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課後練習中的一道題:講數學故事。
這是《西遊記》中發生在豬八戒身上的一段趣事。故事由四幅圖組成。
第1幅圖。師徒四人餓了,要找吃的。豬八戒說:到哪裡找吃的呢?
第2幅圖。豬八戒找到了一些桃子,地上有8個桃子,樹上有一個桃子。
第3幅圖。豬八戒手中拿著一個桃子,嘴角還流著口水。
第4幅圖。豬八戒手中拿著一個咬了一口的桃子,嘴角流著口水,桃子上有孫悟空。
四幅圖中,只有第1幅圖上有文字,其它三幅只有畫,給學生留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二年級的小學生也很有想像力,想出來的故事各有各的特色。
以下是幾位同學根據圖畫寫的數學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位同學講的數學小故事:有一天,孫悟空、豬八戒、唐僧還有沙和尚,他們幾個一起去找吃的,豬八戒說:「去哪裡找吃的呢?」孫悟空說:「豬八戒,你跟我一起去找吃的,師父和沙和尚,你們在這等著。」孫悟空和豬八戒走著走著,豬八戒說:「我在這歇一會,你先去找吧。」孫悟空走了之後,豬八戒發現有一棵桃樹,豬八戒摘了9個。當豬八戒開始吃桃子的時候,隱身的孫悟空偷吃了豬八戒的桃子,豬八戒回去之後他把8個桃子分給了4個人,每人分2個。
講完數學故事後,這位同學還列出了算式:9-1=8(個)8÷4=2(個)。
通過讀這位同學寫的數學故事,可以看出這位同學認為豬八戒手中的桃子是被孫悟空偷吃的。
第二位同學寫的數學小故事: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正走在路上,突然他們餓了,唐僧孫悟空和豬八戒去找食物,豬八戒說:到哪裡找吃的呢?豬八戒來到一棵桃樹下面,地上有8個桃子,八戒想:按每份的個數平均分,一個人分兩個桃子。這時樹上又落下來了一個桃子,豬八戒想: 多了一個桃子,不夠分了,我自己吃了吧!豬八戒用嘴咬,孫悟空就跑了出來,原來,這個桃子是孫悟空變的。
這位同學用到了我們剛學習的平均分的一種情況:按每份個數 平均分。8個桃子,一人分2個,可以分給4個人。
第三位同學寫的數學小故事:有一天師徒四人來到了仙桃山,孫悟空問:「你去哪裡找吃的呢?」豬八戒就去找吃的了,它數了數,數出來有9個桃子,它想自己吃一個,它給孫悟空兩個,給唐僧兩個,沙和尚兩個。第9個桃子是大師兄變成的,它想考驗豬八戒。
這位同學從圖畫中看出豬八戒想自己先吃一個桃子,再把8個桃子每人分兩個。他認為有個桃子是孫悟空變的,想考驗豬八戒。
看圖講數學故事增加了趣味性,學生們都很感興趣。大家也知道9個桃子平均分給4個人,不能分(現在還沒有學習有餘數的除法,也沒有學過小數除法)。就要拿出一個桃子,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2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