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報記者張少鵬、岑雪瑩 見習記者韋娟明、周珊瑩
8月1日至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今年的主題是「母乳餵養共同堅持」,倡導多部門、多渠道促進母乳餵養。佛山公共場所有沒有母嬰室?母嬰室的環境怎麼樣?近日,佛山日報記者走訪了市內商場、醫院、車站等人流量多的地方,了解目前佛山母嬰室的現狀,聽聽奶媽奶爸對母嬰室的意見和建議。
市一醫院母乳餵養室設施俱全。/佛山日報見習記者周珊瑩攝
禪城東方廣場母嬰室配備了嬰兒床。/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韋娟明攝
禪城嶺南站NOVA商場母嬰室。/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韋娟明攝
記者走訪
商場:新商場各具特色老商場普遍沒有
記者走訪禪城區、南海區的多家商場發現,一般近年來新建的商場多設有母嬰室,但大多老式商場則普遍欠缺。
在位於祖廟商圈的嶺南站NOVA 商場,唯 一一間母嬰室在一樓女衛生間隔壁,佔地約5平方米,門口裝有開關感應器,室內有對應的解鎖按鈕,一扇門將尿布更換和哺乳間隔開,哺乳間內放著一張小方桌和一張沙發。
南海桂瀾路邊的中海環宇城,則從負一樓到5樓都有母嬰室,均位於衛生間一側,除尿布臺、洗手臺、沙發外,還配備了溫奶器和烘乾機。同在桂瀾路上的宜家商場,母嬰室設在商場2、3樓,設施齊全且免費供應隔尿墊,卡通的設計風格讓母嬰室顯得更溫馨。季華七路上的鵬瑞利廣場在2、3樓都設有母嬰室,空間較大,有三間餵奶室和四張尿布臺。
與新商場相比,老商場對母嬰的關懷則更為有限。記者走訪了百花、興華、東方廣場等祖廟商圈傳統商場,僅有東方廣場設有一間母嬰室。
東方廣場的母嬰室設在三樓,佔地約10平方米,有兩間獨立哺乳間,窗簾遮擋,內置沙發,哺乳間外放著三張嬰兒床,嬰兒床繫著安全帶,還有兩個尿布臺和兩個洗手池,洗手池上貼著溫馨提示:商場提供7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衝調奶粉,如有需要,請與賣場工作人員聯繫。
市民袁女士表示:「這些年,佛山商場的母嬰室多了不少,但細節還不是太到位。」同為母親的張女士也有同感。8月6日,進入東方廣場母嬰室的張女士手腳麻利地為寶寶換好紙尿褲。她抱怨說:「母嬰室很便民,但供不應求,只有一個母嬰室,有時候排隊要排半個小時; 且空調開得太低,擔心寶寶凍到。」
醫院:獨立母嬰室不多 室外哺乳有尷尬
醫院是母嬰的重點活動場所,母親哺乳的需求較大。目前,市一醫院在兒科門診部設置了母乳餵養室,門口貼有醒目標籤和「男士止步」的溫馨提示,牆壁上還張貼了關於母乳餵養的知識和小貼士,餵養室內放置了三張沙發,配有桌子、垃圾箱和洗手池。空間雖小,但環境整潔,私密性強。
但記者走訪發現,類似的獨立母嬰室在其他幾家醫院並不多見,多數是選擇在醫院走廊或候診區劃出一小塊區域設為哺乳區。市二醫院在兒科候診區用帘子間隔開一個小空間,媽媽們可在帘子內給小寶寶餵奶; 市婦幼保健院在每層樓都放置一到兩張半包圍的高靠背哺乳凳,供媽媽坐在裡面餵奶; 禪城區中心醫院則在兒科診室處設置哺乳區,裡面放置哺乳凳,並用木柵欄隔斷。
更重要的是,以上所有醫院都沒有對哺乳區設置路引、指示牌等標識,記者均是詢問護士才得知哺乳區的位置,甚至有些醫院的護士都不知道有哺乳區的存在。
「哺乳區確實有點少了,有時候孩子哇哇哭,但你還要排隊等位。」對於醫院的母嬰設施,市民們普遍不滿意。市民何小姐說,遇上流感季節,醫院裡孩子大人都比較多,會碰上排隊餵奶的情況。
哺乳空間不夠隱私,也讓不少媽媽備感尷尬。呈半包圍形的哺乳凳面向牆壁放置,加上椅背高約1.3米,雖然能夠提供一定的遮擋,但畢竟置身公共空間。「餵奶有時候要站起來,抱著孩子走幾步,他才不會哭得那麼厲害,哺乳凳擋不了多少,還是很尷尬的。」還有媽媽認為,走廊上的哺乳凳沒有隔斷空間,衛生環境也讓人擔心。
交通樞紐:
僅發現一個母嬰室火車站地鐵要增設
鴻運汽車站裡沒有哺乳凳,更沒有獨立的母嬰室。抱著孩子的乘客陳小姐多次來這裡坐車,她說,看過好幾次一些媽媽當眾哺乳,雖然尷尬,但確實沒辦法,「為了方便外出,我都會穿一種叫做『隱形哺乳衣』的衣服,這樣當眾哺乳也不會走光。」
在佛山市火車站、廣佛地鐵地鐵站,記者也沒有找到母嬰室。佛山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站內的第一候車廳即將增設一間哺乳室。廣州地鐵方面也回應稱,去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首 個母嬰室地鐵廣州南站母嬰室投入使用,頭三個月已為至少700名媽媽提供服務。在廣州南站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廣州地鐵計劃在未來兩年新建40座母嬰室,選址遍布全線網各線路,包括對外交通樞紐接駁的地鐵站、旅遊點地鐵站,其中廣佛線普君北路站也將建母嬰室。
新建的嶺南大道公交樞紐站是唯 一有母嬰室的交通站點。該母嬰室位於樞紐站的二樓,昨晚,該站的母嬰室正式對外開放。
市民建議
母嬰室成標配分級細化管理
孩子沒出生前,80後奶媽阿文做了純母乳餵養計劃,但現實中的諸多不便讓她在娃4個月大時放棄了母乳餵養。
阿文說,公司沒有母嬰室,剛開始她堅持每天上班都帶上吸奶器、保溫袋、奶瓶等工具,利用中午辦公室人少時悄悄擠奶。她說:「雖然同事們都沒說啥,但自己還是覺得尷尬,最怕中途有人進來,跑到衛生間吸奶是常有的事。」
公共場所的「不方便」則更甚。很多商場都沒有母嬰室,阿文只能找偏僻的地方解決。「換衣間、廁所、樓梯角落,我都去過了。」阿文說,有時候真的找不到,只能站在角落邊,讓老公幫忙擋住,「特別不好意思,餵奶也不踏實」。
阿文建議,政府應該將母嬰室納入公共場所的標配,對母嬰室的設置設備作出要求,並用分級制的方式進行考核和管理,比如一級有尿布臺,可供家長換尿布;二級可考慮有洗手盆、沙發等,讓母親哺乳;三級可以有溫奶瓶、烘乾機等。
如果爸爸單獨帶孩子出門,該怎麼辦?奶爸阿遠建議除母嬰室外,商場等公共場所還可以在男衛生間增設尿布臺,讓爸爸們也可以換尿布,「畢竟養育孩子不是媽媽單方面的事情」。
部門聲音
2020年底前 全市醫院都有母嬰設施
隨著二孩的到來,增設母嬰設施的呼聲日漸高漲。2016年11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全國婦聯等10部門公布的《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力爭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我市正在加緊公共場所的母嬰設施建設。市衛計局於近期下發《轉發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同時在衛計系統內製定並印發了《佛山市關於加強醫療保健機構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2017年底市內三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到2018年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到2020年底,所有應配置母嬰設施的醫療機構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方案》 對母嬰室的設備設置作出要求:母嬰室內要有舒適整潔、溫馨防滑的房間;便於哺乳的座椅或沙發,有隔斷的相對私密空間;有茶几、嬰兒床或帶安全扣的嬰兒整理臺,有電源插座、垃圾桶,有冷熱飲水機和配備洗手液的洗手臺等。
2015年起,我市按照省總工會全面開展推進「愛心媽媽小屋」的建設部署。2016年,建設百家「愛心媽媽小屋」被列為「市總工會服務職工十件實事」之一。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現有「愛心媽媽小屋」144 家,其中公共場所46 家(含醫院16家)、企業自用84 家、機關自用14 家。今年,建設「愛心媽媽小屋」繼續被列為「市總工會服務職工十件實事」之一,建設方向除了企事業及機關單位等,重點加強公共場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