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音樂堂古琴專場紀念大師成公亮 女兒成紅雨將到場追憶父親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3月1日訊,3月2日元宵佳節之際,「憶故人——紀念成公亮先生專場音樂會」將在中山音樂堂上演。屆時,觀眾們將在「秋籟」之音的陪伴下,與古琴大師成公亮先生的女兒成紅雨等音樂家共度一個充滿回憶與溫情的難忘夜晚。

古琴「秋籟」,仲尼式,制於唐代,存世至今已1302年。「秋籟」音色典雅,細膩圓潤,音量雖小而餘韻綿長。此琴原由明末清初的琴家葉詩夢收藏,1985年轉至成公亮先生手中,如今已交給了成紅雨。作為在傳統琴曲的挖掘整理、經典作品的改編移植、現代琴曲的創作出新三方面都頗有建樹的古琴大家,成公亮打譜或創作的《文王操》、《桃源春曉》、《洞庭秋思》、《鳳翔千仞》、《袍修羅蘭》組曲等都已成為琴曲的經典。2010年,成公亮在天津音樂學院授課,堪稱古琴「寶典」的《秋籟居琴課》就是根據本次講課的錄音整理而成的。在3月2日的音樂會上,除了攜「秋籟」而來的成紅雨,受邀的演奏者均為「琴課」的親歷者,其中天津音樂學院李鳳雲教授是「琴課」的策劃和主持,還有幾位是記錄和整理「琴課」的古琴學子。此外,成公亮的女婿、德國作曲家和鋼琴家海納也會來到現場。故人將齊聚一堂,共同追憶已於2015年逝世的成公亮先生。

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囊括了《憶故人》、《桃源春曉》、《孤竹君》、《鳳翔千仞》等多首成公亮的代表作。「我會在音樂會上彈奏《憶故人》,與大家共同緬懷父親。《憶故人》一曲是父親於1959年在上音附中專攻古琴專業時向主課老師張子謙先生所學」,成紅雨介紹。此外,她還將與海納合奏一曲由成公亮改編創作的古琴曲《太陽》。

據介紹,本場音樂會是中山音樂堂「中國古琴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的第二場。本系列的最後兩場「二十年後再聚首——東西南北四琴家音樂會」將於5月4日、5月5日上演,李祥霆、龔一、曾成偉、李鳳雲4位著名琴家將齊聚一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相關焦點

  • 古琴家成紅雨音樂沙龍演繹傳世名曲及古琴傳統與中西方音樂的關係
    自古以來,古琴是君子之音,是高雅情操的象徵,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自先秦以至魏晉以降,風流名士無不精通琴音。4月20日,古琴家成紅雨在玄武湖畔的百靈島舉辦了一場以"琴者,心也?成紅雨是旅德古琴家,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古琴專業,師從父親廣陵派古琴家、作曲家成公亮教授,繼承了成公亮"西為中用,美美與共"的琴學之道,後留學德國研習西方音樂,逐步形成多元音樂觀,在與國際音樂家的交流中,注重收採世界音樂素材進行探索與融合,是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古琴藝術傳承者。
  • 2020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中秋國慶演出匯總(時間+票價)
    2020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中秋國慶演出匯總  參與方式:中山公園音樂堂會員及購買2020年9月20日19:30演出票的聽眾均可免費聆聽參與,提前預約,約滿為止。請致電中山音樂堂65598285進行預約,屆時憑預約信息及本人身份證原件入場。
  • 假期文化休閒:中山音樂堂打開音樂之門系列音樂會
    伴隨著丹麥國家少女合唱團清新婉轉的柔美歌聲,中山公園音樂堂「打開音樂之門2006年暑期系列音樂會」昨晚拉開帷幕。即日起至8月27日,將共有60場異彩紛呈的音樂會陪伴人們度過暑夏。創立於1938年的丹麥國家少女合唱團,是歐洲最古老的合唱團之一。這次她們為中國觀眾帶來了《聖母頌》、《可愛的家》以及迪斯尼動畫片《獅子王》主題歌《今夜愛無限》等。
  • 科達伊音樂教學法唱響中山音樂堂
    1月13日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的教學成果匯報演出旨在展示教學成果,通過大合唱、古琴吟誦和管樂器合奏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給前來觀演的北京市教委領導以及在場800多名觀眾呈現一場精彩演出。送走前一天的霧霾,北京今天迎來了好天氣。晚上19時演出正式開始。市教委體衛藝處王軍處長為五個培訓班的代表頒發了培訓項目結業證書,儀式簡短而鄭重,體現培訓項目的務實穩健執教風格。
  • 中山公園音樂堂取消四月演出
    受疫情影響,中山公園音樂堂將繼續取消四月的演出和其他活動。4月8日布蘭詩歌與精品歌劇選段音樂會4月12日歡樂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與威爾第歌劇經典音樂會4月14日鱒魚五重奏—天津茱莉亞學院開幕慶典·名師音樂會4月25日中國音樂系列講座之四:地下音樂廳—出土樂器大觀退票將全部通過線上進行
  • 古琴崑曲,雙璧同輝
    原標題:古琴崑曲,雙璧同輝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的後臺。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古琴表演。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崑曲表演現場。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5月31日至6月6日,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於北京恭王府大戲樓和中山音樂堂上演。該活動由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共同主辦。
  • 中山公園音樂堂重啟首場演出已開票
    7月31日,中山公園音樂堂的演出鐘聲將再次敲響,北京交響樂團將帶來音樂堂的重啟首場演出。屆時,著名指揮家李飈將執棒樂團,上演《紅旗頌》《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等經典樂章和北交最新委約作品《奔跑的勇士——為抗擊疫情的護士而作》。
  • 德國漢堡交響樂團中山音樂堂獻聖誕新年音樂會
    德國漢堡交響樂團  搜狐娛樂訊 2014年12月24日聖誕平安夜當天,德國漢堡交響樂團將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一場以「溫馨平安夜眾多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多次親自執棒該樂團並且與該樂團合作,世界著名音樂家,歌唱家們都與該團有過合作並同臺演出。  樂團成就  作為歐洲頂尖交響樂團,德國漢堡國家交響樂團自成立以來,已在30多個國家舉辦了巡演音樂會。
  • 古箏大師名家8月18日聚首中山音樂堂
    古箏演奏家高雁新浪娛樂訊 2014年8月18日晚7:30,「敦煌之夜」——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換屆慶典音樂會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將擔任此次音樂會的協奏,指揮家張列執棒此次音樂會。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顧問周延甲、陳安華、焦金海、饒寧新、閻莉、娜仁格日樂等多位近八十歲高齡的老一代箏家組成的專家顧問團將為觀眾帶來古箏第一名曲《漁舟唱晚》。中國音樂「金鐘獎」歷屆獲得金銀獎的宋心馨、程皓如、高陽、劉穎分別演奏《蒼歌引》、《如是》、《行雲流水》、《夜深沉》等。
  • 大師查阜西誕辰120周年之際被侵權,古琴界版權狀況混亂
    「在已故的當代古琴家中,人們公認的最有成就、最有影響的古琴家有三位:査阜西先生、吳景略先生、管平湖先生」,當代古琴名家李祥霆如此評價。這基本代表了古琴界的整體認識。今年是古琴大師査阜西誕辰120周年,紀念之際,他的家人卻因一樁侵權事件深受困擾,後者反映出古琴界版權的混亂現狀。
  • 貝聿銘之子追憶父親的「中國情結」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貝聿銘之子追憶父親的「中國情結」作者 馬秀秀「當人們問起父親對中國的情感時,我所想到的是,父親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定中、建中、禮中,都有一個『中』字。」日前,2019年逝世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獲評「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其子貝建中如是追憶父親與中國的情緣。圖為貝聿銘代表、貝聿銘之子貝建中頒獎。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貝聿銘1917年生於廣州,18歲時赴美留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學,後來創建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 圖姆管樂團將亮相中山音樂堂 排練多首中國作品
    昨天中山公園音樂堂透露,10月28日,德國圖姆交響管樂團將由託馬斯·孔拉德執棒,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呈現「金色號角德國圖姆交響管樂團音樂會」。演出曲目豐富多彩,既有古典精粹,如《文藝復興組曲》,巴洛克經典巴赫《如果你在我身邊》,亨德爾《皇家焰火音樂序曲》,浪漫主義大師拉赫瑪尼諾夫創作的《義大利波爾卡舞曲》,也有當代電影大片主題曲。  指揮託馬斯·孔拉德先生表示:「此次演出,我們把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還有當代流行音樂作品融匯在一起,這將是一場音色豐富的交響管樂音樂會。
  • 古琴漸熱 古琴界「大師雲起」亂象如何破
    從外號「稀有」到「第一聲」古琴漸熱在意料之中陳雷激1967年生於上海,因為父親是上海電影樂團的長笛演奏員,9歲那年,陳雷激跟隨父親的好友龔一先生開始學習古琴,由此成為龔一的開門弟子,「最初我學古琴是因為家裡人覺得我太調皮,希望通過學古琴讓性格變好一些。我很怕我的老師,但是每天必須到他那兒學一個小時的琴,這樣大約持續了有一年多的時間。」
  • 現代舞劇《黑與白》首登中國 巫娜談古琴現狀
    、古琴藝術家巫娜亮相。作為一個自幼學習古琴的人,巫娜認為古琴一方面需要傳承,另一方面也不能做成大眾文化,必須要是小眾的。  2011年,《黑與白》由新加坡國際舞蹈藝術節委約泰國著名舞蹈家Pichet Klunchun創作,而後古琴藝術家巫娜受Pichet的邀約,以古琴為核心,並加入電子音樂、人聲元素為《黑與白》進行了音樂創作,並擔任舞臺現場音樂演奏,這也是中國的古琴第一次被完整地運用到一部現代舞劇作品。
  • 「你鼓舞了我」 北京瑪斯特首席男聲合唱團將在中山音樂堂首次亮相
    9月29日,北京瑪斯特首席男聲合唱團將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你鼓舞了我」合唱經典名曲音樂會。本場音樂會是北京瑪斯特首席男聲合唱團自今年7月份組建成立後首次亮相舞臺,合唱團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次集訓。此外,他們將帶來男聲合唱版的《北京頌歌》《我愛你中國》《彩雲追月》,在上世紀中葉就在我國流行的世界各地民歌《星星索》《草原》《鴿子》《我的太陽》,還有時下最流行通俗歌曲《往日時光》《那片海》《傳奇》以及中國的民族歌曲改變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回娘家》,和配有力度張弛有度的顯示男聲合唱能力水平的《沁園春·雪》《伏爾加船夫曲》等多首類型多樣的作品。
  • 海內外古琴大師雲集「《東皋琴譜》古琴音樂會」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戴曉蓮(左)和日本的琴家坂田進一(右)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雲集海內外古琴大師的「天籟雲和——戊戌年《東皋琴譜》古琴音樂會」29日晚在杭州舉行。這也是29日、30日在杭州舉辦的「2018永福寺重建開放十周年《東皋琴譜》古琴打譜會」中最濃墨重彩的活動。
  • 妙指琴音 悠悠古情——訪古琴泛川派第五代傳人林海妍
    小學四五年級時,她又迷上了小提琴,父親沒有拒絕她,親自跑到溫州五馬街一家琴行,花了65元為她選了一把小提琴。「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可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啊。」林海妍說。機緣 師從名家走專業路上世紀八十年代,浙江省詩詞學會在雁蕩山開會。浙派古琴大家徐曉英帶著女兒參加會議,一曲琴歌《陽關三疊》震撼了詩友。
  • 臺灣古琴大師李孔元來臨海市傳藝
    受台州道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邀請,2月11日至13日,臺灣古琴大師李孔元先生來臨海市城隍廟舉行「丁酉上元古琴雅聚」活動,受到琴友的歡迎。李孔元先生是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中國琴會名譽理事、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理事,是臺灣當今青壯派著名古琴家。他自幼研習書畫,學習金石篆刻欣賞,研讀中國書畫史著。大學就讀期間,師從容天圻研習琴學與古琴操彈,兼治中國音樂學與詩、詞、曲音樂。
  • 唐琴「九霄環珮」將在昆明奏響;丁承運彈箏韻味似古琴|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唐琴「九霄環珮」將首次亮相昆明由李祥霆演奏千年唐琴「九霄環珮」8月將首次亮相昆明,由古琴大師李祥霆在雲南省大劇院的音樂會上演奏。5月19日,在上海「中州古韻——南陽板頭曲與大調曲子專場音樂會」上,古琴大家丁承運被邀請上臺表演傳統古箏曲,在演奏了河南板頭曲《思鄉》後,又返場演奏了一曲《小開手》。丁承運的演奏清靜雅致、富有韻味,主持人連連稱讚非常「有味」。
  • 組圖:將軍後代合唱團舉行成立五周年專場演出
    組圖:將軍後代合唱團舉行成立五周年專場演出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5月20日電 18日晚7點30分,「民族復興中國夢——將軍後代合唱團」成立五周年北京專場演出在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