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秀溫泉度假村特色木屋。
鑫誠農業依託生態農業, 結合生態養生、休閒養老,發展鄉村旅遊。
「惠民之前農家樂發展未形成規模化,沒有鄉村旅遊的概念。而現在依託大型林場、農場資源來發展休閒農業,發展鄉村旅遊,趟出了一條新路子。」惠民縣旅遊局局長張亮對記者表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與《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從國家層面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出了指導意見與政策支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迎來政策黃金期。立足當地資源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也成為眾多縣域旅遊突破的方向。
惠民縣地處魯北平原,黃河下遊,地勢平坦,境內多為黃河泥沙淤積成的平原,是一個農業大縣。惠民轄區內擁有孫子兵法城、魏氏莊園、武定府衙等傳統景區型旅遊點,發展鄉村旅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是惠民旅遊的轉型方向。
「一產+三產」 依託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
「以溫泉、林業、農業等資源相結合,打造高端鄉村旅遊目的地。」惠民縣旅遊局局長張亮表示,惠民制訂了「依託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的總體方針,通過一三產業的結合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惠民縣擁有雙河林場、沙窩林場等豐富的林業資源,結合鑫誠農業等高端現代農業觀光,融合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發揮高效生態農業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惠民的鄉村旅遊。
農業休閒與生態林場融合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在惠民縣皂戶李鎮生態林場,12000畝綠化苗木是特有的資源優勢。「這裡的土地鹽鹼性程度較高,最適合種植白蠟,目前林場種植了14萬株白蠟,形成了天然的森林氧吧。」林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株白蠟的成長期是2年,每株能賣到20-30元左右。同時,林區內還種植了部分蜜桃,及其他低矮經濟作物。還養了5萬隻鵝,建設了生態牧場。目前該林場第一產業的直接收入已經能支撐起企業的發展了。」記者看到,林場內已建起了7棟木屋,與大面積的森林相映成趣。「政府支持鄉村旅遊的發展,因此我們利用林場的天然氧吧資源,建設休閒旅遊度假設施。目前已建設7棟木屋,滿足了遊客食宿的需求。雖然開業的時間並不長,但遊客已經絡繹不絕,整體收入比單純農業收入增長了近50%。」林場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將以該林場為基礎,建設靈秀溫泉度假村,建成一處集綠化苗木種植示範、農業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林場」。
龍頭企業主導型是惠民旅遊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形式。山東鑫誠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惠民縣生態農業的龍頭企業。據了解,該企業規劃總面積14000畝,目前以苗木培育和蔬菜種植為主業,已建設日光溫室、智能溫室、育苗溫室、連棟拱棚溫室等50個溫室。並斥巨資在荷蘭購買了大量的名貴苗木,進行培育。企業工作人員稱,目前果蔬、花卉、林木培育種植及銷售是企業的主要經濟來源。農場生產的產品也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收入也比較可觀。鑫誠農業董事長趙成山告訴記者,公司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讓現代農業與生態養生、休閒養老結合,開展一系列以花草觀賞、五穀養生、溫泉美食、森林氧吧等主題養生活動。並引進荷蘭風車、馬匹等休閒觀光產品,發展養老度假產業,打造觀光、旅遊、養老等全鏈條型多元化農業。
鑫誠農業高端現代農業觀光。(攝影 王陸見)
「發揮武聖孫武故裡優勢,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國內兵學文化旅遊目的地;依託林業及生態農業資源優勢,融合發展『一產+三產』的特色鄉村旅遊。」張亮認為,惠民只有依託資源優勢才能把鄉村旅遊發展起來。
好規劃需要好配套,基礎設施亟待完善
在依託「孫子故裡」品牌下,圍繞「孫子故裡、苗木之鄉、溫泉之鄉」目標定位,惠民把旅遊開發與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結合,創建旅遊強鎮、特色村、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推動全縣鄉村旅遊發展。在惠民的鄉村旅遊規劃中,重點扶持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以皂戶李鎮萬畝苗木繁育基地為中心打造苗木觀光休閒遊,以麻店鎮鑫誠農業為中心打造高端現代農業觀光遊,以大年陳鎮為中心打造特色林果種植旅遊採摘區,以魏集鎮為中心打造食用菌採摘觀光旅遊區。
依託優勢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惠民鄉村旅遊的規劃找到了發展路徑,但目前多處於起步階段。靈秀溫泉度假村第一期已經建起了木屋、牧場,溫泉及配套基礎設施目前處於規劃中。據了解,在靈秀溫泉度度假村規劃中,預計到2016年將開發完成運動健身、特色林觀賞區、房車營地、農事體驗區。鑫誠農業與生態養老、溫泉養生結合也還處於規劃中。
業內人士建議,惠民鄉村旅遊發展起點較高,需要政府的宏觀統籌,而區域內旅遊廁所、交通、停車場、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遊客諮詢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也需同步或先期建設,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延伸產業鏈,應加強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
休閒農業是農業發展的新突破點,有著自身不可替代的發展優勢。目前,惠民以農業(林業)為支撐,開始發展休閒農業,不妨學習一下臺灣鄉村旅遊發展的經驗,在第一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深加工,向第二產業進行延伸,加強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每個林場(農場)都可以生產出自己獨特的農業深加工產品,不斷挖掘農業附加值,提升傳統農業的產業效益。最終形成「1+2+3」的產業鏈條,真正做到一村一品的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
強化現代農業保障能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建設現代農業,核心就是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強設施保證能力,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只有這樣,農業才能留住人,才可持續發展。惠民縣休閒農業發展之路已初露端倪,就是不斷加強建設投入,優化美化環境,做足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的文章。不斷改善觀光休閒環境,使各大農場、林場真正變成一個集生產體驗區、生態觀光區、生活保障區、人文創意區為一體的大景區,促進產業效益的提高。
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是趨勢,也是新形勢下建設新農村,帶動農民增收的渠道。惠民有豐富的資源,發展鄉村旅遊道路寬廣,路徑選擇多樣。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夯實農業基礎,深度融合各產業,惠民定能開拓出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劉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