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媽媽帶孩子出門,遇上孩子需要餵奶、換尿布等,廈門490家母嬰室「等候待命」,基本實現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11月23日,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廈門市母嬰設施建設情況。
據悉,截止當前,廈門市共有490家母嬰室,其中公共場所307家。從分布情況來看,廈門市醫療機構共有67家,交通樞紐共有41家,商場超市共有73家,便民窗口等公共服務場所共有79家。近三年,廈門市就新建了200多家母嬰室,廈門市八個地鐵站點設有獨立母嬰室;單位企業母嬰室建設更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學校,為了給予女教職工方便,紛紛建設母嬰室,目前廈門有近百家學校擁有溫馨舒適的母嬰室。
2017年9月,由廈門市衛健委、財政、建設、文明辦、市政園林、軌道交通等21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廈門市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辦法》,其中明確要求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母嬰設施建設,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各政府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推進建設。2018年,廈門建立21個相關部門組成的《廈門市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和《聯絡員會議制度》,明確了聯席會議的組織形式、組成成員、主要職能、工作規程和工作要求,從組織制度上保障了母嬰設施建設的順利推進。每年年初在聯席會議上各部門各區共同確認當年母嬰設施建設計劃目標,有序推進,每個季度跟蹤進度,確保如期完成。
為了避免出現各自建設,無對應標準的現象,廈門市統一規範了母嬰設施的具體類別及分類標準,在國家標準基礎上進行細化分類,共分出5種類別(形象區域、大眾區域、緊湊區域、企業單位、移動車廂)。同時建立了母嬰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制度,確定了廈門市母嬰設施標識(廈門代表性的三角梅標識),為有效推進母嬰設施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廈門市率先在全省建設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導航系統。該系統於2018年7月上線,利用GIS地圖,將設施落圖定位,提供設施導航服務。2020年再次升級,增加獻言建策、提前搜索、分類展示等服務內容。群眾可以一鍵導航到就近的母嬰室,大大節約了時間,省卻了盲目尋找的煩惱,提升便民服務指數。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母嬰室日常管理督查活動」和「示範母嬰室評選活動」,通過檢查,查找各母嬰室存在問題,督促改進,提升母嬰設施建設品質。三年來,共有63家母嬰室獲評「廈門市示範母嬰室」稱號,19家母嬰室獲評「福建省我最喜愛的媽媽小屋」稱號。
廈門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廈門市將繼續做好母嬰設施建設工作,在現有基礎上將母嬰室推廣到有條件的社區公園、健康步道、居民廣場、公交brt等場所,滿足出行父母們隨時隨地的需求。試點開展多性別使用母嬰室,解決寶爸們帶娃出門的困擾。抓好衛生清理,加強日常監管,不斷豐富母嬰設施供給,加強母嬰健康宣傳,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母嬰設施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鄒玒)
【來源:福建省衛生健康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