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當下心理分析之:流浪地球兩千五百年

2020-12-16 慕蓮講影片

《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是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由此可見,《流浪地球》滿足了中國內地廣大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才導致了它的高票房,因此通過對電影的分析就可以看見中國集體無意識心理的當下狀態。

無意識心理像夢一樣,每天晚上都存在,白天也存在,只是很少被人準確地識別並上升為大腦意識,也不明白它們的內涵,因而才被命名為:無意識心理。也就是說,【無意識心理】並不是沒有心理活動,而是有心理活動只是不被人們的大腦意識覺察到並準確理解。因此,了解個人及集體的無意識心理是更全面、準確、深刻地了解自己及當前社會的一種心理學方法。

既然我們是通過電影分析觀眾當下的集體無意識心理,那麼在分析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放空大腦,不要太把電影的故事、邏輯及情節太當一回事,因為那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了,我們直接去分析電影所表達的無意識心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電影中第一個出現的城市畫面:北京市

地球的植被完全沒有了,北京市已經被冰雪凍僵,氣溫零下八十三℃,這當然不是真實的,這畫面表達的是人們內心的一種集體僵化、固化、模式化心理狀態。

比如:一個小孩要吃飯他直接就吃了,當他吃飽他就不吃了,這是自然的心理、意識及行為狀態;但大人不一定是這樣,大人在吃飯之前他可能會考慮很多:這些食物會讓人發胖嗎!會不會糖分太高、膽固醇太高或者太油膩,吃太飽會不會不太好,這麼晚了喝酒不太好,但不喝酒怎麼做好業務,搞好氣氛……

又比如人們的呼吸:今天空氣是否汙染指數太高了,要不要戴口罩,要戴哪個品牌哪一種類型的口罩,家裡是不是要買個空氣淨化器了,每天呼吸這些被汙染的空氣會不會得病……

也就是說,人們的心理在各種科學定義的構建的現實及其指引下變得越來越複雜矛盾,人們每天呼吸的空氣、喝的水都需要用機器來過濾一遍,我們每天生活在機器運轉的帶領之中,沒有了機器,似乎人類就活不了。這種狀態就像是電影裡的描述: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使地球開始流浪。

在這裡【流浪地球】是人類集體心理的一個象徵:人類的集體心理一直在流浪,常常找不到心靈的家園,人類的大腦意識追隨人類各種科學的定義,脫離本心一直在流浪,使人類的心理飛起來飄起來,已經2500多年了。

於是形成了現在的人類現實:科學已經很發達了,人類似乎可以飛離地球了,但同時人們的生活不再是純粹的自然生活,比如最起碼的水與空氣,都需要機器的過濾。

人類這種追求科學又脫離本心的狀態大約起源於2500多年前的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現代科學的起源年代;當時的中國處於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時代,那是一個充滿戰爭與精神學術分裂、各執一詞都有道理的年代。

這個2500年也是電影裡人類及地球在太空流浪尋找新家園的年數,也就是說電影裡長達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在人類集體的心理之中實際上2500年前就開始了,到現在已經流浪2500多年了。目前,人類進入近現代以來,人類科學感覺到了分裂危機,人類的心理學、人類的精神集體在尋找呼喚一種具有全球普適意義的心理健康棲息地:一種人類心靈健康、寧靜、舒適的自然之道。

這就是電影《流浪地球》所隱藏的中國觀眾、甚至是全人類集體無意識心理的需求之一。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可行性分析
    而我們離流浪地球又有多遠呢?為了更好地闡述理解流浪地球的可行性,也讓沒有看過電影或小說的讀者感同身受,在此交代一下小說的劇情(本人並沒有去電影院真切的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根據原著簡介,根據個人理解,並非按順序介紹)。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計劃,這個計劃的名稱起的太消極。流浪,指的是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而人類終極目標是遷移到適合居住的地方,是有明確目的地的。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流浪地球》春節檔大賺 但觀眾卻表示看不起電影了
    《流浪地球》海報(網絡圖)  浙江在線杭州2月11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金林傑)2019年春節「刷屏」的《流浪地球》成為賀歲檔電影的一匹黑馬,更被觀眾譽為「中國崛起的試金石。」大年初一票房僅1.8億、排名第四位的《流浪地球》,在昨天單日票房突破4億,擠進影史前列的同時,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截至北京時間2月10日21時28分,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布票房累計突破20億元。  然而,在《流浪地球》的爆發之餘,對普通觀眾而言,今年「春節檔」的普遍感受是「電影票變貴了」!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背景設定電影改編自作家劉慈欣寫於九十年代的同名小說,由郭帆導演。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為《三體》,曾經得到2015 年的雨果獎;可能是因為《三體》的成功,大眾對《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漲船高。故事發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農曆新年。
  •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完整歌詞介紹  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電影主題曲) - 劉歡  詞:劉歡  曲:劉歡  詩作:曹操  編曲:趙兆  獨唱:劉歡  童聲演唱:鄭楚馨  製作人:劉歡  吉他:薛峰
  • 《流浪地球》故事和背後的內容你知道嗎?
    故事內容由於懼怕太陽氦閃爆發引起的災難,人類決定組成聯合政府,並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通過動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在宇宙中流浪,找尋新的星系作為人類的家園。這個流浪計劃的實施時間長達兩千五百年。他沒有見過黑夜和星星,也沒有看到過四季的變化;而地球發動機帶來的高溫使得四季的溫度都高達70℃,日出也變成了恐懼的象徵。逃逸時代時,他搬進了地下城,人們都生活在「太陽氦閃要來了」的一次次謠言帶來的恐懼之中。地下城之後還經歷了「地球派」和「飛船派」之間的內戰,以及平民對聯合政府的質疑而發生的起義。最後太陽氦閃爆發,地球卻還在流浪。
  • 《流浪地球》登陸二十億電影俱樂部
    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騰訊影業助力《流浪地球》  電影《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上映以來,憑藉強勢的口碑,票房一路逆襲,目前票房已突破24億元,單日票房已位列春節檔首位,各方均認為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科幻電影正式起航」。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
    自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無論是朋友圈,豆瓣,還是熱門新聞都充斥著對這部電影的大加讚美,簡直可以用狂轟濫炸來形容這種場面。不得不說,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確實不錯,但也沒必要這麼過譽。對於一部國產科幻電影來說,其中的視覺效果可以稱得上是頂峰了。
  •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電影會在什麼時候上映呢,相信看過第一部電影的朋友已經對續作十分的期待了
  • 《流浪地球》的IMDB口碑之謎
    儘管觀影人數有所下滑,2019年春節檔最終以58.59億元小幅打破去年記錄。其中《流浪地球》的累計票房已經躍居內地票房影史第二名,引發了全民熱議。   關於《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幾乎每個角度都被盤過了。
  •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之崛起
    《流浪地球》,講的就是以為是主演結果是龍套的吳京,在中國農曆新年這一天,率領著地球人開著地球拋棄太陽,然後教唆兒子在木星上點了個超級大炮仗的勵志親子故事!其實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科幻題材的電影所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超這部影片存在的本身。之前看國產的科幻電影,諸如《未來警察》《機器俠》之類,都是披著科幻電影的外衣取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噱頭來賺觀眾的眼球,結果那些粗製濫造的特效水平和無聊的劇情,將觀眾對於國產科幻電影的信心一次次擊得粉碎。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從今天開始,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於星空之下《流浪地球》
    第二階段,圍繞赤道一周的「轉向發動機」相續開啟,驅使地球停止自轉,地球停轉導致滔天海嘯席捲全球,全球人口銳減近半。第三階段,地球將利用太陽和木星完成最後的加速衝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第四階段,地球脫離太陽系後,「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將用五百年的時間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並滑行一千三百年,隨後掉轉發動機的方向,再用七百年,進行減速。第五階段,地球泊入目標恆星系,抵達新家園,成為目標恆星系的新行星。
  • 《流浪地球》一部成功的電影需要什麼?
    2月17日13:00,上映13天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達到36.58億元,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而同在17日晚,《流浪地球》官微宣布,北美上映11天,攬獲382萬美元票房,成為近五年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流浪地球,大劉的宏偉宇宙觀,小說中才是未完的結局
    年初大劉的《流浪地球》被搬上熒幕,精彩的特效加上溫暖的劇情,宏偉的宇宙,給我們帶來一場科幻盛宴,那麼小編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大劉的《流浪地球》,因為,電影當中的情節經過改動,而熟悉大劉的朋友都知道,大劉的小說當中,還有更加深遠 ,深刻的寫意《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作品介紹: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將踏上千萬年的流浪之旅,地球要逃離太陽系
  • 流浪的地球下,又是怎樣的藝術?《流浪地球》影評淺析
    流浪仍在,希望依舊--淺析影片 《流浪地球》之視聽語言璀璨的群星,照耀著流浪的地球,蒼茫莫測的宇宙中,它在向著希望前行。郭帆導演的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海報更是冠以「中國科幻元年」之稱。而在其背後,導演細膩動人的鏡頭拍攝,以及意蘊深刻的色彩描繪,更是闡釋出在流浪的地球中,人們所堅守的信仰與希望。
  • 加長版《流浪地球》定檔電影票秒空,票價不超過15元,真不容易
    《流浪地球》加長版最近正式宣布定檔於11月底,在官方微博上平方除了發布了加長版定檔海報,還感謝廣大影迷的支持與陪伴,從海報中我們可以看到本片全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此外博文稱加長版是增加了十一分鐘內容的全「心」版本,並將以惠民方式回歸,不但票價不會高於15元,而且這次上映除去成本後
  • 外媒評《流浪地球》:看到了異於西方大片的價值觀
    中國的第一部以太空為背景的超級大片《流浪地球》於5日上映,外界對此寄予厚望,認為此片代表著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到來。這是中國即將推出的一系列雄心勃勃、耗資巨大的科幻電影中的一部。迄今為止,這類電影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投資上,都是國內大多數製作人難以企及的。《南華早報》也認為,《流浪地球》可能成為激發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開山之作。
  • 淺析《流浪地球》劇情
    由郭帆執導,吳京等人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與大年初一上映,與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徐崢的《瘋狂外星人》、成龍的《神探蒲松齡》以及韓寒的《飛馳人生》一同上映,2019年的賀歲檔堪稱神仙打架。在這一系列的電影中,《流浪地球》經過初一的票房低迷後,由於網上的口碑大爆,從初二開始票房,排片率實現了雙反超,兩項數據雙雙登頂。截止2月10日賀歲檔票房破20億大關,比去年同期電影《唐人街探案2》票房還高,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可取之處。
  • 作家看電影:《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過程顯得過於草率
    其中,《流浪地球》更是為這個春節檔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真正的裡程碑式作品。很多人盛讚這部影片開創了中國硬核科幻片的新時代,讓2019年成為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而在我看來,《流浪地球》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硬核科幻電影,它還同樣代表著中國新主流電影的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