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室何時能成公共場所標配?

2021-01-09 樂居財經

文/佛山日報記者張少鵬、岑雪瑩 見習記者韋娟明、周珊瑩

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共同堅持」,倡導多部門、多渠道促進母乳餵養。佛山公共場所有沒有母嬰室?母嬰室的環境怎麼樣?近日,佛山日報記者走訪了市內商場、醫院、車站等人流量多的地方,了解目前佛山母嬰室的現狀,聽聽奶媽奶爸對母嬰室的意見和建議。

市一醫院母乳餵養室設施俱全。/佛山日報見習記者周珊瑩攝

禪城東方廣場母嬰室配備了嬰兒床。/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韋娟明攝

禪城嶺南站NOVA商場母嬰室。/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韋娟明攝

記者走訪

商場:新商場各具特色老商場普遍沒有

記者走訪禪城區、南海區的多家商場發現,一般近年來新建的商場多設有母嬰室,但大多老式商場則普遍欠缺。

在位於祖廟商圈的嶺南站NOVA 商場,唯 一一間母嬰室在一樓女衛生間隔壁,佔地約5平方米,門口裝有開關感應器,室內有對應的解鎖按鈕,一扇門將尿布更換和哺乳間隔開,哺乳間內放著一張小方桌和一張沙發。

南海桂瀾路邊的中海環宇城,則從負一樓到5樓都有母嬰室,均位於衛生間一側,除尿布臺、洗手臺、沙發外,還配備了溫奶器和烘乾機。同在桂瀾路上的宜家商場,母嬰室設在商場2、3樓,設施齊全且免費供應隔尿墊,卡通的設計風格讓母嬰室顯得更溫馨。季華七路上的鵬瑞利廣場在2、3樓都設有母嬰室,空間較大,有三間餵奶室和四張尿布臺。

與新商場相比,老商場對母嬰的關懷則更為有限。記者走訪了百花、興華、東方廣場等祖廟商圈傳統商場,僅有東方廣場設有一間母嬰室。

東方廣場的母嬰室設在三樓,佔地約10平方米,有兩間獨立哺乳間,窗簾遮擋,內置沙發,哺乳間外放著三張嬰兒床,嬰兒床繫著安全帶,還有兩個尿布臺和兩個洗手池,洗手池上貼著溫馨提示:商場提供7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衝調奶粉,如有需要,請與賣場工作人員聯繫。

市民袁女士表示:「這些年,佛山商場的母嬰室多了不少,但細節還不是太到位。」同為母親的張女士也有同感。8月6日,進入東方廣場母嬰室的張女士手腳麻利地為寶寶換好紙尿褲。她抱怨說:「母嬰室很便民,但供不應求,只有一個母嬰室,有時候排隊要排半個小時; 且空調開得太低,擔心寶寶凍到。」

醫院:獨立母嬰室不多 室外哺乳有尷尬

醫院是母嬰的重點活動場所,母親哺乳的需求較大。目前,市一醫院在兒科門診部設置了母乳餵養室,門口貼有醒目標籤和「男士止步」的溫馨提示,牆壁上還張貼了關於母乳餵養的知識和小貼士,餵養室內放置了三張沙發,配有桌子、垃圾箱和洗手池。空間雖小,但環境整潔,私密性強。

但記者走訪發現,類似的獨立母嬰室在其他幾家醫院並不多見,多數是選擇在醫院走廊或候診區劃出一小塊區域設為哺乳區。市二醫院在兒科候診區用帘子間隔開一個小空間,媽媽們可在帘子內給小寶寶餵奶; 市婦幼保健院在每層樓都放置一到兩張半包圍的高靠背哺乳凳,供媽媽坐在裡面餵奶; 禪城區中心醫院則在兒科診室處設置哺乳區,裡面放置哺乳凳,並用木柵欄隔斷。

更重要的是,以上所有醫院都沒有對哺乳區設置路引、指示牌等標識,記者均是詢問護士才得知哺乳區的位置,甚至有些醫院的護士都不知道有哺乳區的存在。

「哺乳區確實有點少了,有時候孩子哇哇哭,但你還要排隊等位。」對於醫院的母嬰設施,市民們普遍不滿意。市民何小姐說,遇上流感季節,醫院裡孩子大人都比較多,會碰上排隊餵奶的情況。

哺乳空間不夠隱私,也讓不少媽媽備感尷尬。呈半包圍形的哺乳凳面向牆壁放置,加上椅背高約1.3米,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遮擋,但畢竟置身公共空間。「餵奶有時候要站起來,抱著孩子走幾步,他才不會哭得那麼厲害,哺乳凳擋不了多少,還是很尷尬的。」還有媽媽認為,走廊上的哺乳凳沒有隔斷空間,衛生環境也讓人擔心。

交通樞紐:

僅發現一個母嬰室火車站地鐵要增設

鴻運汽車站裡沒有哺乳凳,更沒有獨立的母嬰室。抱著孩子的乘客陳小姐多次來這裡坐車,她說,看過好幾次一些媽媽當眾哺乳,雖然尷尬,但確實沒辦法,「為了方便外出,我都會穿一種叫做『隱形哺乳衣』的衣服,這樣當眾哺乳也不會走光。」

在佛山市火車站、廣佛地鐵地鐵站,記者也沒有找到母嬰室。佛山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內的第一候車廳即將增設一間哺乳室。廣州地鐵方面也回應稱,去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首 個母嬰室地鐵廣州南站母嬰室投入使用,頭三個月已為至少700名媽媽提供服務。在廣州南站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廣州地鐵計劃在未來兩年新建40座母嬰室,選址遍布全線網各線路,包括對外交通樞紐接駁的地鐵站、旅遊點地鐵站,其中廣佛線普君北路站也將建母嬰室。

新建的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是唯 一有母嬰室的交通站點。該母嬰室位於樞紐站的二樓,昨晚,該站的母嬰室正式對外開放。

市民建議

母嬰室成標配分級細化管理

孩子沒出生前,80後奶媽阿文做了純母乳餵養計劃,但現實中的諸多不便讓她在娃4個月大時放棄了母乳餵養。

阿文說,公司沒有母嬰室,剛開始她堅持每天上班都帶上吸奶器、保溫袋、奶瓶等工具,利用中午辦公室人少時悄悄擠奶。她說:「雖然同事們都沒說啥,但自己還是覺得尷尬,最怕中途有人進來,跑到衛生間吸奶是常有的事。」

公共場所的「不方便」則更甚。很多商場都沒有母嬰室,阿文只能找偏僻的地方解決。「換衣間、廁所、樓梯角落,我都去過了。」阿文說,有時候真的找不到,只能站在角落邊,讓老公幫忙擋住,「特別不好意思,餵奶也不踏實」。

阿文建議,政府應該將母嬰室納入公共場所的標配,對母嬰室的設置設備作出要求,並用分級制的方式進行考核和管理,比如一級有尿布臺,可供家長換尿布;二級可考慮有洗手盆、沙發等,讓母親哺乳;三級可以有溫奶瓶、烘乾機等。

如果爸爸單獨帶孩子出門,該怎麼辦?奶爸阿遠建議除母嬰室外,商場等公共場所還可以在男衛生間增設尿布臺,讓爸爸們也可以換尿布,「畢竟養育孩子不是媽媽單方面的事情」。

部門聲音

2020年底前 全市醫院都有母嬰設施

隨著二孩的到來,增設母嬰設施的呼聲日漸高漲。2016年11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全國婦聯等10部門公布的《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力爭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我市正在加緊公共場所的母嬰設施建設。市衛計局於近期下發《轉發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同時在衛計系統內製定並印發了《佛山市關於加強醫療保健機構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2017年底市內三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到2018年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醫療機構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方案》 對母嬰室的設備設置作出要求:母嬰室內要有舒適整潔、溫馨防滑的房間;便於哺乳的座椅或沙發,有隔斷的相對私密空間;有茶几、嬰兒床或帶安全扣的嬰兒整理臺,有電源插座、垃圾桶,有冷熱飲水機和配備洗手液的洗手臺等。

2015年起,我市按照省總工會全面開展推進「愛心媽媽小屋」的建設部署。2016年,建設百家「愛心媽媽小屋」被列為「市總工會服務職工十件實事」之一。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現有「愛心媽媽小屋」144 家,其中公共場所46 家(含醫院16家)、企業自用84 家、機關自用14 家。今年,建設「愛心媽媽小屋」繼續被列為「市總工會服務職工十件實事」之一,建設方向除了企事業及機關單位等,重點加強公共場所的建設。

相關焦點

  • 母嬰室,何時才能成公共場所「標配」?全國人大代表高鈺:呼籲立法...
    據2019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母嬰室白皮書》,我國內地所有城市總共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2643間;已配備母嬰室的城市中,只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母嬰室,二線及以下級別城市平均的母嬰室數量不足10間。
  • 母嬰室將成市區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吳悠)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有的母親會在角落裡用哺乳巾、背包、衣服遮擋哺乳,文明城市創建巡查人員在對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的巡查中更是發現,部分母嬰室存在上鎖、設施不齊全等問題……解決母嬰室在公共場所缺失的問題,不僅是對母親和嬰兒自由出行權利維護的需要,也是彰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
  • 母嬰室,何時成公共場合「標配」?
    《條例》明確規定了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職責,具體規範了醫療機構在支持和保障母乳餵養方面的責任,詳細規定了母嬰室和哺乳室建設和管理的要求,並對母乳庫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規範。公共場所標配母嬰室,體現出一個現代城市的人文關懷和文明高度。
  • 母嬰室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而香港迪士尼的母嬰室令人嘆為觀止,有單獨的尿布臺,像沙發一樣柔軟舒適,還有媽媽哺乳的房間,還有玩具和照顧寶寶的保姆。我不期望能達到那樣的環境,只希望深圳有一天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小小的空間,哪怕只是簡單用帘子隔開。
  •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22 星期二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層立法讓母嬰室成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記者 蒲曉磊 文/圖北京市民吳蕾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回憶起在公共場所的哺乳經歷,吳蕾說自己就像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一樣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首都國際機場的母嬰室。3年前,黃細花就曾提出《關於在公共場所和辦公場所設置母嬰室的建議》。在她看來,《條例》的出臺意義重大,不僅有助於解決哺乳期媽媽們出門的尷尬局面,也能為全國層面的立法提供經驗。「在公共場所建設母嬰室,不僅是對全面二孩政策的積極響應,也是對育齡婦女和嬰幼兒關愛的重要方式。
  • 北京高峰時每天200人次使用母嬰室 委員: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設施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帶著奶娃娃出行最尷尬的是什麼?在公共場所哺乳?沒有地方衝奶餵奶?昨天北京市政協婦女兒童工作小組的部分委員就北京市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情況進行視察,北京公共場所已建母嬰設施327個,市政協委員們呼籲:母嬰設施是一種社會公共服務,應該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 讓母嬰室儘快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在火車站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年輕的媽媽給孩子餵奶,的確是個麻煩事。由於沒有母嬰室,人多且雜亂,為了避免公共場所餵奶的尷尬,年輕媽媽多會選擇去廁所餵奶,而廁所裡連最基本的換尿布平臺都沒有,無形之中給年輕媽媽增添了很多負擔。   廁所僅是「遮羞牆」,替代不了母嬰室。但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場所缺少母嬰室,年輕媽媽只能把廁所當「母嬰室」。
  • 每日超15萬母親有哺乳需求 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40多名市人大代表齊發聲: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文/廣州日報記者周偉良   深圳今年已開始執行全面二孩政策,預計一大撥二孩正在來地球的路上。不過,目前深圳僅部分高檔商場配備了母嬰室,大部分商場、地鐵、公園等媽媽們常去的公共場所母嬰室的配備還任重道遠。
  • 母嬰室漸成商場、醫院、火車站「標配」 哺乳不尷尬 城市更溫暖
    母嬰室漸成商場、醫院、火車站「標配」 哺乳不尷尬 城市更溫暖□河南日報記者曹萍8月1日至7日,是第28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很多哺乳期的媽媽都遭遇過公共場合無處餵奶的尷尬,在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省會鄭州公共場所母嬰室設立情況如何?8月5日,記者就此進行了相關採訪。
  • 公共場所母嬰室少寶媽們出門尷尬多
    羅女士告訴記者,她家離公司很近,原本打算能隨時給兒子餵奶,但苦於公司沒有配置母嬰室只能借用會議室將就下,但時間一長也不方便,只能和大多數職場媽媽一樣存好奶水放在冰箱,「不光是我們公司,周邊單位也找不到母嬰室。」 和羅女士有同樣困擾的寶媽並不在少數,市民萬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逛商場、公園時,因為找不到母嬰室,衛生間環境條件太差不適合餵奶,只能尷尬地在公共場所掀衣哺乳。」
  • 貼心 紹興市區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開始配備母嬰室
    如今,隨著紹興市區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配備母嬰室,這個尷尬有望得以緩解。1月31日,記者在越城區銀泰城二樓的母嬰室看到,35平方米的空間可以同時容納數位媽媽。「裡面設備齊全,能滿足我們所需。」年輕媽媽韓瑜說,室內還配備「求助按鈕」,哺乳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也能一鍵求助。
  • 東莞發布首個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
    今日(6月23日),市婦聯、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推出全市首個《東莞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試行)》(以下簡稱《手冊》)。今年我市將按照《手冊》要求在母嬰需求較大的公共場所新建或升級改造一批母嬰室,不久的將來,寶媽們帶娃出門就可以更放心、更方便、更舒心啦。
  • 徐州市區這6類公共場所將設母嬰室
    解決母嬰室在公共場所缺失的問題,不僅是對母親和嬰兒自由出行權利維護的需要,也是彰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更是解決社會民生的需要。對此,徐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印發《市區公共場所母嬰室設立工作推進方案》,加快補齊市區創建短板弱項,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母嬰群體對公共場所母嬰設施的需求。
  • 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
    本報訊(記者 高峰)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在公共場所建設的母嬰室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針對公共場所母嬰室數量不足等問題,市婦聯建議,相關部門應制定關於完善母嬰場所設施配備的具體規定。在審批商場、酒店及拓展城市公共服務空間時,明確將母嬰室納入公共場所設施建設的標準之一。
  • 東莞出臺首個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
    昨日,市婦聯、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推出全市首個《東莞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試行)》(以下簡稱《手冊》)。今年我市將按照《手冊》要求在母嬰需求較大的公共場所新建或升級改造一批母嬰室,不久的將來,寶媽們帶娃出門就可以更放心、更方便、更舒心。
  • 廣州已建成900餘間公共場所母嬰室
    至今年底,900餘間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建成,不僅讓廣州成為全國首個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城市,在世界大都市協會全體大會上,還作為「公共空間和人口問題挑戰」的中國案例進入全球視野,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和國際形象。廣州在推進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做到了「三個率先」。
  • 東莞出臺首個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
    東莞出臺首個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圍繞市政府「一號文」提出的「在公共場所配套新建改建一批母嬰室」的目標任務,推動國家全面兩孩政策落地,造福母嬰群體,帶動母乳餵養新風尚,增強東莞城市綜合功能,實現「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邁上新臺階,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東莞市婦聯、東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推出全市首個《東莞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管理指導手冊(試行)》(以下簡稱《手冊》)。
  • 公共場所設置母嬰室到底有多難?
    在大力提倡母乳餵養的同時,公共場所哺乳便利性的問題一直以來引發各界關注。(5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多位哺乳期的媽媽向記者表示,在北京的商場、火車站和機場等地方,母嬰室已經比較普及,可以滿足需求,但在公園裡卻還是常遇到哺乳難題。  窺一斑而知全豹,首都北京公園母嬰室設置狀況如此,放眼全國各地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