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貴的服裝不一定質量好,3800元的上衣也會起毛起球。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今天公布服裝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涉及76個品牌的100件樣品中,有25件樣品未達到國家及相關標準要求,整體不達標率為25%。不合格服裝中既有超市裡售價39.9元的家居褲,也有高檔購物中心售價3800元的「阿瑪尼」上衣。測試發現,200元至400元區間的服裝不達標率最高,服裝「起毛起球」問題最多。
本次比較試驗樣品由市消協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在北京21家購物場所以及1家天貓購物平臺專營店隨機購買,所購樣品為上衣類、休閒褲類和牛仔褲類,樣品價格從39.9元至3800元不等。25件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樣品共涉及14家購物場所,分別是:萬達廣場(豐臺西鐵營店)、燕莎奧萊購物中心、合生匯購物中心、萬達廣場(通州店)、高田工廠店、君太百貨、漢光百貨、天瑪時(華聯店)、補丁生活(公益西橋店)、西紅門薈聚購物中心、紅英(華聯店)、京客隆(通州東關店)、銀座mall(東直門店)以及東方信天翁運動專營店(天貓)。
比較試驗中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項目主要是產品使用說明、纖維含量、色牢度和起毛起球。服裝起毛起球是消費者比較反感的穿著現象。本次比較試驗中,共有11件樣品的起毛起球性不符合相關明示標準要求。其中有4件來自萬達廣場、3件來自燕莎奧萊購物中心,包括標稱喬治阿瑪尼(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GIORGIO ARMANI」上衣、標稱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JZ JUZUI」毛衫連衣裙、標稱上海保羅傑邦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POLO SPORT」男士針織衫、以及標稱北京黛英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黛英」毛織衫等。
有8件樣品的產品使用說明不符合相關明示標準要求,主要表現為耐久性標籤信息標註不全、標註信息錯誤、不同形式間的使用說明標註內容不一致以及未明示產品類別等方面。包括:售價1528.2元、標稱北京市東方娟子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LANBNA(蘭畢安)牛仔褲,售價1080元、標稱法國天瑪時國際時尚研發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TimMax」牛仔褲等。
纖維含量反映了服裝產品的材質構成,也是消費者購買時的主要參考指標之一。本次比較試驗中,共有5件樣品的纖維含量不符合相關明示標準要求,纖維含量偏差超出規定允差範圍。其中,標稱北京賽格服裝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卡多丹」女裝,明示面料:棉+麻100,裡料:麻100,實際上不含麻;標稱上海林光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裕福萊」男家居褲,明示棉35,實際22.1。
此外,比較試驗中,有8件樣品的色牢度未達到相關明示標準的要求,包括:售價1242元、標稱上海萬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IIIVIVINIKO」牛仔褲,標稱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生產的「ONLY 奧莉」牛仔褲,以及標稱北京紅英自由馬服裝服飾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生產的「紅英」女褲等。
市消協提醒消費者,選購服裝時,應儘量挑選淺色調或色調自然的服裝,這樣不僅色牢度有保證,而且還能儘可能地降低甲醛、染色牢度超標的風險。另外,新購買的服裝,最好先清洗一次再穿(標註乾洗的服裝除外)。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楊濱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