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崑曲,雙璧同輝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古琴崑曲,雙璧同輝

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的後臺。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古琴表演。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崑曲表演現場。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

5月31日至6月6日,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於北京恭王府大戲樓和中山音樂堂上演。該活動由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共同主辦。

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多年來秉承關注、挖掘傳統,傳承、推廣經典的學術宗旨,不屈就媚俗、不盲目求新,於每年非遺演出季力邀崑曲院團、名家和當今琴壇泰鬥進京展演,頗受觀眾喜愛和社會讚譽。今年,他們在6天時間內組織了3場崑曲和4場古琴專場演出,亮點紛呈。

本次演出季中,蘇州崑劇傳習所帶來仲振奎《紅樓夢傳奇》中的《葬花》《聽雨》與吳鎬《紅樓夢散套》中的《焚稿》《訴愁》,合為四折,取名《紅樓夢傳奇》,共同演繹《紅樓夢》的經典場面。

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作為該項目保護單位之一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在繼承和發揚古琴藝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該院庋藏的92張琴,由唐代延至民國,數量上堪稱國內唯一。為傳播推廣「讓古琴醒來」的保護理念,中國藝術研究院與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在此次非遺演出季期間舉辦了兩場《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珍藏古琴中挑出唐琴1張、宋琴1張、明琴3張,通過知名琴家戴曉蓮、林晨、巫娜、楊春薇、黃梅的演奏,重現千百年前的琴音,同時結合學術講演等方式,體現「讓古琴醒來」的意義。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焦點

  • 羽生結弦「帝國雙璧」的五周年
    「帝國雙璧」已是佳作,各種破紀錄,而且達成衛冕。而「帝國雙璧」的意義不僅對於羽生結弦,甚至對於亞洲選手,對於花滑運動都是一種裡程碑的存在。
  • 「藝樹」讓生活慢下來,去聽沈昳麗彈一彈古琴,再去學一學減字譜
    崑曲表演藝術家沈昳麗、古琴演奏者陳翌立作為導賞嘉賓,帶來了古琴與崑曲這兩種古老藝術的導賞講座、經典片段演繹及互動體驗,為在場的30名媒體工作者呈現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盛宴,在琴聲、曲聲中聆聽藝術魅力,釋放工作壓力,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腳步,感受古琴帶來的啟發。
  • 行測常識考點: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雙璧」
    行測常識判斷考試中,文學常識是一個常考的內容,中公教育在本文給大家介紹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雙璧」。一、中國文學的雙璧:《詩經》、《楚辭》《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05篇,又稱為「詩三百」。
  • 雙璧合一 《龍城》天時地利人和
    雙璧合一 《龍城》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都知道行軍打戰需要講究陣法,以人多為後盾的軍隊是不可能獲得勝利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好的陣法能以更少量的兵力戰勝敵軍。在8090遊戲《龍城》中怎樣讓攻城變得簡單呢?作為最專業的戰士,自然對攻打皇城有自己的策略!龍城:http://www.8090xx.com/lc?
  • 元代古琴現身鄭州!古琴家王鵬:古琴不是附庸風雅的高大上
    6月22日下午,臻器·鈞天坊古琴展在鄭州不隱臺文化生活館開幕,著名古琴家王鵬為百餘名鄭州古琴愛好者們,開啟了一場融古今琴事、文化生活和美學藝術於一爐的古琴盛宴。王鵬是當代斫琴與演奏兼善的古琴藝術家、美學空間設計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當天,在輕撫琴弦的餘音中,王鵬接受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專訪。
  • 正乙祠戲樓賞「古琴雅集」:看古琴與古戲樓如何「碰撞」
    作者:張鵬「古琴雅集 怡心琴韻」活動中,演員正在表演。張鵬 攝「古琴雅集,怡心琴韻」總策劃兼總撰稿、主持人楊浪告訴我,這場演出是為了尋覓「知音」,通過演繹傳統經典的古琴名曲,穿插對琴史、琴器、琴譜的講解,呈現古琴文化的精神內涵和藝術魅力。
  • 吳金黛 古琴、木卡姆和鳥的歌唱
    成公亮《古琴》 寧二:我特別喜歡成公亮老師在風潮出版的那張《古琴》專輯,當時的製作背景是怎樣的? 吳金黛:當時中國有四種藝術形式成為了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就想製作這樣的音樂專輯,崑曲、古琴、木卡姆、長調,因此就開始找比較有代表性的音樂人。對我來說,琴家很多各自都有各自的代表性,但成公亮對我有特別的意義,他是我的老爹。 寧二:所以很早你們就認識了?
  • 【同輝動態】傳承文化新力量 優教同輝代言人
    1800多名學生107名教師齊聚同輝,讓這小小的校園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是你們讓校園不僅僅是校園,是你們把這裡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園,變成了笑聲朗朗的樂園,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起把這裡當作了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精神家園。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欲知明日之社,須看今日之校園」。
  • 何伯勤:清易雙璧簡評
    清易雙璧簡評 餘初治易,惜乎無有師承,雖涉獵頗豐,用功非淺,然如大海行舟,古林探路,發奮數載,日夜不輟,竟難曉崖略,更遑論奧旨!至清中期,解易者頗能兼採漢宋,集其大成,尤以《康熙御纂周易折中》、《乾隆御纂周易述義》為一代翹楚,堪稱清易雙璧。今人慾入易學門徑,此二書實為至佳之途也。易之難解,端在易例散失太多,後儒多望文生義,不乏臆測,是以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若能循例而求,比類而觀,雖歷代傳抄有誤,亦不礙其疏通大義,獲其受用。
  • 盤點《魔道祖師》中容易混淆的劇情:藍氏雙璧是雙生子 金光瑤單身...
    盤點《魔道祖師》中容易混淆的劇情:藍氏雙璧是雙生子 金光瑤單身到最後時間:2020-08-28 16:46   來源:動漫星際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魔道祖師》中容易混淆的劇情:藍氏雙璧是雙生子 金光瑤單身到最後 哈咯大家好,歡迎來到圓子的魔道時間。
  • 崑曲王子張軍:相見,只為了再愛一次!
    獨特的崑曲從何而來?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崑曲有著六百年的歷史。它從江蘇的崑山發源,元末明初時是崑山當地的崑山腔。後在明代嘉靖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一大群音樂家對其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改造,終於把普通的崑山腔改成了水磨調、水磨腔。
  • A爆的現代pa,藍氏雙璧vs雲夢雙傑,男友力max,腹黑款藍大搶鏡
    藍氏雙璧在姑蘇深處,有那麼一處寧靜優美的地方,裡面住著一群顏值爆表、實力強悍的人,其中最為人熟知和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藍氏雙璧:藍曦臣和藍忘機,這一對神似雙胞胎的俊男組合,腰斬了無數少女的芳心,更是在多個領域發揮驚人的戰鬥力,藍大帶領著姑蘇藍氏迎接新的未來,而藍二逢亂必出,雅名遍布,都是無數人心中的男神
  • 「 清微淡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盛大開幕
    2019年5月25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古琴文化藝術委員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及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協辦的"清微澹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第三展廳正式開展。
  • 博立爾化工:戰略與技術雙璧合一
    戰略與技術雙璧合一博立爾化工勢必引領市場     李博士的技術團隊之所以能夠成功反饋公司「差異化」的策略,正是因為博立爾化工重視自主研發,更重視研發成果的商業化。筆者相信,未來,博立爾化工的企業文化和技術部門必將雙璧合一,引領市場新的浪潮。
  • 十一各地大型古琴活動一覽;弘琴杯總決賽音樂會將名家雲集|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十一期間各地大型古琴活動一覽明天就是十一長假了,各地有哪些重要的古琴活動值得參加?簡報君為你盤點十一期間各地的大型古琴活動、重量級演出:陳長林《碣石調·幽蘭》打譜手稿在國圖展出弘琴杯總決賽將上演名家雲集的古琴音樂會中國琴會等主辦的第二屆「弘琴杯」古琴藝術展演總決賽,將於12月在南昌舉行。總決賽的壓軸戲「中國古琴名家音樂會」正在籌備中。
  • 上海腔調①|古琴改制急先鋒 華一志創「若水七星」
    他們是斫琴「老克勒」、設計「大拿」、崑曲唱腔「老法師」……他們無一例外地熱愛並鑽研自己的「手藝活」,在各自領域裡,繼承傳統並開創了先例。他們都依戀上海這座城市,在事業和生活上,追求精益求精。這份獨特的「精緻」感讓他們身上透著一股捨我其誰的「上海腔調」。
  • 《魔道祖師》藍氏雙璧玩猜圖遊戲,藍大讀弟真厲害,汪嘰又害羞了
    《魔道祖師》藍氏雙璧玩猜圖遊戲,藍大讀弟真厲害,汪嘰又害羞了《魔道祖師》中的藍氏雙璧兩兄弟,雖然不是雙生子,可是他們的默契比雙生子更厲害。藍曦臣有個可愛的外號,叫做讀弟機。今天藍氏雙璧玩起了猜圖遊戲,再次對讀弟技能表示佩服啊。(畫師:MianMian)藍氏雙璧今天準備玩一個猜圖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汪嘰先拿一張卡片,然後和藍大描述一下卡片的內容。藍大負責猜卡片上是什麼,這個肯定難不倒他們。汪嘰拿到的第一張卡片,上面畫著一隻蘋果。
  • 《搖滾英雄》曝六一漫畫海報 俏皮熱血雙璧合一
    《搖滾英雄》曝六一漫畫海報 俏皮熱血雙璧合一 《搖滾英雄》漫畫海報 俏皮熱血「雙璧合一」如果說「六一」的到來,是孩子們釋放天性的最佳時機,那麼,一直備受現實壓迫的成年人,又能以怎樣的機遇去回憶青春裡的張狂?不容置疑,《搖滾英雄》上映的那天,便是這一機遇的到來。
  • 【同輝動態】音為夢想 樂來樂好 ——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慶元旦活動暨「同輝好聲音」頒獎典禮
    12月31日上午,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舉辦了「音為夢想 樂來樂好」慶元旦活動暨「同輝好聲音」頒獎典禮。師生攜手,上演了一場視覺、聽覺盛宴,在舞臺上盡情施展才華,歡樂唱響全新的一年!從11月開始,「音為夢想,樂來樂好」——首屆同輝好聲音歌唱比賽拉開帷幕,從班級海選,到年級複賽,再到校級展演,經過層層選拔,一批好聲音脫穎而出。
  • 2014龍人古琴藝術節開幕 "琴頌詩經"闡述千年古琴文化
    ■2014龍人古琴藝術節昨天下午拉開序幕  ■「琴頌詩經」文化講座闡述四千年古琴文化  ,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  昨天下午,由著名古琴家楊青主講的「琴頌詩經」文化講座在廈門市圖書館舉辦,拉開了2014龍人古琴藝術節的序幕。楊青說:「古琴是流傳四千年的傳統文化,掛起來是一幅畫,彈起來是一首歌,我們可以將古琴生活化。」  古琴入門簡單 學三天可達技術四級  楊青說,古琴生存了四千餘年,生存力很頑強。