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合作產業地圖:基礎設施建設五大洲全覆蓋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方貸款的普特拉姆燃煤電站為斯裡蘭卡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新華社記者 黃海敏攝

  大屏幕播放著延布煉廠項目介紹視頻以及項目現場啟動的畫面,沙方工作人員用中文向習近平問候,中方工作人員用阿拉伯文向薩勒曼國王問候。隨後,習近平和薩勒曼國王共同按下啟動鍵……

  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1月在沙特出訪期間與沙特國王薩勒曼一起參與延布煉廠項目啟動儀式的場景。事實上,每當中外領導人會面時,雙方都會談及哪些領域存在相互合作的機會,同時也常會對相關領域的重大合作項目進行籤約。這些內容的匯集形成了中國對外合作的產業地圖,展現了中國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合作的產業格局。

  基礎設施建設五大洲全覆蓋

  「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互聯互通是一條腳下之路,無論是公路、鐵路、航路還是網絡,路通到哪裡,我們的合作就在哪裡。」 2014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的講話曾多次提到「互聯互通」。而基礎設施建設也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

  通過檢索十八大以來有關習近平會見外國領導人的通訊稿件,「基礎設施建設」出現在雙方合作領域的部分達近百次。北美、加勒比海地區、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歐洲……不論是坦尚尼亞、斯裡蘭卡、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還是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雙方的會談和合作項目內容裡都少不了「基礎設施」這幾個字。而這也是中國對外合作「走出去」的優勢所在。

  值得關注的是,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不少外國領導人都主動向中國提出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或對中國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表達了感謝之意。

  比如2013年3月27日,巴西總統羅塞夫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時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巴方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大型項目;2014年9月16日,斯裡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在與習近平一同出席中斯重要合作項目——普特拉姆燃煤電站全面啟用視頻連線儀式時說,「普特拉姆燃煤電站項目使斯裡蘭卡千家萬戶受益,為斯裡蘭卡國家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事實證明,中國為斯裡蘭卡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斯裡蘭卡人民真誠的朋友和親密的夥伴」。

  除了普特拉姆燃煤電站之外,中國對外合作的基礎設施項目尤其是標誌性項目還有很多,分布在各種分支領域。

  比如鐵路,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向印尼總統佐科致賀信,祝賀由雙方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鐵項目動工。

  比如港口,2014年2月7日,習近平會見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時談到,共同搞好中方參與經營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項目,為兩國投資合作起到良好示範和帶動作用。

  機場、高速公路、電力設施……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電建……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幾乎都能找到中國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影子,為「一帶一路」背景下「互聯互通」的實現而努力。

  2015年2月25日,裝載貨櫃的首班中亞班列從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出發。王健民攝(新華社發)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戰略性合作項目,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一個綠色建築比例達到100%的國際生態城市樣板。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能源合作推行「油氣+」模式

  「中沙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沙延布煉廠項目既符合沙特經濟優化升級、能源產業升級的國家發展戰略,也契合中國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互利合作的發展思路。」

  2016年1月20日,習近平在沙特訪問時這樣形容中沙在能源方面的互利合作。而在出訪前夕,習近平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題為《做共同發展的好夥伴》的署名文章,裡面首次提出了「能源合作共同體」的概念。

  能源,同樣是中國開展對外合作中的重要產業領域。在十八大以來有關習近平會見外國領導人的通訊稿件中,「能源」一詞出現的次數接近「基礎設施」,也達到近百次。不少國家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更體現了全方位的特點。

  例如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就涉及油氣、核電、煤炭等能源合作協議,在增供原油、修建天然氣管道、中方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建設合資煉油廠等方面達成共識;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能源合作中,實施好跨境油氣管道建設、加強油氣開發和加工合作、支持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參股卡沙甘油田等也都是雙方強調的重點,其中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第一階段開通儀式更是迎來了習近平主席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共同出席。

  還有像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委內瑞拉、土庫曼斯坦等,中國與他們的能源合作都頗為全面。加強油氣上中下遊一體化合作、為當地培養能源技術人才、推進「油氣+」合作新模式……這些措施都有助於中外雙方構建「能源合作共同體」。

  另外,許多國家與中國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涵蓋了常規能源、核能、新能源、清潔能源等多種類型。例如在中美的能源合作中,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的合作及成果就是雙方發展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亮點。

  地理與技術是合作突出因素

  「中沙兩國科研機構成功繪製了椰棗基因組圖譜,對椰棗產量、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等產生重要影響。」在《做共同發展的好夥伴》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提到的不只是基礎設施、能源等中外合作中的共性產業,也提到了中沙之間合作的個性內容。

  事實上,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產業合作除了有相似內容外,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反映了這些國家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以及他們對中國的特定需求。

  這其中,地理位置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因素。舉例而言,在兩國領導人會談過程中,中國與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等國家都提到了極地領域的合作。而這些國家分別與北極或南極距離較近,研究成果也比較豐富;而在與西班牙、馬來西亞、斯裡蘭卡等國談及的合作中,包括漁業在內的海洋開發均是特色之處,體現了這些國家地處沿海甚至擁有重要港口的優勢位置。

  此外,還有像中國與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的畜牧業或乳製品合作,體現了當地草場茂盛、畜牧業發達的特點;中國與紐埃、薩摩亞、多米尼克、蓋亞那等太平洋島國或加勒比地區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體現了當地面臨全球變暖帶來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危機。

  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技術因素也成為中國是否和這些國家進行有關領域合作的原因之一。例如在航空領域,中俄雙方探討推進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遠程寬體客機等項目;中美之間由中國有關企業與波音公司籤署了購買300架飛機的協議,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波音公司籤署了《關於提升民用航空產業全面戰略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英之間由海航集團與羅羅公司籤署《關於42架A330飛機發動機產品支持及維修服務採購項目》。

  還有像中國與美國、法國、土耳其等在檢驗檢疫方面的合作,中國與紐西蘭、澳大利亞、荷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中國與德國、印度在醫藥方面的合作,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在中醫方面的合作,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在紡織方面的合作,中國與智利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合作,也都體現了技術因素的決定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和一些國家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人民幣清算機制或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設立則反映了雙邊經貿往來或產業合作的密切程度。中國與馬來西亞籤署了數額為18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國在澳大利亞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與英格蘭銀行籤署《人民幣/英鎊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以及未來可能在德國、韓國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都是雙邊交往熱絡的重要體現。

  產業園區產生集群效應

  2016年1月21日,在埃及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出席了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揭牌儀式。與單個領域產業的合作不同,產業園區涵蓋了更多的產業領域,體現了綜合發展。這在當前的中外合作中也是一個重要內容。

  例如去年11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新加坡期間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見證了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協議的籤字儀式,其中就包括了建設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框架協議、補充協議、實施協議這三份文件。從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到重慶的中新產業園,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產業園區合作日漸深入,園區主題也從工業到生態再到互聯互通和現代服務業。

  而在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多個產業園區都在兩國的合作中進行建設運營。中韓創業創新園將依託兩國現有的優勢創新創業平臺,共建眾創空間;中法生態園以綠色低碳為理念,注重環保材料與新能源的研發;中徳中小企業園則將重點放在發展精密機械製造、智能製造裝備、五金製品、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

  另外,中外合作的產業園也同樣在各國國內開花結果。比如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共同打造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其中後者依託當地資源和發展較為成熟的產業,重點發展涵蓋鋼鐵、鋁材深加工、棕櫚油加工、石化、汽車裝配、橡膠等傳統優勢的加工業,以及信息通信、電器電子和環保產業等為主的新興產業和以金融保險業、物流業、研發展示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

  綜合的產業發展更具有集群和規模效應,因而產業園區的合作正日漸受到歡迎。未來,印尼—中國綜合產業園、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工業園、中英科技園、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業示範園區等都將會建成並投入使用,合作成果也將日漸凸顯。(本報記者 柴逸扉)

相關焦點

  • 騰訊推出產業版地圖WeMap,「一張圖」破局五大行業場景!
    同時,在發布會上,騰訊還重磅發布WeMap生態合作夥伴計劃,騰訊將開放地圖數字基礎平臺能力,攜手合作夥伴構建共創、共建、共享的地圖新基建生態。「WeMap作為未來城市的核心基礎設施,將逐漸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動力,今後將會助力智慧產業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騰訊公司副總裁鍾翔平說道。
  • 深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產業鏈,易通城建欲推動城市建設優化升級
    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推動產業結構化調整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建築業更是國家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大,市政建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也正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為市政工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 武漢產業地圖,有中電光谷的身影
    武漢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編制武漢市「產業地圖」,明確各區產業定位,推動特色產業統籌招商、集中布局。武漢產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各區產業有特色,編制「產業地圖」有基礎。中電光谷發軔於武漢,十六載以來,深耕產業,以推進城市經濟發展為重要使命,在武漢各區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各區經濟轉型升級。憑藉著對產業園區的建設與運營,對企業的支持與幫助、對產業生態的培育與打造,參與著武漢產業地圖的勾勒,武漢的產業地圖裡,有我們的身影。
  • 瀘州牽手中國鐵塔四川省分公司共推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瀘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推進瀘州市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南苑賓館舉行。他指出,近年來,瀘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和「數字中國」戰略,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創建成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全省唯一的數字城市試點城市。劉強表示,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在通信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力。
  •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築基「雙循環」發展格局
    助推企業「走出去」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致力服務國家對外經濟貿易投資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性銀行,近年來,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加大投資力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省內優質企業「走出去」鋪路搭橋,幫助企業發揮在基礎設施領域長期積累的優勢,赴海外開展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與建設。
  • 覆蓋停車行業全產業鏈 2020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
    今年的國際城市停車博覽會呈現七大亮點:一、打造覆蓋停車全產業鏈的行業旗艦展;二、北京靜態交通公司重磅參與,將城市智慧停車的「北京經驗」向全國大力推廣;三、聚焦「新基建」浪潮下的停車充電一體化建設;四、醫院、各城區管委會、物業等專業觀眾組團參觀;五、國際停車北京峰會、醫院停車場建設研討會、第三屆中國城市交通充電設施論壇、智慧停車與物業創新發展論壇等數十場高質量會議活動同期舉辦;六、近百家品牌企業已參展
  • 中國電建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籤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備忘錄
    新華網上海4月11日電(記者呂冬 姚玉潔)中國電建股份公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於11日在上海籤訂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備忘錄,積極參與未來該州計劃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雙方在合作備忘錄中約定,中國電建與維多利亞州政府將積極開展當地重大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方面的合作。
  • 中國燃氣(00384)與氣電集團合作 共同推進中國天然氣全產業鏈發展
    公告 中國燃氣(00384)與氣電集團合作 共同推進中國天然氣全產業鏈發展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燃氣(00384)發布公告,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溫州之變」!
    2020年12月15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二場),邀請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統計局、溫州電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
  • 《昆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實施方案》出爐 總投資過萬億元
    「新基建」重點發力五大領域昆明市搶抓這一輪「新基建」的重要機遇,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在補齊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數字經濟、教育、醫療等新基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進一步釋放昆明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
  • 《中國東協報導》(英文)創刊 多媒體實現東協全覆蓋
    楊陳 攝   中新網南寧1月15日電(記者 楊陳)由中國外文局主管、中國報導雜誌社主辦的國家級英文月刊——《中國東協報導》(英文名:ChinaReportASEAN)15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創刊發布會。該刊致力於打造成多媒體多終端中國財經資訊媒體平臺,實現對東協國家的全覆蓋。
  • 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溫州將這樣做……
    12月15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二場),重點介紹溫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情況。以甌江、飛雲江、鰲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等主幹水係為主軸,加快構建多層級、全覆蓋的河湖暢通網絡,實現慢行系統、綠道系統全程通達,城鄉普及15分鐘親水圈,建設防洪安全、生態優良、景觀靚麗、傳承文化的美麗河湖,促進河湖功能多元發展,充分發揮河湖綜合效益,努力實現美麗河湖迭代升級,全面構築起溫州幸福河網。
  • 推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建議「十四五」規劃在科技基礎建設、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產業鏈垂直整合等三方面進行側重。 推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當前,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較少,規模偏小,技術水平總體上以跟蹤為主,與科技強國存在差距。
  • 王夏暉:基礎設施建設如何實現「綠色化」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廈門母嬰設施建設成果顯著 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
    哺乳期的媽媽帶孩子出門,遇上孩子需要餵奶、換尿布等,廈門490家母嬰室「等候待命」,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11月23日,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廈門市母嬰設施建設情況。2017年9月,由廈門市衛健委、財政、建設、文明辦、市政園林、軌道交通等21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廈門市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辦法》,其中明確要求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母嬰設施建設,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各政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推進建設。
  •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與飛利浦照明達成戰略合作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央廣網科技11月1日消息 今天,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與飛利浦照明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將利用窄帶物聯網(NB-IoT)、天翼雲技術等,與飛利浦照明智能互聯照明領域的產品全面結合,共同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
  • Kim JunKi:韓國2024年完成主要道路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建設
    來源:鳳凰網汽車11月12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與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第七屆中韓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為此,韓國政府計劃在2024年完成全國主要道路自動駕駛所需的通信設施、高精度地圖、交通管制、道路建築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自動駕駛汽車生產、性能驗證、保險及安全體系的制度基礎,並投資核心零部件系統和基礎設施領域,進行L4技術的研發。以下為韓國汽車產業協會室長Kim JunKi演講實錄:Kim JunKi:大家好!
  • 百度地圖智能物流榮獲 「金鍊獎」中國冷鏈十佳信息技術供應商!
    百度地圖此次榮獲「金鍊獎」中國冷鏈十佳信息技術供應商,是對百度地圖通過組件化、場景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加速數位化轉型的實踐經驗和階段性成果,助力中國冷鏈物流產業的升級與發展的高度認可。
  •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火,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文章來源:智能製造網)        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不僅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個國家的科技發展狀況,也能夠放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如何。 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國的戰略目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體系,尤其成為了我國早期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開的更大,世界多國的企業都來我國投資設廠,開展經貿合作。此時,我國的基建目標也愈加明確,那就是在做好道路交通、公共設施的建設工作外,也要為多種信息技術的傳播與共享搭建順暢通道。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此外,上海市體育局會同上海市衛健委新建智慧健康驛站134個,基本實現了智慧健康驛站街鎮全覆蓋。在上海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錦一小區,10月底完成升級更新的市民益智健身苑已對市民開放。一位在此居住20年的老人對健身點變化深有體會:原先的健身點器材老舊、功能單一,一度令居民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