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流浪地球》

2020-12-16 夜下散人

太陽,位於銀河系獵戶旋臂,佔有太陽系總質量的99.68%。如今,太陽內核極度老化,持續膨脹,地球將被吞沒。為了生存,人類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恢弘計劃,驅使整個地球逃離至4.2光年外的新家園。計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人類傾盡所有,建造一萬座驅使地球前進的「行星發動機」和一萬座庇護人類生息的地下城。第二階段,圍繞赤道一周的「轉向發動機」相續開啟,驅使地球停止自轉,地球停轉導致滔天海嘯席捲全球,全球人口銳減近半。第三階段,地球將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後的加速衝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第四階段,地球脫離太陽系後,「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將用五百年的時間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並滑行一千三百年,隨後掉轉發動機的方向,再用七百年,進行減速。第五階段,地球泊入目標恆星系,抵達新家園,成為目標恆星系的新行星。本計劃將持續一百代人,儘管我們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陽會帶來什麼樣的家園。但從今天開始,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這一絕望與希望並存持續兩千五百年的漫長宇宙之旅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其實看完電影,讓我一直掛心的問題就是:以Moss為代表的,絕對理性的人工智慧是不是真的錯了?而以吳京為代表的,人類的浪漫主義情懷又是否真的值得我們熱淚盈眶。

當Moss把領航員計劃切換成火種計劃的時候,我其實就意識到了,可能「流浪地球」只是一個Plan B,真正的主角應該是這座,保有人類所有文明數據和基礎農作物種子的空間站。自然在我看來火種計劃是更優的選項,低耗能的休眠模式,充足的燃料,優中選優的人員結構。都在帳面上完勝所謂的點燃木星的瘋狂設想,也好過漫無目的長達2500年的流浪。

而浪漫主義和人性又讓我們這般的感動,並且願意去相應那些前途未卜和艱難困苦,哪怕是用唯一一座空間站做賭注。但是這樣的孤注一擲真的值得我們熱淚盈眶嗎?最為人類最後的火種和逃生的孤舟。

我認為一部好的科幻片,是能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的渺小,和對世界以及宇宙的敬畏。誠然火種計劃能讓人類更大概率的延續下去,但是拋棄同袍,遠離故土,這樣的一群碳基生命體,飄零在宇宙中,意義又是什麼呢?

直到電影尾聲,我們才從旁白中,得知了整個流浪地球計劃的全景,2500的年的距離,近100代人時間,地球都會這樣,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流浪在宇宙中。我們不得而知前方有什麼在等待著這顆蔚藍的星球,但是就如電影所說:從今天開始,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引人深思的20句經典臺詞
    《流浪地球》引人深思的20句經典臺詞1.北京第三區交通委員會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2.朵朵,別害怕,這是爺爺的家>3.當哥哥的要保護好妹妹,帶朵朵回家4.我原來以為家在身後,現在才知道家在前面5.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6.無論最終將人類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跑路,末日便是希望的同義詞
    誠然,在本質上,《流浪地球》仍屬商業科幻電影範疇,但已明顯帶來了超出預期的驚喜;且在當前中國電影的時代大環境之下,其靠著獨有的匠心和瑰奇的想像力,打破藩籬,掙脫束縛,仿佛帶著與生俱來的驕傲使命,註定要以一己之力填補一個類型片的國內市場空白,這終將會是國產硬科幻電影的良好開始。
  • 經典電影《流浪地球》觀後影評
    影片講述了在未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給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 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的發動機和推動機,推著地球運動。圖3但就在此時,空間站的劉培強得知地球上的情況並且發現人工智慧主機叛逃,就開始與它做鬥爭,最後發現,這都是聯合國政府作出的決定,他不能放棄地球和他的家人,因此與聯合政府談判,並且也給出機會
  • 《流浪地球》主題曲MV溫暖發布 劉歡出對家園的眷戀
    1月28日,電影《流浪地球》發布主題曲《帶著地球去流浪》MV,歌曲由殿堂級歌手劉歡量身打造並傾情演繹,唱出了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和深切的情感。同時影片還發布了「人類的冒險」主題海報,主演們眼神堅定注視前方,身後紅色的大字組成「地球,人類永恆的家園」字樣,預示為家而戰的強烈決心與信念。
  • 《流浪地球》:如果有一天災難來臨,我將與地球一起逃離
    影片描述了人類的困境——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毀滅,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將啟動「流浪地球」項目,試圖與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挑戰,在災害嚴重的時候,是合作的人類共同起來抗災、避險,儘管有許多危險,我們也應該帶著地球母親一起逃走。英雄劉培強這與傳統災難電影的主題不同。
  • 國產科幻《流浪地球》曝預告定檔大年初一
    將中國科幻獨有理念搬上銀幕大劉「作者應給電影創作充分自由」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已無法生存,面對絕境,全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科幻書單|《流浪地球》看完不過癮?進來!
    有童鞋留言說,看完《流浪地球》不過癮,想讓赤戟推薦幾本不錯的網文科幻,所以就有了這篇盤點,盤點出於個人喜好,不全面,也不權威,有覺得優秀的作品沒提到,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區補充推薦給大家。《重生之超級戰艦》《地球紀元》彩虹之門起點科幻近幾年中不多的優秀作品了,文筆粗糙,但腦洞不小,前者是科學家靈魂融合一艘宇宙戰艦,在地球文明毀滅後,帶著人類最後的尊嚴踏上了宇宙中的流浪之旅,後者是一本爭議書了,但我只推薦第三卷,千年孤寂,星際獨航,長達千年的孤寂旅途,兩個文明接力走出太陽系,氣魄和構思都是非常優秀的,和流浪地球的精神更是高度契合。5.
  • 《流浪地球》:突破美式大片個人英雄主義,強調人類共贏價值觀
    文/馬進彪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火到初六,節後依然熱度不減,並在月11日一大早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流浪地球在很多國家上映,並得到了不錯的口碑,雖然這部片子在很多方面都可圈可點,但細細回味之後,一切還都落在了價值觀上。美國是大片的生產大國,同時也引領著世界大片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成為了不二的評判標準。
  • 《流浪地球》登陸二十億電影俱樂部
    《人民日報》發文為《流浪地球》點讚:「在《流浪地球》裡我們看到了一種理念,一種將全人類團結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新華社》也發文稱讚本片:「中國科幻是把整個人類當作一個命運共同體,這就和一些好萊塢科幻很不一樣了,而這也可能是中國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 《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今日上映
    「流浪地球計劃」將每一個人緊密相連,當所有人為拯救地球勇往直前的畫面再次出現在眼前,那份感動再次從心底油然而生。海報上劉培強與劉啟在斑斕雲海中相見,冒險小分隊信心滿滿為拯救地球蓄勢待發。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今日正式上映,從「心」出發,勇往直前,感恩相遇!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逃走了,月亮不要了?後果會怎樣?
    說起《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春節檔播出後,人們就已經被這部中國的科幻電影給刷屏了,認為這是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因此觀眾們對它的評價也是非常的高。但是看過《流浪地球》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流浪地球的這個計劃中,人類所熟悉的月球似乎消失了。
  • 「流浪地球計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但今天要講的,是電影本身帶給我們的啟示意義。《流浪星球》並沒有刻意凸顯一個國家,而是把人類家園當作命運的整體;也沒有刻意表現哪個人的英雄色彩,而更多是團隊成員的格局意識和無私奉獻。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聯合國在瑞典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並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向全人類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球化是當今社會的特徵,環境問題顯然已成為多國發展背後的困境。中國也鄭重提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推崇「世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強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
  • 王躍:全球抗疫,想起《流浪地球》
    人類也許是第一次自覺地共同面對一場全球災難,環球同此涼熱,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清晰。災難降臨全球的場景,其實很多災難電影都預演過。行星撞地球,氣候災變,外星人入侵,生化危機……能夠想到的災難來源基本被窮盡。然而現實中災難來臨,人類還是猝不及防。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無畏戰艦》:人類是否應該拋棄地球去流浪
    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對電影中的種種細節展開了討論。其中比較惹人爭議的一點就是:人類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在以往的西方科幻題材的各種作品中,地球毀滅、人類滅亡等危機屢見不鮮,而解決方法通常都是:搬家,逃離地球另尋家園。
  • 火箭少女101孟美岐獻唱《流浪地球》 演繹倔強不服輸的"有種"態度
    近日,科幻冒險電影《流浪地球》發布推廣曲《有種》MV,火箭少女101孟美岐熱血演繹,未來世界冰天雪地,但炙熱的火種不滅。推廣曲詮釋出了影片中人類面對災難,不服輸不放棄的冒險精神,也唱出了《流浪地球》在艱難的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倔強啟程,點燃希望,邁出中國硬科幻第一步的勇氣。目前影片預售已全面開啟,許多觀眾早已搶先一步「佔座」,迫不及待在大年初一和《流浪地球》一起冒險一搏。
  • 在冷峻的世界裡追求未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回答了世人,拯救世界依靠的不會只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全人類的努力。它不是一個人的歌頌曲,而是一首獻給全人類勇氣的讚歌。這部電影上映了接近四個月,史無前例,也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改編自知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作品,它擁有硬核的故事背景,也有深刻的故事內涵。今天將從兩個方面來談談這部電影為何能夠如此吸引大家。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計劃,這個計劃的名稱起的太消極。流浪,指的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而人類終極目標是遷移到適合居住的地方,是有明確目的地的。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電影《流浪地球》當下心理分析之:流浪地球兩千五百年
    《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是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由此可見,《流浪地球》滿足了中國內地廣大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才導致了它的高票房,因此通過對電影的分析就可以看見中國集體無意識心理的當下狀態。
  • 外國人如何評價《流浪地球》?
    本文是Polygon編輯對《流浪地球》作出的點評。Netflix《流浪地球》宣傳片:  如果一場電影事關兩起太空災難、無數視死如歸的犧牲、以及一位軍人舉起機槍,對著碩大無朋的木星天象開火嘶吼,發洩心中悲憤 ……這些描述聽起來正對你胃口的話,那我有一部合適的電影想要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