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0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
月
10
日
周
四
讀·美文
朋友小林最近弄丟了一筆到手的訂單,原因是他拖延了和客戶的樣品交期時間。
用他的話說,這是一筆大訂單,客戶一開始就對質量和工期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他在接單的時候也考慮過工期會不會太趕,但還是沒有把它真當一回事,更多是抱著先答應了再說的想法。
條件談好之後,他有一直在跟進這批樣品,但還是由於工廠的進度跟不上,導致樣品的交期比約定好的時間推遲了兩天。而且客戶的反應也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原以為,只要想辦法和客戶溝通致歉,解釋清楚原由,應該還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無奈的是,客戶態度非常堅決,表明接下來再也不會跟他繼續合作。
「這次的教訓,算是給我上了一堂人生大課。沒把握的事,就不要輕易答應,否則,後果真的不是自己所能設想的。」說起這件事,小林只有滿心的懊悔。確實如此。也許在小林看來,這只是一次不得已的延誤,可換到旁觀者的角度看,就不難意識到,客戶會選擇取消合作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小林已經破壞了合作最重要的一個前提:誠信。
何謂誠信?意思很簡單,就是要言如其實,說到做到。
很多時候,你可能需要花費無數時間精力才能建立起他人對你的信任,而毀掉它,卻只要一次失信就夠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誠信的企業在遇到確實無法如期履約的情況時,寧願提早說明問題,並為此承擔經濟效益,也絕不會拿信用來開玩笑。
信乃立身之本。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在合作中失信於人,都無異於是在親手打碎自己的口碑,讓自己得不償失。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做大事時才要注意的問題,到了小事上,就沒必要那麼較真了。畢竟,有些話不過就是隨口說說而已,並不代表任何承諾。
偶爾一兩次「隨口說說」,或許還能得到他人的諒解,如果你長此以往都是以這種隨意的態度和他人交往,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差。
你不把自己說的話當回事,別人就不會把你當回事。你的許諾有多不靠譜,你給他人的感覺就有多不值得信賴。
事實上,只要是答應了別人的事,無關大小,都是一份承諾,都需要被認真對待。
不想引發誤解,那在此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明確自己有實現諾言的實力,進而界定自己的能力範圍。
確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你才能答應。有些事情,若已經超出你的能力所及,那就不要應諾,或是在答應的時候就要把情況說清楚,給對方充分的思想準備。
這才是對別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的最好方式。
當一個人說出的話足夠真誠,足夠有份量,自然就能在人際關係中佔據主動權,用誠信換取到真情和真心。
為人處世,做到對自己說出的每句話負責,信守自己的每次承諾,絕不只是對別人有益,對自己的益處其實更多。因為它會為你贏得認可,積攢信譽,讓你腳下的路越走越寬。
所以,請永遠不要輕視自己的承諾。
要記得,在任何時候,說到做到,都是智者的生存之道。
(註:本文有刪節)
讀·生活
原標題:《說到做到,路才能越走越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