和嶽飛等齊名。韓世忠猛到什麼境界?同叛軍握手的間隙,活生生將叛軍手握斷,這種手勁確實空前絕後。韓世忠也中過毒箭,這位將軍刮骨的工具更令人匪夷所思。用的是弓弩發射括機,稱為疆弩括。也是應急才會用上這東西,這並非鋒利之物,鈍器割肉刮骨,這韓世忠也是很能挺!
相較而言,長孫稚的鋸子,萇從簡的鑿子,韓世忠的疆弩括,關羽的刀子真的是幸運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