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老師教照片合成,都是往畫面中添加元素,我卻能讓畫面更簡潔

2020-12-17 手機攝影手冊

今天分享一個picsart的照片合成技巧。

我們先看一下原始照片,這是作者@漫天煙月拍攝的一張慢門海景照。

畫面整體效果很不錯,近景有礁石,中景有一棵樹,只是感覺遠處的大橋有些多餘了。下圖是我用piscart調整後的效果,沒有了大橋後畫面變得更加簡潔美觀。

下面我具體分享一下修圖的步驟。

首先在picsart中打開原始照片,點擊「工具」,選擇「剪輯」。

用自由剪輯把大橋下面的部分框取出來,點擊「應用」,並保存待用。保存過程中軟體會彈出讓你購買付費功能的廣告,關閉後繼續操作即可。

然後重新打開原始照片,點擊「添加照片」工具。

把上一步保存的素材照片選入進來。

按住素材照片右下角的雙箭頭圖標往外拉,把素材照片擴大到適當大小,使其上部正好能覆蓋原始照片中的橋梁部分。

最後點擊「應用」,保存即可。

這個效果操作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稍微用心一點都可以掌握。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點讚和轉發支持!

相關焦點

  • 花卉拍攝這樣選擇背景,畫面簡潔而有藝術氛圍,手機相機都能拍好
    圖一在花卉拍攝的背景選擇時不少人鍾情於虛化背景,虛化背景處理得好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有的時候由於器材的限制、拍攝場景中其它對象幹擾等原因,虛化背景也不能達到簡潔畫面的目的,甚至虛化出來的背景處於虛虛實實的狀態
  • 拍秋的最高境界:巧妙地將秋天的元素融入畫面,5種思路寫秋很美
    又到深秋時節,那麼怎樣拍攝好體現秋天之美麗的照片呢?這裡有5個思路可供參考。拍攝秋天的照片就要突出秋天的元素。秋天的元素主要有:一是以金黃為主基調,主要有銀杏、稻麥等農作物、草本植物等;二以紅色為主基調,主要有紅楓葉等;三是成熟的果實。我們只要在畫面中突出這些元素,就會突出秋的主題。其實寫秋照片的最高境界是融合,將秋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畫面中顯得自然、唯美。而不用去放大某一個秋的元素,或者在PS中將色彩調得超飽和,一看就讓人反胃。
  • 教你如何把拍攝的夜景照調成冷色調電影畫面
    ,而很多人非常喜歡電影的色調,希望能把自己拍攝的照片也能呈現出電影大片的色調和質感。其實這一點都不難,今天我們就來教你怎麼用PS把你的照片變廢為寶,讓平淡的夜景照片獲得更震撼、更高級的色彩表現。    為了追求電影膠片的質感,我主要通過調整色彩曲線來讓照片更具又電影的畫面色彩。基本上不同的色彩通道都進行「小S」的曲線調整就能讓高光和陰影部分又比較好看的膠片質感,再微調一下RGB控制下照片整體的明暗就行。
  • 攝影師的小秘密:構造精簡畫面,8招學會給攝影做減法!
    很多新手攝影師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攝影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大家都聽的疲憊了,攝影到底是一門什麼藝術?一會是用光的藝術,一會是做減法,其實任何藝術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表述清晰的,攝影尤其如此,為什麼說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呢?其實這裡的「做減法」,指的是方法,而非形式,簡單直白的說,就是構造精簡的畫面。是不是畫面內的元素越少越好呢?或者說是只減不加呢?
  • PS圖片合成時與畫面重疊怎麼辦?
    ps圖片合成時與畫面重疊怎麼辦?與畫面重疊的話,我們就需要通過蒙版將它分離出來。下面就來給大家演示操作一下。1.首先可以看到畫面中有一個白色的海鷗。2.我們將一個冰山的圖片合成到圖片中。3.添加一個蒙版,使用畫筆工具擦除出來。但是這時海鷗會與冰山進行重疊,怎麼辦呢?
  • 為啥很多風光攝影師,都喜歡在照片中添加人物?4個作用2個要點
    其實有時候出現在風景中的人物也不都是多餘的,關鍵還是要看你怎麼處理。那麼風景中的人物都有哪些作用,以及如何恰當的安排好風景照中的人物呢,下面我就來詳細說一下。除了人之外,如果畫面中有其它一些我們熟知的元素,也能起到這個效果。比如海上的一艘船。路上的一輛車。草原上的幾匹馬或者沙漠裡的一排駱駝等。
  • Windows中各類畫面源的截取和合成方法總結
    在移動端發起直播,其畫面源的種類是十分有限的,無非是取攝像頭、截屏等。PC端由於其系統資源充足,應用程式豐富,畫面源種類多樣,更適合作為主播程序運行的平臺。在實際應用中,經常有一些場景是需要將不同的畫面源合在一起,然後推流出去的。本文粗淺介紹一些我們在開發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獲取不同畫面源的畫面並將其合併的方法。
  • 格式塔心理學,讓畫面更具視覺吸引力
    學習攝影構圖,所有的教程幾乎都會提及「構圖要簡潔,畫面要對稱,地平線要平,要利用引導線,畫面元素要和諧」等規則。可你有沒有想過,你對這些構圖法則真的理解嗎?那麼,今天來聊一聊攝影構圖中的「潛規則」——格式塔心理學,讓你對這些構圖法則有一個全新(理性)的認知。格式塔(Gestalt),在心理學領域翻譯為「完形」。
  • 深度解讀「景深」,為拍攝畫面做「最佳調整」
    鏡頭焦距:在拍攝距離和光圈大小都相同的情況下,比較短的焦距能夠製造出更大的景深,強調周圍環境的特點,並攝入更多的環境元素。長焦距製造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製造出的景深小,從而捕捉到更清晰的特寫。鏡頭焦距對於景深的影響光圈的大小,相比另外兩項參數更容易改變。
  • 7個小技巧幫你構建畫面!
    在攝影中,構圖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拍攝什麼樣的畫面、表達什麼樣的情緒、突出什麼樣的主體,都是我們選擇構圖形式的依據,而在攝影中,構圖方法也數不勝數,在之前的內容中,我也曾詳細的給大家介紹過許多的構圖方法,但沒有哪種場景只能運用特定的構圖方法,也不會有哪個構圖方法只能拍攝特定的畫面,要知道,攝影本身就是一門充滿創造性的藝術。看到這裡許多小白就要問了:「那我究竟該如何構圖才能拍出合適的畫面呢?」
  • 怎麼利用暗角,讓照片人物更突出!
    在我們看照片的時候,視覺上總是喜歡看照片中比較明亮的部分,這就是給我們照片增加暗角突出畫面主體的基本原理。不管是拍攝風光還是人像花卉,都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讓畫面的主體更加突出。第一什麼時候需要添加暗角在我們眼睛在觀看東西的時候,也是四周偏暗,偏模糊的,在照片中添加了暗角,效果也會很符合我們人的視覺。最開始發現照片有按腳的時候,用了很多方法都想要去掉它,但是發現按腳能給照片帶來一種獨有的感覺,又成為了一種風格。第二簡化背景。
  • 別亂修圖了,好看的照片都在做減法!
    那麼,這三個美學特徵,具體如何理解,在後期的時候如何達成,接下來我們展開來說:01 /越簡單越高級紐攝學院中對於好看的照片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標準就包含:畫面簡潔。一張攝影作品,畫面簡潔有很多種好處,比如說,可以讓你的照片主體不會受到其它元素的幹擾,讓欣賞者的視線更聚焦在主體上。簡潔的照片,顏色比較單一或和諧,不會讓人覺得照片眼花繚亂。王悅翔 | iPhone 8 Plus簡潔的照片,往往有很多的留白。
  • 攝影師營造畫面意境,畫面中的主體、配體和環境,如何選擇設計?
    大家好,我是回到未來科技,客觀環境中存在著紛繁雜亂的事物,我們攝影師要在這些事物中進行選擇或組織設計,構成想要的畫面效果、營造畫面意境。攝影畫面中包含著的眾多景物對表達畫面主題內容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通常把構成畫面的諸多元素大致分為主體、配體和環境。主體:主體是拍攝時所要表現的主要對象,是畫面構圖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畫面中主體是集中觀者視線的視覺中心,也是畫面內容的主要體現者。
  • 用PS合成中灰色調並突出畫面質感人文情懷照
    本例製作的效果,較適合人文類型或需要重點突出畫面質感的照片,其畫面色彩較偏向中灰色,但影調較為濃重,且帶有明顯的暗角效果,給人以厚重、深沉的視覺感受,因而特別適合表現深沉、有內涵的題材。在應用於人文類照片時,可以給人獨特的視覺感受。
  • 比逼格更逼格 教你製作具有電影感的照片
    拍照片、P照片、發照片,似乎已經成為了照片黨人每天必做的事情,獲取更多的贊與好評則讓他們的內心無比滿足。14年的時候,筆者就寫過一篇教你如何讓照片變得更有逼格的文章,當時教給大家的手法是使用黑白濾鏡+方構圖。而到了15年,老的手法逐漸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照片黨人「炫圖」的需求了,於是今天筆者就再教給大家一種新的照片處理手法——電影感照片。
  • 教你用手機慢門拍星軌、車流、水流、煙花這四種類型的畫面
    手機相機素質不斷的提高,讓我們拍攝一些有趣的畫面成為可能,stupid教你如何拍出星軌,水流,煙花,車流這些題材,我們先一起欣賞下面一些作品:絲綢般水流效果上面這些具有視覺感染力的照片都是通過手機慢門拍攝得到的,什麼叫做手機慢門?慢門就是讓快門時間變得長以獲得更大的曝光時間,這段時間內的捕獲得到光影會產生疊加效果表現在同一幅畫面上。
  • 怎樣營造畫面的興趣中心
    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其畫面必然有一個鮮明的興趣中心點,其在點明畫面主題的同時,也是吸引觀者注意力的關鍵所在。這個興趣中心點可能是一個抽象的構圖元素,或者說幾個元素的組合等,在拍攝時攝影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構圖技巧,來強化畫面的興趣中心,使之在畫面中具有最高的關注度。秋老師在這裡介紹幾種利用特色景物創意入境拍出超特別興趣中心的方法給大家。
  • 為什麼自己拍出來的照片質感很差?
    如果畫面裡的元素非常多,無法突出主體,別說看起來簡潔了,能拍出來都困難。下面這張圖是在網上找的圖片,可以說是畫面簡潔中的極端了,除了主體都是留白。我去網上又找了一張圖,給大家做反面教材。這張照片我們先不去討論它顏色的問題,先說它畫面中的元素,水面的波紋、水瓶的倒影、旁邊的枝條等,這些元素摻雜在一起,讓整個畫面看起來非常雜,主體也凸顯不出來,更別談什麼整潔了。
  • 學會控制畫面背景,掌握這五點,讓照片變得好看且簡單
    學會控制畫面背景,掌握這五點,讓照片變得好看且簡單對於一張照片,最重要的是主題,但事實上,用來襯託主題的元素同樣重要。它存在於每張圖片中,並且佔據了圖片中最寬的位置。為了區別好看的照片和一般照片,如何解釋背景是影響照片美學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小編給你羅列了以下幾點,告訴你如何控制背景的使用,使我們的對象在拍照時看起來更好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關於這方面的知識。
  • 點評3張照片,根據畫面重點確定拍攝角度
    這張照片主要有以下2個問題:  1.亮部過多  類似這種以明暗對比營造畫面形式感的照片,往往需要亮部或暗部佔據的畫面比例有一定差異。但這張照片的亮部與暗部幾乎是均分整個畫面,導致照片的陌生感並不是十分強烈,視覺衝擊力也相對較差。  建議將鏡頭向左轉一點,機位向右移動一點,從而在保證孩子在行走方向上具有一定空間的同時,縮小畫面中亮部範圍。  2.畫面內容單調  即便該張照片能夠表現出強烈的明暗對比以及光影形成的線條美,也依舊無法掩蓋畫面內容單調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