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總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習慣。
環境可以改變人,也可以改造人,當孩子開始被身邊的環境"同化"之後,自己的人生軌跡也會發生改變。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看得主要就是孩子的說話方式。
孩子的語言也會被環境同化,而之後的思維方式更可能被語言風格同化。
當我們反覆重複一些話語的時候,便會產生一些心理暗示。如果孩子經常將下面這些話掛在嘴邊,可能預示孩子將來情商很低。
孩子經常說這3句"口頭禪",一看就是"幹大事"的人,父母儘早培養
1、我能行
孩子經常把我能行掛在嘴邊的話,一般都是敢於挑戰,他們喜歡迎難而上,他們不怕困難,認為困難是會被解決的,對於生活充滿了信心。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一般都不會過得太差。
2、"我可以幫你做什麼?"
樂於幫助他人是一種高大上的美德,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因為在家比較受寵,習慣於被"伺候"。
現在的一些孩子因為受到社會思想的影響嚴重,大都有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他們更不樂於對他人伸出援手。
所以,當孩子的口頭禪為"我可以幫你做些什麼"時,就說明他已經具備了幫助他人的能力,家長們千萬不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3、"謝謝你"
或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說這句話並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是,往往是這種短暫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區別。有一部分孩子的感謝其實是被父母家長要求的,有的父母在孩子受到他人恩惠的時候,只會要求孩子"快說謝謝!"而忽略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感謝。
如果孩子能夠主動向他人表示感謝的話,別人對孩子的印象也會變得很好,這樣孩子的人際關係自然會變得廣泛。這樣孩子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會有很大的協助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是取決於父母如何教導!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半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父母就算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一起成長,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該系列共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培養孩子十種情緒正能量: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鮮豔的色彩搭配,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把需要表達的內容體現的很完整,即使小孩子認字不全,看圖也能理解故事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免費同步暢聽的功能,都有配套的音頻,這也解決了上班族的爸爸媽媽下班以後,身心疲憊,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煩惱~
10冊情緒管理性格培養繪本不過就是69塊錢,平均下來一冊不到7塊錢,都不到一頓早餐錢的價格,整套下來也不過是爸爸少抽兩包煙,媽媽少喝兩杯奶茶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