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己拍出來的照片質感很差?

2020-12-20 攝影零基礎

我這裡的說的質感是照片的乾淨度、通透感,很多時候我們拍出來的照片裡面元素太多無法突出主體,或者照片看起來很髒。而導致照片出現這些情況的主要這幾個因素:拍照時器材的好壞,構圖是否到位、後期處理、畫面細節等幾個因素。

一、器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拍照也一樣,拍攝的器材不好,也不可能拍出什麼很好的照片來。你用山寨手機拍照,拍出來的效果肯定不如蘋果手機拍出來的效果好。無論你的拍照技術多好,給你一臺黑卡相機、一臺全畫幅相機,你肯定也選全畫幅。並且相機的抗眩光能力、色差、解析度等都會對照片的質感產生影響。前期拍照拍的不好,對後期的處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建議大家買好一點的相機。

二、前期

前期就是:構圖和拍攝

①構圖

拍照第一步當然是先構圖啊,所以先講構圖。構圖的方法之前和大家講過了,這裡就不在過多的陳述了。一張好的照片必須具備兩大因素:換面簡潔、主體明確。如果畫面裡的元素非常多,無法突出主體,別說看起來簡潔了,能拍出來都困難。

下面這張圖是在網上找的圖片,可以說是畫面簡潔中的極端了,除了主體都是留白。

我去網上又找了一張圖,給大家做反面教材。這張照片我們先不去討論它顏色的問題,先說它畫面中的元素,水面的波紋、水瓶的倒影、旁邊的枝條等,這些元素摻雜在一起,讓整個畫面看起來非常雜,主體也凸顯不出來,更別談什麼整潔了。

在文章開頭我就說過,好的照片主體必須明確,畫面中的其它元素都是為了能夠突出主體,而不是讓這些元素幹擾到主體。讓主體突出的方法很多,可以通過引導線、焦段、物體排布等,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讓主體突出,比如:剪影、慢門等。

②拍攝

簡單的講了一下構圖,接著給大家講解拍攝。想要讓後期處理簡單點,前期就要好好拍,前期拍不好後期處理起來就很困難。影響拍照的因素很多,比如:跑焦、眩光等,這些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自己拍攝時多注意就行了。而天氣對拍照的影響我們就沒辦法控制了,就像這兩天的霧霾,別說拍照了,能看見路就不錯了。在天氣不好時,就需要變換角度、使用特殊的技巧來拍,比如:陰天拍照慢門,霧霾天就用長焦拍(不過這兩天的霧霾用長焦也無濟於事,實在太嚴重了,建議大家少出門)。

有時從室內拍外面或者在景觀臺上拍照,必須注意一個東西:玻璃。玻璃對拍照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下圖是一位網友隔著玻璃從室內拍外面,照片不僅不夠清晰,還有反光、眩光等情況。隔著玻璃拍照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有玻璃,就好好找個角度拍,後期再處理下。

三、調色

調色也分為兩部分:影調和色調。

①影調

在影調方面,導致照片不乾淨的原因一般是「灰」,也就是整張照片看起來很模糊,不清楚,給人的感覺就像蒙上了一層灰一樣。

下圖是在霧霾天拍攝的,因為霧霾的原因導致整張照片看起來很不通透,毫無層次感。

看直方圖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像素堆積在亮部,反差小,看起來也就會很不乾淨。

在後期處理時就需要增加照片的對比度,增強對比度時還需要注意幾個方面:主次的對比、局部的對比、色彩的對比等等。給大家說簡單點,我在處理風光照片的時候,會將高光的部分調低,將暗的部分調亮,其實就是把整體的對比度降低了,但我加強了天空和地面兩者的對比。

增強對比度的工具很多,比如:色階、曲線等都可以;還有什麼減淡加深工具等都是可以用的,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詳細介紹過如何處理照片,在這裡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

凡事都有個度,在增強對比度的時候,不能將對比度增強得太大,這樣會讓整張照片變得重口,眼睛看久了會覺得不舒服,比如下圖:

在拍攝的畫面過暗時,可以提高照片的亮度。有一些照片拍出來即使曝光正常的,也可以將其在調亮一點,這樣可以讓照片出現很多留白的地方,畫面也會更加整潔(註:將照片調亮必須得在不影響照片的構圖和色彩的前提下進行)

②色調

色調方面的內容就多了,色調包括色相、飽和度、亮度,我會一一給大家講解。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也就是色相搭配,我看過最乾淨的照片就是黑白照片,之所以乾淨是因為沒有其它的色彩幹擾。這點在拍照時是可以控制的,後期也能做到。比如下圖:為單色的冷色照片。

照片色彩最強的為青色,顏色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真正有區別的是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所以照片看起來很乾淨。

同時,與單色系類似的,鄰近色,也會達到類似的視覺效果。

比如下圖這種,都是黃色和綠色的鄰近色。

上面的照片中顏色的搭配非常到位,看起來很乾淨,也許有人會說:看起來的確是乾淨了,但是給人的感覺太單調了。這個就沒有辦法了,有舍必有得嘛,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照片。

顏色互補

上面給大家講了色彩搭配,現在給大家講顏色互補。我們在拍照時,想要找到單一色或者鄰近色是很難的,所以在拍照時大多會找顏色互補的物體拍,但這樣也容易導致畫面不乾淨。

大多數人的配色方案可能會選擇互補色或者互補色的變種(如分補色、三角色)。

通常來說,比較好的方案是讓互補色各佔據一部分畫面互相襯託,比如下圖:

除了讓畫面中各個顏色相互襯託之外,還可以讓其它顏色來襯託主體的顏色,比如下圖:

畫面中顏色互補,並且集中在一個區域內,這些都是可以的。拍照最忌諱畫面內的顏色過多,並且分布不均。比如下圖:一張照片內存在黃、紅、綠藍幾種顏色,顏色的分布錯綜複雜,整個畫面看起來非常雜。

飽和度

如果畫面內元素很多,顏色分布錯綜複雜,想要讓照片看起來簡潔,唯一的方法是「降低飽和度」。飽和度太高的照片看起來很膩,降低飽和度會讓照片看起來更加清新,如下圖:

為了突出主體,我在處理照片的時候通常會把主體的飽和度調高,而其它物體的飽和度調低,如下圖:

如果畫面中主體的顏色和其它物體的顏色不明顯,就可以將整體的飽和度都調高,或者主體的顏色和其它物體的顏色為對比色,就可以調高飽和度,如下圖:橙色和藍色互為對比色。

明度

明度不難理解,接下來說的都是主色或者主體的顏色,高明度搭配低飽和度會讓照片顯得十分清爽,如下圖:

而高明度搭配高飽和度,會呈現鮮豔、濃鬱的感覺。

低明度搭配低飽和度會呈現出較為恬淡、靜謐的氛圍。

想要讓照片更加乾淨、簡潔,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後期處理的時候還需將照片的細節處理好,將多餘的部分裁減掉,才能讓照片的質感更加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別人給自己拍的照片很醜?說出來你都不信
    對我來說手機最大的用處就是拍照,美景和美食是我拍的最多的東西,當然也少不了臭美的自拍。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總覺得在自拍的時候,每張照片拍出來都是完美的。然而,讓別人用手機幫自己拍的照片,有時候一百張裡面都挑不出一張好看的。
  • 如何把雨中照片,拍出油畫的質感?超詳細教程!
    這個系列的都市雨中街景照片,打著傘的行人們漫步其中,片子色調鮮明,若隱若現的朦朧美,不經意間看,還真的以為是油畫。 如何把雨拍出油畫般的質感呢? 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多一步,好好利用PS!好好看教程,手把手教你!
  • 為什麼身份證照片,都要拍的這麼難看?為什麼不能拍的美美的呢?
    為什麼身份證照片,都要拍的這麼難看?為什麼不能拍的美美的呢?我們生活在這個龐大的社會,需要一個證件來證明我們的身份,那麼最直接有效的證件是什麼呢?沒錯,就是身份證,每個人都有他的身份證,並且身份證上有自己獨有的身份證號碼。
  • 為什麼中國人的身份證照片,拍出來總是那麼難看?聽聽專家怎麼說
    我們的身份證一般都是在警察局拍攝的,那麼中國人的身份證照片,為什麼拍出來總是那麼難看?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是警察局的拍照技術太差,其實這個鍋還真的不能甩給警察局。據統計,從二代身份證開始實行以後,僅2005年年初到2007年年底就煥發了6.8億張身份證,平均每天換發6.2萬張。所以就算警察叔叔想要幫忙拍的好看,也沒有這個時間啊。
  • 13個小技巧讓你拍攝的照片更銳更有質感!
    拍照最鬧心的事情就是拍出來的照片糊了,我們在相機顯示屏裡面看的時候,明明是很好看,可是到電腦裡面放大一看,照片糊了。很多人會覺得是拍照的時候手抖了,或者是說鏡頭質量不夠好,那到底是那些原因導致的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我們拍攝出來的照片更銳呢?那下面這幾個小技巧你可要仔細看了。
  • 手機前置鏡頭拍出來的照片為什麼是反的?一秒鐘也可以正過來!
    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日益強大,可以說到了全民攝影時代,現在出去旅遊逛街,小女生們不拿出手機自拍一下都覺得是一種罪過啊~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使用手機前置攝像頭拍照的時候,拍出來的照片全部都是反的,比如我的頭向左偏,拍出來的照片卻是向右偏。
  • 七種小方法,讓視頻拍出電影質感
    什麼是電影質感?簡單來說就是形容短片、廣告或是照片等非電影媒介,讓人觀賞時產生看電影的錯覺。其實,要讓自己拍出來的影片有電影感的效果並不難,現在我們就算只是調整最基本的相機參數也可以做的有模有樣。只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感興趣的話可以學習一下。
  • 現在的大學生為什麼喜歡拍這些照片?
    A:我覺得近年來新銳這一詞好像越來越帶有點諷刺的意味在裡面,身邊也不少存在這樣的例子,他們拍得出照片,卻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這樣拍,只是單純覺得好像挺酷的,換句話說可能就是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存在著審美斷層。
  • 如何讓照片更有質感?4個思路給你靈感
    照片的質感包括著鏡頭感的虛實對比、以及光線帶來的明暗、色彩差異等,許多人以為這些靠後期就能搞定,其實前期拍更重要。什麼是照片的質感?質感,是指畫面的細節、層次。比如鋼鐵的冰冷堅硬,絲綢的柔軟溫暖,牛仔的硬朗,紗巾的絲滑等,都是質感的表現。質感的體現重在對比與過渡,通過控制快門、光圈,控制測光點,選擇正確的時間、光位、機位拍攝,讓畫面有明暗、虛實、強弱、冷暖、大小的對比與過渡。要實現照片的質感,就要在前期上多下功夫。這才是提升畫面質感的正確思路。
  • 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
    我們知道相機是專業拍攝圖片的工具,尤其是單眼相機拍攝出的照片不但非常清晰而且色彩還原都是非常好的,那麼有的人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拍出來的照片的色彩還不如手機拍攝的,很多人都認為是單眼相機還不如手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
  • 目前拍照最好的手機,vivo X50 Pro質感大片隨手拍
    不是因為它不好用,而是大多數手機的微距鏡頭無法拍出用戶想要的效果,久而久之,微距鏡頭就被用戶慢慢淡忘了。但是vivo X50 Pro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其搭載的廣角微距鏡頭可以實現近至2.5cm的清晰拍攝。從圖中不難看到,在vivo X50 Pro廣角微距鏡頭下,貓的毛髮、眼睛等細節清晰可見,而且貓眼睛中的色彩也能很好地呈現出來,仿佛拿著放大鏡觀看一般。
  • 拿好《FIMO》膠片相機 App,用手機也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手機將拍照的難度降到了最低,很多人都習慣隨拍隨發,不過面對不同的場景,可能還是專業的濾鏡更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FIMO是一款膠片相機App,它模擬了多種膠捲的成像效果,讓你在手機上也能隨手拍出不錯的照片。
  • 為什麼很多人身份證照片,拍出來總是那麼難看?今天總算知道了
    首先,拍過身份證的人都知道我們在拍身份證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要求。首先,拍身份證的時候不允許戴眼鏡,這對於經常戴眼鏡的人來說一點也不美麗。不知道大家觀察過沒有,經常戴眼鏡的人眼睛容易深陷。所以哪怕是我們自己看自己的身份證上照片時都會覺得很怪。
  • 教你如何拍出古裝人像電影質感寫真
    我們很多小夥伴對古代的服裝特別的感興趣,也特別喜歡古裝片電影電視劇裡面的造型角色,怎麼拍好一組真正的古裝美照,前期拍攝前選擇合適自己的服飾非常的重要,你可以去租,也可以去網上購買,網上購買的服裝最好把尺寸掌握清楚以免買來穿著不合身。
  • 「攝影入門」拍照片時遇到的常見問題
    想要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相機,是許多小夥伴你的夢想。可是有了相機,複雜的轉盤按鈕,眼花繚亂的參數設置,繁多的菜單選項,讓大家對於相機望而卻步,想要成為偉大攝影師的夢想,只好和相機一起暫時擱置了。喜歡攝影的你,一直期待拍出美美的照片,可是拿起相機卻成了...
  • 這樣拍出ins風照片,你的朋友圈,從來不會輸!
    是在哪拍的?為什麼這麼好看?而我自己...小編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就是,如何通過構圖和後期拍出好好看的朋友圈「炫技」照片!1、生活日常—食物篇菜上上來了,當然是手機先吃啦!不然怎麼證明自己吃過這麼好看的食物呢?
  • 為什麼自己拍的照片一直沒有進步呢?原來是這5個原因導致的
    和其他技能一樣,你也希望通過練習來提高自己。然而,在你的攝影之旅的某個時刻,你可能會因為自己拍攝的照片一直沒有進步而感到垂頭喪氣。如果你喜歡所拍的照片,記下你為什麼喜歡它,剛才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你不喜歡,就找出差距。接下來,努力填補這些空白。這將是一個階梯的工作,來進一步推動你攝影水平的進步。3、缺少耐心耐性是發展自己的關鍵。多與其他攝影愛好者一起合作,相互分享和學習。
  • 兩個黑洞被拍了照片,為啥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那麼,為什麼這次反而沒有看到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呢?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正因地球在銀盤裡面,觀測中心黑洞需要透過許多恆星、塵埃和氣體,造成較強的散射效應,成像更難。
  • 為什麼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有暗角
    單眼相機我們都知道,它是一種高端專業級的數位相機,對於單反這種數位相機來說它具有可更換鏡頭的特殊性,還有拍攝圖像畫質的完美性,不過對於專業的單眼相機來說也有不完美的缺陷,那就是有的時候用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會出現暗角,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單眼相機拍出的照片有暗角呢?
  • 什麼是照片的油潤質感,油潤感與哪些因素有關?
    照片的油潤感或許很難準確的描述,大致是指照片中的元素表面細膩、光澤度較好,看過去有質感,像是表面塗過一層淡淡的油脂。例如,女子皮膚潔白細膩經常會用「凝滑如脂」來形容。就是說照片的質感如果比較油潤看過去就會賞心悅目。圖1照片就有很明顯的油潤感,古董掛表表面細膩,有一種厚重感。圖2、圖3的油潤質感也是非常明顯,雨後的綠葉油綠油綠,給人清新和生機勃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