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常州市化龍巷論壇上,一則名為《驚!在常州某飯店吃飯遭飛蟲叮咬,竟然出現休克》的帖子被置頂。發帖人稱,她被不明飛蟲叮咬後,就醫過程中竟然出現短暫休克。她認為這種蟲子就是毒性很強的「隱翅蟲」。不過,為她治療的專家卻表示,這麼久以來,在常州沒有遇到過如此毒蟲,病患的身體反應著實叫人吃驚。
揉死蟲子後,手臂慢慢失控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到了發帖人左女士,她是常州一家健身中心的康復教練。她告訴記者,6月19日,她與朋友在常州市武進區新城南都「舅婆家」飯店就餐時,剛剛動筷子吃東西,就突然感覺右肩處有個東西在爬,感覺有些癢,就伸手去揉了揉,沒感覺了接著吃。
過了一會,她發現肩部又癢了,又去揉了揉,發現揉死了一隻蟲子。她開始並沒有太在意,可是過了一會,發現右肩出現紅腫,還有些刺痛。感覺應該是被蟲子咬了,她就去了趟洗手間,拿洗手液洗了洗。可是等她再回到飯桌上吃飯時,漸漸感覺到右手夾菜時,手臂有一抽一抽的感覺。無奈之下,她趕忙叫來服務員,讓服務員看看她的「傷情」。
服務員發現,左女士右肩好像是被蟲咬了,就拿來花露水。可是,花露水並沒有什麼用,症狀非但沒減輕,還加重了。「1分鐘後,患處出現大面積紅腫,右手臂出現麻、震顫、刺痛等生理反應。」左女士說,後來,自己右手臂疼痛難忍,叮咬腫脹處還有黃色液體溢出!
在店員陪同下,左女士去醫院治療,並帶上了被她揉死的蟲子。路上,她全身冒冷汗,手臂不能動。
送醫途中,一度出現短暫休克
左女士被送到武進中醫院急診科,急診醫生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叮咬狀況,建議她往常州市兒童醫院蚊蟲叮咬專科就診。
左女士在去兒童醫院的途中,出現了短暫的休克狀況。到達醫院後,醫生說,他沒有遇到過被蟲叮咬後反應如此強烈的病患。由於蟲子已經被揉死,醫生也看不出到底是什麼蟲。醫生認為,左女士就醫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隨後,醫生開具藥物進行靜脈滴注後,左女士狀況有所好轉。
叮咬的毒蟲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左女士上網查詢,發現一種名叫「隱翅蟲」的毒蟲,很可能就是讓她痛苦不堪的「元兇」!
不過,醫生依然表示,無法判斷這是不是「隱翅蟲」。
索賠誤工費,遭到飯店拒絕
由於左女士是康復教練,右手臂不能發力,就影響了上班,她請了假。隨後她向飯店交涉,索要誤工費。可是店家拒絕賠付,只願意承擔就醫費和500元營養費。
店方認為,店裡的衛生情況十分良好,出現飛蟲完全不可控,因此賠償醫藥費等已經盡了義務。可是左女士要求賠償誤工費,他們實在沒轍。
記者就此事諮詢了多名律師,律師意見分兩種:一種認為,左女士在飯店就餐,手臂被蚊蟲叮咬,飯店要負全責,包括誤工費;另外一種聲音則認為,飯店出現飛蟲,並非完全是飯店的責任,所以只需負責基本的醫藥費。
延伸閱讀:夏季當心這4大毒蟲
1.蜱蟲
被蜱蟲咬要儘快就醫
蜱蟲咬人時常發生,對此,醫生表示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在樹林中晨練、戶外遊玩時都要加以注意。蜱蟲身上攜帶的病原容易引起疾病。它會將自己的頭埋在人體的皮膚內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被蜱蟲叮咬,如何處理很關鍵。據悉,曾有人被蜱蟲咬傷後,通過外科手術割掉皮肉以除去蜱蟲。2011年5月30日,記者曾在江蘇路青醫附院 目擊了醫生除去蜱蟲的整個過程:先讓患者服用解毒藥物,將香柏油滴在蜱蟲身上進行局部封包(讓蜱蟲無法呼吸,其他類似物品可以代替香柏油)。隨後,在蜱蟲 叮咬處注射麻醉藥,接著將蜱蟲拔了下來。
如何應對
如果在野外遭遇蜱蟲怎麼辦?醫生提醒,市民可以塗抹驅蚊水,儘量避免在草地上坐臥。一但發現身上有蜱蟲,千萬不要硬拽,因為蜱蟲嘴上的倒刺可能 深入體內。可以用酒精塗抹蜱蟲,然後用鑷子取出,千萬不要用手觸摸,如發生高燒等症狀,應該儘快就醫。蜱蟲咬傷後,可能會有一到兩周的潛伏期,所以在這段 時間裡仍需進一步觀察治療。
2.隱翅蟲
沒那麼可怕,也別用手拍
「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不少人都收到了QQ 上朋友之間轉發的這則消息,這是真的嗎?「隱翅蟲並沒有那麼可怕!」記者採訪中醫生表示,將隱翅蟲拍死後 ,它的體液會留在皮膚上 ,確實能引起隱翅蟲皮炎。島城也有拍死隱翅蟲引起皮炎的病例,但叮咬後果沒有傳說中那麼嚴重 。
如何應對
醫生說,隱翅蟲不會叮咬人,也不會主動釋放毒液,遇上隱翅蟲,用手指輕輕將它彈走或猛吹口氣將它吹走就好了。如果不小心將隱翅蟲拍死,可用肥皂水清洗蟲體接觸的皮膚,情況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3.馬蜂
遭遇攻擊用衣物護頭頸
家住江蘇路的趙先生近日十分苦惱,廚房裡兩個月沒用的油煙機裡竟然被馬蜂安家生子,順著管道進入家中的馬蜂還將他的老伴蜇傷。王主任告訴記者,馬蜂蜇人後可致使傷者出現過敏反應以及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如何應對
「遭遇馬蜂時,最好用衣物保護好自己的頭頸,逆向逃跑或原地趴下,不要反擊,否則會招來更多馬蜂的攻擊。如果被蜇傷,不要用髒手擠出毒液,以免傷口感染。可用冰的鹽水或礦泉水冷敷傷口,然後及時就醫 。」王主任同時建議,要是居民發現小區或家中有馬蜂窩 ,不要輕易招惹它們,可以向消防部門求助。
4.蟎蟲
個頭特別小,喜歡玩潛伏
在市南區一家企業上班的李女士是一名白領,前段時間她一夜之間全身長滿紅色小水泡,到了海慈醫院一檢查,醫生稱這是皮膚過敏,是因為被舊書攤、報紙堆以及中央空調吹出的管道內藏的蟎蟲感染了。
蟎蟲體型很小,潛伏在我們周圍,家裡的地毯、被褥裡都容易滋生蟎蟲,「蟎蟲會寄生在人體的皮膚表層,引發某些皮膚疾病。」
如何應對
海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鄭瑋清醫生建議,對於蟎蟲入侵造成的傷口,市民可選用硫黃軟膏等藥物進行塗抹或是用皮炎平也行。在夏季首次使用空調時,一定要記得先清洗,家中被褥、地毯、窗簾等物品也要勤於清洗和晾曬。
(責任編輯:蘇嬌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