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訊,3月2日元宵佳節之際,「憶故人——紀念成公亮先生專場音樂會」將在中山音樂堂上演。屆時,觀眾們將在「秋籟」之音的陪伴下,與古琴大師成公亮先生的女兒成紅雨等音樂家共度一個充滿回憶與溫情的難忘夜晚。
古琴「秋籟」,仲尼式,制於唐代,存世至今已1302年。「秋籟」音色典雅,細膩圓潤,音量雖小而餘韻綿長。此琴原由明末清初的琴家葉詩夢收藏,1985年轉至成公亮先生手中,如今已交給了成紅雨。作為在傳統琴曲的挖掘整理、經典作品的改編移植、現代琴曲的創作出新三方面都頗有建樹的古琴大家,成公亮打譜或創作的《文王操》、《桃源春曉》、《洞庭秋思》、《鳳翔千仞》、《袍修羅蘭》組曲等都已成為琴曲的經典。2010年,成公亮在天津音樂學院授課,堪稱古琴「寶典」的《秋籟居琴課》就是根據本次講課的錄音整理而成的。在3月2日的音樂會上,除了攜「秋籟」而來的成紅雨,受邀的演奏者均為「琴課」的親歷者,其中天津音樂學院李鳳雲教授是「琴課」的策劃和主持,還有幾位是記錄和整理「琴課」的古琴學子。此外,成公亮的女婿、德國作曲家和鋼琴家海納也會來到現場。故人將齊聚一堂,共同追憶已於2015年逝世的成公亮先生。
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囊括了《憶故人》、《桃源春曉》、《孤竹君》、《鳳翔千仞》等多首成公亮的代表作。「我會在音樂會上彈奏《憶故人》,與大家共同緬懷父親。《憶故人》一曲是父親於1959年在上音附中專攻古琴專業時向主課老師張子謙先生所學」,成紅雨介紹。此外,她還將與海納合奏一曲由成公亮改編創作的古琴曲《太陽》。
據介紹,本場音樂會是中山音樂堂「中國古琴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的第二場。本系列的最後兩場「二十年後再聚首——東西南北四琴家音樂會」將於5月4日、5月5日上演,李祥霆、龔一、曾成偉、李鳳雲4位著名琴家將齊聚一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