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物多樣性的魅力,多年來一直被大熊貓的光芒所遮掩。
11月13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以下簡稱省野保站)獲悉,甘孜州新龍縣貓科動物調查工作完成內外業調查,經整理,此次調查發現並確認記錄7種貓科動物:豹、雪豹、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豹貓、荒漠貓、兔猻。
四川省野保站相關負責人認為,在一個縣域內發現如此多貓科動物,在已知的範圍內,新龍縣是四川省唯一確認7種貓科動物的縣。同時,新龍縣出現了數種食物鏈頂級物種,也足以證明該地區的生態鏈很不錯。
▲金錢豹
罕見
一年多完成內外業調查
確認7種大型貓科動物
這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馬雞會在村民春播的時候紛紛跑來掏地上的種子吃,都要「成災」了。11月13日,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新龍縣環保和林業局(以下簡稱環林局)的工作人員曾如此打趣。
這其實並非笑話,新龍縣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人口只有5萬左右,面積卻超過9000平方千米,橫斷山脈綿延至此,上有雪山、流石灘、高山草甸和沼澤,下有森林、溪谷和雅礱江,地大、人少、環境好,野生動物非常多,一些村裡,光是牛就被野生動物殺死過幾十頭。
對動物調查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這些狀況並不能是發生過就算了。到底是哪些動物捕食了家畜?它們為什麼會捕食家畜,又多常這麼幹?它們分布在哪裡,有多大的數量?
按照四川省林業廳的安排,在第一階段野外貓科動物調查工作的基礎上,2016年9月,新龍縣環林局與貓盟團隊啟動了新階段野外貓科動物調查工作,至今,歷時一年有餘,現已完成內外業調查。
截至目前,共確認甘孜州新龍縣分布有豹、雪豹、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豹貓、荒漠貓、兔猻7種貓科動物。其中,豹、雪豹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荒漠貓、兔猻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甘孜州新龍發現的歐亞猞猁
珍貴
紅外相機畫面曝光
猞猁在夜幕下穿行
中國本土的12種野生貓科動物,單在新龍就有7種。這樣的發現,讓調查組的人員驚喜不已。在甘孜州環林局和貓盟團隊安裝的紅外相機裡一張張照片,是動物們自然流露的表現:
2016年4月16日19時27分,兩隻小雪豹在新龍的一處山梁上走過。它們的母親在不久前經過,也被相機拍下。
2016年11月6日10時10分左右,一隻上午行經相機前的金錢豹,線條優美,如在走模特步,它要去幹什麼?大家都想知道。
2016年11月7日5時03分,在天還沒亮的時候,也有相機拍到了豹子的行蹤。
在傍晚,一臺相機拍到了一隻路過的金錢豹,還有相機中,一頭金錢豹來到海拔4500米的泉眼旁喝水,它或許是飢腸轆轆,又或許是吃得太飽,喝水休閒。
除了吃喝,新龍森林裡的豹,它們會用刨坑等方式標記自己的領地。
不止是豹,在新龍布下的紅外相機,還捕捉到在夜幕下穿行的猞猁,它望著紅外相機,兩顆眼睛如夜明珠。在調查貓科動物的過程中,調查團隊也會偶遇各種別的野生動物,在寒冷的冬季到來前,藏原羚在紫色龍膽叢中享受青草,還有狐狸、狼,一隻只從鏡頭前走過。
▲豹貓
大量食肉猛獸聚集在同一個地區,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它們如何共處、如何競爭?究竟誰才是這片山林的終極霸主?
新龍縣環林局的人想知道,一同參與調查的貓盟團隊的人也想知道。省野保站相關負責人認為,只有建基於此,人們才能知道當地的野生動物需要怎樣的保護,人獸衝突又應當如何解決。
▲甘孜州新龍縣 一頭豹在叢林裡
背後
中國本土已知12種野生貓科動物
單在新龍縣就有7種
貓盟CFCA(Chinese Felid Conservation Alliance)是由生態愛好者和科學家共同成立的民間志願者團隊,以科學保護中國12種本土野生貓科動物為目標,是目前國內貓科動物調查和保護經驗最豐富的團隊之一。貓盟團隊介紹,中國本土已知的12種野生貓科動物,單在新龍就有7種。
在甘孜州新龍發現的兔猻
在調查中,由新龍縣環林局和貓盟CFCA組成的調查組人員採用的是紅外相機捕捉野生動物在新龍的生存狀況。紅外線相機的好處在於,只要有溫血動物在相機前經過,就會觸發相機拍照。
▲在甘孜州新龍發現的亞洲金貓
11月13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貓盟CFCA傳播負責人黃巧雯笑聲爽朗,這個在很多網友眼裡艱苦的項目,在她和夥伴們的眼裡,卻是生機盎然。
驚喜,一次又一次給黃巧雯和團隊們重注了活力,他們的任務也順利完成。
荒漠貓
甘孜州新龍縣環林局2017年9月資料顯示,新龍縣貓科動物調查工作從2016年9月18日啟動至今,此次調查共布設紅外相機近兩百臺,調查範圍涵蓋了該縣雄龍西、皮察鄉等7個鄉約3000平方公裡的區域,海拔區間從3100米(博美鄉雅礱江邊)至4800 米(皮察鄉塔布溝山頂),生境覆蓋了河谷灌叢帶、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暗針葉林帶、高山灌草叢帶、高山草甸,流石灘帶、高原草原帶等生境類型。
▲甘孜州新龍境內的雪豹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蔣麟
圖據貓盟、新龍縣環境和林業局
編輯|餘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