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智商是不等同於情商的。所以大家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一定要記住同時提升情商。據科學研究,情商高的孩子在長大後社會上工作,比情商低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都少很多。
也在人際處理方面也比其好很多,多以發展都相當不錯。情商低的孩子有些時候說話沒做事情都相對弱,在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有影響。如果說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說一下這些話,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避免影響以後的生活。
孩子愛說這些話,都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要及時引導。
第一句:我不管我就要。
一般情況,在孩子要什麼東西,但是家長不給買的時候,他們就會這樣說。在孩子陳述這句話的同時,一般是在撒潑打滾,或者哭鬧。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因為面子、或者心疼孩子就隨意妥協。這樣的妥協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而不是改正。
第二句:我一定要這樣。
當孩子和父母出現不一樣的觀念時,他們有時候就會這樣說「我一定要這樣」對於父母的意見根本不予理會。他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的潛臺詞其實就是,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定要聽我的。這種孩子情商不會很高,如果在小時候不加以幹預,長大後就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品格。
第三句:不關你的事。
當家長給孩子指出問題或者批評孩子的時候。其就容易說出這句話「不關你的事」這種話大多數是一些比較大的孩子才會說出來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孩子內心已經產生些許叛逆感。小時候對父母說,在學校對老師說,對同學說。每當有人給出建議時他們都會用這一句萬能語句去回應,情商極低。
第四句:都是我的,你不準動。
在一群人的飯桌上時,可能最容易聽到孩子說這句話。之前聽一個朋友就說到,在過年家裡人聚餐的時候,她7歲的兒子豆豆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因為桌子上有他最愛吃的一道糖醋裡脊,豆豆的叔叔想要夾時,他就這樣大喊了一句。
朋友她不僅感到很沒有面子,也為孩子的情商深深擔憂。問清楚後,發現孩子平時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吃飯時候只要他願意吃,爺爺奶奶根本不會動,並且會很開心的和他說:「都是你得慢慢吃」時間長孩子就形成了這種霸道,自私的心理。不管屬不屬於自己,只要他喜歡,別人就不準動。這是情商低典型的表現,不管孩子多大都影響交際。
第五句:我不喜歡,我不去/我不做。
在孩子小的時候,說這句話比人聽見可能還會笑著說「這孩子還挺有個性」但是當他們有一定獨立思考能力時再說這句話,家長就一定要試著幹預了。幹預當然不是說非要逼著孩子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但是一些正常合理,比如學習、寫作業、幫助家長做簡單家務這些事情,每次讓其做都不去,就要及時幫他們糾正了。
第六句:不管我的事,是某某的錯。
有一類的孩子特別喜歡告狀,或者一出現問題就把事情推到別人身上。最常能聽到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和我沒關係,是某某的錯」總之問題永遠不會出現在他們自己身上。第一有可能是他們本身知道錯誤,但是推卸逃避。第二是他們本身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只要不順自己意就是比認錯。這兩種心理讓其情商變得特別低,即使是孩子也不喜歡和這種小朋友玩。
孩子的情商培養的小方法
家長要注重孩子情商的啟蒙教育,沒有良好的啟蒙教育,孩子未來的社會道路很可能走得坎坷。三歲看大,在3歲這個階段情商的著重培養尤其重要!
通過繪本故事來做情商啟蒙,讓孩子的內心強大,學會如何正確面對挫折,讓自己自信懂得接納自己。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
推薦一套《幼兒情商啟蒙繪本》共8冊,適合3-6歲孩子的睡前故事!
書中故事非常貼近生活,個人最喜歡的故事是「遇到委屈怎麼辦?」小編個人從小因為沒有注重情商的培養,如今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委屈遇到問題總是選擇沉默!所以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勇敢表達!全書共40冊,僅需89元,每冊不足3元錢!推薦給注重培養孩子情商的家長!
總結:家長對於孩子,都會儘量拿出自己的耐心去對待。社會對於小朋友,也是多加愛護。但是大家都聽說過熊孩子這個詞語,型孩子不等於小朋友。大家對熊孩子都沒有好感,大部分熊孩子就是情商比較低。所以家長發現孩子小時候有這些話說出口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多加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